話說吉文元率部,從柴桑城西北發起進攻,如猛虎下山,銳不可當。
他所率部隊一路勢如破竹,連克青軍幾座堡壘。配屬的炮兵團,更是火力全開,炮彈如雨點般砸向青軍。
這與青軍印象中,西軍作戰,一貫火力凶猛的特點相符。
王珍中計,匆忙將守軍主力調往北面,還派兵出城,加強城外堡壘守備。
柴桑城西北湖泊寬闊、陸路狹窄,他利用此地形,擋住了西軍攻擊。
當日深夜,林鳳翔和唐日榮率部從長江北岸岔河出發。
他們避開柴桑城守軍視線,登上水師運輸船。並在戰船護衛下,沿岔河駛入長江,再進入湖口,悄然抵達柴桑城東南。
次日清晨,柴桑城東南方傳來猛烈的火炮轟鳴聲。牛頭山上的青軍堡壘,遭西軍攻城船火炮猛轟。
堡壘比城牆單薄許多,在水師配合下,唐日榮一上午就擊破堡壘,佔領牛頭山。
林鳳翔也按計劃順利登陸,佔領柴桑城與洪都之間的道路,從南面圍住柴桑。
王珍忙將主力從西北調回,妄圖奪回牛頭山,卻被西軍擊退。
柴桑西北青軍守軍減少,吉文元趁機連破數寨,殺到柴桑城下。
至此,柴桑城四面被圍,陷落已成定局。
當賴汶光得知,駱秉彰正率部從安慶回轉,準備救援柴桑後,立刻下令諸將攻城。
唐日榮、吉文元、林鳳翔從東、西、南三面攻擊,他親率一個旅,在水師協助下從北面進攻。
四面合擊之下,一日便破城。王珍戰死,一萬余青軍或死或降。
8月28日,駱秉彰率部,趕到距柴桑東面一百五十里的彭澤,既收到柴桑城已破、王珍戰死的消息。
且西軍在賴汶光帶領下,水陸並進,殺向彭澤,誓要殲滅他們。
駱部士卒因來回奔波,早已疲憊不堪。為避免被殲,只得轉進東南方的皖省徽州府。
西軍順勢佔領彭澤、馬當等險要之地,並在馬當構築炮台,一如田家鎮故事。
駱部敗走,安慶城下的李紹荃部,無力單獨攻安慶,只得退走,安慶之圍遂解。
至此,青庭失去長江中上游的控制權。大平軍和西軍控制區,在安慶和柴桑交界處,有了一小處接壤地帶。
此時蕭雲驤收到曾水源、彭鈺麟的回信,兩人贊同他將內政、社務從軍校獨立,組建新學校的提議。
曾、彭籌備建校,校址就選在江城。
曾水源還說,西王府在渝州城時,有地方工作小組定期培訓制度,當下並入學校,也算有些基礎。
他知道蕭雲驤要留在柴桑寫書,便派趙烈文前來協助。
彭雪梅也隨船到柴桑,照料蕭雲驤的起居。
話說8月21日,西軍攻擊柴桑城當日,正在湘潭城擴編訓練軍隊的左靖西,收到蕭雲驤快馬傳來的軍令。
命令他率部攻擊贛省,但叮囑不要急切,以殲滅青庭在贛省的有生力量為主,出兵數量和時間,由他自行斟酌。
看來蕭雲驤深知第六、七軍正在擴充整訓,新部隊未必能馬上形成戰斗力,便將決定權,交給熟悉部隊情況的左靖西。
此時青庭在贛省的生力軍,集中在贛北的柴桑及長江一線。
留在贛省腹地的綠營軍,編制雖有兩萬人,但因青庭財政窘迫、吃空餉成風,實際兵力嚴重不足,多是老弱殘兵。
裝備以冷兵器為主,火繩槍配備不足,火炮幾乎沒有。
又因青庭贛省巡撫陳啟邁剛愎自用、用人唯親,縱容親信軍官克扣軍餉,導致士氣低落。
所以,僅從軍事角度而言,攻克贛省並非難事,左靖西並不反對。
這陳啟邁雖是湘省長德府人,卻視贛省資源,為自己的禁臠。
數年前相軍進入贛省與大平軍作戰時,他便與甑滌生產生不少齟齬。
兩人互相向朝廷彈劾對方,你來我往,數度交手,頗為熱鬧。
後在清廷兩江總督駱秉彰調節和壓制下,他方配合相軍作戰,趕走了大平軍。
但西軍與相軍在湘省大戰期間,他未派一兵一卒支援,坐視相軍覆滅。
左靖西收到命令後,當即率領剛擴編完成的第七軍,從湘潭出發,準備經醴陵向贛省袁州府攻擊前進。
葉芸來的第六軍留在湘省,繼續擴編訓練,配合地方掃清盜匪,維護治安。
並作為後備力量,隨時支援。
8月23日,左靖西帶領第七軍出發,五日後來到湘贛交界的醴陵城。
大軍扎營後,他詢問當地駐守的一個團長,詳細了解前方敵情。
原來此處有座大屏山,山形如巨大屏風,是湘贛兩省的交界。
西邊是湘省的緩坡丘陵地形,向東則是贛省一馬平川的萍鄉盆地。
大屏山主峰不過五六百米,山勢平緩。
兩省交界處的官道上,設有一道關卡,平時作為官府對來往行人商旅收稅的點。
此處雖山勢平緩,並不險峻。卻有個威風凜凜的名字,名曰插嶺關。
又因萍水河從關旁流過,想要將萍水河用作大軍後勤輜重的運輸通道,就得打下插嶺關。
西軍與相軍在湘省大戰時,陳啟邁令江西提督張定邦,與地方團練首領杜龕,率六千綠營軍進駐插嶺關。
此後便按兵不動,連二三十里外的醴陵城也不去佔領,擺明了只想守住贛省。
對甑滌生救援的請求,更是置若罔聞。
後來西軍派一個團進駐醴陵,也未打算攻擊插嶺關,于是雙方相安無事一個多月。
而第七軍的構成,頗為特殊。
軍長是劉昌林,軍師是馮崇文,參謀長是新提拔的周孝通。
下轄三個師,第十九師師長張秀眉,原是與何祿在黔省鬧得轟轟烈烈的苗人首領,屬下士兵多為苗人;
二十師師長覃孟七,桂省人,出身于蕭雲驤的親衛營,其師底子,就是蕭雲驤的親衛師,可謂嫡系出身;
二十一師長唐訓方,是相軍降將,底下士兵多是前湘軍中,經過教育後願意留下來的原相軍降卒。
雖中下級軍官大多是從西軍各部隊抽調的骨干,但這樣一支由西軍嫡系主力、少數民族與降卒組成、成分復雜的隊伍,蕭雲驤卻交由左靖西來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