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

第52章 苗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狂野烏鴉 本章︰第52章 苗疆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後世偉人在長征路上所作的這首詞,用來形容此時的蕭部太平軍,頗為應景。

    松桃廳比鳳凰廳小許多,本是鳳凰廳的分支,更是苗疆腹地。

    若說鳳凰廳內尚有不少漢人,那松桃廳內,則是苗人佔絕大多數。

    公元1853年元旦,蕭部太平軍渡過松桃河,松桃城內清廷官吏棄城而逃,太平軍入城休整。

    太平軍在松桃城內休整三日,期間漢、苗、瑤、侗等各族百姓前來投奔,拖家帶口者竟達上萬之眾。

    原來是太平軍從鳳凰城釋放的苗、漢兵回鄉後,詳述太平軍政策。

    此地本就戰亂不止、生存艱難,加之清廷苛捐雜稅繁多,各族百姓生存艱難。

    听聞太平軍能讓人吃飽飯,且處事公平、無歧視之舉。

    于是整村整寨的百姓前來投奔太平軍入伙。

    此時蕭部已有既定策略,不再拒絕家屬加入。

    挑選兩千精壯之士充實三旅,其余家屬按男女分營,編入後勤團隊,將後勤營擴充為團。

    此番在松桃擴充後,蕭部太平軍一旅、二旅皆滿員,人數達四千兩百人。

    唯有三旅稍遜,約三千六百人。

    加上親衛團、後勤團、攻城營,合計戰兵人數達一萬五千人。

    再加上隨軍家屬,總人數已有兩三萬。

    蕭部如今民族成分復雜,以漢、壯族居多,還有苗、瑤、侗等七八個民族。

    蕭雲驤召集全體軍官,規定軍中通用語言為漢語官話,用人唯看做事,不論個人民族屬性。

    不分民族,有功必獎,有過必罰,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絕無偏私。

    每班士兵每晚睡前,集中學習漢語官話與識字,以太平軍各項軍規軍紀為教材。

    還定期考核,未達標的班排,行軍時要為後勤營背負物資,以示懲罰。

    軍中若有人以民族名義煽動鬧事,一律嚴懲。

    曾水源督促各部軍法官,務必將蕭雲驤指示貫徹到基層,不得違抗。

    蕭雲驤愈發頻繁地深入基層,與各族士兵深度交流。

    各族經數百年雜居,大多能听懂當地漢語方言,蕭雲驤憑借前世超強語言天賦,倒也不至于交流困難。

    三日後,太平軍全員離開松桃城,向四川省重慶府酉陽州秀山縣進發。

    滿清時期,酉陽府是四川與湖北、湖南、貴州三省交界的戰略要沖。

    貴州入川有四條要道,其中兩條交匯于此。

    一條是烏江水道,即從貴州東北部的思南府,沿烏江而下,經沿河進入酉陽。

    此段水道多處灘險水急,是貴州貨物出山通道,卻難以作為大軍入川的選擇。

    第二條便是蕭部太平軍此刻所走之路,即經松桃進入秀山,過酉陽,向西經彭水,直抵重慶。

    此外,兩湖入川,此地也有重要通道。

    湖南入川,從乾州吉首)或永順出發,過永綏花垣),經秀山入川。

    湖北入川,除逆長江而上,經巫峽、瞿塘峽等天險入川外。

    更好的選擇是從湖北西南部的恩施,經宣恩進入酉陽府的黔江。

    可以說,欲守住四川東部,就必須守住酉陽府。

    松桃與秀山均位于武陵山脈中部,連接兩地的道路多為山高林密、河流縱橫的山道。

    行走在這些山道上,常需順高山而下,渡過山腳溪流,再沿另一座高山盤旋而上,如此往復。

    直線距離不過數里,卻往往要耗費太平軍一整天時間,正所謂望山跑死馬。

    太平軍僅有的十門炮,還是用騾馬拉的行軍炮,卻也讓炮兵戰士疲憊不堪。

    幸好清廷前期將四川當地綠營軍調往長沙支援,追擊蕭部的清軍主要部署在南面,以防蕭部南下回廣西。

    導致此地兵力極度空虛。

    又因當時通訊手段極為落後,加上蕭部嚴格保密措施。

    待太平軍翻過無數山峰,渡過眾多山間河流,行過一座兩省交界處的巨大的鐵索橋,出現在秀山城北二三十里處時。

    才有數百倉促拼湊的地方團練前來迎戰。

    結果自然是一觸即潰,縣城官吏棄城而逃,太平軍順勢拿下秀山城。

    之後一鼓作氣,強行軍數日,一舉攻克酉陽城。

    酉陽州府衙內,蕭部太平軍骨干齊聚一堂。

    “拿下酉陽州,是我等經略四川的開端。”

    蕭雲驤目光炯炯,環顧眾人。

    “從今往後,我們不再流動作戰,而是要經營自己的地盤!”

    “所以,守住作為四川東南門戶的酉陽州,至關重要。”

    堂中太平軍眾軍官皆精神振奮,面露喜色。

    自長沙分兵以來,他們一直輾轉作戰,其中艱辛,每個人都深有感觸。

    “然而,目前我們用于作戰的軍隊僅有一萬五千人。”

    “後續還有重慶府、成都府等大城有待攻克,所以,我只能在此留下一個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個團,一千余人,卻要守住這酉陽州!”

    “後面追擊我們的張亮基部,至少有八萬之眾。”

    “湖南、湖北說不定還有清軍來犯,這是一項艱巨任務。”

    “你們誰有勇氣承擔這個任務?”

    蕭雲驤目光掃視堂中眾將。

    林鳳祥、李開芳、李秀成這三位旅級干部剛起身,就被蕭雲驤示意坐下。

    “你們三個另有重任,我需要的是團長。”

    蕭雲驤話音剛落,一旅一團團長林啟榮和二團團長葉芸來同時站起。

    “阿來,你要與我爭麼?”

    三十二歲的林啟榮怒視二十九歲的葉芸來。

    作為最早追隨蕭雲驤的兩人,自蕭雲驤穿越伊始,便隨其沖鋒陷陣。

    隨著蕭雲驤在太平軍中職位晉升,始終給予這兩人充分信任與相應職位提升。

    可以說,他倆是蕭雲驤嫡系中的嫡系。

    其他團長見此二人站起,便不再競爭。

    “為何不行,這是打仗,不是論資排輩之時。”

    蕭雲驤憑借強大記憶力,從後世歷史細節中知曉林啟榮和葉芸來的事跡。

    但也直到一次行軍途中閑聊,才得知林啟榮和葉芸來還是親戚,雖血緣關系較遠,且一個是桂平人,一個是玉林人。

    但論起輩分,葉芸來確實得稱林啟榮一聲表哥。

    注︰歷史上的林啟榮和葉芸來,並無明確的記載這兩人是否存在親戚關系,也查不到葉芸來具體為哪里人。

    本書為了劇情需要,作此設定,請大佬們親噴哈。如果有哪位大佬能查到,給烏鴉說一聲,我來調整。)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方便以後閱讀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第52章 苗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第52章 苗疆並對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