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蕭雲驤這後世人的眼光審視,整部戲編排得頗為粗糙。
演員們的表演,與後世專業演員相比,實在難以相提並論。
但這戲勝在足夠真實,戲里的田大榜、龍半生,現場很多人都認識。
就連秀秀,也有不少人听聞過她的美貌。
田大榜鎖城搜捕一事,更是眾所周知。
何況戲中的語言、服裝全然是本地風格。
這對于一年到頭都難得正經看一回戲、精神世界極度匱乏的觀眾而言,怎能沒有代入感?
當看到秀秀全家慘遭屠戮、被搶入田府時,現場觀眾除少部分人面色難堪外,絕大多數人陷入沉思與憤怒。
當看到龍半生苦苦等候秀秀,在田大榜家對面開設醫館時,不少年輕女子眼波流轉,低聲私語。
那些曾找龍半生看過病的人,更是津津樂道地與人說起龍半生,比如他待人和善、醫術高明,關鍵還長得帥氣。
當看到秀秀自刎身亡、龍半生被擒遭毒打,現場淚點低的婦人女子紛紛落淚。
最後龍半生殺死田大榜,身負重傷,哼著與秀秀對唱的苗歌離世時,全場一片寂靜。
人皆有良知與羞愧之心。
行事是一回事,可做過的惡事被赤裸裸地展現在眾人面前,則是另一回事。
雖說鳳凰城內有竿軍家屬,但也有大量普通平民。
新戲落幕,中間穿插一場儺戲,接著又上演一出名為《士兵》的新戲。
戲的主角換成了一個叫李恆的竿軍士兵。
這個士兵家境貧寒,十八歲時為謀生計,投身竿軍。
在竿軍中,他因貧窮且不善巴結上級,常遭上官與同僚的鞭打虐待。
為求前程,他作戰英勇,可因在竿軍中毫無背景,戰功大多被上官剝奪。
數年後,滿身戰傷的他無奈退伍回家。
卻發現家中僅有的幾畝薄田早已被地主霸佔,父母也因貧病交加離世。
唯一的妹妹被地主搶入府中抵債。
他上門討說法,卻被地主家丁護院轟了出去。
最終傷病發作,死在了沱江邊的橋洞下。
這出戲並未如蕭雲驤預期的那樣引發強烈反響。
現場甚至有觀眾嘲諷李恆只會埋頭打仗,不懂為人處世。
就這樣,太平軍在鳳凰城內的民眾廣場和竿軍俘虜營,接連演了三天大戲。
因知曉太平軍不僅免費發糧,還不打人劫掠,周圍村寨的百姓紛紛扶老攜幼,趕來鳳凰城內領糧看戲。
兩部新戲的反響略有差異。
《秀秀》在民眾中反響強烈,劇中殘酷、奇瑰,男女主角一諾千金、生死相隨的劇情,太對湘西人的胃口。
往日覺得竿軍的行徑不過是弱肉強食,似乎尚可理解。
但如今經過幾日傳播,此事在民眾中激起軒然大波,引發大規模的討論與爭論。
大家對竿軍的看法在悄然改變。
而《士兵》在竿軍俘虜中,尤其是苗族士兵里,引起了極大共鳴。
作為被征服的一方,他們從軍或多或少帶有被迫與求生的無奈。
劇中的李恆,正是他們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期間,太平軍戰士反復向民眾宣傳太平軍為窮苦人打天下的理念以及太平軍的紀律。
用廣西民歌調子傳唱的《軍紀三章,西軍八訓》,很多本地人都會唱了。
三天後,太平軍在鳳凰城廣場召開公審大會。
偌大的廣場上人頭攢動,除鳳凰城內居民,最多的竟是周圍村寨的民眾。
太平軍將之前從竿軍中挑出的六七百惡徒的罪名一一宣讀,由現場民眾舉手裁決。
認為可留活口的就舉手,判定該殺的則當場押至沱江邊,一刀處決。
由太平軍人員當場清點,干脆利落。
那六七百人早已被太平軍五花大綁,插翅難逃。
硬氣的一聲不吭,甚至對民眾破口大罵;軟弱的當場跪地,涕泗橫流跪地求饒。
如此折騰一日,這六七百人中有三四百被砍殺,沱江被染得血紅。
剩余之人當場釋放。
又有人當場告狀,稱某大戶害死多人。
太平軍毫不含糊,當場核實,只要有十人以上作證,便直接砸開家門,揪出被指認者,殺人償命。
哪怕可能造成冤假錯案,也顧不上了。
此舉幾乎將鳳凰城內的大戶清查殆盡,繳獲的糧食和金銀,足以抵消這幾日免費發糧的消耗。
其中田大榜家,是俘虜中的文三帶領找出暗藏的窖銀。
曾水源當場賞給他一大包金銀,讓他帶著姐姐離開鳳凰另謀生路。
對于竿軍戰俘,願意加入太平軍的表示歡迎,不想加入的則發給路費,各自返鄉。
太平軍在鳳凰城這般折騰了七八日,得知張亮基部清軍已追到懷化,方全軍開拔,向貴州的松桃廳進發。
“阿驤,你這招夠狠啊。”
山道上,彭玉麟與蕭雲驤並轡而行。
“先生,此話怎講?”
蕭雲驤笑嘻嘻地轉頭看向彭玉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竿軍的特點在于軍內眾人彼此沾親帶故,你卻讓他們相互檢舉。”
“事關生死,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又讓百姓決定他們的死活,等我們一走,鳳凰那邊恐怕要掀起一波仇殺潮了。”
“再想重新組建竿軍,凝聚人心,沒有三五年時間來化解矛盾,難上加難。”
馬背上,彭玉麟兀自感慨。
“先生,別把我想得這麼壞。”
“我本意確實是想為受屈蒙冤的人出出氣。”
“又不能把他們全殺了,只好在他們之間埋下一根刺。”
“讓他們以後想作惡時,想想此番遭遇,有所收斂。”
“我們軍紀中的確有優待俘虜的條款,但這條款需有一個前提。即對那些犯下累累血債的惡徒,必須嚴懲。”
“我們不是佛家,沒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種泛濫的聖母心。”
“當然,也不能濫殺,執行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原則即可。”
蕭雲驤嘆了口氣,接著說道︰
“這地方我們不宜久留,只有把他們當中有權有勢、有錢有財的人都扳倒,才能盡量延緩他們東山再起的時間。”
“況且,要是我們再來,我相信他們當中的窮苦人會歡迎我們。”
“至于清軍的反應,希望那些被放回去的竿軍能起點作用。”
見彭玉麟仍在搖頭苦笑,蕭雲驤也不在意,轉而問道︰
“先生,在鳳凰城收集了多少錢糧,招了多少兵?”
彭玉麟見蕭雲驤問起正事,略作思索,答道︰
“竿軍俘虜中有七百余人加入我軍,其中以苗兵居多。”
“當地民眾中有一千多走投無路的窮苦人加入。”
“至于糧食,因在鳳凰城發放較多,雖繳獲不少,但只能說收支平衡。”
“不過也足夠我們趕到四川了。”
“金銀銅錢等財貨倒是不少,裝滿了七八輛大車,在輜重營由林紹璋林營長掌管著。”
蕭雲驤用馬鞭指著前方的崇山峻嶺,嘆道︰
“把那些苗兵補入李秀成的三旅吧。”
“前路艱難,物資運送不易,多調些人手給後勤營,他們最辛苦。”
“我明白,這就去通知賴參謀長。”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