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

第40章 故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狂野烏鴉 本章︰第40章 故事

    “湘西雖歷朝歷代皆屬中國無疑,但在南宋之前,一直是土司林立、民族沖突激烈的羈縻之地。”

    “南宋因丟失北方半壁江山,故而開始加強對這片地域的開發與控制,這是中央政府對該區域實施實際管控的開端。”

    “不過總體而言,仍以羈縻為主。”

    “洪武年間,明朝建立,為驅逐雲南的殘元勢力,朝廷派大軍進駐雲南。”

    “並在沿途修築堡壘、屯兵駐守,大規模遷入漢人,驅逐、鎮壓當地苗人,湘西也是其中之一。”

    “嘉靖朝的‘驅苗佔田’便是例證。”

    火塘邊,彭玉麟富有磁性的聲音,將此地往事娓娓道來。

    陳玉成等幾個親衛搬來凳子,圍坐在彭玉麟身旁,還不時催促他快講。

    就連過來找蕭雲驤匯報工作的曾水源、賴文光,見此情形,也拿了凳子坐到火塘邊,一同聆听此地故事。

    “到了雍正、乾隆時期,清廷強行推行‘改土歸流’,苗民失去本族土司庇護,官府流官與地方地主趁機盤剝,苗民幾近不能活。”

    “乾隆六十年,大旱,此地爆發了以吳八月、石柳鄧、吳三保為首的苗民大起義。”

    “清廷迅速調集雲貴、湖廣和四川等七省兵力,共計十余萬人,由雲貴總督福康安統一指揮,對苗民進行圍剿。”

    “這場戰爭歷經十一年,清軍三次更換主帥,總兵、參將、都司、游擊等高級軍官陣亡二百二十名,耗費白銀兩千萬余兩。”

    “而苗人慘遭屠戮、被俘無數,最終在清廷軍事打擊與政治誘降的雙重手段下,才被鎮壓下去。”

    “此事距今不過五十來年,主戰場的永綏廳、鳳凰廳、松桃廳等地,距離此地最近不到兩百里。”

    太平軍作為反叛清廷的軍隊,對同樣反抗清廷的力量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這清妖真該死,到處禍害百姓。”

    一個叫黃文昌的親衛嘟囔道。

    “先生,听說苗人野蠻凶狠,還會蠱術,是真的嗎?”

    一個叫韋家耀的親衛輕聲問道。

    彭玉麟對著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促狹一笑,反問道︰

    “家耀,你是僮人吧。在很多人眼里,你也冷酷殘忍,說不定還會降頭術呢。”

    “但昨日行軍時你摔了一跤,我可都看到你偷偷掉眼淚了。”

    幾個親衛頓時哄笑起來。

    蕭雲驤的幾個貼身親衛,都是挑選的十五六歲、失去父母親人的孤苦少年。

    一來他們年紀尚小,放在身邊能對這些苦命少年略加照顧;

    二來可塑性強,蕭雲驤希望通過言傳身教,讓這些少年成長為可用之才。

    比如李富貴、黃文昌,以及此時漲紅了臉的韋家耀。

    “先生,昨日我是摔跤了,但我沒哭。再說我哪會什麼降頭術啊?”

    韋家耀兀自辯解。

    “這就對了,大家都是人。”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有愛恨情仇。”

    “有勇敢的,就有怯懦的;有樸實的,就有狡猾的。形形色色,與我們並無太大差別。”

    “豈能僅憑一兩個詞語,就概括一個群體。”

    在一旁靜靜聆听的蕭雲驤,此時腦海中閃過幾個後世詞匯︰貼標簽、刻板印象、地域及民族歧視。

    “先生,你見過苗人嗎?”

    黃文昌問道。

    “隨向榮進軍貴州時,見過不少。”

    此時蕭雲驤已將衣服烘干,便和曾水源、賴文光到隔壁議事廳議事。

    諸事商議妥當後,曾水源笑著說︰

    “阿驤,這個彭玉麟彭先生,確實是個有見識、有才能的人。”

    “況且他對這一帶的人文地理頗為熟悉,只讓他做個教書先生,著實有些可惜。”

    蕭雲驤轉頭看向賴文光。

    “那現在讓他輔佐賴參謀長,當個副手,一起整理情報、謀劃軍機如何?”

    賴文光高興地說︰

    “那太好了,如今可用的參謀實在太少,況且彭先生本就有行伍經歷,經驗豐富,這正是他擅長的事啊。”

    “就怕他不肯。”

    蕭雲驤笑道︰

    “我去試試,看能不能說服他。”

    蕭雲驤回到側廳火塘處,眾親衛已散去休息,只有陳玉成還在與彭玉麟交談。

    他邀請彭玉麟幫忙參謀軍情,做賴文光的副手,副參謀長。

    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勸說,沒想到彭玉麟竟爽快地答應了。

    在分開休息時,彭玉麟還鄭重地提醒蕭雲驤︰

    “阿驤,清廷能調集數省十余萬軍士,花費兩千萬余兩白銀,耗時十余年來強行鎮壓苗民,而我們此刻可沒有這般時間與本錢。”

    蕭雲驤回到房內,躺在床上,彭玉麟的話在他心中縈繞,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他回想著古今中外,眾多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政策,以及當下的社會現實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標。

    如此思索了半夜,待理清思路、心境通透後,才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蕭部太平軍繼續向懷化進發,行了三五日,抵達懷化城下。

    懷化城地處湘西沅州府,周邊多為苗、瑤、侗等少數民族聚居。

    自明朝大力開發西南以來,懷化一直是沅州府治所芷江城的東邊屏障,是湘西的傳統重鎮。

    苗人起義被清廷殘酷鎮壓後,苗人大量死亡或遷徙他鄉,無力再反抗清廷。

    所以盡管這幾年天災人禍不斷,清廷賦稅繁重,也未引發大規模民變。

    只有零星的苗、侗民及天地會會眾鬧事,但掀不起什麼風浪。

    這幾年此地難得地出現了太平景象,

    數年不聞戰火,城中守軍軍紀逐漸松弛。

    沅州知府鄧天符,知曉粵賊在湘中鬧得沸反盈天,但湘西向來山高路險、百姓貧困、物資匱乏。

    他不信粵賊會來這窮鄉僻壤,因此並未給懷化城增派兵力,只是在治所芷江城修繕城牆,以防萬一。

    蕭部太平軍故技重施,由林啟榮、李秀成的一團扮作過路清軍,輕松奪取了懷化城。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方便以後閱讀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第40章 故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第40章 故事並對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