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山海為證續新篇,同心共築向未來
非洲贊比亞的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盧薩卡郊外的棕櫚林,灑在“中贊農業合作示範園”的玻璃溫室上。李淵站在溫室入口,指尖拂過葉片舒展的中國雜交水稻秧苗,露水順著葉脈滑落,在晨光里折射出細碎的光。他身上的藍色工裝還沾著昨日調試灌溉設備時的泥土,袖口別著的鋼筆卻擦得 亮——那是十年前離開部隊時,老首長親手送的,筆身上刻著的“守初心”三個字,早已成了他扎根非洲的信念。
“李總,甦總監帶著贊方的姆萬扎部長過來了!”園區技術員小張快步跑來,手里攥著一份剛打印好的作物生長報告,“咱們培育的抗旱玉米新品種,畝產比當地傳統品種高了三成,姆萬扎部長特意來看看!”
李淵直起身,順著小張指的方向望去,只見甦瑤正陪著一位穿深色西裝的非洲官員走來。她今天穿了件淺灰色職業套裝,長發利落地挽在腦後,手里拿著個筆記本,正低聲和姆萬扎部長交流著什麼。看到李淵,她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抬手示意他過去。
“姆萬扎部長,這位就是我們示範園的技術總負責人李淵,也是最早來贊比亞搭建合作框架的核心成員。”甦瑤的介紹清晰而流暢,漢語與英語切換自如,“十年前我們剛來時,這里還是片荒地,是李總帶著團隊手把手教當地農戶育苗、施肥,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姆萬扎部長握住李淵的手,掌心的溫度帶著非洲人特有的熱情“李先生,我早就听過你的名字!我家鄉的村子去年種了你們的雜交水稻,收獲時村民們都說是‘來自中國的魔法種子’!今天我來,除了看玉米,還有個請求——贊比亞南部的卡富埃地區遭遇了旱災,想請你們派技術團隊去指導灌溉,幫助村民保住莊稼。”
李淵點頭時,目光落在遠處田間勞作的身影上——幾個皮膚黝黑的非洲青年正跟著中國技術員學習操作無人機植保,他們腰間掛著的水壺上,印著中贊兩國國旗交織的圖案。“部長放心,我們明天就組建突擊隊去卡富埃。”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折疊的地圖,展開後指著卡富埃河沿岸的標記,“我們之前勘測過,那里有地下水脈,只要搭建臨時滴灌系統,再配合耐旱種子,就能減少損失。”
甦瑤補充道“我已經聯系了國內的農機企業,他們會緊急調配一批便攜式灌溉設備過來,預計三天後就能到盧薩卡。另外,我們在當地的培訓學校也會同步開設抗旱技術課程,讓更多農戶掌握自救方法。”
姆萬扎部長看著兩人默契的配合,忍不住感嘆“中贊合作不是一句空話,是你們用汗水一點點干出來的!十年前我第一次去中國,看到你們的農田里全是現代化設備,當時就想,要是贊比亞也能這樣就好了。現在我知道,只要我們攜手,沒有辦不成的事。”
中午的陽光漸漸熾熱,幾人走進園區的簡易辦公室。甦瑤剛打開電腦,屏幕上就彈出視頻通話請求,備注是“家里的小調皮”。她笑著點了接听,畫面里立刻出現兩個虎頭虎腦的孩子——男孩李陽剛上小學四年級,手里舉著一張滿分的數學試卷,女孩李悅則抱著一個毛絨獅子,湊到鏡頭前喊“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和哥哥種的向日葵開花了!”
李淵湊到屏幕前,聲音放柔了許多“陽陽真棒,等爸爸回去給你帶非洲的長頸鹿玩偶。悅悅乖,媽媽下周要去卡富埃出差,等忙完這陣子,就和爸爸一起回家看你們。”
“爸爸,你上次說非洲的小朋友沒有足夠的水澆莊稼,我們學校組織捐款,我把壓歲錢都捐出去了!”李陽舉著一個紅色的捐款信封,驕傲地說,“老師說,這叫‘跨越山海的幫助’,就像你們幫助非洲的叔叔阿姨一樣。”
甦瑤眼眶微熱,伸手擦了擦眼角“陽陽長大了,知道心疼別人了。悅悅,你要不要給媽媽說說向日葵開了幾朵花呀?”
視頻通話在孩子們的笑聲中結束,甦瑤關掉電腦,發現李淵正望著窗外的棕櫚林出神。“又在想剛來時的事?”她遞過去一杯涼白開,“我昨天整理舊照片,看到咱們第一次在這片土地上搭帳篷的照片,當時你還說,要讓這里的每一寸荒地都長出莊稼。”
李淵接過水杯,指尖觸到杯壁的涼意,思緒回到十年前。那時他剛從部隊轉業,放棄了國內安穩的工作,跟著甦瑤來到贊比亞。第一晚就遇到了暴雨,帳篷漏得滿地是水,他們抱著設備在雨中守了一夜,生怕剛運來的種子受潮。第二天清晨,當地村民姆貝韋帶著家人送來熱騰騰的玉米糊,還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說“你們是來幫我們的,我們不能讓你們受苦。”
“昨天遇到姆貝韋了,他現在是園區的農戶代表,家里蓋了新房,還買了拖拉機。”李淵的聲音帶著笑意,“他說他兒子明年要去中國留學,學農業技術,回來幫更多人。你看,這就是我們做的事——不僅是種莊稼,更是傳技術、育人才,讓友誼和希望一起生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下午,李淵帶著技術團隊去卡富埃的勘測路線。車子行駛在塵土飛揚的公路上,沿途能看到不少干涸的農田,玉米稈枯黃地倒在地里,幾個老人蹲在田埂上,望著天空嘆氣。看到這一幕,年輕技術員小王忍不住紅了眼眶“李總,咱們一定要快點幫他們,不然今年的收成就沒了。”
李淵拍拍他的肩膀“別著急,我們帶了足夠的種子和設備,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渡過難關。你還記得我們培訓時說的嗎?農業技術不僅是科學,更是人心——只要我們把真心交出去,當地村民就會和我們一起干。”
抵達卡富埃河沿岸時,夕陽已經染紅了半邊天。李淵和團隊立刻開始勘測地下水脈,甦瑤則去附近的村子拜訪村長。當她說明來意時,村長立刻召集了村民,不少人主動提出要幫忙搭建滴灌系統,連老人和孩子都提著水桶過來幫忙。
“中國朋友幫我們種出了好莊稼,現在我們遇到困難,他們又來幫我們,我們不能偷懶!”一位叫卡瑪的中年婦女一邊挖溝,一邊用當地語言喊道,周圍的村民紛紛附和,工地上很快響起了整齊的號子聲。
夜幕降臨時,臨時滴灌系統的第一根管道鋪設完成。當清水順著管道流進干涸的農田,滋潤著干裂的土壤時,村民們歡呼起來,圍著李淵和甦瑤跳起了傳統的豐收舞。火光映著大家的笑臉,不同膚色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語言不通,卻能從彼此的眼神里讀懂真誠與感激。
李淵望著眼前的場景,想起出發前李陽在視頻里說的“跨越山海的幫助”,突然明白,他們在非洲堅守的十年,不僅是在培育莊稼,更是在培育友誼。那些流過的汗水、克服的困難,都化作了連接中贊人民的紐帶,讓“攜手並進”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刻在土地里、記在人心間的真實故事。
甦瑤走到他身邊,遞過來一塊當地的玉米餅“在想什麼?笑得這麼開心。”
“在想我們的孩子,”李淵咬了一口玉米餅,味道雖簡單,卻帶著溫暖的煙火氣,“等他們長大了,我要帶他們來非洲看看,讓他們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種友誼,能跨越山海,有一種事業,能用汗水和真誠澆灌,永遠不會停止。”
甦瑤點頭,目光望向遠方的星空“姆萬扎部長說,明年中贊農業合作示範園要擴大規模,還要建農產品加工廠,讓當地的莊稼能賣出更好的價錢。到時候,我們的孩子來這里,就能看到更多的農田長出莊稼,更多的村民過上好日子。”
夜風拂過,帶來了泥土的清香和村民們的歌聲。李淵和甦瑤並肩站在田埂上,看著清水在農田里流淌,看著遠處的燈光逐漸連成一片。他們知道,這條堅守的路還很長,但只要中贊人民攜手並進,用真誠與汗水澆灌友誼,就一定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就像那片剛被滋潤的農田,只要有陽光、有清水、有真心,就會孕育出無限的希望,讓跨越山海的友誼永遠鮮活,讓共同奮斗的事業永遠蓬勃,在非洲的土地上,續寫屬于中贊人民的華章。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