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雨汛急情牽農心 家校同心築暖巢
肯尼亞的雨季總來得猝不及防。清晨五點,密集的雨點砸在“中非友誼農場”宿舍的鐵皮屋頂上, 啪聲響如鼓點,將李淵從睡夢中驚醒。他翻身坐起,抓起外套就往門外沖——昨夜臨睡前,他特意去玉米田查看過,第一批雜交玉米剛抽穗,正是需水卻怕澇的關鍵期,這樣的暴雨若持續半天,低窪處的農田大概率會積水。
“老林,你等等我!”甦瑤也迅速起身,抓起雨衣和雨靴追了出來。兩人踩著積水往玉米田跑,褲腳很快被泥水浸透,冰涼的雨水順著衣領往下淌,卻絲毫沒放慢腳步。
遠遠望去,田埂間已出現渾濁的水流,靠近排水溝的幾壟玉米苗,根部已被積水淹沒,嫩綠的葉片開始發蔫。李淵蹲下身,手指插入泥土,觸感濕黏得能攥出泥水,眉頭瞬間擰緊“得趕緊挖臨時排水溝,再把地勢低的玉米苗移到高處,不然這批苗就廢了!”
甦瑤立刻掏出手機,撥通農場技術員和當地雇工的電話,聲音因著急而微微發顫“大家辛苦下,暴雨快淹玉米田了,帶上鐵鍬和鋤頭,到東片區集合,咱們先搶排積水!”
掛了電話,她轉頭看見李淵已扛起鐵鍬,在田埂邊挖起溝來。雨水模糊了他的眼鏡,他干脆摘下塞進兜里,任憑雨水打在臉上,動作卻依舊麻利。甦瑤也拿起鋤頭,跟著在旁邊清理堵塞的舊排水溝,兩人默契配合,很快挖出一條淺溝,積水順著溝道緩緩流向遠處的蓄水池。
“李總!甦總!”半小時後,技術員老周帶著十多個雇工趕來,每個人都披著雨衣,手里拿著工具。當地雇工姆博戈跑在最前面,看到田里的積水,不由得失聲“天哪,這麼大的雨,要是再晚來一會兒,這些玉米就全完了!”
“大家別慌,”李淵直起身,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指著農田劃分區域,“老周帶三個人,去檢查所有排水溝,確保沒有堵塞;姆博戈你帶五個人,跟著我挖臨時排水溝,沿著地勢從高到低挖,間距五米一條;剩下的人跟甦總一起,把低窪處的玉米苗移栽到高處的空田里,注意別傷了根系!”
指令清晰,眾人立刻行動起來。雨聲、鐵鍬挖泥聲、雇工們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在暴雨中的農田里奏響緊急的搶收曲。甦瑤蹲在田里,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株發蔫的玉米苗,用手輕輕拂去根部的泥水,再連帶土坨一起挖起,遞給旁邊的雇工,叮囑道“移栽時坑要挖深點,把土壓實,這樣苗才穩。”
她的手指被泥水浸泡得發白,指甲縫里塞滿了泥土,卻顧不上清理。偶爾抬頭,看到李淵正站在齊膝深的積水中,奮力揮動鐵鍬,雨水順著他的短發往下滴,後背的衣服早已濕透,緊緊貼在身上,勾勒出依舊挺拔的身形——哪怕離開軍營多年,他身上那股臨危不亂、雷厲風行的兵王特質,從未消失。
上午十點,暴雨終于減弱,變成淅淅瀝瀝的小雨。經過五個小時的奮戰,農田里的積水基本排盡,低窪處的玉米苗也移栽完畢。眾人癱坐在田埂上,渾身濕透,卻看著田里重新挺立的玉米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姆博戈拿起身邊的水壺,喝了一口遞給李淵“李總,幸好有你們,不然我們今年的收成就沒指望了。這些玉米,可是我們三個村莊下半年的口糧啊!”
李淵接過水壺,喝了一口,又遞給甦瑤,笑著說“我們是一家人,本來就該互相幫忙。等雨停了,我們再給玉米苗施點肥,補充養分,應該能趕上正常生長進度。”
甦瑤點點頭,拿出手機查看天氣預報,眉頭又微微皺起“未來三天還有小雨,咱們得盡快加固田埂,再在農田周圍挖一圈截水溝,防止再次積水。”
正說著,甦瑤的手機突然響了,是女兒李悅學校的老師打來的。她連忙接起,臉色漸漸變得凝重。掛了電話,她對李淵說“悅悅學校的教室漏雨了,有幾個孩子的課本和書包被淋濕,老師說學校的修繕材料不夠,想讓我們幫忙想想辦法。”
李淵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孩子上學的事不能耽誤,咱們先回農場拿點防水布和修繕工具,我跟你一起去學校看看。”
兩人匆匆趕回農場,讓老周安排雇工繼續加固田埂,自己則帶著防水布、釘子、錘子等工具,驅車前往李悅所在的“中非友誼小學”。這所學校是“金線計劃”資助修建的,主要招收當地非洲兒童和在非華人子女,李悅和哥哥李陽都在這里上學。
抵達學校時,雨還在下。教學樓的幾間教室屋頂,正不斷往下滴水,地面上放著大大小小的盆桶,接滿了雨水。李悅正和幾個同學一起,將淋濕的課本攤在課桌上,用干毛巾輕輕擦拭。看到父母趕來,她連忙跑過去“爸媽,好多同學的課本都濕了,老師說屋頂的瓦片壞了,漏得很厲害。”
甦瑤蹲下身,拿起一本濕淋淋的課本,心疼地說“這課本要是曬干了,字跡也會模糊,得想辦法盡快修好屋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淵走到教室門口,抬頭查看屋頂,發現好幾處瓦片已經破損,雨水正從縫隙中往下滲。他對趕來的校長卡魯說“卡魯校長,我們帶了防水布,先把破損的地方蓋住,防止繼續漏雨。等雨停了,我們再從農場調些瓦片和水泥過來,徹底修好屋頂。”
卡魯校長感激地點頭“太謝謝你們了,李總、甦總。要是沒有你們幫忙,孩子們可能要停課了。”
李淵和甦瑤立刻行動起來,李淵爬上屋頂,用防水布蓋住破損的瓦片,再用釘子固定好;甦瑤則在教室里,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將淋濕的課本和書包搬到干燥的辦公室,用吹風機小心吹干。
李悅也跟著幫忙,她把自己的干毛巾分給非洲同學,還安慰道“別擔心,我爸媽會修好屋頂的,我們的課本也會沒事的。”
非洲女孩阿米娜握著李悅的手,用生硬的中文說“悅悅,謝謝你爸爸媽媽,你們都是好人。”
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甦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自己剛到非洲時,看到當地孩子因為沒錢上學,只能在路邊玩耍,心中滿是不忍。如今,“金線計劃”不僅幫助非洲人民發展農業,還資助修建學校、教育資源,讓越來越多的非洲孩子能走進教室,這或許就是“金線”最珍貴的意義——不僅連接著中非的經濟合作,更連接著孩子們的未來與希望。
下午兩點,屋頂的破損處終于用防水布蓋好,教室里的雨水也清理干淨。李淵從車上搬下幾箱新課本,遞給卡魯校長“這些課本是我們額外準備的,先給淋濕課本的孩子用,等後續再給學校多備一些,以防萬一。”
卡魯校長接過課本,激動地說“太感謝了!你們為學校做的一切,我們都會記在心里。這些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中非友誼的橋梁。”
離開學校時,雨漸漸停了。李悅拉著甦瑤的手,輕聲說“媽媽,我以後也要像你和爸爸一樣,幫助更多的人。今天看到阿米娜因為課本淋濕難過的樣子,我特別想幫她。”
甦瑤摸了摸女兒的頭,笑著說“悅悅長大了,懂得關心別人了。幫助別人,不僅能讓別人快樂,自己也會覺得很幸福。這就是你爸爸常說的,‘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回到農場時,已是傍晚。老周匯報說,田埂加固和截水溝挖掘工作已經完成,雇工們都在收拾工具,準備回家。李淵和甦瑤走進廚房,簡單煮了點面條,吃完後又去玉米田查看了一圈,確認沒有新的積水,才放心地回到宿舍。
洗漱完畢,李淵坐在書桌前,看著牆上掛著的“金線計劃”地圖,上面用紅線標注著從中非到非洲的合作項目,從農場到加工廠,從學校到水井,每一個紅點都代表著一個希望。他想起自己當年從部隊退伍,放棄了城市里的安穩工作,選擇加入“金線計劃”,來到非洲這片陌生的土地,最初也曾有過迷茫和猶豫,但現在,他無比慶幸自己的選擇。
甦瑤走到他身邊,輕輕靠在他的肩膀上“今天雖然累,但很充實。看到玉米苗保住了,學校的屋頂也暫時修好了,心里特別踏實。”
李淵握住她的手,輕聲說“這就是我們選擇的路,雖然辛苦,但值得。‘金線計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用心去做。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這條連接中非的‘金線’,一定會越來越亮。”
這時,房門被輕輕推開,李陽和李悅走了進來。李陽手里拿著一張畫,遞給李淵“爸,這是我今天在農場畫的,畫的是我們和姆博戈叔叔一起挖排水溝的場景。我想把它掛在教室里,讓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是怎樣保護玉米苗的。”
李悅也拿出一張畫,畫上是一所漂亮的學校,屋頂上沒有漏洞,孩子們在教室里開心地讀書。“媽媽,這是我畫的未來的學校,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在干燥明亮的教室里上課。”
李淵和甦瑤接過畫,看著畫上稚嫩卻充滿希望的筆觸,眼中滿是欣慰。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不僅在影響著當下的非洲,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友誼與希望的種子。
夜深了,農場里一片寂靜,只有遠處傳來的蟲鳴聲。李淵和甦瑤躺在床上,聊著白天的事情,規劃著未來的工作。他們知道,明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給玉米苗施肥,要聯系瓦片供應商,要準備下周的農業技術培訓……但他們並不覺得疲憊,因為他們心中有信念,眼中有希望。
這條“金線”,不僅連接著中國與非洲的土地,更連接著兩國人民的心。李淵、甦瑤和他們的孩子們,將繼續帶著真誠和善意,在這條“金線”上,書寫更多關于奮斗、關于友誼、關于成長的故事。而這片充滿希望的非洲大地,也將因為他們的付出,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