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新春里的舊光陰
一)
大年初一的晨光裹著雪意,李淵被窗台上的響動驚醒。他睜開眼時,甦瑤正踮著腳往窗台上擺糖果盤,盤里的水果糖用玻璃紙包著,在晨光里閃得像碎鑽。
“別吵著孩子們。”她回頭時,鬢角的碎發垂在頰邊,帶著剛睡醒的慵懶,“王奶奶說大年初一要在窗台擺糖,寓意‘日子甜甜蜜蜜’。”
李淵撐起身子,看見巷口的雪人換了新模樣——李陽用紅粉筆給它畫了笑臉,李悅往它手里塞了根綁著紅綢的樹枝,像桿小小的指揮棒。雪人的紅圍巾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倒像個真的哨兵,立在巷口守著這滿街的年味。
“昨晚你喝醉了,抱著陽陽說‘當年在特戰隊,你的匍匐前進比他標準’。”甦瑤把糖果盤擺得端端正正,轉身時眼里帶著笑,“陽陽記仇了,今早起來故意不跟你說話。”
李淵摸了摸後腦勺,隱約記得昨晚確實喝多了。張大爺的兒子終究沒回來,他陪著老人喝到後半夜,回來時孩子們已經睡熟,甦瑤在客廳鋪了褥子,給他蓋的是她陪嫁的棉被,棉花蓬松得像朵雲。
“我去哄哄他。”李淵套上毛衣,袖口沾著點酒漬——是甦瑤昨晚沒來得及洗的,他總說“舊衣服穿著舒服”,她便總把新衣服藏在衣櫃深處,說“等你哪天想穿了再拿出來”。
李陽的房門虛掩著,他正趴在書桌前寫作業,鉛筆在練習冊上劃出沙沙的響。李淵推門進去時,看見桌角擺著張照片,是去年在公園拍的,他把李陽扛在肩上,甦瑤牽著李悅的手,四個人的影子被夕陽拉得老長。
“這道題不會?”李淵湊過去,指著練習冊上的數學題,“用勾股定理,先算直角邊……”
李陽沒說話,卻悄悄把練習冊往他這邊推了推。李淵的指尖觸到兒子的手背,凍得有點涼,想起昨晚他放煙花時,手被火星燙了個小泡,甦瑤連夜找了燙傷膏給他抹,嘴里念叨著“男孩子皮實,這點小傷不算啥”,眼里卻全是疼惜。
“下午去給你買個新書包。”李淵在他背上拍了拍,“你上次說的那個藍色的,帶反光條的。”
李陽的筆頓了頓,聲音悶悶的︰“不用,我的書包還能用。”
“必須買。”李淵笑了,“就當是爸爸賠罪,昨晚不該說你匍匐前進不標準。”
兒子終于轉過身,嘴角憋著笑︰“那……再買個奧特曼掛件?”
“買!”
二)
甦瑤在廚房煮湯圓時,李淵靠在門框上看。鍋里的白湯圓滾得像雪團,她往里面撒了把桂花,甜香瞬間漫了滿室。“王奶奶說吃湯圓要成雙,你吃六個,陽陽吃四個,悅悅吃兩個,我吃兩個,加起來正好十四,事事如意。”
李淵想起十年前的大年初一,他們在出租屋里煮湯圓,鍋里的水溢出來,把煤氣灶澆得滋滋響,甦瑤嚇得直跺腳,他卻笑得前仰後合——那時的湯圓是超市打折買的,芝麻餡的,咬開時燙得人直哈氣,卻覺得是世上最好的味。
“悅悅呢?”李淵往客廳看了眼,沒見小丫頭的影子。
“在給雪人拜年呢。”甦瑤把湯圓撈進碗里,“她說雪人守了一夜,該給它磕個頭。”
李淵走到窗邊,果然看見李悅穿著紅棉襖,對著雪人“咚咚”磕了兩個頭,小手作揖︰“雪人爺爺,祝你新年快樂,明年還來我家守歲。”
巷口的老槐樹下,張大爺正往孩子們手里塞紅包,王奶奶站在旁邊,給孩子們的口袋里裝花生。李淵忽然想起小時候,大年初一也是這樣,鄰里間互相串門,東家給塊糖,西家給把瓜子,日子窮得叮當響,心卻暖得像揣了個火爐。
“吃湯圓了!”甦瑤在廚房喊,聲音脆生生的。
李陽和李悅跑進來,圍著餐桌坐好。李悅舉著勺子,把自己碗里的湯圓往李淵碗里撥︰“爸爸吃,爸爸吃得多,有力氣。”
李淵的心里像被湯圓燙了下,暖烘烘的。他想起在部隊的那些年,大年初一總在崗位上,吃的是速凍餃子,喝的是保溫杯里的涼白開,卻總在 radio 里听見甦瑤說“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原來所謂的“一切都好”,是她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瑣碎和不易。
三)
下午帶孩子們去買書包時,甦瑤非要跟著。“我去給你看看毛衣,商場打折呢。”她拉著李悅的手,紅棉襖在人群里格外顯眼,“你那件灰色的毛衣袖口磨破了,該換了。”
李淵知道,她是想省點錢。孩子們的書包、文具、新衣服,都是她精打細算出來的,自己卻總穿舊衣服,說“在家待著,穿啥都一樣”。
童裝店里,李陽抱著新書包不肯撒手,藍色的書包上印著航天飛機,反光條在燈光下閃閃發亮。李悅舉著個粉色的筆袋,上面繡著小兔子,非要給哥哥也買一個︰“哥哥的筆袋舊了,這個給哥哥裝鉛筆。”
甦瑤在旁邊算賬,手指在手機計算器上飛快地點︰“書包一百二,筆袋二十五,再加兩本練習冊,一共一百六十五,比預算省了十五塊。”
李淵忽然拉著她往男裝區走︰“去看看毛衣。”
甦瑤想掙開︰“別瞎花錢,我給你補補還能穿。”
“必須買。”李淵把件深灰色的羊毛衫往她手里塞,“就當是我給你的新年禮物。”
導購笑著說︰“先生真疼太太,這件羊毛衫是新款,保暖性特別好。”
甦瑤摸了摸羊毛衫的料子,又看了看價簽,小聲說︰“太貴了,打完折還要三百八。”
“不貴。”李淵掏出手機付款,“你去年給我買的羊毛衫,我穿了一冬天,暖和得很。今年換我給你買。”
甦瑤沒說話,眼眶卻紅了。李淵想起昨晚她試金鐲子時,反復問“是不是太貴了”,他說“你值得”,她卻在他睡著後,悄悄把鐲子摘下來,放進了首飾盒最底層。
四)
傍晚回家時,巷口的雪人旁圍了群孩子,李陽正給他們講“雪人爺爺的故事”,說“這是我爸爸堆的,他以前是兵王,能一個打十個”。李悅舉著新筆袋,給孩子們看上面的小兔子︰“這是我給哥哥買的,哥哥說要好好學習,將來跟爸爸一樣厲害。”
甦瑤站在單元門口,看著這一幕,忽然說︰“陽陽越來越像你了,懂事,有擔當。”
李淵從背後摟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悅悅像你,心細,善良。”
廚房里,甦瑤開始準備晚飯,李淵在旁邊打下手。她切菜,他剝蒜;她淘米,他燒火;鍋里的排骨湯咕嘟咕嘟響,像首溫柔的歌。
“張大爺說明天來給孩子們發紅包。”甦瑤往湯里撒了把枸杞,“他兒子托人帶了些特產,讓給咱們嘗嘗。”
“王奶奶的孫子打電話來了,說初三回來,讓咱們去他家吃飯。”李淵把剝好的蒜放在案板上,“我明天去給他們買點水果。”
孩子們在客廳看動畫片,笑聲時不時飄進來,混著廚房里的聲響,像幅最生動的畫。李淵忽然覺得,這就是他當年在雪地里守護的一切——不是什麼宏大的理想,是具體的人,具體的笑聲,具體的一碗熱湯。
五)
夜里,孩子們睡熟後,李淵和甦瑤坐在客廳看春晚重播。電視里的歌舞吵吵嚷嚷,他們卻沒怎麼看,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還記得咱們第一次在公園約會嗎?”甦瑤靠在他肩上,聲音軟軟的,“你穿了件軍綠色的大衣,緊張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給我買的糖葫蘆,糖衣化了一手。”
李淵笑了︰“你還說呢,那天你穿了條白裙子,凍得直發抖,卻硬說不冷。”
“那不是想在你面前表現得好看點嘛。”甦瑤掐了他一把,“誰知道你是個木頭,送我到樓下,就說‘再見’,連句像樣的話都不會說。”
“我那不是緊張嘛。”李淵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點涼,他用掌心給她焐著,“後來我在樓下站了半小時,想上去跟你說‘我喜歡你’,又怕你覺得我唐突。”
窗外的雪又開始下了,不大,像撒了把鹽。巷口的雪人在月光下靜靜立著,紅圍巾在風雪里飄著,像個沉默的見證者,看著這扇亮燈的窗,看著屋里的人,看著他們走過的這些年。
李淵知道,往後的日子,還會有柴米油鹽的瑣碎,還會有工作的忙碌,還會有風雪的考驗,但只要身邊有甦瑤,有孩子們的笑聲,有這滿室的煙火,再漫長的歲月,也會像這碗湯圓,甜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