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記

第370章 隋朝官員徐孝克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緩安甫 本章︰第370章 隋朝官員徐孝克

    徐孝克(527599),東海郯人(今山東郯城縣),是陳左僕射徐陵的三弟。他的一生跨越了梁、陳、隋三個朝代,以孝順、博學和高尚的品德著稱于世。

    徐孝克自幼聰慧,年少時就成為《周易》生,口才出眾,能言善辯,擅長談論玄理。長大後,他更是遍通五經,博覽史籍,對經史子集有著深入的研究,同時也善于寫文章,不過他的文章更注重義理而非文采。梁太清初,徐孝克初入仕途,擔任太學博士。

    然而,梁末侯景之亂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當時京城大饑荒,百姓十有八九餓死,徐孝克為了贍養母親,連粥飯都難以供給。無奈之下,他只好將自己容貌出眾的妻子臧氏,嫁給了侯景的部將孔景行,以換取谷帛來供養母親。之後,徐孝克剃發為僧,改名法整,靠乞食來補充生活所需。而臧氏也不忘舊恩,多次私下送給他財物和食物,讓他不至于窮困潦倒。後來孔景行戰死,臧氏在途中等待多日,終于見到徐孝克,並表示願意回歸供養他,徐孝克默然無語,最終還俗,與臧氏再次成為夫妻。

    陳天嘉年間,徐孝克被任命為縣令,但這並非他所好,不久便離職。太建中,朝廷征他為秘書丞,他沒有就職。後來他被任命為國子博士,又遷任通直散騎常侍、國子祭酒。禎明初,徐孝克晉升為都官尚書、散騎常侍。至德年間,皇太子入學舉行釋奠儀式,百官陪列,徐孝克闡發《孝經》題意,後主還詔令皇太子面朝北方向他致敬,可見他在當時學界的地位。

    徐孝克為人至孝,侍奉生母陳氏,極盡贍養義務。在陳朝為官時,他每次陪侍宴席,都很少食用面前的食物,等到席散,他面前的膳食卻有所減少。高宗對此感到疑惑,詢問中書舍人管斌,管斌起初也不知原因。後來管斌留意觀察,發現徐孝克會將珍果等食物塞在腰帶內,原來是帶回家送給母親。高宗得知後,感嘆良久,于是詔令有關部門,以後宴會時,徐孝克席前的食物都讓他拿回去孝敬母親,當時的輿論都稱贊他的這一孝行。

    徐孝克生性清廉,喜好接濟他人,因此常常不免于饑寒。後主曾詔命把石頭津的稅收給他,但他卻將這些收入全部用于設齋寫經,隨得隨盡,家徒四壁。他的生母患病時,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經常辦到,母親亡故之後,徐孝克就常吃麥飯,有人送來粳米,他對著粳米悲傷哭泣,終身不再食用粳米,以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孝順之情。

    陳亡後,徐孝克按例進入關中。開皇十年,長安發生疾疫,隋文帝听說他的名聲德行,召他在尚書都堂講《金剛般若經》。不久後授予他國子監博士,後來又讓他侍奉東宮,講《禮》《傳》。開皇十九年,徐孝克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臨終時,正坐念佛,室內有平常沒有的特殊香味,鄰居都為此感到驚奇。

    此外,徐孝克在學術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東游時,住在錢塘的佳義里,與僧人們研討佛經,遂通《三論》。他每天早晚兩次開講,早晨講佛經,晚上講《禮》《傳》,前來听講的僧俗弟子達數百人。

    徐孝克的一生,無論是在動蕩的梁朝末年,還是在陳、隋兩朝,都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道德準則和學術追求,他的孝順、清廉和博學,成為了後人傳頌的佳話,也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徐氏略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徐氏略記》,方便以後閱讀徐氏略記第370章 隋朝官員徐孝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徐氏略記第370章 隋朝官員徐孝克並對徐氏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