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鎏金香爐中青煙裊裊升騰,如縷如絲,緩緩纏繞。
那龍涎香混著檀木的馥郁氣息,絲絲縷縷地彌漫在整個空間里。
本應是能讓人身心舒緩的芬芳,此刻卻絲毫無法緩解段正明那緊繃如弦的神經。
他下意識地捏著手中的佛珠,指力驟然收緊,檀木佛珠深深勒進掌心,傳來一陣尖銳而清晰的刺痛感。
仿佛唯有這樣真實的痛感,才能如同一劑醒腦藥,讓他在眼前這如亂麻般的復雜局勢中,勉強保持著一絲清醒。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緩緩投向牆上懸掛著的先祖段思平畫像。
畫中之人身著華麗莊重的龍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歲月的迷霧,正嚴肅地審視著後世子孫的一舉一動。
段正明望著畫像,喉間像是被什麼東西哽住,發緊得難受。
二十年前繼位時的場景,如同一幅清晰的畫卷,在他腦海中歷歷在目。
那時,先王面容凝重,將象征著至高無上王權的玉印,鄭重其事地交到他手中,同時語重心長地叮囑︰“守好段氏江山,莫負列祖列宗。”
那話語,猶如洪鐘般在段正明耳邊回響。
而如今,王室的血脈傳承竟面臨著被來歷不明之人攪得天翻地覆的危機。
若真的讓這個私生子順利入了族譜,百年之後,他又有何顏面去面對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這種沉重的使命感與愧疚感,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案頭擺放的邊關急報,在搖曳的燭光下泛著冷白的光,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吐蕃大軍明目張膽地屯兵邊境,其意圖染指大理的野心,如同禿子頭上的虱子——昭然若揭。
往日里,遇到這樣的軍情,他尚可從容地調集兵力,在邊境線上嚴防死守,憑借大理的軍事力量,與吐蕃周旋。
可此刻,偏偏後院起火,王室血脈之事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
若朝中群臣因為這個私生子的血脈之事爭執不休,鬧得人心惶惶,整個朝堂陷入混亂,那麼又如何能團結一致地對外抵御吐蕃的威脅?
想到此處,段正明不禁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指節因用力過度而微微泛白,那緊握的拳頭,仿佛是他此刻內心掙扎與不甘的寫照。
“陛下,可要傳膳?”貼身太監那小心翼翼的聲音,如同一只無形的手,輕輕地打斷了他紛亂如麻的思緒。
段正明猛地回過神來,目光投向窗外那如墨般濃稠的夜色。
在這看似平靜的夜幕下,他卻清晰地感受到,大理王宮實則暗潮洶涌,各方勢力猶如隱藏在黑暗中的猛獸,正蠢蠢欲動。
而他,就像是置身于風暴中心的掌舵者,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整個大理國也將隨之遭受滅頂之災。
“速召天龍寺高僧入宮議事。”他壓低聲音,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口吻吩咐道。
在這危急關頭,他深知,唯有借助天龍寺在大理國的崇高威望與高僧們超凡的智慧,或許才有一線希望能平息這場來勢洶洶的風波。
然而,高僧們會如何看待此事呢?
若是他們也秉持正統觀念,認為私生子認祖歸宗于理不合,那麼又該如何去安撫情緒本就復雜的段正淳呢?
萬一強行拒絕康敏與私生子的要求,康敏背後是否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勢力在暗中推波助瀾,從而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無數個問題,如同紛飛的亂絮,在他腦海中肆意盤旋,攪得他頭疼欲裂,仿佛有無數只小蟲子在他的腦袋里鑽來鑽去。
再次將目光投向先祖畫像,段正明的眼神逐漸堅定,他在心底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艱難險阻,荊棘遍布,他都要拼盡全力保住段氏江山的安穩。
哪怕為此要犧牲一些東西,哪怕可能會因此背負罵名,他也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理陷入內憂外患的絕境。
只是,這一路注定充滿了艱難險阻,他真的能如先祖般力挽狂瀾,帶領大理國走出困境嗎?
這個問題,在這寂靜無聲的御書房中久久回蕩,猶如一道無解的謎題,無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
……
在這靜謐的寢宮之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燻香氣息。
團扇上的湘妃竹骨,在皇後娘娘不自覺的用力下,突然發出了細微的“ 嗒”輕響。
這一聲輕響,在寂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兀,大理的皇後娘娘這才如夢初醒般驚覺,自己攥著團扇的力道竟已大到讓扇面都微微變了形。
那扇面上繡工精美的圖案,仿佛也因這股力道而有些扭曲。
珍珠流甦從她蒼白的手背上垂落,隨著她驟然停滯的動作,恰似一道無形的屏障,將灑入室內的月光切割成細碎的珠玉。
這些細碎的光影,在暗紋蜀錦制成的宮裝上投下了粼粼寒芒,宛如無數雙窺視的眼楮,讓人心生寒意。
她的目光,不自覺地落在銅鏡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鏡里那鳳冠霞帔的倒影,宛如一幅精心繪制卻又透著幾分凝重的畫卷。
金累絲點翠鳳釵的尾羽,正隨著她微微起伏的呼吸輕輕顫動,看上去竟恍若一只受了驚的小鳥,在惶恐不安地顫抖。
皇後娘娘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扇面繡著的並蒂蓮紋,那細膩的觸感,仿佛帶著時光的溫度,將她的思緒拉回到往昔歲月。
當年及笄之時,母親那語重心長的教誨,此刻猶在耳畔回響︰“入宮為後,當以王室綿延為天責。”
然而,現實卻如同一記沉重的警鐘,無情地將她從回憶中喚醒。
此刻,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折,仿佛突然變得滾燙起來,每一本都像是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她的心頭。
前日戶部呈遞的稅銀虧空折子,上面那觸目驚心的數字,猶如一把利刃,刺痛了她的雙眼;
昨日御史台彈劾的官員結黨文書,更是讓她深感憂慮。
樁樁件件,都如同一聲聲沉重的嘆息,在提醒著她,大理王朝的根基,已然如同風中那搖搖欲墜的殘燭,隨時都有熄滅的危險。
若再任由私生子的流言在朝堂內外肆意傳播並坐實,那麼朝堂之上那些早已虎視眈眈的各方勢力,定會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借著“血統不純”這樣冠冕堂皇的由頭,在朝中掀起驚濤駭浪,將整個大理王朝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娘娘,該去椒房殿用膳了。”宮女那輕聲細語的提醒,宛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驚散了她紛亂的思緒。
皇後娘娘像是從一場噩夢中驚醒,猛地回過神來,眼神中還殘留著一絲慌亂。
她將手中的團扇重重擱在妝奩之上,動作間,象牙梳篦與銀質護甲相互踫撞,發出一陣清越的脆響,在這寂靜的寢宮中回蕩,更添了幾分凝重的氛圍。
鏡中鳳冠上那熠熠生輝的東珠,晃出一道道刺目的光芒,直直地照進她的眼底,映出那隱隱泛起的血絲。
自從得知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她已經連續兩夜未曾合眼,在那漫長的黑夜里,她輾轉反側,反復推演著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若是承認段喬的身份,段氏宗親是否會聯合朝中群臣,以“血統正統”為由逼宮?
若是拒不認親,康敏背後隱藏的神秘勢力,又會采取何種手段興風作浪,給大理王朝帶來怎樣的災難?
無數種擔憂,如同亂麻般在她心頭糾結纏繞,讓她心力交瘁。
皇後娘娘緩緩起身,裙擺輕輕掃過一旁的青銅冰鑒。
那絲絲涼意,透過月華錦制成的裙擺,悄然滲入她的肌膚,讓她不禁打了個寒顫。
她下意識地伸手扶正微微歪斜的鳳冠,那金步搖的流甦輕輕擦過耳畔,卻仿佛無數根銀針在輕輕刺扎,帶來一陣酥麻又刺痛的感覺。
“若讓來歷不明之人入族譜,他日朝堂必生禍端。”她低聲喃喃自語,這話既是說給遠在御書房的皇帝听,同時也是在給自己打氣壯膽。
二十載的宮闈沉浮,她見過太多因血脈之爭而引發的腥風血雨,那些慘痛的教訓如同一座座警鐘,時刻在她耳邊敲響。
她深知,絕不能讓大理王朝重蹈那些覆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備轎,去御書房。”她對著銅鏡,最後仔細地整理了一下妝容,鏡中的人眉眼冷峻如霜,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堅定。
金步搖隨著她沉穩的步伐,發出細碎而清脆的聲響,那聲音,像極了春蠶在靜靜蠶食桑葉,絲絲縷縷,不絕于耳。
她心里明白,此刻每向前邁出一步,都是在與時間和人心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賽跑。
唯有讓陛下當機立斷,做出正確的抉擇,才能將這場即將來臨的風波扼殺在搖籃之中。
而她,作為後宮之主,肩負著維護王室尊嚴與穩定的重任,必須成為帝王手中最鋒利的刀,為大理王朝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
……
……
暮鼓沉悶的聲響,如同一記重錘,沉沉地撞碎了檐角銅鈴那清脆悅耳的清音。
聲音在天龍寺的靜謐氛圍中回蕩,驚起一陣細微的波瀾。
此時,枯榮大師枯瘦如柴的手指,正懸停在雲子白子的上方,那手指上指節凸起的青筋,像是天龍寺後崖盤虯的古藤,蜿蜒而堅韌,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棋盤上黑白棋子膠著的戰局,原本精心構思、步步為營所形成的“天地大同”之勢,此刻竟在即將落子的那一瞬間,如同大廈轟然崩塌。
那枚即將落下的白子,宛如一艘墜入漩渦的孤舟,在縱橫交錯的棋盤經緯間掙扎,攪亂了原本有序的局面,也攪碎了他歷經七十二年參禪修行才得來的澄明心境。
那曾經平靜如水的心湖,此刻被激起了層層漣漪,久久無法平息。
“紅塵孽債,終究還是要了。”一聲沙啞的嘆息,裹挾著濃郁的檀香,緩緩溢出他的喉間。
這嘆息聲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感慨與無奈,竟震落了蒲團上那經年累月積累下來的香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香灰如同微小的塵埃,在空氣中緩緩飄落,仿佛是歲月的痕跡在悄然消逝。
窗欞外,菩提樹影在微風中婆娑搖曳,恍惚間,那樹影竟化作了二十年前曼陀山莊里灼灼盛開的山茶。
那時的他,還是個年輕的僧人,在下山講經的途中,偶然間邂逅了段正淳與康敏。
女子眼波流轉間,流露出的艷麗之色,如同春日里最絢爛的花朵,令人難以忘懷;
而段王爺腰間晃動的段氏劍穗,更是彰顯著身份的不凡。
這一幕場景,在他的記憶里,漸漸凝固成一團暗紅的血痂,雖歷經歲月,卻依舊醒目,時刻提醒著他那段過往。
原來,因果輪回的種子,早在那時便已悄然種下,等待著時間的催化,生根發芽。
指尖傳來棋盤輕微的震顫,這細微的動靜驚得他下意識地垂眸,凝視著那枚即將闖局的白子。
圓潤的雲子表面,倒映著搖曳的燭火,那閃爍的光影,恰似康敏眼角那顆朱砂痣,明明艷麗奪目,卻不知為何,總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不祥之感。
他的思緒不禁飄遠,忽然想起《阿含經》中“諸行無常”這四個字。
是啊,世間萬物皆在變化,段氏王族看似固若金湯、堅不可摧的基業,又何嘗不是如同鏡花水月一般,看似美好,卻虛幻不實,隨時可能破碎。
而如今私生子認祖歸宗這一事,恐怕只是驚破這如幻美夢的第一聲驚雷,後續或許還會有更多的變故接踵而至。
山風呼嘯著裹挾著洱海的濕氣,如同一頭凶猛的野獸,穿堂而過。
這股帶著絲絲涼意的風,吹得供桌上的長明燈劇烈搖晃,昏黃的燈光在風中閃爍不定,仿佛隨時都可能熄滅。
枯榮大師緩緩闔上雙眼,試圖在黑暗中尋找一絲寧靜。
然而,黑暗中,他卻仿佛看到無數因果絲線糾纏盤繞,錯綜復雜。
吐蕃陳兵邊境那冰冷的刀光,映照出戰爭的殘酷與威脅;
朝堂之上涌動的暗流,暗示著權力斗爭的波譎雲詭;
江湖中傳言的武功秘辛,更是為這混亂的局勢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危險的色彩。
此刻,這一切都仿佛化作了棋盤上瘋狂游走的黑白子,每一步都關乎著生死存亡,每一次落子都決定著局勢的走向。
他突然深刻地意識到,自己苦心經營的棋局,早已不再僅僅是縱橫十九道的方寸天地,而是整個充滿變數、波譎雲詭的大理江山。
這江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而他,也被卷入了這場巨大的風暴之中。
喜歡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請大家收藏︰()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