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

第444章 震驚的大理國眾人 三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刀劍笑紅顏 本章︰第444章 震驚的大理國眾人 三

    “罷了。”他輕輕地松開了那因緊張而微微顫抖的手指,最後一枚黑子,如同命運的裁決,重重地砸在棋盤的邊角。

    這一落子,震得整座棋枰發出一陣嗡嗡的鳴聲,仿佛是在為這場混亂的局勢發出無奈的嘆息。

    禪房外,菩提樹的枯葉在風中簌簌飄落,如同一場無聲的祭奠,又似命運的讖語。

    在暮色的籠罩下,寫下了無人能解的偈言,等待著時間去揭開那神秘的面紗,揭曉最終的答案。

    ……

    ……

    天龍寺內,靜謐的氛圍中透著一絲凝重。

    本因方丈雙掌合十,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在與內心的憂慮較著勁。

    頸間那串沉香木佛珠,在他指尖如疾風般飛速轉動,發出細碎而急促的摩挲聲,似在訴說著他內心的不安。

    青銅燭台上的燭火,在空氣中明明滅滅,閃爍不定,將他那飽經風霜的面容,切割成明暗交錯的斑駁光影,恰似此刻大理王室那前途未卜、吉凶難測的命運。

    回想起三十年前受戒之時,師父神色莊重,將天龍寺那鎮寺佛珠,緩緩掛在他頸間。

    彼時,師父那聲如洪鐘般的訓誡——“護持佛法,匡扶大理”,此刻仿佛穿越了漫長的時光,再次在他耳畔清晰地轟鳴。

    那聲音,承載著天龍寺歷代高僧的期望與責任,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段氏一脈,自太祖開國便與天龍寺互為表里。”

    本因方丈微微仰頭,目光緊緊鎖定在梁上懸掛的太祖御賜金匾。

    那鎏金的字跡,在搖曳的燭光下忽閃忽現,宛如夢幻泡影,仿佛隨時都會消散在這彌漫著的氤氳檀香之中。

    百余年來,天龍寺的高僧們不辭辛勞,為段氏子弟授業解惑,傳授佛法與武學,助力他們成長;

    而段氏王族也始終護持著寺院,讓這里的香火終年鼎盛,佛光普照。

    這份源遠流長、盤根錯節的淵源,已然深深扎根于大理的土地,成為了大理穩定與繁榮的基石。

    然而,如今這私生子之事,卻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一旦將這份淵源撕開裂口,後果不堪設想。

    江湖中那些對大理垂涎已久、虎視眈眈的勢力,定會如嗜血的禿鷲一般,聞到血腥味便蜂擁而至,趁虛而入,給大理帶來無盡的災難。

    少林寺當年因一部《易筋經》而引發的那場慘烈浩劫,此刻如同一幅血色畫卷,在他眼前緩緩浮現出那令人心悸的殘影,讓他不寒而栗。

    殿外,夜風如脫韁的野馬,呼嘯著穿堂而過。

    檐角的銅鈴,被風肆意擺弄,發出一陣凌亂而嘈雜的聲響,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本因方丈下意識地望向洱海的方向,只見粼粼波光在夜風中閃爍,映照著夜空那璀璨的繁星。

    這本該是一幅靜謐祥和、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致,可此刻,卻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二十年前滇西那場可怕的水患。

    那時,洪水如猛獸般肆虐,段氏王族與天龍寺齊心協力,軍民一心,眾志成城,共同築起堅固的堤壩,抵御洪水的侵襲。

    那是一段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日子,可如今,面對這關乎王室尊嚴的“堤壩”,在私生子認祖歸宗這股洶涌暗流的沖擊下,是否還能堅如磐石,穩如泰山呢?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擔憂。

    “需得讓段正淳妥善處理,莫讓此事壞了大理根基。”

    本因方丈喃喃自語,手中的佛珠在他指間猛地一頓,檀香木那堅硬的稜角,深深地硌得掌心生疼。

    他太了解段正淳了,段正淳重情重義,性格豪爽,面對親子前來認祖歸宗,難免會心慈手軟,猶豫不決。

    然而,此事絕非小事,若是處理不當,不僅段氏家族傳承百年的清譽將毀于一旦,更會讓整個大理陷入內憂外患的危險境地。

    或許,該連夜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給鎮南王,鄭重提醒他以大局為重,不可因一時的情感而誤了大事。

    必要的時候,天龍寺也不能坐視不管,需得出面干預。

    只是,這一干預,便意味著天龍寺要卷入這紛繁復雜的紅塵紛爭之中,這無疑違背了佛門追求清淨、遠離塵世的本意。

    正在他內心糾結之時,燭芯突然“啪”地爆開,濺起幾點火星,仿佛是命運發出的警示。

    本因方丈輕嘆一聲,緩緩起身,邁著沉重的步伐,踱步至佛龕前。

    釋迦牟尼佛像靜靜矗立,垂眸俯視著眾生,那慈悲的面容在光影的映照下,顯得愈發莊嚴肅穆。

    他默默地開始誦經,試圖借助這神聖的經文,平復內心如亂麻般的心緒。

    然而,那抑揚頓挫的經文聲里,洱海的波濤聲、朝堂的議論聲、江湖的廝殺聲,依舊在他耳畔交織回響,久久無法消散,讓他的內心難以真正平靜下來。

    在天龍寺那靜謐的禪房之中,氣氛原本平和而安寧,唯有檀香的氣息在空氣中悠悠彌漫。

    然而,本觀禪師蒲扇般寬大厚實的手掌,卻如雷霆般重重砸向藤編蒲團,剎那間,一聲沉悶巨響回蕩開來,震得青石地面都嗡嗡作響,仿佛大地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憤怒所撼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案上的青銅香爐,經此一震,轟然側翻。

    半冷的香灰,恰似暮雪紛紛,簌簌灑落,飄飄揚揚地將那一張張寫滿《金剛經》的宣紙,染成了斑駁的灰黃色。

    這些宣紙,仿佛是歲月與憤怒交織的畫布,記錄著此刻的波瀾。

    與此同時,燭火被這股突如其來的氣浪猛烈沖擊,劇烈搖曳起來,昏黃的光影在本觀禪師虯結的眉骨下,投出一道道森然暗影,竟讓他的面容看起來猶如護法金剛怒目降魔時的凶相,令人心生畏懼。

    “胡鬧!”本觀禪師一聲暴喝,那聲音猶如洪鐘般響徹禪房,震得梁間積塵紛紛墜落,如同受驚的鳥兒四散紛飛。

    他粗糲的指節,帶著滿腔的憤怒,狠狠叩擊在檀木棋盤上,每一下叩擊都發出沉悶的聲響,整座禪房都被這聲音填滿,仿佛也在隨著他的憤怒而顫抖。

    “段氏劍法、六脈神劍皆是不傳之秘,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容不得半點馬虎!若讓外人習得,他日必成大患!”

    他的雙眼圓睜,渾濁的眼珠里布滿了血絲,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擔憂與憤怒,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吞噬。

    恍惚間,他的思緒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那時,他親赴少林調解爭端,藏經閣沖天的火光,猶如一頭凶猛的巨獸,將一切吞噬。

    在那火光之中,慕容博那猙獰的笑容,仿佛是來自地獄的惡魔,與滿地破碎的殘卷,至今仍在他的噩夢中反復糾纏,揮之不去。

    此刻,一想到段喬若真以私生子之名進入段氏王府,段氏絕學很可能會步《易筋經》的後塵,落入心懷不軌之人手中,他的心中便涌起一陣寒意與怒火。

    “當年慕容博覬覦少林秘籍,引發了那場慘絕人寰的浩劫,無數武林人士命喪黃泉,少林也因此元氣大傷。大理絕不能重蹈覆轍!”

    本觀禪師越說越激動,猛然起身,寬大的袈裟隨風舞動,帶起一陣強勁的勁風,將案上殘留的香灰掃落滿地,恰似一場灰色的細雨。

    窗外,菩提樹影在月光的映照下婆娑搖曳,原本靜謐美好的景象,此刻在他眼中卻似無數窺探的人影,每一個影子都仿佛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與威脅。

    三十年前,他參與修訂《段氏武學禁律》的場景,突然如電影般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那些用朱砂紅筆精心圈出的“非直系不得傳”字樣,此刻竟如鮮血般刺目驚心。

    他深知,若段喬當真掌握了六脈神劍,日後無論是對吐蕃的邊境戰事,還是中原武林的勢力平衡,都將是懸在大理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帶來滅頂之災。

    蒲團上殘留的余溫,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散,而本觀禪師卻仍在禪房內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

    他想起前日在後山撞見小沙彌偷練劍招時的情景,那孩子眼中對武學純粹的渴望與好奇,猶如一把銳利的鉤子,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若段氏絕學流入外人之手,這些從小在天龍寺修行,一心向佛、刻苦鑽研武學的弟子,又該如何自處?

    他們心中對武學的敬畏與信仰,是否會因此而崩塌?

    想到這里,本觀禪師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留下一道道月牙般的痕跡,他在心中暗暗發誓︰

    必要時,就算要違背不涉紅塵的祖訓,打破這佛門的清淨,也定要保住段氏武學的根基,絕不能讓大理步少林的後塵,淪為江湖眾人的笑柄,讓祖宗的基業毀于一旦。

    在天龍寺那間古樸而空曠的禪房里,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本塵和尚站在一眾師叔伯面前,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像是在吞咽著內心的緊張與不安。

    他腰間新鑄的精鋼劍鞘,緊緊貼著腰腹,傳來一陣沁涼的觸感,仿佛在提醒著他此刻的處境。

    這柄名為“斷雲”的劍,是他上個月剛從劍廬精心挑選取回的。

    劍柄上纏繞的金絲龍紋,本應是彰顯寶劍不凡的裝飾,此刻卻仿佛變成了一條活物,正無情地在他掌心勒出一道道細密的血痕,絲絲刺痛感順著掌心蔓延開來。

    搖曳的燭光在禪房內投下斑駁的光影,本塵和尚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師叔伯們肅穆的面容。

    枯榮大師那半枯半榮的眉毛,微微顫動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心中的憂慮;

    本因方丈手中轉動佛珠的速度愈發急促,那有節奏的摩挲聲,在這寂靜的空間里顯得格外清晰,似乎也在暗示著他內心的不平靜;

    就連素來脾氣暴烈的本觀禪師,此刻也陷入了罕見的沉默,緊抿著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凝重。

    “師叔伯們,依弟子之見,是否該派人暗中查探那康敏與段喬的底細?倘若他們心懷不軌……”

    本塵和尚終究還是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禪房里激起陣陣回音,帶著年輕人特有的清亮與莽撞。

    然而,話音未落,便見枯榮大師如枯枝般干瘦的手臂,緩緩地抬了起來。

    老人渾濁的瞳孔里,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悲憫之色,仿佛看穿了世間的種種苦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緊接著,他布滿皺紋的掌心輕輕下壓,這個動作看似輕柔,卻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像是在撫平一場即將掀起的驚濤駭浪。

    剎那間,死寂瞬間籠罩了整個大殿,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

    唯有燭芯偶爾爆裂發出的“ 啪”聲,突兀地炸開,打破了這份令人窒息的沉默。

    本塵和尚這才驚覺自己的失態,後頸處猛地滲出細密的冷汗,順著脊背緩緩滑落。

    他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後山練劍時,曾听一個無名老僧說起的二十年前雁門關慘案。

    那次,正是因為中原豪杰們貿然行動,沒有充分了解局勢,最終導致了折戟沉沙的悲慘結局。

    此刻,康敏母子背後的情況如同重重迷霧,讓人捉摸不透。

    若天龍寺就這樣貿然插手,會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呢?

    腰間的斷雲劍,仿佛感知到了主人內心的不安,在劍鞘中微微震顫著,發出一陣輕微的嗡嗡聲。

    本塵和尚望著師叔伯們緊鎖的眉頭,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預感,他意識到這場風波遠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復雜得多。

    段氏王族內部那錯綜復雜的血脈糾葛,江湖中各方勢力暗自涌動的暗流,還有大理國岌岌可危、一觸即發的邊境局勢。

    每一樣都如同一條無形的絲線,相互交織纏繞,正慢慢地將天龍寺卷入這場深不見底、錯綜復雜的旋渦之中。

    他下意識地悄悄松開了緊握著劍柄的手,卻發現掌心的龍紋,早已深深地印成了深紅色的瘀痕,宛如一道難以磨滅的印記,時刻提醒著他這棘手的局面。

    喜歡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請大家收藏︰()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方便以後閱讀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第444章 震驚的大理國眾人 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第444章 震驚的大理國眾人 三並對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