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激烈的皇位之爭帶來的後果還不止這些。
朝堂上大致分成了幾個或者想要奪取皇位、或者忠于當今的派系,那麼,除去那些本來就是這些派系的家族相關的官員、興致勃勃想要參與權力爭斗攫取好處的官員,剩下的官員呢?
這些官員中,不乏有真心實意想要達到漢人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的人,那他們面對這樣的朝堂現實,能怎麼辦?
一身才華無處施展,想要施展,那就得先站隊;站隊之後,就必須要參與到政治斗爭中來,並且自己的才能雖然能夠治理地方,但治理的同時還必須把手中的所有資源用于政治斗爭……
這些人會怎麼想?能怎麼應對?
這樣連消帶打,再如何的才華驚人也不能如何施展,抱負更是不用提了。
況且,最後,這種人究竟能不能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施展才華的空間,還要看這個隊站對了沒有,自己派系能否獲得最後的勝利——而這,也只是一時的平靜。因為很快,後續的爭斗就會到來,這樣的人才有需要為了保住當今的位置、也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努力……
此外,即便當今的位置不需要擔心,但也不代表這種人才的位置就穩如泰山了,脫脫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同時,因為這些官員基本上都不可能擺脫黨爭,那麼,雙方乃至多方爭斗的過程中,一定會不遺余力地把敵對派系的人手都搞下去——天下的官職有很多,一個地方上就需要相當的人手才能夠運轉起來。
確實,天下有的是想要當官的人,但朝廷補進官員的速度,難道能跟得上這群人內斗消耗官員的速度嗎?
以及,剛剛補進來的官員,難道一個個就都能立刻上手,接替之前的官員的工作嗎?
答案都是不能。顯然不能。
這樣一來,地方官員乃至朝中官員的空缺就是必然結局。
——這個空缺,不是說那些頭頭腦腦都空置一旁,這種 頭領位置基本上還是能補上的,但是那些下面的基層位置,乃至中層位置,根本補不上。
要命的是,往往這些人才是辦事兒的關鍵。
況且,當某一派系獲勝之後,還會對其他派系進行一個徹底的清洗……
坑害地方,資源挪用,人手削減,人才不能施展才華,官員空缺,地方官府乃至中央運轉不協……
這樣的情況來上一回,都有夠一個朝廷喝一壺的,運氣差一點說不定就這麼直接走下坡路了——更何況大元是來了好幾回!
忽必烈想到這里,都不由得為自己掬了一把淚——自己這個開國皇帝打下的江山還真夠穩當結實的,竟然能夠讓子孫後代那樣禍禍那麼多次才撐不住……
【接下來,就是明玉珍經略西南地區的經過了。】
【至正十九年的春天,明玉珍帶著自己的軍隊沿著涪江——這是長江的支流嘉陵江在右岸的最大支流,在重慶合川區匯入嘉陵江——向西進軍。】
【當時,韓宋三路軍中大的西路軍李喜喜等人在關中地區戰敗,已經向南進入了四川,佔領了成都等地,並且把自己的稱號從紅巾軍改為了“青巾”。】
【雖然大家都是起義軍,但是明顯李喜喜等人和明玉珍的計劃是有沖突的,于是,明玉珍在普州四川資陽市安岳縣)和李喜喜交手並且獲勝,隨後將李喜喜趕走,他則率眾凱旋。】
【順帶一提,李喜喜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李仲賢,所以如果看史料中寫明玉珍擊敗了李仲賢,那其實就是李喜喜。】
【明玉珍大獲全勝,回到重慶,隨後徐壽輝就加封明玉珍為隴蜀四川行省參政,這里面這個“隴蜀”,大體上就是指現在的陝西和四川,不是甘肅哈。】
“……為什麼這些人都要有那麼多名字啊,就不覺得會讓人搞混嗎?”有人嘟囔。
作為普通百姓,他可是沒有什麼三五個名字的,基本上也就是自己的大名、旁人從大名簡化而成的對他的稱呼,通常是姓氏前面加個字或者後面加個字,以及家中長輩可能不太一樣的稱呼。
——當然,這不是因為他的長輩們都不願意給他取個字之類的,一來是這沒有什麼必要,反正大家也就是普通百姓勉強過日子而已,字這個東西完全沒有必要;二來,大家之前都不識多少字,根本沒有取字的能力,還不如不取……
不說字這種玩意兒了,就是名字,他們的名字也都非常普通,就像是朱元璋他的父母兄長以及他自己之前的名字一樣……
可是這些故事中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怎麼全都是一大堆的名字?
如果只是一個姓名,加上一個字,也就算了,這其實算下來並不算多,大家也能夠分清楚——最多需要多記一記,習慣一下有時候稱呼名有時候稱呼字的情況。
但是這麼多人,只有一個姓名一個字的實在不多,大部分那都是名和字以及其他各種號加起來,怎麼不得來個三五個那種……甚至,都不是號有好幾個,而是姓名就能來上好幾個……
這讓人怎麼記,怎麼分清楚啊!
這些人,他們難道就不考慮一下這一點嗎?
這都不只是會讓別人感到困擾和麻煩了,他們自己難道不覺得非常混亂麻煩嗎?再者,如果有人想要青史留名,那如果這麼混亂,到時候這本書記的是一個姓名,那本書記的是一個姓名,後人分不清楚搞不明白了該如何?
“唉,沒辦法,反正我看人家有底蘊的人家都是有好幾個稱呼的,不像咱們……”一個人嘆息,對此也深有體會,但卻無可奈何。
還有人覺得這只不過是小事兒而已︰“這有什麼?只要用心記一記就好了,而且這些起義軍成員的名字其實也不算多了,你去歷代上聊一聊,看看那些歷史上的什麼大人物們,那才叫一個復雜!”
“我說的就包括了那些大人物了啊……我不只是在說李喜喜他們這樣的起義軍首領……”最開始嘟囔的人嘆氣,如果只是李喜喜這種,那真的他就要高興壞了,只有兩個名字而已,這算什麼?
但是那些大人物們,那真的是一個人好幾個稱呼——為什麼他要在乎這個問題?因為他也有一顆好學的求知的心啊,他也想增長見聞和知識,至少這種淺顯的東西總還是他能夠接觸到的不是嗎。
“那就沒辦法了……”旁人只能攤手,說實話,他們也面臨這種困擾,但除了多記幾遍,也沒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