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本來還想要任用他們,于是把他們安置在了治平寺,並且派人勸說幾人,但是三人堅決拒絕,並且表示“國破家亡,只求速死”。】
【最終,明玉珍下令,將三人一同在大十字街斬首。】
【因為幾人堅決拒絕投降後效忠,因此蜀地的百姓們還稱呼三人為“三忠”,明玉珍也對他們以禮安葬——這種禮遇的態度,也成為四川各地紛紛歸降的一個原因。】
“所以這三人還真就是那種真心效忠到死的人啊……”看到這個完全在意料之外的結果,不少人頗為驚訝,驚訝之余又有些感嘆。
——看了這麼久,也在元朝這里看見了這種忠心之人啊!
還是那句話,暫且先不說這漢人還是蒙古人的問題,只是說這種忠心耿耿真的效死力——而且還真的不投降的人,真的不是什麼遍地都是的存在。
有些人效死力,但是當他們被俘虜或者被迫改變陣營之後,他們也會接受這個結果,然後轉而為新主效命。
是以,雖然真的非常意外這三人的態度和選擇,但是出于對這種忠心耿耿的尊重,百姓們也甚為感慨。
畢竟,這是每個朝廷都竭力宣揚的優秀美德,而且還是一定能夠位列前二的那種——能與之一較高下的,估計也只有孝道了。
對蒙古人並不喜歡也不喜歡元朝朝廷的百姓們都是如此,就更遑論作為元朝皇帝的忽必烈了。
他動情地流出了眼淚,聲情並茂地大加贊揚並且惋惜趙資、完者都、郎革歹三人的行為和決定︰“……能有這樣的臣子,是我大元的幸運……”
其他人也在一旁跟著皇帝一起動情流淚,表達了自己對三人的崇敬和遺憾不能得見之情。
傷心過後,忽必烈又把一腔憤怒之情傾瀉到了元順帝和他之後的那一群元朝皇帝身上︰“都是這群畜生不做人事,毫無為君之能,也無為君之德,竟然害我大元至此,也讓這樣忠心的臣子不能得到他們應有的結局!”
“……還有那些無知無能,眼里面只有自己的利益的奸臣,大元最終走到那樣的結局,少不了他們在里面攛掇攪和,若不是他們鼓動,大元的皇位情況何至于此?!……”
忽必烈在觀看故事的這一段時間中,也在思考大元究竟是怎麼會走到那樣的地步的。
最終,他得出來了一個初步結論︰這故事中提到的問題當然都存在,也都是重要原因,比如大元對下面百姓的一些過度壓榨,比如大元在制度方面的欠缺和各種問題,比如大元本身貴族力量等各方面的不適應……
問題許許多多,其中一部分比較重要的問題加起來,最終促使大元比其他王朝更快地走向衰落狀態。
但是他認為,歸根結底,讓大元這麼快衰敗乃至覆亡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大元的皇位更替,以及蘊含在皇位更替之中從未有一刻停止的朝堂內斗。
他們蒙古人的壽數確實整體上不如那些漢人,大元建立之前,汗國的幾任大汗就都不是什麼特別長壽的存在。
忽必烈後來猜測,這可能和他們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有關,比如喜好喝酒之類的,加上這幾任大汗基本上也全都需要前線征戰,最終壽數不長久倒也不奇怪。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就算他們整體上的壽數不如那些漢人貴族長久,那也絕不至于一個個皇帝都如此短命!
造成這個結果的,只能是內斗不斷,然後說不定皇帝的性命也給坑了進去……
皇位必須要穩定,哪怕上面坐著的是個蠢貨,但是如果能夠比較穩定,那也要比這種極端不穩定三年五載就換個皇帝的情況要強——當然,最好上面還是不要是個蠢貨,只不過如果是如大元這種極端情況相比,連一個蠢貨坐著皇位都顯得非常友好了……
至于說原因,沒有什麼,“穩定”兩個字就勝過一切了。
百姓喜歡穩定,地主商人喜歡穩定,官員喜歡穩定……只要不是什麼想要趁著風浪攫取絕對利益的人,那麼大家就都喜歡穩定。
而想要有些發展,那麼穩定的環境同樣是前提。
而皇位頻繁更替,則絕對不是穩定——別說大元的這個皇位更替一看就充滿了腥風血雨,就算是那種不太可能存在的一片和諧的皇位更替,也不可能穩定。
這種不穩定下,沒有問題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如果原本就存在問題——比如大元在方方面面的問題——就只會迅速放大,然後越發難以彌補難以挽回。
朝廷本來應該用在解決各種事情上的資源,至少會有大半被挪用過來作為不同派系爭斗的資源——本來這些資源全都用在治理和解決問題上都不一定夠,現在只會更加完蛋;同時,那些爭斗的派系可不只是會把這些資源全都挪用,為了增加己方的勝率打壓對手,他們還會施展各種手段削減對方的資源。
這種削減資源,也不是只是單純消耗,忽必烈相信,他們還會嘗試各種可能陰損歹毒的手段,嘗試從根子上斷掉對方獲取資源的可能。
這種手段,除了讓對方的人員失去某些官職、某些地位、對一些地方的控制外,就是摧毀某些地方生出新的資源的能力……
前面幾種還好,損失大體上還能被囊括在官場上,但是最後這一種,那就是要拖著地方上的所有百姓一起下水……
本來可能富庶,可能還可以,可能只是勉強糊口的地方百姓,經過這樣一番操作,至少也要下跌一個檔次——這樣一來,最少,那些原本還能勉強糊口的百姓,就會在之後失去謀生的可能,然後變成攪亂天下的一員,開始摧毀大元的根基……
這種操作多來上幾次,再怎麼富有的地方,也不夠這些人禍禍的!
然後這種人為損壞和朝廷因為治理資源被挪用而導致的無法正常治理里外里一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