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943章 重啟學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943章 重啟學田

    司汝霖傳統翰林出身,擔任第一任御政學士,也就是第一個天字號大秘,以干練通達、精于實務著稱,在地方任過知府、布政使,在京做過侍郎,而後擢升入閣。

    司汝霖才四十來歲,捋了捋修剪整齊的短須,目光掃過愁眉不展的同僚,聲音清晰而務實︰“張尚書之憂,乃長久之計也。”

    “專款啟動可解燃眉,然終非長久穩固之基。諸位試想,試點若成,推及全國,千縣萬鄉皆需官學,其耗費何其浩大?豈能年年仰賴太倉特撥或地方正賦割肉?”

    “治本之道,在于固本培元!朝廷新政,立意百年樹人,其供養之基,亦當如參天巨木,根植于土,方能生生不息。”

    “下官以為,欲使官立蒙學長盛不衰,必效法衛所屯田養軍、官莊供內府之制,專設——學田!”

    “學田?” 申時行,張學顏,于慎行等人目光一凝,這個詞觸動了大明財政體系的核心——土地。

    “正是!”司汝霖語氣堅定︰“凡府、州、縣,設立官立蒙學之處,官府必須設法劃撥或置辦專屬之學田!此田,即為滋養文教之根基!”

    “田從何來?”張學顏皺起了眉頭。

    “田就在那里,只等我們去取……”司汝霖看著張學顏輕聲道。

    “寺廟道觀超出定額之田產數不勝數,無主荒地、歷年罰沒入官之田,此乃現成之資,應優先、足額劃入學田範疇。”

    “各州縣皆有一定數量的官田,比如河灘淤地、公廨附屬田等,可從中劃撥部分瘠薄但尚可耕種者充作學田……”

    “當然,這是百年大計,是造福百姓的,閣里面應該用朝廷的名義鼓勵地方鄉紳、宗藩,富戶捐田助學,朝廷予以旌表,比如立碑、賜匾、免部分徭役等,所捐之田,永為學田。”

    “無需貪多,務求落實!”司汝霖伸出兩根手指,“每處官學,至少需保障有兩百畝上下的學田!此為底線。富庶之地可多,貧瘠之地亦不可少于此數。務使其產出,足敷該學基本運轉。”

    “學田由州縣衙門專設吏員或委托縣學教諭統一管理,登記造冊,立碑為記……招佃耕種,訂立租契。租率可略低于民田,但需穩定……”

    “學田所出,一粒米糧、一文錢,皆專款專用!”其租賦收入,專項用于︰支付該官學師儒之俸祿米糧,購置筆墨紙硯等教具,修繕學舍。絕不許地方挪作他用! 州縣正堂需將學田收支單獨列賬,歲終報備府、省及戶部、禮部核查。”

    “並且要將此‘學田制’寫入《官立蒙學則例》,明發天下!凡侵佔、挪用學田及收益者,以貪墨國帑、破壞文教論處,罪加一等!”司汝霖看向吏部尚書于慎行︰“吏部考成、禮部都察院督查,此條當列為首要!”

    司汝霖的發言條理清晰,直指核心。

    值房內眾人眼楮漸漸亮了起來。

    張學顏緊緊皺起的眉頭終于有所舒展,還是年輕的腦袋轉的快啊。

    “實乃固本培元之長策!學田一立,則官學便如有了活水源頭,不竭不涸……”

    “百畝之田,若經營得法,歲入米數十石乃至百余石,銀數十兩,供養一塾師及基本開銷,在儉省之地,確乎可行!縱有不足,輔以少量地方協濟或紳捐,亦能維持。更妙者,此乃就地取財,不額外盤剝百姓,不持續消耗國帑……”

    于慎行也大為贊同︰“學田之設,古已有之,本朝府州縣學亦有學田,唯規模不足且常被侵佔。今專為官立蒙學設此‘養學之田’,名正言順,嚴加管束,確能解長久之憂!師儒心安,地方官亦有穩定依憑,新政推行,根基乃固……”

    “諸公!”申時行站起身,目光炯炯︰“陛下之志,在開啟萬世之民智,吾等之責,在夯實新政之根基。”

    “司大人的‘學田策’,已為這百年樹人之業,尋得了扎根沃土之道。望諸公同心戮力,將陛下聖諭四點要旨與今日所定錢糧、學田、師儒、考成諸策,融會貫通,擬成一份詳實可行、慮及長遠的章程……”

    “明日此時,本閣要見到條陳初稿……”說著,申時行看向司汝霖︰“這個就勞煩司大人了。”

    司汝霖起身,朝著主位上的申時行躬身行禮︰“閣老,下官領命。”

    內閣在萬歷十六年,十一月初,做出了最終的部署,呈送天子御覽,而朱翊鈞查看之後,思考數日,他雖然看出了些許的不對,但,短時間內,自己也沒有更好的方案,只能批準,決定在萬歷十七年開春,昭告天下……

    ……………………

    大明萬歷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朝鮮半島南端,釜山浦,

    凜冽的寒風卷著咸腥的海水氣息,吹拂著停泊在港口的幾艘略顯陳舊的海船。

    其中一艘掛著薩摩藩島津氏家徽的商船,剛剛在引水船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靠上碼頭。

    船頭,一身商人打扮的小西行長裹緊了身上的厚實吳服,眉頭卻緊鎖著,銳利的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眼前這片本該熟悉的港口。

    不對勁!非常不對勁……

    小西行長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數年前的釜山,哪里有士兵啊……

    然而此刻,映入他眼簾的景象卻大異往常,碼頭上巡邏的士兵數量明顯增多,而且裝備精良,步履沉穩,眼神警惕地掃視著每一艘靠岸的船只和每一個上岸的人。

    他們身著統一的靛藍色號衣,外罩瓖著鐵片的棉甲,頭戴範陽笠,腰佩長刀,手持長槍……

    港口入口處新設了簡易的木柵和拒馬,僅留一條通道,由兩隊士兵把守,對進出人員貨物進行嚴格盤查……

    而在遠處港灣內,除了朝鮮水軍慣用的板屋船外,赫然停泊著幾艘形制高大、船體修長、桅桿如林的大型戰船,那高聳的桅桿上飄揚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日月旗!

    那是大明的戰船!

    而且看形制,絕非普通的巡邏船,更像是山東水師的一些主力戰船……

    看著這一幕,小西行長是懵的。

    自己當官沒幾年啊,怎麼朝鮮變化那麼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943章 重啟學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943章 重啟學田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