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倫敦的天空難得地放晴,金色的陽光穿透薄霧,灑在白金漢宮宏偉的石砌建築上,仿佛為這歷史性的一天披上了神聖的輝光。
昨夜的喧囂與歡慶沉澱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凝重、更為莊嚴的期待。
大明與英格蘭簽約的地點,被特意選在了白廳宮的核心、象征著英格蘭王權最高決策與尊嚴的所在——王室廳。
這里雖不及覲見大廳那般恢弘開闊,卻更為私密、肅穆,是女王與最核心的樞密院成員商議國事的地方。
廳內裝飾奢華而內斂,深色的橡木瓖板覆蓋牆壁,懸掛著歷代君王的肖像,厚重的織錦窗簾半掩著高大的窗戶。
一張巨大的、雕刻著都鐸玫瑰與皇家紋章的橡木長桌置于廳堂中央,桌面光潔如鏡,反射著壁爐中跳躍的火焰和燭台上搖曳的光芒。
此刻,王室廳內人頭攢動,卻又異常安靜。
英格蘭王國最顯赫的貴族——諾福克公爵、萊斯特伯爵、海軍大臣霍華德勛爵等、身著最隆重的禮服,按照嚴格的等級肅立在長桌兩側。
法國、西班牙、尼德蘭、威尼斯、丹麥、瑞典等國的公使們,也獲準列席見證,他們的表情各異,但都難掩對這份即將誕生的、可能重塑世界格局的條約的極度關注。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了名貴燻香、皮革、羊皮紙和陳年木料的獨特氣息,更增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已端坐于長桌主位。
她今日的裝扮比昨日更顯莊重,王冠上最大的鑽石在光線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芒,深色的天鵝絨禮服上,金線與寶石的刺繡仿佛星辰密布。
她手中緊握權杖,神情肅穆,眼神銳利如昔,但深處卻涌動著開創一個新時代的決心與自豪。
厚重的廳門緩緩打開。
大明禮部尚書張四維,步履沉穩地走了進來。
張丁征以及一眾禮部的官員緊隨其後。
他們一行人的出現,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張四維行至長桌前,向女王陛下行了一個標準的大明揖禮。
伊麗莎白一世微微頷首回禮。
宮廷總管高聲宣布︰“大明帝國與英格蘭王國友好通商條約簽署儀式,正式開始!”
兩名宮廷書記官分別捧著一個托盤上前。
一個托盤上,是兩份以最上等羊皮紙精心謄寫、並以紅色絲帶系好的英文條約文本,另一個托盤上,則是兩份以灑金宣紙書寫、以明黃色雲錦為封套、以玉扣系好的漢文條約文本。
兩份文本旁邊,都放置著蘸滿墨汁的羽毛筆。
沃爾辛厄姆爵士首先起身,他以清晰而洪亮的聲音,向在場所有人宣讀了條約的核心條款摘要英文版),確保每一位見證者都明了這份文件的分量︰《大明帝國與英格蘭王國友好通商倫敦條約》
簡稱《倫敦條約》《明英百年條約》)
簽約方︰
大明帝國大皇帝陛下欽命大明禮部尚書張四維全權代表
英格蘭王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陛下
簽訂地點,英格蘭王國,倫敦,白金漢宮王室廳
簽訂時間,大明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
核心條款,涉及邦交,軍事,政治,貿易,文化等各個方面。
<atic reations & utua respect)
大明帝國與英格蘭王國正式建立永久和平與友好邦交關系。
雙方互派常駐使節,駐扎于對方首都北京\倫敦),維護兩國關系,保護本國商民利益。
雙方君主及政府承諾,在處理涉及對方國家事務時,秉持相互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之原則……
雙方約定,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若遇海盜或第三方勢力侵擾對方商船,需提供援助,建立海上軍事情報互通機制,及時通報海上安全信息,互不干涉對方的內部軍事事務,不在對方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為前提下
大明帝國指定︰廣州府、月港為對英格蘭商船開放之通商口岸……
英格蘭王國指定︰倫敦港、普利茅斯港為對大明商船開放之通商口岸。
未來兩國可依情勢增開。
雙方商民在對方指定口岸進行貿易,享有最惠國待遇,遵循公平、公正、自願之原則。
雙方商定基礎關稅稅率,承諾不征收歧視性、禁止性關稅。
具體稅目稅率由附屬細則規定。
雙方承諾保護對方合法商船在本國海域及指定口岸的航行安全與財產。遇海難等意外,有提供必要救助之義務。
設立聯合仲裁機制,由雙方口岸官員及商人代表共同參與,依據本約及當地公允原則處理。
為促進和平貿易,減少沖突,雙方達成諒解︰
涵蓋大明沿海、琉球、日本、朝鮮及臨近南洋諸國海域,視為大明貿易優先區。
英格蘭商船可至指定口岸貿易,但大規模商業探索活動需事先知會。
非洲及以西亞海域,視為英格蘭貿易優先區。大明商船若至,亦遵循當地規則,雙方承諾在此區域內尊重對方主要商業利益,避免惡性競爭與武力沖突。
此分界僅為劃分主要商業活動範圍、便利管理、減少摩擦之諒解備忘錄,不涉及主權歸屬之任何主張或變更。
本約明確不構成軍事同盟。
雙方無義務在對方卷入戰爭或沖突時提供軍事支持。
在嚴格管控與互惠基礎上,可進行非核心軍事技術交流,需經雙方最高當局逐案批準。
兩國承諾在共同關心的主要航線上,共享海盜活動情報,並在各自能力範圍內進行協調,打擊危害雙方商船的海盜行為。
鼓勵兩國學者、藝術家、醫師等進行交流互訪, 允許在對方國家設立非傳教性質的學堂,教授本國語言文化。
對遭遇海難、疾病的對方國家商民提供基本人道救助。
本約自雙方君主御批準換文之日起生效。
本約有效期定為一百年。
期滿前一年,若雙方無異議,則自動續約一百年……
本約以漢文、英文書寫,一式四份,兩國君主各執漢英文本一份,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宣讀完摘要,廳內一片寂靜,這份條約的廣度與深度,遠超歐洲國家間常見的單一同盟或貿易協定。
它清晰地勾勒出兩個相隔萬里的強國,如何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構建一個跨越世紀的和平、繁榮的互動框架。
特別是“南洋分界”和“百年有效期”的條款,更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筆……
當然,之所以會把時間加到百年這個期限上,是因為兩個國家都清楚,在這一百年的時間中,兩國除了互惠之外,根本就沒有直接核心沖突。
“尚書閣下,女王陛下,”沃爾辛厄姆爵士轉向張四維和女王︰“如無異議,請簽署條約。”
伊麗莎白一世首先拿起羽毛筆。
她目光堅定,在羊皮紙的英文文本下方,以她特有的、流暢而有力的筆跡,簽下了她的名字︰eizabeth r。
接著,她在漢文文本的指定位置,同樣鄭重地簽下了她的英文名。
所有人的目光轉向張四維。
他沉穩地拿起另一支羽毛筆。在羊皮紙的英文文本上,他以工整的楷書,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張四維,並加蓋了隨身攜帶的、代表大明皇帝授予全權的欽差關防大印。
然後,他在灑金宣紙的漢文正本上,同樣簽下姓名,加蓋關防。
當兩份文件都簽署完畢,宮廷總管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分別裝入兩個特制的的鎏金木匣中。
伊麗莎白一世從御座上站起,張四維也同時起身。
“以上帝之名,以日月為鑒,兩國之約于此締結!願此約如不列顛之磐石,如東方之泰山,永固長存,上帝保佑英格蘭!上帝保佑大明……”
“外臣謹代吾皇陛下宣告︰日月同輝,共鑒此盟!約定既定,願大明與英格蘭,共享百年太平,同沐萬世繁華……吾皇萬歲,女王萬歲……”
“女王陛下萬歲!大明皇帝陛下萬歲!”
列國使節們紛紛躬身致意,無論心中作何感想,此刻都必須承認,一個以“英明”雙雄為主導的、新的世界貿易與外交格局,已然誕生。
包羅萬象的《倫敦合約》為正式開端,從此載入了東西方共同的歷史長卷,熠熠生輝。
簽約儀式結束後,雙方交換了條約文本匣。
張四維將帶回屬于大明的漢英文本各一份,呈交大明皇帝御覽批準。
而屬于英格蘭的那兩份,則被女王陛下下令,以最隆重的儀式,存入倫敦塔的王室寶庫,作為王國最珍貴的財富與承諾,永久珍藏。
陽光透過王室的玻璃窗,在鎏金的條約匣上投下斑斕的光影,仿佛預示著那個即將到來的、由貿易與和平交織而成的、輝煌的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