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一世放下手中的羊皮卷軸。
她抬起頭,目光如炬,掃視過鴉雀無聲的大廳,最終定格在張四維身上︰“尚書閣下,請轉達我對大明皇帝陛下最深的謝意與敬意,他的遠見卓識,如同照亮迷霧的燈塔,英格蘭,同樣渴望與偉大的東方帝國架起友誼與通商的橋梁。”
她微微抬手,示意宮廷總管……
“為尊貴的大明使節賜座。我們,需要詳談。”
張四維從容謝禮,在御座下方右側特設的席位落座……
伊麗莎白一世現在跟張四維商談,無非是兩國的風土人情,兩國正式的貿易外交路線已經初步擬定,具體細節是由兩國的官員進行談論……
而于此同時,在宮廷侍者的引領下,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都被請出了宮殿,到偏殿休息,在一個時辰後,會有龐大的外交晚宴。
副使張丁征及數名禮部隨行官員也被引至偏殿。
在那里,英格蘭方面負責具體事務的核心人物早已等候。
迎接他們的是樞密院的重要成員,尤其是深得女王信任、掌管王國對外事務的國務大臣弗朗西斯•沃爾辛厄姆爵士。
這位以情報網絡著稱,目光深邃、面容嚴肅的政治家,代表著英格蘭務實而敏銳的外交神經。
他身邊站著財政大臣威廉•塞西爾勛爵,以及數名皇家科學院的代表……
殿內陳設莊重,長桌上鋪著深色天鵝絨。
張丁征作為副使,代表張四維主持具體商談……
實際上,兩國建立邦交,甚至更深度的伙伴關系,在大明朝的官員眼中,不算什麼大事。
他們並不將西夷放在眼中。
不明白為何禮部尚書冒著生命危險要去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更不明白為何,一向高傲的天子,竟然同意了。
這是一種固步自封的思想,在官僚集團的認知中,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只有大明朝才是明亮的,為何,因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別人那里還在爭執著誰是上帝的兒子,而華夏文明就已經開始供奉聖人了。
“諸位英格蘭大臣,我大明皇帝陛下懷柔遠人,願與貴國建立長久邦誼。此番通好,首重‘公平互市,有無相通’。”
沃爾辛厄姆爵士微微頷首,用清晰而略帶謹慎的英語回應︰“英格蘭王國對此深表贊同,我們同樣尋求建立在相互尊重與互利基礎上的貿易關系……”
“為此,我們願意率先為大明朝開放兩個通常口岸,並給予較為寬松的關稅政策……”
“並且懇請大明國也能開放廣州,月港,供我國商船停泊貿易。我商船遵循大明朝市舶司管理,依法納稅……”
絲綢、瓷器、茶葉、精良鐵器、漆器、呢絨、玻璃器皿、精制鐘表、藥材、書籍、以及……白銀。
這些都是兩方會談的貨物。
一個核心原則被雙方反復確認並最終達成高度一致︰貿易合作,不涉軍事同盟,但在軍事同盟之下,還要進行一部分的軍事合作,軍事合作只針對西班牙。
當然,張丁征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將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場會談上面的勢力分界線,也提了出來。
為免兩國商船往來無序,兩國海軍起了爭執滋生事端,在大明朝現在的海域勢力範圍,歡迎英格蘭的商船前來,但不允許配備太多的武器,也不允許英格蘭海軍前往。
雙方商船在對方主要區域,需遵守當地法令,以和為貴,避免沖突。此議,意在明晰範圍,減少摩擦,專務通商。
這個“南洋分界”的提議,巧妙地避開了直接的主權宣稱,而是以“主要活動區域”和“減少摩擦”為名。
“這個‘主要活動區域’的劃分,著眼于秩序與效率,英格蘭王國原則上接受。”
沃爾辛厄姆代表英方表態,這為未來百年的貿易格局埋下了第一塊基石……
為了彰顯對大明使團的重視,並慶祝這一歷史性的開端,女王當即下令在白廳宮舉行盛大的國宴……
覲見大廳被布置得更加輝煌。
長條餐桌鋪著雪白的亞麻布,上面擺滿了英格蘭宮廷最奢華的銀器和威尼斯水晶杯。
牆壁上的燭台全部點亮,映照著賓客們華美的服飾。
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濃香、新鮮面包的麥香、昂貴香料的芬芳以及陳年葡萄酒的醇厚氣息……
宴會的主角,無疑是張四維一行。他們被安排在女王御座下首最尊貴的位置。
張四維換上了一身更為莊重的常服,氣度依然雍容。
張丁征及禮部官員們也身著正式官服,在一眾歐洲貴族中顯得卓爾不群。
宴會開始,女王首先舉杯致祝酒詞︰“今日,英格蘭的星空因遠方的貴客而更加璀璨……”
“讓我們舉杯,敬偉大的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敬睿智的張尚書閣下及尊貴的使團成員……”
“願英格蘭與大明之間的友誼,如泰晤士河與長江之水,奔流不息……”
“願我們的通商之約,為兩國的黎民帶來富足與繁榮……”
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祝酒詞落下後,大廳內瞬間響起雷鳴般的回應。
“上帝保佑女王……”
“上帝保佑大明皇帝……”
張四維從容起身,舉起盛滿英格蘭佳釀的銀杯,用清晰而洪亮的漢語回應︰“外臣張四維,承蒙女王陛下盛情,感激不盡。謹代吾皇陛下,回敬尊貴的女王陛下,敬睿智的英格蘭群臣!願此宴為始,日月同輝,照鑒兩國邦誼永固,商旅暢通,共享太平之福!”
他優雅地將酒飲盡,盡顯天朝重臣的禮儀風範。
宴會的氣氛熱烈起來。
一道道精致的菜肴被端上︰烤得金黃的孔雀、整只的烤鹿、堆積如山的牡蠣、來自北海的鱒魚、各色野味餡餅、時令水果、以及種類繁多的奶酪和甜點。
張四維等人對歐洲的飲食雖有好奇,但舉止優雅得體,這幾天一直使用刀叉,現在在國宴上用這些東西,雖然還是有些生疏,但卻毫不慌亂,反而成為宴會上的趣談,引得貴族們暗暗贊嘆其適應能力。
席間,女王興致極高,不時與張四維交談,詢問東方的風土人情、宮廷禮儀、文化藝術。
張四維應對得體,既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又不失謙和。
宴會持續至深夜,賓主盡歡。
在宴會接近尾聲時,伊麗莎白一世示意樂師暫停演奏。
她再次起身,大廳立刻安靜下來。
“尊貴的尚書閣下,今日之會晤與盛宴,必將載入英格蘭與大明兩國的史冊,基于我們雙方官員今日達成的共識,我,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此鄭重宣告︰英格蘭王國正式承認並渴望與大明帝國建立友好邦交……”
她轉向宮廷書記官︰“即刻起草並謄寫正式的友好通商條約,明確雙方今日議定之條款︰互開指定口岸、公平貿易原則、貨物清單、關稅協定、商船航行安全、以及‘南洋分界’之諒解……”
“明日,我將與尚書閣下共同簽署這份承載著兩國未來的文件!”
“女王聖明,外臣定當將女王之誠意與條約之精神,如實稟報吾皇陛下。此約一成,實乃兩國萬民之幸!外臣深信,此約所鑄之基石,將托起大明與英格蘭百年之繁華,後世子孫,必感念陛下今日之明斷!”
掌聲再次如潮水般響起,比之前更加熱烈、更加持久……
明英百年友好的時代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