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864章 廉政新風的家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864章 廉政新風的家訓

    倫敦合約簽訂後,大明使團又在倫敦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段時日里,大明使團並未閑居驛館,而是受英方盛情邀請,遍訪倫敦各處,既為增廣見聞,亦為考察技藝與制度。

    英格蘭人似乎對這群東方來客抱有無限好奇,從女王到市井小民,無不熱情相待。

    張四維每日行程排得極滿,或受邀赴宴,或參觀工坊,或與學者對談。

    他見識了倫敦塔里珍藏的珠寶,走訪了皇家學會初具雛形的學術圈子,甚至觀摩了莎士比亞劇團排演的新劇——盡管他對那些夸張的表演方式頗感詫異,但仍禮貌地稱贊其“詞藻華麗,發人深省”……

    他的兒子張丁征則更熱衷于社交。

    他本就生得俊朗,又精通西語,很快在倫敦貴族圈中混得風生水起。

    某位伯爵夫人甚至公開稱贊他是“東方來的阿多尼斯”,引得不少貴族小姐對他暗送秋天的菠菜……

    當然,這些風流韻事大多止于調笑,但傳聞中,他與某位已婚子爵夫人的私會,卻成了倫敦沙龍里最隱秘的談資……

    使團中隨行的數百名大明水師官兵,他們被安排參觀格林尼治海事學院,與英格蘭未來的海軍將領們同吃同住,交流航海技藝。

    英格蘭學員帶他們登上訓練艦,演示如何操縱帆索、測算航速,大明水兵則展示了中式羅盤和鄭和海圖的復制品,引得英方嘖嘖稱奇。

    在這一個多月的交往中,也發生了很多故事。

    某位年輕的大明通譯官,因協助文書工作,與一位負責接待的英格蘭貴族小姐漸生情愫。

    兩人常在泰晤士河畔漫步,一個用生硬的英語吟誦詩經,一個以走調的官話背誦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盡管彼此的語言都磕磕絆絆,但眼神中的熾熱卻無需翻譯……

    在大明使團準備離開倫敦的時候,貴族小姐偷偷塞給他一枚瓖嵌珍珠的銀戒指,低聲道︰“若你再來倫敦……”

    通譯官沉默良久,最終只留下一句︰“海天遼闊,終有再會時。”

    這個貴族小姐在東方情郎離開後,生下了一個帶有明確東方特色的孩子。

    而後,因為相思,成為了一個戲劇家,寫下了可以媲美莎士比亞的戲劇……《潮汐堡的守望》,《鏡中回廊》,以及《絲綢信使》這一系列影響英格蘭數代人的戲劇……

    威尼斯鏡子、會說話的鸚鵡,破碎的信件以及來自東方的折扇,成為了東西方最早交流的產物……

    當然,他的帶有東方血脈的兒子,在三十年後,踏上了前往東方的船只……找到了自己的父親,也成了一段佳話流傳後世……

    五月底,大明的使團終于要離開了。

    英格蘭人以最隆重的禮節送別大明使團。

    女王雖未親至,但派出了高規格使節團,並贈予張四維一枚瓖嵌紅寶石的金質徽章,象征永恆的友誼。

    碼頭邊,軍樂隊奏響雄壯的進行曲,英格蘭海軍戰船鳴炮致敬,隆隆炮聲回蕩在河面上,宛如雷神擊鼓。

    “起錨——!”隨著號令,沉重的鐵鏈嘩啦啦收起,巨帆緩緩升騰,如雲蔽日。

    岸上的歡呼聲漸漸遠去,唯有海鷗盤旋,似在護送這支跨越重洋的使團歸鄉。

    張四維獨坐艙中,展開一幅英格蘭人贈予的泰晤士河至好望角航海詳圖,指尖輕輕撫過那些陌生的海岸線。

    “此番西行,所見所聞,遠超預期……”他低聲自語。

    說話之後,張四維開始咳嗽。

    張四維的咳嗽聲在艙室內回蕩,沉悶而壓抑,像是胸腔里塞了一把濕透的棉絮。

    他抬手掩唇,卻見指縫間滲出一抹刺目的猩紅。

    “父親!”張丁征剛踏入艙門,便撞見這一幕,臉色驟變。

    他幾步上前,扶住張四維的肩,聲音發顫︰“您這是?”

    “無妨。海上濕氣重,舊疾復發罷了。”

    張丁征聞言大驚失色。

    “父親,我們該在倫敦在休整一段時間,這樣,您……”

    “糊涂。使團代表天朝體統,若因主帥病弱滯留外邦,或是,死在外邦,成何體統呢。”

    張丁征聞言稍愣片刻……

    船隊經好望角,橫渡印度洋,終在九月初抵達大明南洋府重鎮,南洋府總督葉夢熊親自到港口迎接。

    按計劃,使團將在此休整旬日,補充淡水食糧,再北上歸國……

    上一次,葉夢熊前來迎接的時候,張四維是被抬下來的,而這次前來迎接,張四維還是被人抬下來。

    不過,兩次的結果卻有很大的不同。

    高熱不退,咳血不止。

    “尚書大人肺金枯竭,兼有瘴氣入體……怕是……熬不過這個月了。”

    隨行郎中再次下了病危通知書,上一次也是在南洋府,張四維差點掛了。

    而這一次,一年後,他在南洋府再次病倒。

    而後,葉夢熊趕忙找尋南洋府的名醫,過來診治。

    病勢來的極快,名醫還未趕到府城,張四維便已經到了彌留之際。

    燭火搖曳,窗外南洋的濕熱裹挾著蟲鳴滲入屋內,卻驅不散那股沉沉的藥氣。

    張四維躺在榻上,面色灰敗,呼吸急促,每一次吸氣都像是拉著一架破舊的風箱。

    他的手指死死攥著錦被,指節泛白,仿佛這樣就能抓住正在流逝的生命。

    張丁征跪在榻前,額頭抵著床沿,肩膀微微發抖。

    “兒子……”張四維忽然開口,聲音嘶啞如砂紙摩擦。

    “兒子在!”張丁征猛地抬頭,眼眶通紅。

    張四維緩緩抬起手,五指枯瘦如鷹爪,一把扣住兒子的手腕,力道大得驚人。

    “你……听好了……”

    他喘息著,渾濁的眼珠死死盯著兒子︰“爹這一輩子……沒白活……。”

    張丁征聞言一怔。

    “老鄉的銀子……我收過,下官的孝敬……我拿過,商人的厚禮……我笑納過。”

    張四維咧嘴一笑,唇邊溢出一絲血沫,“當官嘛……誰不想舒坦些?誰不想……往上爬?”

    他劇烈咳嗽起來,張丁征連忙去扶,卻被父親死死拽住,不肯松手。

    “可是……你要記住,把這話也帶給你的兩個兄長,告訴他們想當官,就別貪銀子,想發財,就別當官……咱們的陛下,眼楮里面揉不得沙子……”

    他猛地攥緊兒子的手,指甲幾乎掐進肉里。

    張丁征一邊流淚滿面,一邊心里非議。

    您老享受一輩子。

    權勢,美色,金錢。

    臨終之際,讓我口述廉政新風的家訓,這對自己的兩個兄長,多少有些不公平吧。

    “父親何必自輕?您此番締結倫敦合約,功在千秋……”

    “功?不過是……臨死前……贖罪罷了。”

    他忽然松開手,整個人像是泄了力,癱回枕上,目光渙散地望著屋頂。

    “這次出使……死在半道……爹不怪你,若不是你,出謀劃策,爹連這個機會都沒有……”

    “父親!”

    張四維卻像是沒听見,自顧自地喃喃︰“這兩年……值了……真的值了……”

    他的手突然垂落。

    窗外,南洋的潮聲如雷,永不止息。

    萬歷十二年九月十八,子時三刻,大明禮部尚書、欽差正使張四維,薨于南洋府驛館……

    海風嗚咽,如泣如訴。

    遠處,一群信天翁掠過浪尖,振翅飛向霧靄深處……

    而根據他的遺願,他將埋葬在南洋府,這塊大明朝新得的海外疆土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64章 廉政新風的家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864章 廉政新風的家訓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