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529章 台夜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529章 台夜話

    他微微一頓,補充了一句更具分量的保證︰

    “羋氏一族對大秦之耿耿忠心,大王與臣,皆看在眼中,記在心頭,永志不忘。

    昌平君入朝,非獨羋氏之幸,實乃大秦之福。

    羋氏之榮光,便是大秦氏之榮光,便是大秦之柱石。

    大王必當信之、用之、倚之如肱骨,君臣相得,共鑄盛世。”

    這番話,既是承諾,亦是安撫,更是對未來羋啟地位的一種“定位”與無形的約束,羋氏的榮光,必須、也只能維系于大秦的強盛之上。

    華陽太後聞言,臉上露出極其滿意的笑容,連聲道︰“好!好!如此甚好!左庶長此言,字字珠璣,深得哀家之心。

    如此,哀家便再無牽掛矣。

    哀家稍後便召羋啟入宮,親自叮囑其務必勤勉王事,以報大王天恩,亦不負左庶長今日之信任與舉薦。”

    正事議定,廳內的氣氛更加融洽。

    華陽太後興致頗高,又關切地問了幾句雍城善後事宜及宮中近況,秦臻一一從容作答,言語間既顯恭敬,又不失分寸。

    眼見窗外日影西斜,秦臻再次起身,恭敬告退。

    華陽太後亦含笑起身,親自相送。

    行至花廳門口,她忽然停下腳步,看著秦臻年輕而沉毅的面龐,眼中閃過一絲復雜難明的情緒。

    有欣賞,有期許,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屬于過來人的淡淡憂慮。

    她抬手,輕輕拍了拍秦臻的手臂,聲音放緩,帶著長輩特有的語重心長︰“左庶長啊…”

    “臣在。”秦臻停下腳步,躬身聆听。

    “你…很好。”

    華陽太後的神色忽然變得格外鄭重,話語簡潔卻分量極重︰“你少年英才,智勇雙全,更難得的是這份赤膽忠心。

    大王倚你為腹心股肱,此乃大秦之幸,哀家…亦感欣慰。”

    她話鋒一轉,目光陡然變得深邃而復雜,仿佛看到了更遠、更叵測的未來風雲︰然,朝堂之上,波譎雲詭。權力之路,更是如履薄冰,一步踏錯,便是萬丈深淵。

    輔佐明君,成就大業,固是臣子本分,青史留名之願。然……”

    她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低,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蒼涼︰

    “鋒芒過露,易折;權柄過重,易傾。

    功高震主,古來有之,鮮有善終。

    這權勢之路,看似鮮花著錦,實則步步荊棘,處處誘惑,噬人心智。

    守住本心,方得始終。切記…善始,更需善終。

    記住哀家今日之言,無論何時,身處何位,莫忘本心,莫要……步了他人後塵。”

    這“他人”二字,雖未明指,但呂不韋那黯然離去的背影,仿佛已在不言之中。

    這番話,不再是太後的訓示,而更像是一位歷經三朝、看透權力本質的長者,對一個前途無量的後輩,給予的最深沉的告誡與期許。

    其中蘊含的憂慮與警示,不言而喻。

    她看到了秦臻此刻的 赫與不可或缺,卻也預見到了那 赫背後可能潛藏的危機。

    秦臻心頭微震,華陽太後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直指他未來可能面臨的巨大挑戰與誘惑。

    他迎著太後的目光,神情肅然,整理衣冠,深深一揖︰“太後今日金玉良言,臣…必當銘刻肺腑,永世不忘。

    忠君報國,鞠躬盡瘁,此志天地可鑒,日月可昭。

    臣亦當慎終如始,時刻惕厲自省,不負太後今日諄諄教誨,不負大王知遇信重之恩。”

    他的回答,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決心,也暗含了對未來的警醒和承諾。

    華陽太後看著他鄭重的姿態,欣慰地點點頭,不再多言︰“去吧,大王還在等你復命。”

    “臣告退。”

    秦臻再次行禮,轉身,離開了花廳。

    身後,華陽太後站在高高的門檻內,目送著他遠去,久久未曾移開目光。

    那目光中,欣賞、期許、憂慮交織,最終都化作了對不可知未來的深深凝視,直至秦臻的身影徹底消失在宮苑深深的盡頭。

    .........

    夜,章台宮書房。

    嬴政早已處理完近日案頭堆積的、關于雍城善後、軍功封賞、逆黨處置的緊急奏章。

    此刻,他正背對著殿門,負手而立,凝望著懸掛在牆壁上的那幅巨大的秦國疆域圖。

    代表雍城的標記,已被朱砂重重圈起,象征著叛逆的徹底鏟除。

    而他的目光,早已越過了函谷關,落在了更廣闊、更未知的東方六國之上,那才是他心中真正的戰場。

    少頃,殿門被無聲地推開,秦臻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大王。”秦臻躬身行禮。

    “先生回來了。”

    嬴政聞聲,倏然轉身,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帶著一絲急切︰“坐,兩處…情況如何?”

    他省略了所有寒暄,直指核心。

    “兩處皆已辦妥。”

    秦臻在嬴政下首的席位坐下,沒有絲毫拖沓,開始清晰而簡潔地匯報︰“臣先去了相府。相邦……已然認命。”

    他將與呂不韋的對話,尤其是呂不韋那番坦蕩中透著蒼涼、清醒中帶著無奈的自白,以及其主動請辭的意願,原原本本地復述了一遍。

    “呂相自請辭去相邦之位,態度…甚為恭順。其唯一所求,便是懇請大王寬限時日,容他將《呂氏春秋》編纂完畢。

    言道待書成之日,便會在朝堂之上,親自向大王呈遞辭表,告老還鄉。”

    秦臻特意在“親自呈遞辭表”和“告老歸隱”這幾個字上,微微加重了語氣,強調呂不韋選擇了一種體面退場的方式。

    嬴政靜靜听著,臉上無喜無怒,唯有眼神深處,有復雜的光芒一閃而逝。

    “《呂氏春秋》……”

    他沉吟著,目光掃過御案一角堆放著的幾卷書稿摘要︰“此書,耗費他半生心血,網羅天下英才,廣納百家之言,雖其中不乏迂闊之論,空談誤國之語。

    然亦有其經世致用、可取之處,于治國理政,不無裨益。耗費如此巨力,若因人事更迭而功虧一簣,確實可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529章 台夜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529章 台夜話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