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

第470章 台爭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癲參偬y本章︰第470章 台爭議

    這番反駁,犀利無比。

    不僅引經據典,更直接抬出了秦王嬴政這個最有力、最具說服力的例子。

    嬴政的年齡和其所展現出的威儀、手段,是呂不韋乃至整個秦國權力中樞都無法否認的鐵證。

    甘羅以此反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瞬間將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年齡”質疑,化作了彰顯自身勇氣、能力與赤膽忠心的最強背書。

    其膽識、氣魄、機智,在這一刻展現得淋灕盡致。

    一時間,廳堂內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甘羅這番大膽至極、卻又無可辯駁的言論震住了。

    廳內幾位謀士目光復雜地看向甘羅,又下意識地、帶著一絲惶恐瞥向主位上的呂不韋。

    他直接將秦王嬴政搬出來做比,這少年的膽魄,可謂沖天。

    呂不韋身軀亦是微不可察地一震,他直直地盯著甘羅,眼中驟然爆發出強烈的光芒。

    那不再是看一個聰慧少年應有的欣賞,而是真正看到了一個具備非凡潛力、膽識過人的政治新銳的重視。

    那份初生牛犢不畏虎的銳氣,那份洞悉人性與權謀的睿智,那份敢于直面權威、以王為證的驚人膽識,這絕非常人能及。

    他沉默地、近乎審視地注視著甘羅,那銳利的目光仿佛要將少年看透。

    良久,呂不韋臉上的凝重之色緩緩化開,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極其復雜、混雜著激賞、贊嘆與一絲莫名感慨的笑容。

    “彩!!!”

    呂不韋撫掌贊道,打破了沉寂“好膽魄!好見解!好一個‘有志不在年高’。好一個‘秦王以少年之身而御天下’。有此膽識,有此氣魄,有此急智,你今日之言,令本相刮目相看。

    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縱橫捭闔之才,洞燭機先之智。甘茂有孫如此,九泉之下亦當含笑,甘氏門楣,後繼有人矣。”

    接著,呂不韋收斂笑容,身體微微前傾,正色道

    “既如此,本相便予你一個機會。明日卯時三刻,你且整理行裝,隨本相車駕入宮,就在章台宮大殿之外,靜候宣召。

    本相自會在大王面前,力陳利害,舉薦你出使趙國,詳述此計。然”

    呂不韋話鋒陡然一轉,語氣陡然轉為嚴肅““大王心思莫測,是否應允此策,是否會采納你的謀略,最終又是否委你以重任……這一切,全看你明日當廷奏對的本事。

    看你能否打動王心,看你能否在那天威之下,依舊保持今日之膽略與鋒芒。

    本相只能為你敲開殿門,門內乾坤,殿上風雲,需你自行把握。

    機會,本相給你了,能否抓住,至于能否抓住,能否在那青玉階前站穩,就看你自己的真本事了。”

    聞言,甘羅心頭狂喜,強壓下激動的情緒,再次深深一揖“甘羅明白,謝相邦再造提攜之恩。甘羅定不負相邦厚望,明日章台之上,定竭盡所能,說服秦王!為我大秦,取此五城!”

    甘羅聲音堅定,他知道,真正的考驗,在明天的章台宮。

    看著眼前這個眼神熾熱、仿佛渾身都在發光的少年,呂不韋滿意地點了點頭。

    而後他不再看甘羅,目光重新轉向那些猶在震撼中的謀士們,恢復了日常運籌帷幄的常態“好了,甘羅之事暫且如此,然燕國使者尚羈留咸陽驛館,如鯁在喉。

    關于如何婉拒其結盟之請,仍需再議,務必使其無怨而退,不至餃恨倒向趙國,反添麻煩。

    又要堵住其口舌,令其縱有千般不甘,亦無話可說,只能徒呼奈何。

    更要為甘羅可能的邯鄲之行,掃清一切外交障礙。

    諸卿,再議吧。”

    廳堂內的討論聲再次響起,圍繞如何完美回絕燕國的議題,新一輪的籌謀、推演與言辭交鋒再次展開。

    而此刻的甘羅,已然退回了原位。

    暖閣內的喧囂仿佛離他遠去,他的心神已完全沉浸在對明日章台宮奏對的反復推敲、預演之中。

    每一個字詞,每一種語氣,甚至秦王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反應與詰問,都在他飛速運轉的腦海中飛速閃現、踫撞、打磨。

    翌日,章台宮大殿。

    肅穆的空氣仿佛凝固,高台之上,嬴政高踞王座,冕旒垂下的玉珠遮掩了部分神情,唯留兩道銳利的目光穿透殿堂的幽深。

    階下,文武重臣按班肅立,冠冕堂皇,卻掩蓋不住彌漫在空氣中的焦灼與分歧。

    議題只有一個如何應對燕國結盟伐趙之請?

    爭論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針鋒相對。

    “大王!”

    關內侯率先出列,語氣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輕蔑“燕王喜,反復無常,朝秦暮楚。其心叵測,豈可輕信?

    與之聯盟,無異于驅羊伴虎,非但難獲其利,反受其掣肘,遺禍無窮!”

    “然趙國新喪,君位未穩,廉頗被逐,軍心浮動,確是千載難逢之機!

    若借燕力,兩面夾擊,或可速定趙國,畢其功于一役。”王跨步上前,聲音帶著殺伐之氣,眼中閃爍著對軍功的渴望。

    “王將軍此言差矣!”

    關內侯立刻轉身,反駁道“廉頗雖去,趙軍根基猶在。李牧尚在代北,龐�亦有謀略,倉促興兵,若久攻不下,師老兵疲,若魏楚趁虛而入,我大秦危矣。

    燕國雖弱,此番主動請盟,亦是懾于我秦威。

    不若虛與委蛇,允其考慮,拖延時日,待我修渠事畢,國力更盛,再圖趙國不遲。”

    “拖延?燕使此刻就在咸陽驛館翹首以盼,拖延只會令其生疑,乃至餃恨。”

    “那便斷然拒之,示我強秦威儀。區區燕國,蕞爾小邦,安敢怨望?”

    “拒之過激,恐逼其倒向趙國,彼時燕趙聯手,豈非更增勁敵?此乃下下之策!”

    “伐趙!當伐趙!”

    “不可!當穩燕!”

    “聯燕伐趙,利大于弊!”

    “伐趙耗費幾何?”

    嬴輝此刻憂心忡忡,聲音帶著現實考量“倘若戰端一開,征發民夫,糧秣轉運,關中膏腴之地瞬間凋敝。

    更況關中水渠工程正值攻堅,數十萬民夫日夜不休,府庫之財傾注于此。

    此時再啟東征戰端,兩線並舉,糧道必然梗阻,民力必然枯竭,渠工延誤尚可彌補,激起民怨,動搖國本,誰可擔當?”

    喜歡大秦哀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秦哀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哀歌》,方便以後閱讀大秦哀歌第470章 台爭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哀歌第470章 台爭議並對大秦哀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