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子能吃的事情並沒有保密多久,就像風一樣從小石村傳遍了整個遂寧縣。
誰家都有幾個想要真心幫助的親戚。
一傳十,十傳百,青杠子經過蒸煮,能夠去除毒素,成為能吃的糧食粉事情,迅速傳遍了整個明夏。
實在是新皇帝的一個孝心,幾乎把整個明夏的老百姓都坑進去了。
面臨斷糧的威脅,不管傳言是真是假,老百姓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先試試。
青杠子不要錢,柴火不要錢,嘗試一下的幾乎沒有成本,最多就是耽誤半天的功夫。
冬季正農閑,老百姓多的是時間。
嘗試的結果當然是喜人的,青杠子磨出來的粉能吃。
整個明夏的勢力範圍囊括了差不多大半西南地區,青杠樹在西南地區又是極其常見的樹木。
于是乎,明夏的底層老百姓家家都上山收集青杠子。
或許家中有存糧的老百姓會嫌棄青杠粉有一點苦澀的異味,但是,對大多數食不果腹的農戶而言,能吃,吃不死人就已經是最大的福報了。
一時間,滿山遍野的青杠樹成了明夏老百姓的救命糧。
每一個有流水的地方,都浸泡著一袋袋、一筐筐的青杠子。
老百姓的家中,或多或少都堆積著一些青杠子。
糧食缸子里也存放著青杠粉。
青杠涼粉成了西南地區流傳最廣的吃食。
普通農戶家里沒有那麼多調料可以用,但蔥姜蒜這些山上野生野長的東西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
沒有醬油和醋,就用泡菜壇子里的老鹽水和酸蘿卜。添上一些野茱萸和野花椒,一碗麻辣咸香的青杠涼粉就成了。
這東西雖然看起來有點丑,但是,在填飽肚子和不好看之間,饑餓的人們果斷的選擇了前者。
有得吃就不錯了,還提什麼要求!
再怎麼難看,吃青杠涼粉總比喝野菜湯舒服多了!
與青杠粉能吃一起傳開的,還有葛根粉的消息。
後來某一天,小石村一個人家的親家到來,感謝親家把青杠子能吃的消息傳給他們。
兩親家見面,有許多話說。
閑談間,話題不知不覺就轉到了青杠子變糧食的事情上。
言談間,這個親戚十分感慨,連連夸贊蒙小華的聰明才智,居然能想到辦法把青杠子這種有毒的東西變成能活命的糧食。
小石村的人听到親戚的夸贊,心中升起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忍不住說起了蒙小華過往的種種事跡。
說著說著,就聊到了葛根粉條作坊上。
這個小石村的村民一下就意識到村里人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
葛根這個以往被他們視作農田毒瘤的東西,也和青杠子一樣,是可以變成糧食的!
葛根能吃,弄出來的葛根粉也能吃,這在小石村是一個幾乎人盡皆知的事情。
只不過,因為葛根粉條作坊收購葛根的緣故,小石村的人將村子附近的葛根幾乎挖了個遍,甚少有漏網之魚。
所以,一開始小石村的人並沒有想起葛根粉能吃的事情。
既然都已經說到了這里,小石村的人毫不猶豫的將葛根制作葛根粉的事情說了出來。
坐在一起的親戚听完都呆了。
他都沒想到,只是普普通通的來走一個親戚,居然讓他收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這下子,走親戚的人坐不住了,趕緊告辭回家。
回家之後,這個人就按照親家所說,上山挖了一背 的葛根回來,當天晚上就吃上了葛根粉。
于是乎,在青杠子變糧食的事情傳遍明夏不久,葛根變糧食的消息再次勢不可擋的席卷了整個明夏。
明夏範圍內的葛根步了青杠子的後塵,成為了老百姓家中的儲備糧。
與之一起傳播開的,是蒙小華救命活人的名聲。
畢竟,在災荒年間,對底層的老百姓而言,沒有什麼比能活命的糧食更重要的東西了。
蒙小華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發現了兩種能讓普通老百姓活命的食物,簡直就是上天派下來的救苦救難的菩薩。
有的人家里甚至給蒙小華立了長生牌位,祈禱她能長命百歲,多多的庇佑天下百姓。
如此陣仗,毫無意外的驚動了朝廷上人。
一開始,青杠子變糧食的消息傳到遂寧縣縣衙。
遂寧縣的縣令收到消息以後,派師爺進行了一番查證,隨後就將這件事情作為自己的功績報了上去。
戶部官員得到消息,再次派人查證屬實以後,呈報了戶部尚書,戶部尚書對這種老百姓的東西並不在意,打算給遂寧縣縣令發個嘉獎意思意思得了。
不料,嘉獎還沒發下來,又一個消息席卷了明夏。
被視為農田毒瘤的葛根野能變成能吃的糧食。
戶部尚書再也坐不住了。
如果只是找到一種能吃的東西算是巧合,那麼一下子發現兩種能吃的東西,就不是巧合了,而是祥瑞!
新帝登基,最需要的就是祥瑞!
于是,戶部尚書特意將此事寫了奏折,上達天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新帝在朝堂上看了奏折,對這兩種號稱能救命活人的糧食來了興趣,當即吩咐戶部尚書將青杠粉和葛根粉取來嘗嘗。
伺候的太監將戶部尚書取來的青杠粉和葛根粉加了蜂蜜,沖了兩碗端上來。
新帝興致勃勃的喝了一口,頓時就覺得大失所望,皺起了眉頭問伺候太監︰"這麼難吃的東西,他們也吃得下去嗎?"
伺候的太監趕忙跪下回稟︰"陛下,這些只是賤民吃的東西,他們天生命賤,有吃的給他們就不錯了,能讓尊貴的陛下嘗一口,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
從小錦衣玉食,吃慣了珍饈美味的新帝,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命太監將這粗鄙的食物端了下去。
新帝年幼,沒有太多的想法。
幾個輔政的老臣考慮到這粗鄙的食物幫朝廷養活了萬千子民。同時,剛好能借此機會彰顯新帝的睿智寬容,一番商議之後做出了決定,必須給呈報的官員和發現此物的人一些獎勵!
于是,一封嘉獎的詔書送到了遂寧縣衙。
遂寧縣縣令治下有方,前後找到了兩種生養子民的作物,實為祥瑞,功不可沒,官職擢升一級,另賞黃金百兩,白銀千兩以資嘉獎。
令遂寧縣令,對發現祥瑞之人嘉獎白銀百兩,作為獎勵!
皇帝的嘉獎,讓遂寧縣令興奮無比。
嗯,雖然他拿到手的只有一千兩銀子,但對縣令大人而言,重要的不是金銀,而是提拔。
他苦心經營,不就是為了往上爬嗎?
辛辛苦苦奮斗了這麼多年,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這不就讓他等到了嗎?
鑒于青杠粉和葛根粉的發現對自己往上爬的幫助,縣令決定要對發現之人重重獎勵。
當師爺將青杠粉和葛根粉發現之人的名字呈上來,縣令才發現弄出這兩種食物的人,居然是一個低賤的農婦,頓時就失了興趣,將嘉獎的事情交給了師爺去辦。
師爺領了縣令的吩咐,絲毫不敢怠慢,從縣衙賬上領了一百兩銀子作為對蒙小華進行嘉獎,第二天就敲鑼打鼓的將給蒙小華的獎勵送了過去。
小石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慌得蔣洪瑞趕緊召集全村人迎接官差的到來。
一番煞有介事的折騰之後,蒙小華看著裝著一百兩官銀的托盤陷入了沉思。
怪不得明夏朝廷的氣數盡了,她救活了多少大夏的子民,堂堂皇帝,就這?
喜歡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種田養牛糧滿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