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涇河之畔,烈日黃土下。
一位面色黝黑的老農,揮汗如雨,辛勤的勞作。
他是佃戶的孩子,家徒四壁的他,早早學會了當家。
好在自幼機靈,學什麼都快,干活做事總比別人好。
同樣是打山,他背出的柴薪又多又好,地主老方家很中意他,總是優待他們家。
老方家的宗族長,是個和善的老頭。
他沒事就會去田地逛逛,人也大方,偶爾拿點粟餅給孩子們吃。
遇到災年,更是會借佃戶租子。
老宗族長的想法很簡單,方家村好了,他們家才能更好。
若是方家村都破敗了,那他們也就離破家不遠了。
老農靈活肯干,後來在方老爺倒騰下,娶了大房丫頭,那是個好生養的大屁股女人。
開枝散葉後,老農一直以老方家為榜樣,
他告誡孩子︰思事之變,勞事之勤。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老農一生勤奮,留下了十六畝地,跟家族的傳承之道。
在長達幾十年的耕農時光里,老農還總結出了一套精耕細作之法,用以發家致富。
三個孩子也爭氣,都繼承了他的優點,家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後來,方家出了個紈褲子弟。
此人日日逛柳樓,天天去賭場,身邊全是地痞流氓阿諛奉承。
時日一久,他氣死了老方家的宗族長,將六百畝田地,敗的干干淨淨。
老農的孩子,如今已經頗有富余,他們三兄弟一合計,決心買二百畝方家地。
後來的日子,那是真的苦。
初當大富戶,老農的孩子,既要應對鄉紳縣官,還面臨地痞惡霸的騷擾。
可苦心人,天不負。
最艱難的時候,老農家的三個孩子,在地里揮汗如雨,如牛一樣勞作。
終于,勤勤懇懇的耕讀之家,出了小麒麟兒。
老農的十四孫,不僅繼承了家中的堅韌,還在聖人之道,治事之言上,頗有建樹。
而老農後人,也一直秉承著老農的家訓,
更在此基礎上,恩澤他人,與佃戶多結善緣。
後來,天下亂了,到處在打仗。
老農一家頗有威信,遂開糧聚兵,自守一方。
幾年之後,來了一支紀律嚴明的威武之師,那個義軍首領說。
天下是天下人的,他要與門閥大族共治天下。
老農的孫子沒有任何猶豫,率領族人,加入了義軍。
大楚天下,這些出類拔萃的宗族還有很多,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稱,
兢兢業業的宗族永遠佔大部分。
可這些人是不會發聲的,
所以朝堂之上,才是諸多魑魅魍魎,害群之馬的聚集地。
恪守家訓,造福一方的權貴,才是大楚的基石。
如今過度殘殺他們,那就會造成楚國根基動搖。
要知道,活不下去的時候,連愚昧的庶民都知道反。
難道實力、魄力,遠遠強過庶民的宗族權貴不會反?
“行了,這祖輩們的故事嘛!商某比你更清楚。”
“甚至說,朝堂里的老狐狸……能看到這些的,十之七八吧。”
皇城巍峨,宮殿林立。
亭台樓閣,美輪美奐。
養心殿靠著乾政殿,
從東側小門,崔中書看見了千步御道上,熙熙攘攘上朝的官員。
他們朱紅官服加身,享受人間富貴。
三五成群,或交頭接耳,或高談闊論,稀稀散散的進入乾政殿。
御道廣場,三千禁軍,挺拔如松,
帝國虎衛的甲冑,在陽光下,泛著陣陣鱗光,就像那天兵天將,高在雲端。
大楚帝國,兵精糧足,五十萬主力軍,正值強盛無比之時。
“崔右相,何必呢?你這樣的肱骨之臣,圓滑一下不好?這次皇帝是真的很氣憤。”
“不過右相倒是不怕,畢竟北疆集團,五姓望族還在,就當靜心讀幾天書吧。”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些話,商師成是不會說的。
在他看來,崔中書這次的行為,絕對是為國為民,
但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啊。
真話又有幾個人能听的進,尤其是項濟這種起于微末的皇帝。
楚國現在的情況,干了幾十年內政的商師成,還能不知道?
皇帝已經完成中央集權,口含天憲,一言九鼎,
他的確是百年內,大楚權威第一的皇帝。
可項濟這個馬上皇帝,登基七年,就有六年在打仗。
趙王時期,西擊吳元昊,東滅宋國、偽楚,前後打了兩年。
劉仁基時期,又是三大異族南下,關中河北淪陷。
如今,好不容易滅蜀滅江南,天下穩定了。
按道理,確實該休養生息,鞏固勝利成果的時候。
“一般來說,是該這樣。可聖武一朝,國力空前強大,就算失敗一兩次,也影響不了國運。”
“哎……”說到這里,商師成望了望崔右相,不禁嘆息一聲,
“可若是為了那些虛無縹緲的事,忤逆皇帝,把自己賠進去,那就是天大的不值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知道,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沒人會在意!”
老而不死是為賊!
商師成之所以對崔中書苦口婆心,是因為無魔就無佛。
地位顯赫的右相崔中書要是倒了,那他商師成也久不了。
臣子之道,在于平衡,在于藏拙。
這也是當年,他明明有機會,卻沒有斗倒裴溫的原因。
“哼哼!”皇宮青磚道,崔中書笑了,笑的譏諷。
此刻,他未戴官帽,身上也只有一件朱紅錦衣,仙鶴官服已經被皇帝拿了。
是的,崔中書入獄了。
也許在盧俊臣、商師成等人看來,
當朝第一權臣,右相崔中書根本不領皇帝給的台階,硬是撞上去。
可他們是洛陽人,沒有去過北疆廢墟。
他們沒有見過山河破碎的時候,淒涼而死的楚人。
他們沒有見過刀兵加身的恐怖,沒有見過人食人的至惡時刻。
更沒有遇到那種親族一個個死去,就連活著都是奢望時,想要改變卻無能為力的哀嘆。
大楚能有今天,是多少英雄豪杰換來的。
他們只是看見了大楚盛世,只想著在這里面撈好處。
殊不知,別說大楚衰敗後,
就是現在,都有無數楚人在備受煎熬,
楚國的江山並沒有想象中的穩固。
“身為楚官,一國之相。焉能不管不顧?”
宮殿巍峨,皇城走道,
崔中書目光如炬,遙看盛楚,朗聲道,
“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若滿朝文武不敢真言,虛假敷衍,豈不是在變相滅亡楚國?”
洛陽大治,中原大治,的確成果斐然。
可田地分配,攤丁入畝,這些事情很多都是趙王周雲完成的。
其官員基調、細則……等等,從無到有,
都是聖武元年,聖武二年,由武川臥龍主持操辦。
如今項楚吃到改革的紅利,想要趁著大勢,早早滅了威脅巨大的周雲,
這從策略上來看,是沒有錯。
但大事要一件一件的辦,如此操之過急了,應該等幾年。
如今楚帝一統四海,威壓宇內。
楚國太祖之約被毀,蜀王、會稽王身死,
加之前面,楚國平定中原,廢趙王,退異族。
七年王朝,大事辦了四五件,該要停停了。
如今酷吏橫行,皇城司威壓官員。
公卿失權,小吏當道,底層糜爛,處理這些事情,才是當務之急。
楚國應該埋頭苦干,梳理內政,
從天下擇取品行優良之官,才是最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
“哎呀……崔相啊,崔相!這天下是你的嗎?”
商師成覺得,崔中書這種人很復雜。
說他忠義吧,他當初背棄了趙王,選擇自立門戶。
可說他不忠吧,也講不過去,至少他這些年,整頓吏治,一心為民。
所作所為,對得起‘丞相’二字。
“皇帝都不急,你急也沒用。”
商師成知道崔中書想說什麼,但他抬手阻止了,
走在乾政殿東門前,商師成指著遠方滿朝文武,無奈嘆息道,
“楚國不少老臣,滿腹經綸,韜略過人。但為何這些人,看起來庸碌無為?”
“因為干了沒功,錯了死罪啊!這幾年,他們對你都很服氣。”
“你敢想敢干,為國為民。所以不少人,暗中都在幫你。”
臨走前,商師成拍了拍崔中書的肩膀,
他搖了搖頭,留下一句忠告。
“活下去更重要。崔相,商某先行告退了。”
可正當商師成欲走時,
陽光下,銳眼被埋在額骨陰影里的崔中書,冷冷的開口了,
“周雲說過,雪崩的時候,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
“張三躲,李四也躲。可大局崩塌,又有誰能躲掉?”
皇城巍峨,宮殿連綿。
紅牆金瓦,宮廊幽深。
乾政殿東門,士林之首,商相身後幾百步,是雄偉的乾政殿,是高高在上的公卿權貴。
商師成的前方,卻是一個秀才出身的良家子,是一個執著的右丞相。
聖明皇帝的文魁郎商師成,仰頭望天,嘆息的搖了搖頭。
有些人,有些事。他做不到,但他很欽佩。
商師成最後看了一眼那個朱紅的身影,
轉頭之後,跟著群臣的腳步,前往金鑾殿。
身處乾政殿千步御道,巍峨的宮城之中,
身覆官袍的商相,就似蚍蜉觀天一般,渺小而卑微。
某一刻,左丞相喃喃自語道,
“崔中書,但願你不要成為下一個趙王吧。”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