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
洛陽。
楚國膏腴之地,國家機器已經全力啟動。
自回洛倉、含嘉倉運出的糧食,一路車駕首尾相連,長達十幾里,
運糧的民夫十分頭疼,他們趕著牛車馬車,從糧倉一直堵到碼頭裝船。
不少焦急等待的楚人馬夫,遺憾少掙了幾趟銅板的之際,
不禁感嘆,大楚帝國,太宏偉了。
他們目之所及,洛河之上,船舶遮江,旌帆蔽日。
一船船軍用物資,過碼頭,上洛河,隨著滾滾黃河東進,沿大運河去往幽州。
聖武七年,楚國物資之盛,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
大楚皇帝的意志,讓六千萬人的帝國,爆發無窮的力量。
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楚人自己。
河洛的天地之間,仿佛飄蕩著楚國官員的朗朗之言。
‘陛下有旨,為了子孫後代,不受關外惡毒趙人的邊害。’
‘楚聖武皇帝,決心奮九世之威,集全國之兵,北上滅趙。’
‘此國難當頭之際,楚國庶民當齊心協力……’
正當河洛楚人,出錢出人,排隊納糧交銀之時,
在皇城養心殿,紅牆金瓦深處。
翰林郎盧俊臣,正在為皇帝分析戰況,做最後的戰略大部署。
養心殿。
宮燈搖曳。
偌大的金磚透影宮殿里,只有商師成跟盧俊臣兩位帝國大才。
“此戰,乃國戰。楚國不可速勝,只可慢戰。”
“大楚三路北伐,西路為左屯衛霍守易,中路為虎衛大將軍丁肆業,”
“東路則分三個戰場,分別由余建山、楊猛、孟百川、安慶、王武等人統籌……”
大殿御窯金磚之上,隨著翰林郎官侃侃而談。
老邁的商師成,眼眸不禁閃過異色,
這個年紀輕輕的陰陽毒士,其兵法造詣,竟然在他之上。
經過他的剖析,楚趙兩國優勢劣勢一目了然。
此人的戰略,其實也很簡單,四個字,大勢所趨!
楚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
戰爭初期,趙軍必然是大佔優勢的,各個戰場都會被趙軍名將窮追猛打。
可不管靈武方向,還是並州山道,趙軍即使再強,也不可能突破。
當然,楚國突破就更別談了。
因為野戰大概率是打不過的,戰場主動權會損失很多。
自聖武三年,趙王周雲率兩萬鐵騎,斬殺鐵力可汗後。
放眼六國,已經沒人敢跟趙軍打陣地戰了。
所以,盧俊臣眼里,唯一能決定戰局的,只有一個位置,
河北戰場!
四年前,趙王周雲就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哪怕玉璧城之敗下,趙軍依舊果斷出手,佔據了遼東五郡。
但這些事情,同樣也在盧俊臣的預料之中,
甚至朱雀將軍全力經營遼地,也是楚國喜聞樂見的。
如今,楚國擺明了要拿遼東出招,就看趙王周雲接是不接?
如果不接,
趙國戰場無敵的威名掃地,苦心經營的遼東也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接,盧俊臣等的就是趙王接。
楚以幽州郡、滄州郡、易州郡,三面環顧,兩層防御,
一路城池烏堡推進,堅壁清野,跟趙國打消耗戰。
只要楚帝能保障後勤,跟相對公平的軍功選拔制度,
那幾十萬泥腿子,不出三年,自然會打出一支百戰精銳。
到時候遼戰結束,前面封的官職,再一個個收回就是。
盧俊臣這一招,用的是堂堂正正之道,
以國力取勝,以大勢壓人。
這種情況,商師成不管怎麼看,趙軍都是輸定了。
大楚物資充沛,撐得起楚軍海量的後勤。
聖武皇帝畢竟是馬上打的江山,其麾下大將眾多,足以完成此戰需求。
“臣還有兩個細節,不知當講不當?”
“講!”龍椅上,楚帝口含天憲道。
“這些個兵頭,最好將兵力限制在一到二千之間。”
“那樣他們既有奔頭,又不會形成勢力,影響大軍團結……”
聞言,龍椅之上,楚帝龍眼望著盧俊臣這條好狗,不禁笑了出來。
“盧愛卿,不錯不錯。你的智謀不俗,見解全面。”
“哈哈哈,朕很喜歡。好好好,必要的時候,調你北上。”
養心殿,宮衛林立,鐵甲長刀。
武太監目光警惕,防衛森嚴。
大殿內,正當盧俊臣還在為楚帝,分析北戰小細節時,
一個黃門太監,腳步響動,急急忙忙來了門口。
“啟稟陛下,右丞相求見。”
“不見!”龍椅之上,項濟沒有任何猶豫,厲聲否決。
可令皇帝奇怪的是,這個小黃門顫顫巍巍,卻並沒有離去。
“嗯!”
龍椅上,皇帝一聲冷哼,小黃門嚇得跪地哭泣道,
“右……右丞相說,遼戰必須延後,眼下內政比外戰重要。”
養心殿,左丞相商師成搖了搖頭。
崔中書到底在干什麼?皇帝已經如此大動干戈,必然是擺明了要北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個時候,忤逆皇帝,不是找死嗎?
帝都。
洛陽。
聖武七年,屋舍如海,市坊連綿,
二十四座望樓聳立,一幅盛世帝都之像。
只是在這份盛世下,卻有不少楚人的哀傷。
昔日富貴的洛陽城東,似乎染上一層陰霾,變得冷冷清清。
偶有楚人百姓,從安豐坊,天青街等地走過,
總能看見一兩座門庭大開的府邸。
這些府衙過去都是富貴人家,如今遭了災難,舉族皆亡。
他們的尸體,如同草芥,被吊在府衙門口,任其發臭,威懾洛陽各宗族權貴。
可就算這種極致的威脅下,
在聖武七年,九月十七日,
第一個不要命的將門出現了,譚縣竇家帶領五百死士,在明德門前,懷遠街屋後埋伏。
他們使用連弩,企圖襲擊皇帝車駕,殺死楚帝項濟。
可聖武皇帝,那是何等天威?
隨軍兩千虎賁,皆是驍勇之輩。
大盾長矛,羽箭連弩,五百人頃刻之間,化作了厲鬼。
更有御前中郎將,紫金甲,方天戟,幾大江湖高手,皆死于懷遠街。
這次事件,讓洛陽各族對項濟的實力更為恐懼,
他們紛紛埋下頭顱,匍匐的更低了。
同時,因為刺君之事,前前後後,又牽連了十幾家,數千人為此死去。
“崔中書,你來找朕,就是要說這些權貴之事?”
“楚國權貴之害,歷代王朝宗族之禍還不夠?”
龍椅之上,聖武皇帝龍目銳利,
他死死看著這位曾經引以為傲的重臣,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楚國官僚腐敗,大姓權貴壟斷要位,
使得國家血肉臃腫,毫無生機,當刮去其肉!
項濟沒想到,這個北疆智謀之士,曾經的戰友。
有朝一日,竟然走到了皇帝的對立面。
崔中書可以有勢力,可以有想法,但他不能阻礙皇帝剿滅權貴。
“危害!?”養心殿御窯金磚上,崔中書眼神堅定的望著項濟,斬釘截鐵的道,
“陛下,太祖皇帝三權分立,皇族、權貴、庶民,三者的力量是一樣的。”
“今陛下打壓權貴,收拾皇族。就等于將權力下放給庶民。”
“庶民多惡,小吏監察之害,不比權貴差。這些人此刻正在挖空大楚的根基。陛下,屠殺不能繼續了。”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