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尋的話讓子慕予對國子書院的院長產生了幾分好奇。
“平常,院長會給學生上課嗎?”子慕予問。
王尋搖頭“院長從不授課的,我在書院七八年,只看過他的畫像,從沒見過真人。”
眾人沿著石階拾級而上。
書院佔地廣闊,有寬闊的廣場,有掩映于古木修竹之後的靜修堂,也有各種用途的課室。
大部分的課室都不是密閉的房間,而是四面敞開的軒亭式建築,僅以粗大的立柱支撐,懸掛竹簾,里面桌椅擺放整齊,橫、豎皆成線,看著賞心悅目。
不久,他們路過一處視野開闊的平地。
平地上,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金屬結構。
數道環形黑金緩緩旋轉,似永無止息。
“這是「星軌廣場」,教習風水玄理的地方。”王尋道。
“風水玄理,是每個學生都要學嗎?”楊啟吉好奇問。
“每個學生都要學些基礎知識,至于要不要深入研修,就看個人意願了。”王尋道。
一路順著山脈往上,身邊開始出現氤氳的靈霧。
“你們看,那是「問心石」。”王尋指向不遠處。
那里有一座高基,基上架著一顆大石。
眾人走近一看,大石色澤為黃,表面光滑如鏡。
“此石頭有什麼玄機嗎?”古元卓問。
“石如其名,此石頭被催動後,有問心之效。據說每一次參加奪名試的學生,都需要經過「問心石」的試煉,篩掉大奸大惡之徒。可惜,這個過程我從沒見過,只是听別人說說而已。”王尋道。
“看來這「問心石」也沒多大用處,否則國子書院怎麼還有劉相濡、趙永望這樣的人?”白芷道。
“他們人或許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壞的。可能是後來慢慢學壞的。”萬文恩道。
“那這國子書院也不怎麼樣,把人都教壞了。”白芷道。
這時從石階上走下四人。
他們身著國子書院學子服飾,看來是這里的學生。
四人目光齊刷刷地掃著子慕予幾人,臉上隱有不悅。
為首一位少年,唇薄鼻高,眼神清亮而銳利,在子慕予等人面前站住,動作不疾不徐,先行一揖,禮數周全。
“剛才姑娘似乎言及蔽院會把人教壞,某有些不解,斗膽請教。”那少年道。
白芷面對對方這架勢,不由自主往萬文恩身後一縮。
萬文恩挺胸上前。
子慕予忙站出來“對不住,剛才白芷言論有失偏頗,念在她年紀小,請不要與她計較。”
少年眼楮一斜,明顯不願意就這麼作罷“哦?哪里偏頗了?”
子慕予輕抿下唇。
說說漂亮話就能解決的事,就不是事。
他們剛到鴻蒙城就惹出了大事,在奪名試之前可不能再出什麼事了。
于是,她目光坦然迎上眾位少年不善的目光,姿態謙和“國子書院乃鴻蒙淵文宗武首,賢才能士輩出,教化之功,天下共鑒。”
“若僅憑一時之感或個人印象即輕率否定整個書院,猶如見一木枯稿便言森林將亡,有失公允。”
幾位少年冷哼一聲,臉色終究是好看了些。
子慕予見火候不夠,便繼續加大力度“常言道,「先生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書院立下規矩,傳授正道,猶如給種子潔淨的水源和肥沃土壤,奈何有些弟子自身不願深汲,或根睫羸弱,甚至是主動沾染旁出污濁,這又豈能歸為水源和土壤之過呢。”
“見諸位衣著打扮,想必定是書院學生。”子慕予比度著面前四人。
四人一個個微抬下巴,不懼打量。
“嘖嘖,你們一個如朗月出山崖,眉宇間自有經緯天地的浩然之氣;
一個如清水映碧梧,一舉一動都透著洞察世事的靈瓏心;
一個如新硎之青峰,顧盼間鋒芒畢露盡顯少年昂揚本色;
一個如深谷藏幽蘭,氣度清華勝卻人間無數。
可見國子書院真真是鐘靈毓秀之地,否則如何能蘊養出諸位這樣品貌非凡、才德兼備的翩翩英才!”
子慕予說完,舔了舔干燥的嘴唇。
可見拍人馬屁也得講究天分,子慕予強行壓下內心不斷浮起的心虛,眼楮笑彎成一條。
四人被捧到如此地步,心中雖暗喜,卻也知對方有夸大之意,沒有顯現出任何得意傲色,臉上的不悅算是徹底消散了。
他們也不想落得個咄咄逼人的形象。
為首的少年瞪了白芷一眼“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國子書院千年學府,不是你隨隨便便可以詆毀的。”
“是。我們受教了。”子慕予誠摯地道。
幾位少年終是揮袖而去。
白芷松了一口氣。
這是她第一次見識到讀書人的可怕。
“慕予姐姐,白芷給你添麻煩了。”白芷滿臉歉意道。
子慕予笑了笑“無事。”她的目光落在四位學子背影上。
劉相濡和趙永望的確是個別情況。
她所見過的國子書院其他學子中,的確一個個都算人中翹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國子書院學子在維護書院名聲上頭最是較真的,嚴重的時候,不惜武斗,生死不論。”王尋道。
子慕予點點頭。
白芷聞言小臉又是一白。
王尋帶著眾人繼續往上走。
他們來到了一處圓形巨池。
眼前所見,讓他們震得實在說不出話來。
池子里,不是水,不是沙子土堆或是其他東西,是筆。
成千上萬,不可勝數。
一支支殘筆,倒插向蒼天。
這些筆有些新,有些舊。
新者,似剛被人用完,上面還殘留著新鮮的墨汁。
舊者,不會插在這里多少年了,或崩斷殘損,或筆桿早已失去原來的顏色,被風化成灰黑、枯稿的質感,禿敗的筆峰像一蓬蓬堅硬的石筍。
“這是「筆冢」。幾千年來,書院先生學子用廢的筆,都在這里了。”王尋道。
豐俊朗產生了幾分好奇“廢筆作冢,用意為何?應該不僅僅為了體現書院歷史悠久?”
“當然不是。院長認為,這些筆伴青燈黃卷,錄才思靈光,經手澤摩挲,早已經超越器物本身。若隨意丟棄,是為輕賤,是為不敬。”王尋解釋道。
子慕予眯起眼楮。
「筆冢」石基上,原來刻著兩句話
才思有盡,當知勤勉;
道阻且長,慎勿折戟。
子慕予想,若是自己沒猜錯,這應該也是院長的手筆;
書院里,似乎有一個非常純粹的讀書人。
喜歡本想躺平看墳,非逼我成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本想躺平看墳,非逼我成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