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的變化對阮地的人而言沒什麼感受,百姓們大多只听得到各種消息——西夏改名了,大理改名了,思播這些地方變成貴州了,至于思播在哪兒他們都不大清楚,至于川蜀,那就更遠了些,哪怕偶爾有川人在阮地干活,但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自己出生的地方,自然感觸更小。
非說有什麼變化,那就是阮地多了兩條鐵路。
“听說不止是火車,說不定以後路上能有燒柴油的車子哩!”清豐城內,百姓們下了工,聚在街邊的食攤或茶館里,挨著路邊坐著,喝上一杯便宜的粗茶,又或吃碗便宜的面,與身旁的人吹吹牛。
“你又听說了!這不是老周說的嗎?人家閨女在機械廠,你閨女在哪兒?”
吹牛的人訕訕道︰“我看著周家閨女長大的,與我親閨女一般!”
老周笑呵呵地叫店家打些淡酒來,如今阮地不缺糧了,酒自然也便宜了不少,不過他們都是窮苦人出身,舍不得買貴價的蒸餾酒,都是買些淡酒,他還叮囑道︰“淡酒里打個蛋花!”
店家應了一聲,老周才樂呵呵地說︰“也是托了老街坊的福,以前我家閨女讀書,到家我和她娘都不在,多虧了街坊們幫忙看著。”
“老周啊,你也是熬出來啦!听說在機械廠,一個月能掙這個數。”有人用手指比了比。
老周樂道︰“哪有這麼多?真有這麼多,我還上什麼工?只等我姑娘養我就是了!”
“你們說說,都是一條街長大的,爹媽也都沒什麼錢,怎麼我兒子就是不開竅?讀了這麼多年書,也只能進廠了!”
“那你是不知道,老周的姑娘從小就聰明,咱們算數要列式子,她腦瓜子一轉就曉得是多少了。”
“老周啊,我們里頭,就你命最好!我一早就說,你看著就是一臉福相!”
老周被吹捧得厲害,有些飄飄然,他在女兒的聰明勁展露出來之前,一直沒什麼可為人稱道的東西,他是個公認的老實人,每日除了上工就是回家,也絕不亂花錢,掙得錢全給自家婆娘管著,也從不給上司送禮,別人叫他去幫忙,他也不會拒絕。
自從女兒考上了中學,在工科展露頭角之後,老周立刻飛升,成了廠子里為人父母的楷模。
人人都覺得,老周看著不聰明,但能有個聰明的女兒,顯然是因為老周老實——老實頭養得孩子就是會比當爹的精明。
在無數的馬屁聲中,老周清了清嗓子。
眾人連忙安靜下來,等著老周說話。
“我閨女說,以後燒柴油了,火車就不會冒這麼大的煙,也不用人一直添煤。”老周老神在在,“路上也能有燒油的車——就和牛車差不多大,可能還要小點。”
“ !真的?!”
“那誰買得起?!肯定沒咱們的份!”
老周︰“我也問我閨女,我問她,真要如此,那些能上路的車子,豈不是沒你叔叔伯伯的份?”
“是了是了,還是老周你惦記咱們。”
“那咱閨女怎麼說的?”
老周面色紅潤︰“她說啊,前頭幾年應該貴,就是她都買不起,只有官府花錢買來配給當官的……”
“都是當官的佔便宜!”
“就是!”
老周忙說︰“可不能這麼說!我閨女說了,那車子是官府的,只當官的平日能坐一坐。”
“切,話是這麼說的,到底是不是就說不準了。”
“等柴油多了,能造車子的廠子多了,自然就便宜了。”老周,“可這難的不是車,車是有苗頭了,而是路!牛車能走的路,燒油的車子可走不了,只能走水泥路、瀝青路。”
眾人想了想︰“倒也是,不過咱們在城里,也用不上那什麼車,去哪兒也不過多走幾步就是了,真要是有了車,我買得起也舍不得買!”
一堆人吹了半個時辰的牛,這才紛紛散開,老周也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又叫店家煮了一份皮蛋瘦肉粥,打回去給老妻吃,閨女不在家,老口子不肯自己做飯,麻煩,不如在外頭買好了。
店家將碗遞給老周︰“明日你上工時來還碗就成。”
老周樂呵道︰“好!”
回家的路上,老周不斷同人打招呼,他如今的人緣好得過分,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待遇,以前人們雖然不討厭他,卻也不會對他多親切。
老周倒是想得開——人嘛,都想同有本事的人交際,人家雖然捧高,可他低的時候,也沒人踩他,這就已經不錯了。
“老江!給你打的粥。”老周敲響屋門。
木門被打開,他嘴里的老江退開︰“進來吧,買的什麼粥?把門關好!”
老周︰“皮蛋瘦肉粥,這家舍得放肉!”
老江︰“聞著忒香,這麼大一碗!我再去切點咸菜,你要不要再來兩口?”
“我吃過了。”老周擺擺手,“我吃的雞蛋面。”
“老江啊。”老周走進廚房,妻子撈咸菜,他去拿了顆咸鴨蛋,蹲在地上剝殼。
只要女兒不在家,沒人盯著他們洗手,兩人誰也不會提起這一茬。
老江盯他一眼︰“咋了?有屁快放。”
老周︰“我們廠子又來新人了。”
老周的廠子人並不算多,他們做的都是一些小東西,釘子榔頭等等,但雖然是個小廠子,卻能把東西供給官府,所以多年來收入一直不差,掙得不少,逢年過節也都有節禮。
老江切著咸菜︰“來新人咋啦?要把你們這些老家伙頂走?”
“那倒不至于!”老周忙說,“不過新人……不是黨項人就是川蜀那邊的人。”
“听劉老哥說,他在的廠子如今小半都是大理過去的人了。”老周“嘖”了一聲,“幸好咱們房子買的早!否則哪兒還買得起哦!”
“你說,要不然趁咱們手里還有點錢,在城邊給閨女買一套?是遠了些,可城里頭的實在太貴!”
“總算你想著了!”老江端著一碟咸菜離開廚房,“我早在看了。”
“不過現在不急。”
老江把咸菜碟放到桌上︰“等咱們和宋人打起來,房價肯定要跌!咱們到時候再買。”
老周愣了愣︰“你听到風聲啦?”
“那可不是?”老江得意道,“老娘我也有些人脈。”
“到時候咱們買間大的,閨女愛看書,書房得有一間,起碼得有三間屋子才成。”
“等明年開春,應該就要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