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斯年他……他不會是想自己登上帝位吧?
文官之中,除了自己,只他的威望聲名最高,
而之後,只要皇上一死,他再將是西夏暗害皇上的消息散布出去,那他這個昔日的攝政王領兵報仇便是順理成章,
等到與西夏的這場仗打下來,軍權自然而然的也就掌握在他手中了。
宰相在心下這麼一思量,發現這麼做的可行性極高,
但這可是謀朝篡位,是大逆不道……
宰相心下一沉,蒼老的面容上也多了絲別的意味,他上前一步,壓低嗓音試探地問道,
“若皇上這次還不听勸告,依舊要御駕親征,那等……王爺屬意誰繼位?”
中間那話說的語焉不詳,但左斯年卻總算明白了他剛才面色變換是為著什麼了,
其實,在剛才宰相還沒來時,他想的就是這個問題,
若皇上自己不作死,安安穩穩地坐著皇位,左斯年是不會動別的念頭的,到底也是先帝臨終前托付,左斯年是不會去奪他的皇位的。
但若他執意朝死路上走,那……
左斯年也有了之前沒有的設想。
之前答應李嬤嬤的事情,他一直沒有忘,只是想了這麼些日子,辦法想了無數個,卻總也不是兩全其美的法子,
但現在……他好像有主意了。
他與蘭兒的孩子,自是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來到這個世間,
他要給他最好的!
但這些是不能和宰相提的,他這個人雖不是愚忠,卻也忠于大姜。
左斯年輕笑了聲,起身扶著宰相坐到一旁的榻上,“宰相放心,無論誰繼位,本王都是攝政王,也只會是攝政王。”
左斯年這個人從來都是一言九鼎,決不會做什麼出爾反爾的事情,故而宰相並沒有懷疑什麼,
他松了口氣,順著左斯年的力道坐到了一旁的榻上,又喝了杯茶暖暖身子,這才離開。
……
答應宰相的事,左斯年自會辦到,
但盡管左斯年派去勸說的人是從小伺候小皇帝長大的太監,小皇帝仍然沒有改變御駕親征的主意,
甚至因為朝中大多數的忠臣清流都被貶官流放,剩下的少數也明哲保身,不願摻和的緣故,
小皇帝在如今朝堂上的這些心術不正的奸佞或是牆頭草的吹捧下,愈發堅定了御駕親征的想法。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各項事宜也在趙甦木的安排下,一件一件地準備著。
小皇帝正是在興頭上的時候,一心想著要憑借與西夏的這一仗比肩父皇,成就一番自己的宏圖霸業,
盡管等到一切都準備妥當的時候,已經臨近年關,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準備出征了,連年都顧不上在京中過,
至于趙甦木,小皇帝本想讓他坐鎮京中監國的,但趙甦木自以為京城已經盡在掌握,他再留在京城也沒什麼意義,
還不如去山海關,為西夏攻破山海關出一份力,也能再多立一份功勞。
出發的那日,是個難得的晴天,
蘭珂自是想出去湊湊熱鬧的,只是她不能出宮,也就只能站在內宮最外層的門樓上,看個熱鬧了。
挑了個視線最好的位置極目遠眺,透過重重宮闕樓台,蘭珂能看到小皇帝一身明黃色輕甲,騎在一匹白馬之上,
不知他說了句什麼,四周整裝待發的軍隊霎時靜默,隨後又像是說了什麼振奮人心的話,四周的士兵齊聲高呼,“吾皇萬歲!”,
那聲浪如潮水般涌動,連帶著周圍的百姓也跟著紛紛呼喊起來……
因著距離有些遠了,蘭珂看不清小皇帝是什麼神色,不過總歸是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
“娘娘您看,多威風啊!”
跟著蘭珂一起上來的谷翠也看到了這幕,她一手扶著白玉欄桿,一手興奮地指著城門外浩浩蕩蕩的隊伍道,
“有皇上在,咱們將軍一定會沒事的。”
蘭珂卻只隨意的點了點頭,因為她心里清楚,小皇帝看著威風,實際上就是個花架子罷了。
她在心里暗暗嘆了口氣,希望小皇帝去了山海關不會胡亂指揮吧,如若不然,爹爹還得分心去顧著他。
“這里風大,怎麼站在風口上?”一個熟悉的聲音自身後傳來,
她回頭去看,就見左斯年順著門樓的樓梯走了上來,
“你怎麼來啦?”蘭珂的眸子一下子就亮了,驚喜地開口。
“來給你送幾個嬤嬤,見你不在慈寧宮,便找過來了。”左斯年說著朝前走了兩步,正好擋住左邊的風口。
今兒天氣好,風也不大,只不過蘭珂待的這個地方是個夾角,風正好從這里穿過,
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風,若風真的很大的話,李嬤嬤早就讓自家娘娘換地方了,但左斯年卻還是一點風也舍不得她受。
蘭珂卻沒注意到這些,只有些疑惑地問道,“什麼嬤嬤?”
左斯年抬手將她頰邊的碎發輕撥到耳後,溫聲解釋道,
“是找來照顧你的嬤嬤,你的月份漸漸大了,只一個李嬤嬤在你身邊,還沒什麼照顧孕婦的經驗,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這次我帶來的兩個嬤嬤,都是照顧孕婦很有經驗的老嬤嬤,有她們陪著,我也能安心些。”
左斯年早就派人去尋這種經驗老道的嬤嬤了,本來,從宮里找這種嬤嬤是最好的,
人數多不說,能力也強,還不用學規矩,直接就能上手,
但左斯年怕這些宮里的嬤嬤與趙甦木會有牽扯,所以寧願多花費些時間從全國各地去尋,又教了一段時間規矩,這才選了兩個最好的嬤嬤給蘭珂送來。
“哦,”蘭珂不甚在意地點了點頭,又看向城門外已經開始緩緩朝北而行的小皇帝御駕親征的隊伍。
左斯年是這個世界的氣運之子,蘭珂從來沒懷疑過大姜會敗,但……
“不知道爹爹他現在怎麼樣了?”她綿軟的嗓音里透著明顯的擔憂。
左斯年伸手將她攬進懷里,“放心吧,糧草軍備都是我親自準備的,而且早在八百里加急的信差進京前,我就已經派人去距離山海關最近的雍城,請那里的主將支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