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第168章 義烏人......可怕可怕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咱叫劉可樂 本章︰第168章 義烏人......可怕可怕

    嚴世蕃今日心情不佳,找來兩個義弟陪他喝酒。

    羅龍文給嚴世蕃倒了林十三帶來的西夷甘蔗酒,嚴世蕃一飲而盡︰“嗯?這酒甜絲兒絲兒,倒是爽口。”

    林十三笑道︰“這是西夷商船上的酒,名叫什麼朗姆酒。西夷那邊只有下等水手才喝.不過喝著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嚴世蕃苦笑一聲︰“人啊,就是犯賤。大明狗都不喝的高碎,在西夷人眼中是好茶。”

    “西夷賤工喝的劣酒,到了咱們嘴里倒成了別有風味的美酒。”

    羅龍文問︰“大哥可是因胡宗憲的那封奏疏心情不佳?”

    嚴世蕃道︰“一提這事我就來氣!胡宗憲這番不知怎得,上如此敏感的奏疏竟事先不跟我和我爹商量。”

    “他是熟讀史書的人,難道不知打太祖爺開國起,募兵建新軍便是犯大忌的事。”

    “這下好,清流可算抓住了口實。一個勁的參劾胡宗憲圖謀不軌。”

    “他老胡是我嚴家的人。真要因這事兒丟了浙直總督的官帽,最後受損的是我嚴家。”

    羅龍文替胡宗憲說了幾句公道話︰“老胡在江南也很難啊。我是替他辦過事的,曉得他的處境。”

    “皇上急等著他平定東南倭患,清靖海上通路。衛所軍卻是些酒囊飯袋,不堪大用。”

    林十三插話︰“是啊,東南衛所軍的底層旗官、士兵幾乎成了上司們的家奴、雇農。他們哪里肯拼死搏命的去打仗?”

    “再有,我看過兵部的邸報。自今年開春,皇爺下旨開三口通商,倭寇入侵的次數、人數便越來越多。”

    “若無一支能征善戰的生力軍,胡部堂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永壽宮大殿內。

    嘉靖帝的面前跪著陸炳、朱希孝。呂芳侍立在一旁。

    其實關于組建新軍的事,嘉靖帝已經下定了決心,全力支持胡宗憲。

    只是嘉靖帝有一點吃不準,他手里拿著身在江南的錦衣衛耳目們呈上的七八份密奏。

    嘉靖帝道︰“陸炳,你的人在奏疏里說,義烏窮山惡水盡刁民,生性桀驁難馴。不知官長,不知綱常。絕不能再義烏招募新軍。”

    “可胡宗憲的奏疏,卻說義烏人天生善戰,勇武過人。若從義烏招募新軍,則可以一當十。”

    “是你的手下錯了,還是胡宗憲錯了?”

    胡宗憲會做人,私下里跟陸炳一直有往來。陸炳也欣賞他有國柱之才,沒少暗地里幫他的忙。

    陸炳若說胡宗憲錯了,就成了給好友掣肘。若說手下耳目錯了,則是治下無方。

    陸炳拱手道︰“回稟皇爺。義烏人是不是新軍的好兵源,臣不知。誰對誰錯,臣亦不知。”

    “臣以為,皇爺可遣一名精干欽差前往義烏,實地了解一番。”

    嘉靖帝看向朱希孝︰“朱希孝,你怎麼說?”

    朱希孝道︰“臣以為陸都督所言極是。組建新軍是大事,兵源萬分重要。需派欽差專門考察。”

    嘉靖帝又轉頭看向呂芳。

    呂芳心領神會︰“稟皇爺。老奴听說西苑百鳥房的幾只斗雞蔫蔫不濟,不堪斗賞。義烏特產一種名曰白頸長尾的野雉雞。”

    “這種雉雞中的極品名曰‘鐵冠金爪血將軍’。能斗得過惡犬呢。”

    “不如差林十三前往義烏,替百鳥房尋找血將軍。”

    嘉靖帝頷首︰“嗯,就讓林十三去一趟義烏。”

    裕王府書房。

    高拱和張居正與裕王圍坐喝茶。

    徐階名義上是裕王的老師。但裕王牢記嘉靖帝的那句“徐階小人”,與徐階始終隔著一層。

    每遇大事,裕王總是會找兩個心腹高拱、張居正密議,而將徐階排除在外。

    裕王道︰“南直隸的趙貞吉給孤來了信。說絕不能讓胡宗憲在東南募新軍。否則新軍會成為嚴家私兵。”

    “福建的譚綸則來了另一封信,說胡宗憲與尋常嚴黨不同。他募新軍只有公心,沒有私心。是抗倭所必需。”

    高拱是個孤傲之人,也是個性情中人。他在裕王面前一向是直抒胸臆︰“殿下,切不可听趙貞吉之言。”

    “徐閣老和趙貞吉與江南大族穿一條褲子。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倭患平息。”

    “至于嚴嵩那邊,亦不希望倭患平息。在他們看來,養寇才能自重。”

    “他們都在為自己想,唯獨沒有為朝廷想,為百姓想!”

    “臣仔細看過胡宗憲的那道奏疏。句句在理!不建新軍,倭患根本就不能平息!”

    “臣以為,殿下身為儲君,應表態支持胡宗憲。”

    張居正道︰“高寺卿所言極是。臣听說,胡宗憲打算用戚繼光為新軍統帥。這戚繼光臣早就听過,是明軍中前途不可限量的帥才。”

    “他年少時便寫了一首詩明志。”

    裕王來了興趣︰“哦?什麼詩。念來听听。”

    張居正朗聲道︰“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裕王听後大為贊賞︰“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好詩,好詩。振聾發聵!是個有報國安邦大志向的人。”

    戚繼光托李高給張居正送的美女、海狗鞭顯然沒白送。

    張居正為戚繼光大說好話︰“庚戌之變那年,戚繼光來京考武會試。有世襲指揮僉事餃在身的人,放下身段跟一群白衣舉子同考武會試,這已是極為難得。”

    “俺答汗的大軍兵臨城下。戚繼光自願上了城牆,誓死捍我大明京師。悍不畏死。”

    “庚戌之變後,戚繼光寫出了《備俺答策》。兵部的三位堂官大為贊賞。”

    “此後他在薊州擔任旗牌官,多次與韃靼短兵相接。有著充足的實戰經驗。”

    “此人乃是人杰,有衛、霍之才。”

    “且此人對朝廷,對皇上極為忠誠。若他成為新軍的領兵統帥,說句不好听的,就算胡宗憲想反都指揮不動他!”

    裕王道︰“嗯。如此說來,此人可靠。”

    高拱在一旁道︰“嚴閣老那伙人也好,徐閣老那伙人也罷,在抗倭的事情上想得都是自身利益。”

    “殿下乃是儲君。遲早是大明天子。等您繼位之時,需要一個安定的東南!”

    “建新軍、平倭患、開海通商對朝廷百利而無一弊。且這也是皇上所願。您應該全力支持。”

    張居正跟高拱一唱一和︰“儲君支持疆臣組建新軍,換在其它朝代定然是犯忌的。”“此時您支持胡宗憲卻大不一樣。您是在支持皇上之所願。”

    裕王是個孱弱敦厚、優柔寡斷之人。話說到這個份上,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他喃喃道︰“可是朝中清流反對.”

    就在此時,李妃走了進來︰“高先生、張先生真乃輔國良臣。剛才所說字字都是至理。”

    “天下是朱家的。朱家人想做什麼事,何苦要在意朝廷里那些聒噪的烏鴉?”

    李妃總是能在裕王糾結時幫他下定決心。

    裕王正色道︰“二位先生替孤寫一道給父皇的奏疏。孤支持組建新軍。”

    “高先生,你再替孤帶話給徐閣老。讓他管束好門生故舊。旁的話不用再說。”

    裕王一表態,組建新軍已是板上釘釘。唯一的問題便是兵源從哪里選。

    翌日,西苑。

    呂芳給林十三下了旨意,命他前往義烏尋找斗雞“血將軍”。

    同時他也告訴了林十三,此番差事名為尋寵,暗為考察義烏兵源是否堪用。

    林十三又要南下了。

    這三年,他幾乎一年去一趟江南。自然,他的隨員還是那幾個人——張伯、孫越、李高。

    三十幾個負責隨行護衛的袍澤全都換上了軍匠新仿造的鳥銃。

    臨出發前三日,朱希孝找到了林十三。

    朱希孝叮囑他道︰“你這趟差事不要考慮什麼朝局、黨爭、權斗。一定要如實奏稟。”

    “新軍兵源關系到東南的安定與否。人要做事,考慮的太多往往一事無成。”

    林十三拱手︰“多謝朱衛堂教誨。屬下一定仔細考察,如實陳奏。”

    背地里的差事要辦,明面上的差事同樣要辦。林十三離開朱希孝的值房,去了一趟釣蚌街,跟一個斗雞鋪子的老板借來了一本宋版的《斗雞譜》。

    里面竟真有義烏“鐵冠金爪血將軍”的記載。據說此雉不但是斗雞中的極品強者,還能夠闢邪沖晦。

    傍晚時分,林十三回了家。

    王小串正領著虎兒給家里的螞蟻窩灌開水呢。

    林十三皺眉︰“小串,上天有好生之德。螞蟻雖小也是生靈。你倆要實在想玩螞蟻,往螞蟻窩里呲泡尿也就罷了。作什麼要灌開水讓它們絕戶。”

    王小串道︰“爹,您可誤會我和虎弟啦!廚房放的醬雞辣肉最近招了不少螞蟻。是娘讓我倆除禍害吶。”

    林十三笑道︰“原來如此。還真冤枉你們了。”

    “爹又要出去辦差了。至少要三四個月才能回家。你們在家里好好听你們娘和小姨娘的話。照顧好你們福弟。”

    王小串拍了胸脯︰“爹你放心。小串最听娘和小姨娘的話啦。”

    碧雲抱著福兒走了出來︰“怎麼又要去江南?”

    林十三道︰“有要緊差事。”

    碧雲一臉擔憂︰“我听兵部職方司黃郎中的夫人說,東南最近半年不太平。倭寇瘋了一樣的登陸搶掠。”

    “有個告老返鄉的戶部司官中途死在了倭寇之手。”

    林十三笑道︰“放心。你的夫君天生福將,即便去龍潭虎穴也能全須全尾的回來。”

    千里之外的杭州,浙直總督府。

    胡宗憲將一份兵部公文遞給了戚繼光。

    胡宗憲道︰“看兵部的態度,似乎朝廷那邊已經準了咱們在東南組建新軍,只是皇上尚未下明旨而已。”

    “如今兵部詢問咱們組建新軍的規模人數。你說說看,報多少人為宜?”

    戚繼光說出了一個令胡宗憲感到吃驚的數字︰“三千。”

    胡宗憲皺眉︰“這麼少?朝廷好容易同意募兵。咱們只募三千人?”

    戚繼光拱手道︰“胡部堂請听屬下一言。自古兵不在多而在精。”

    “如今屬下既有唐順之唐先生的精妙陣法,又有西夷的好銃、快炮。只需三千兵源,便能將其練成一支常勝軍。”

    “且若咱們報上去一萬人兩萬人的數字。恐怕朝中又要有人風言風語,掀起風波。”

    “三千人這個數字,一來不起眼。屬下想,朝中各方都能接受。”

    “二來,把新軍交給屬下來練,三千人已是足夠!可抵三十萬衛所軍。”

    戚繼光的話語中透著滿滿的自信。

    胡宗憲沉思片刻後說︰“罷!我信你一遭。就定三千人。不過關于兵源從哪里來.兵部讓咱們暫緩決定。”

    戚繼光聞言色變︰“難道朝廷不準咱們從義烏招兵?義烏人是最適合編練新軍的。那次搶礦械斗,屬下親眼見到義烏礦民的血性。”

    “屬下打過不少仗,見過不少亡命徒。但義烏人.可怕可怕。”

    “若不能從義烏招兵,寧可不組建新軍。”

    胡宗憲笑道︰“你別急啊。似乎有人在皇上面前說了義烏人的壞話。我剛接到一張滾單。”

    “滾單上說,宮里派了一位欽差,到義烏尋什麼斗雞。你猜這欽差是誰?”

    戚繼光問︰“誰?”

    胡宗憲答︰“咱們的老熟人,林十三。我想他此來義烏尋雞是假,考察義烏兵源是否可靠堪用是真。”

    戚繼光松了一口氣︰“還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林傳奉定能如實稟奏。”

    胡宗憲道︰“我听說義烏有兩個大族。一姓吳,一姓陳,對嘛?”

    戚繼光頷首︰“今年夏天搶礦械斗,就是吳、陳兩姓打的。吳姓族長名叫吳惟忠,陳姓族長名叫陳大成。”

    “這兩人年紀都不大。火爆脾氣,一點就炸.”

    胡宗憲道︰“你去傳話給他們二人。朝廷欽差到了義烏,若出半點差池,浙直總督府將派兵進駐他們的銅礦,將其收歸官府。”

    二人所說義烏吳、陳兩姓乃是血仇。從北宋年間就械斗不斷。

    戚繼光之前想過募兵只募一姓。若募兩姓,怕不能一條心打倭寇,自己先打起來。

    嘉靖三十七年十月初三,欽差林十三離京,自通州上船經大運河南下,為宮中尋找野雉斗雞鐵冠金爪血將軍。

    戚繼光能否順利從義烏募兵,全看林十三此行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方便以後閱讀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第168章 義烏人......可怕可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第168章 義烏人......可怕可怕並對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