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第167章 夷魚記終(四千字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咱叫劉可樂 本章︰第167章 夷魚記終(四千字章)

    林十三跟正和嚴世蕃在望樓上觀海呢。林家小廝春哥三步並作兩步竄上了望樓。

    林十三問︰“你怎麼來天津衛了?”

    春哥笑道︰“老爺,小姨娘生啦!是個大胖小子!恭喜老爺,賀喜老爺!”

    芸兒已懷胎十月。這十多日林十三一直忙于塘沽口這邊的事,竟忘了妻子的產期。

    林十三听了這話喜上眉梢︰“生了?幾時生的?”

    春哥答︰“今日丑時二刻生的。”

    嚴世蕃拍了拍林十三的肩膀︰“嘿,恭喜啊三弟。小佷子的名字由我來取,如何?”

    嚴世蕃有個癖好,喜歡給初生的嬰兒起名字。

    林十三笑道︰“義兄是朝廷里有名的才子。連皇爺都夸您青詞寫得好。”

    “您給我兒子起名字,簡直就是我林家祖墳先冒青煙再噴火,最後被雷劈了。”

    林十三把實話給說了出來——嘉靖帝其實心知肚明,嚴嵩那些字字珠璣的青詞都是嚴世蕃捉刀。但嘉靖帝一直沒捅破這層窗戶紙。

    嚴世蕃倒沒在意這話,他果然是當世大才子,略一思索便有了一個好名字。

    嚴世蕃笑道︰“你是朝廷里有名的福將。願你的福氣能夠傳到兒子身上。大名就叫個林傳福吧。”

    “乳名就叫個福兒。這孩子我要認作義子。”

    林十三忙不迭的點頭︰“嘿,多謝義兄賜名。這名字好啊!這孩子有了您的賜名,一定福如東海。”

    嚴世蕃笑道︰“天津衛的公務差不多快辦完了。你趕緊回家看兒子去吧!”

    林十三騎著快馬,跟張伯、春哥趕回福壽街的新宅。

    當天傍晚,芸兒的臥房外,林有牛興奮的來回踱步。臥房內傳出嬰兒響亮的啼哭聲。

    林有牛樂呵呵的自言道︰“哭聲這麼大。長大一準有出息。”

    就在此時,林十三幾乎一路小跑來到臥房前︰“爹。嘿嘿,恭喜您老又當祖父了。”

    林有牛笑道︰“我也要恭喜你又當爹了。快進去看看吧。”

    林十三進得芸兒臥房。只見芸兒頭上扎著紅巾,一臉虛弱的躺在床上。

    碧雲則抱著孩子站在一旁︰“十三,你來了?快看看你兒子。”

    林十三過去一看,只見兒子胖頭胖腦,白如羊脂︰“嘿嘿,好兒子。爹來啦!”

    碧雲道︰“你趕緊給他起個名。”

    林十三道︰“小閣老給咱兒起了名。大號林傳福,傳承福氣的傳福。乳名叫個福兒。”

    “小福兒,你有名字啦!”

    福兒停止啼哭,一雙大眼楮好奇的看著自己親爹。

    碧雲道︰“我開了咱家金櫃,拿了一兩金子,讓焦家金鋪給福兒打長命鎖。”

    林十三卻道︰“不急。小閣老說要親自送咱福兒長命鎖。長命鎖上‘長命百歲’四個字,他會讓嚴閣老親題。”

    碧雲笑道︰“嚴閣老的書法冠絕天下,一字千金。長命鎖上的字,恐怕比金鎖本身值錢多了。”

    林十三又走到芸兒面前︰“好芸兒,你受苦了。”

    芸兒是林十三剛剛發跡時,羅龍文送上門的耳目。她入林家門不過十五,如今也才十八。

    三年過去,她已由羅龍文的耳目,徹徹底底變成了林家人。

    芸兒氣息微弱的說道︰“老爺,我困。”

    林十三笑道︰“快睡吧。都說女人生孩子有如萬刀扎腹。你好好養著。”

    接下來幾日,林十三收到的誕子賀禮堆成了山。

    官場如今誰人不知,錦衣衛的副千戶林十三雖品級不高,卻是皇帝陛下身邊紅人?

    連嚴閣老都親自執筆,給林家小公子的長命鎖上寫下“長命百歲”四個字。

    不知多少官員都想巴結上林十三。不趁此機會多多送禮還待何時?

    短短五日,林家光是賀銀就收了三萬多兩。還有兩大屋子的禮物。這些禮物隨便拿出一件就值個幾百兩銀子。

    林十三忙著在家里應酬前來賀喜的人。

    朝廷那邊,全部新式佛郎機火器已經運至兵部武庫。

    東南抗倭是急務,楊博做出了讓步,將七成的火器運往東南。三成的火器運往九邊。

    同時工部和錦衣衛的能工巧匠也開始加緊仿制。

    東南那邊,胡宗憲接到了開放廣、杭、福三地為通商口岸的聖旨。他立即開始著手通商事宜。

    一條夷魚,竟成了試行通商的關鍵。

    胡宗憲心知肚明,光有開放口岸的聖旨還遠遠不夠。不平定倭寇,通商就是一句空話。

    似乎有人要給嘉靖帝試行通商的國策上眼藥。嘉靖三十七年的春天,東南沿海的倭寇登陸更加頻繁。

    幸而有佛郎機人的那批精良火器襄助,東南局勢未至不可收拾。

    胡宗憲愈加覺得,他手中的近二十萬衛所軍不堪用。能戰者十之一二,願戰者百中無一。

    必須要建立一支能打仗、敢打仗、善打仗的新軍。

    老胡自到任浙江,就一直在回避建立新軍的事。因此事萬分敏感。

    如今到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時候了。

    嘉靖三十七年的春天漸漸遠去,春去夏來,夏去秋來。

    嘉靖三十七年,秋,馴象所校場。

    林十三被發配馴象所已有近一年。此刻校場上的袍澤們圍成了一個圈。

    圈子的中央有兩只長頸斗雞正在廝殺。

    這兩只斗雞,一只是華夏本土斗雞,腿粗而高,喙如鷹嘴,體大骨壯。

    一只則是呂宋貢上的南洋斗雞,眼大有神,凶狠無比。

    林十三在南洋斗雞上下了重注,他大喊著︰“上啊,上啊!”

    孫越搖旗吶喊︰“快飛起來啄它眼!”

    果然,南洋斗雞逐漸佔據上風,最終以本土斗雞的落敗而告終。

    林十三用一塊布兜起贏來的三十多兩碎銀子,笑道︰“我就說嘛,呂宋人貢上來的這只斗雞體型雖小卻有一股子狠勁。”

    “斗雞不是比誰更大。比的是誰更狠。”一名小旗抱怨︰“我的林千戶,您老就別得了便宜賣乖啦。”

    就在此時,一名北鎮撫司百戶快步走了過來︰“林千戶何在?有調令。”

    林十三一愣︰調令?完了,馴象所的安逸日子怕是要到頭了。

    那百戶將調令交給了林十三。果然,調令上寫著“命副千戶林十三結束借調,返北鎮撫司公干。”

    再一看調令的署名和官印,林十三有些驚訝。

    署名是朱希孝,官印是錦衣衛指揮僉事。

    錦衣衛的最高武官並無常設常例。有時是都督,有時是指揮使,有時是指揮同知,最低時甚至有指揮僉事統領錦衣衛的先例。

    這些官職統稱堂上官。

    當今的錦衣衛都督陸炳是個猛人。自他掌衛權之後,下面的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便都是閑散勛貴們擔任,空掛名餃領餉銀,並不管事。

    林十三喃喃道︰“裕王府那邊的朱希孝做了指揮僉事?”

    朱希孝這人雖是勛貴,但絕不閑散。

    他是東平王朱能之後,成國公朱希忠之弟。

    朱希孝上頭有個嫡長大哥襲爵,大哥又有兩個兒子。成國公的爵位此生與他無緣。

    他這人頗為上進,考武會試登科,殿試連登二甲第八十六名武進士。

    這個名次並不高。難得的卻是他的出身。

    大明的世勛子弟多為享樂之徒。考武舉?考什麼武舉啊?那武舉的苦是我們這些勛貴爺們該吃的嘛?

    打我老祖從龍南下靖難,我祖父、我爹哪一個不是為大明朝流過血打過仗的啊!

    我的苦,他們早就替我吃完了。

    朱希孝卻是世勛子弟中的異類。竟吃得了練武、讀書的苦,高中武進士。這讓嘉靖帝刮目相看。

    嘉靖帝親自下旨,命朱希孝擔任裕王府儀衛典儀(儀仗隊長)。

    朱希孝在裕王府中勤勤懇懇,深得裕王信任。逐漸在府中專門負責秘密差事。

    林十三凝視著那調令,心中暗道︰誰人不知朱希孝是裕王爺的人?突然調到了錦衣衛做指揮僉事?

    難道說,皇爺並不想讓錦衣衛父死子繼?而是要將錦衣衛交給裕王的人?

    也對,裕王才是皇爺的親兒子啊。陸炳只是皇爺的心腹至交而已。

    林十三領著孫越、李高和三十多名袍澤返回了錦衣衛本衙。

    當日下晌,陸炳將南、北司;諸千戶所有飛魚召集了起來。

    陸炳指了指身邊一個三十多歲,干瘦、矮小的男人︰“這位是新任指揮僉事,朱希孝。”

    “朱僉事出身名門,乃是靖難名將朱能之後。”

    “聖上口諭,今後朱僉事兼管北鎮撫司。北鎮撫司大小事務,由朱僉事掌總。”

    林十三從話音中听出了端倪︰少掌櫃陸繹剛升了北鎮撫使不足一年,這就被架空了?

    朱希孝站起身,對眾人拱手︰“諸位,今後還請與朱某人同舟共濟,同甘共苦。”

    下晌,朱希孝去了北鎮撫司,找百戶及以上官員挨個單獨談話。

    輪到林十三時,朱希孝格外熱情︰“十三,早就听王府少監馮保說,你這人精明能干。”

    “李妃的弟弟在你手下,受了你不少照應。”

    朱希孝這是在拉關系、套交情。

    呂芳早就告誡過林十三︰嚴家也好,陸炳也罷,都是替皇爺干髒活的。裕王才是皇爺的親兒子,未來的皇帝。外甥啊,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林十三也早就存了一顆巴結裕王府,給自己找退路的心。不然也不會拿李高當親爹一樣供著。

    林十三拱手︰“朱衛堂過譽了。屬下只是運氣好一些罷了。至于照應李公子,我與他一見如故,宛如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一般。”

    “照應自己的兄弟理所應當。”

    錦衣衛中,下屬對指揮僉事的敬稱是“某衛堂”。因指揮僉事是衛中的“堂上官”。

    朱希孝道︰“我初到錦衣衛,兼管北司。可謂是兩眼一抹黑。”

    “幸而李妃娘娘在我上任前對我有訓‘北鎮撫司有個叫林十三的可以信任’。”

    “我將你從馴象所調回北司,是為了今後有個堅實可靠的臂膀。”

    林十三納頭便拜︰“屬下林十三多謝朱衛堂信任。今後願為您肝腦涂地!”

    “您讓我走東,我絕不走西!您讓我上刀山還是下油鍋,只需一句話。”

    朱希孝喝了口茶,意味深長的說︰“听說你跟大掌櫃、少掌櫃不睦啊。”

    林十三了然:看來朱希孝將陸家父子當成了敵人。我在表面上是陸家父子的敵人。敵人的敵人自然是朋友。

    林十三的回答很是委婉︰“啊,大掌櫃、少掌櫃跟屬下有一些誤會而已。談不上不睦。”

    朱希孝道︰“嗯,原來如此。總之,今後我會拿你當我的臂膀。北鎮撫司.遲早由你來掌。”

    這個餅畫的有點大。

    過了兩日,東南一道奏疏被送入通政司。

    奏疏是胡宗憲上的。內容是建議嘉靖帝,在義烏招募新兵,組建一支一萬人規模的新軍。

    之所以在義烏募兵,是因戚繼光前往義烏考察過當地民風.

    這道奏疏在朝野引起了軒然大波。

    清流言官的參劾奏疏雪片般飛向永壽宮。他們參胡宗憲名為招募新軍,實為招募私軍。有不臣之心,圖謀不軌。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清流明面上是在參胡宗憲,實際劍指嚴嵩父子。

    其實胡宗憲的奏疏,連嚴嵩父子都是不支持的。

    嚴嵩父子認為︰你胡宗憲維持當下局面,久掌東南大權不香嘛?提出組建新軍的建議,容易引火燒身!更會給徐階那伙人攻訐的口實。

    故,嚴嵩父子裝起了死。既不表態支持胡宗憲,也不反對。

    最支持胡宗憲的竟是兵部尚書楊博。楊博的想法是︰若海防能夠改衛所軍制為募兵制,建立募兵制新軍。那疆防亦可募兵。

    衛所軍制已經爛到了骨子里。九邊若想長久的御敵于國門之外,必募兵組建一支虎狼之師。

    朝堂上的這場風波,看似與剛剛調回北鎮撫司的林十三沒有什麼關系。

    這日傍晚,林十三在院子里抱著七個月大的福兒。看著虎兒和王小串跳格子。

    嚴府一個僕人進得院中︰“三爺,小閣老讓您去一趟府里吃酒。”

    旁人尊稱林十三一聲“十三爺”,嚴府的人則尊稱他為“三爺”,因為他是嚴世蕃的三弟。

    林十三將福兒交給碧雲,轉頭吩咐張伯︰“把從佛郎機人那兒得來的那壇子甘蔗酒給我帶上。”

    (《夷魚記》終。明日開啟下一卷《雉雞記》)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方便以後閱讀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第167章 夷魚記終(四千字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第167章 夷魚記終(四千字章)並對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