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身負袁紹的密令,一路快馬加鞭,風塵僕僕地趕到了壽春。此時的壽春,就如同狂風駭浪中的一葉孤舟,搖搖欲墜。袁耀、閻象、紀靈等人率領著袁術當年的殘軍余部困守于此,四周強敵環伺,他們的心情就像被陰霾籠罩,惶恐不安。
這些日子以來,他們時刻提心吊膽,不知何時就會被周邊的勢力吞並。每一陣風吹草動,都能讓他們神經緊繃。他們深知,以自己如今的實力,根本無力抵御任何一方強敵的進攻。
就在他們幾乎陷入絕望之時,許攸的到來,宛如一道光照進了這黑暗的深淵。當袁耀等人得知許攸是奉袁紹之命而來,心中頓時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袁紹,那可是坐擁冀州等地的強大諸侯,如今竟然關注到了他們這群在困境中掙扎的孤軍。
袁耀的眼中閃爍著驚喜與期待的光芒,他緊緊握住許攸的手,聲音微微顫抖地說道︰“許先生,真沒想到伯父竟還記掛著我們。這些日子,我們在壽春如履薄冰,四面皆敵,度日如年啊!”
閻象的臉上也難得地浮現出一絲激動的神情,他感慨道︰“是啊,我們以為已被天下遺忘,沒想到袁公還能念及舊情,關注到我們這些殘部,實在是讓我等感激涕零。”
紀靈則在一旁用力地點著頭,眼中滿是振奮之色。
然而,當許攸將袁紹的安排告知眾人,提到事成之後要將壽春劃給荊州劉表時,眾人剛剛燃起的希望瞬間又被憂慮所取代。袁耀眉頭緊鎖,面露難色︰“許先生,伯父的大計我們自當全力支持,可這壽春乃是我們如今的立身之本,沒了壽春,我們這些弟兄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閻象也一臉凝重地附和道︰“沒錯,雖說袁公大業為重,但我們這些將士們也總得有個安身之所啊。”
許攸見狀,心中早有準備,立刻施展起他那蠱惑人心的本事。他先是露出一副誠懇的表情,緩緩說道︰“袁耀啊,閻公,你們的擔憂我都明白。但你們可曾想過,袁公若能成就霸業,那可是改天換地的大功績。你袁耀作為他的至親,屆時少不了一個王爵。壽春不過區區一郡之地,與那未來的王爵之位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再說了,待到袁公大業成功之時,莫說是壽春,便是將整個荊州封給你,又有何不可?現在讓出壽春,不過是為了成就更大的霸業,這是明智之舉啊!”
袁耀听了許攸這番話,心中不禁一陣動搖。那王爵的誘惑實在太大,仿佛已經看到自己身披王袍,盡享榮華的場景。他轉頭看向閻象,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也幫著許攸勸說起來︰“閻公,許先生所言極是。伯父既有此等宏圖大志,我們若能助他一臂之力,日後的好處自然是少不了的。眼下讓出壽春,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閻象听了袁耀的話,心中暗自無奈。他深知袁耀已被許攸說動,再勸恐怕也是無用。況且,如今他們這袁術殘部勢單力薄,若不听從袁紹的安排,恐怕也難有立足之地。思索再三,閻象只得長嘆一聲,點頭說道︰“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那就听從安排吧。”
至此,袁紹的這一安排,在許攸的巧言勸說下,算是在壽春這邊勉強達成了共識。
許攸見袁耀對讓出壽春一事雖有動搖,但仍有些猶豫,眼珠一轉,又拋出了一個新的提議︰“袁公子,此次出兵曹操,荊州劉表的助力至關重要。但那劉表生性多疑,若公子不去,那劉表匹夫焉肯輕易出兵?公子此去,意義非凡,不光代表著壽春這一方勢力,更是代表你伯父袁紹前去與之談判。這可是袁譚、袁熙、袁尚,你那三位叔伯兄弟作為袁公的親生兒子都沒有的待遇啊!由此足見袁公對你是何等看重,將如此重任交付于你。你可千萬莫要辜負袁公的一片苦心吶!”
袁耀本就被王爵的誘惑攪得心神不寧,此刻听聞許攸這番話,更是覺得自己備受重視,仿佛自己已然成為這亂世棋局中的關鍵一子。他那張年輕的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與興奮的光彩,喜不自勝,當下便一口應下︰“許先生所言極是,既然伯父如此看重我,我定不會讓他失望,願與先生同往荊州!”
一旁的閻象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袁耀年輕氣盛,閱歷尚淺,此番前去荊州,吉凶難測。可話到嘴邊,還未等他開口相勸,袁耀已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樣。閻象長嘆一聲,試圖阻攔︰“公子,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你這貿然前往,萬一……”
然而,袁耀此刻滿心都是即將肩負重任、嶄露頭角的興奮,哪還听得進閻象的勸告。他擺了擺手,打斷閻象的話︰“閻公不必擔憂,伯父如此信任我,我自當全力以赴。此次前去,定能說服劉表出兵!”
閻象無奈地看著袁耀,心中焦急萬分。畢竟袁術突然離世,將這殘缺不堪的壽春交到年僅二十出頭、剛剛弱冠的袁耀手中,他所承受的壓力之大,不言而喻。在這亂世之中,壽春局勢本就岌岌可危,袁耀此時離開,無疑是讓局勢更加不穩。但袁耀心意已決,閻象也只能將勸阻的念頭按下。
最終,閻象只得無奈地叮囑道︰“公子此去,務必萬事小心。我在壽春定會專心整備兵事,只待與劉表協同出征之時。”袁耀興奮地點了點頭,轉身便跟著許攸踏上了前往荊州游說劉表的路途,那年輕的身影,帶著幾分稚嫩的豪情,仿佛對即將面臨的未知挑戰渾然不懼。
此刻的荊州牧劉表,正深陷于重重困境之中,當真有種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無奈之感。
想當初,劉關張三兄弟在徐州走投無路前來投奔時,劉表那可是極為歡喜。畢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皆是聲名遠揚,能與呂布這樣的猛將抗衡的人物。劉備素有豪杰之名,關羽、張飛更是萬人敵的猛將,這樣的人才,正是他荊州所急需的力量。當劉備表示願意投靠于他時,劉表興奮得幾乎一整晚都沒睡好覺,仿佛看到了荊州實力大增,在亂世中崛起的希望。
然而,劉備這一來,卻給他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大麻煩。劉備竟然帶著先帝的遺孤前來,口口聲聲地宣稱這是先帝血脈,而劉表身為漢室宗親之首,理當擁立此子,以此來對抗曹操所擁立的劉協,指責劉協得位不正。這可讓劉表陷入了兩難之境,他只能一邊虛與委蛇地應付著劉備,一邊絞盡腦汁地思考該如何處理這個燙手山芋。接受吧,無疑會徹底得罪曹操,給自己招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不接受吧,又恐背上對漢室不忠的罵名,且劉備等人也不會善罷甘休。
與此同時,江東的孫權也讓劉表窩火不已。當年他們曾有過約定,可孫權卻背信棄義,不僅害死了孫策,而且當初承諾的好處是一樣都沒兌現。說是要給的地盤,一點都沒見著,只是偶爾送點糧草過來,簡直就是聊以解悶,敷衍了事。劉表氣得差點就要與孫權撕破臉,興兵問罪。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他突然听聞馬超還活著的消息。馬超此人勇猛無比,在西涼一帶威名赫赫。劉表深知,孫權害死孫策,馬超極有可能會為孫策復仇。一旦馬超揮軍東進,荊州和江東都將面臨巨大威脅。無奈之下,劉表只能暫時強忍著心中的怒火,捏著鼻子與孫權和談,雙方共同商議如何對抗馬超。
所幸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馬超還算安生,絲毫沒有要出兵的跡象,這才讓劉表稍稍心安了一些。但這接連幾件事的折騰,在各方勢力的利益糾葛與矛盾沖突之下,劉表的日子著實不太好過,每天都在憂慮與權衡中度過。
這天,劉表好不容易從連日來的煩心事中擠出點空閑,心情稍緩,便打算與荊州一眾名士清談,暫且舒緩一下緊繃的神經,在這亂世紛爭中尋得片刻的寧靜。
眾人正圍坐一處,品茗論道,氣氛融洽之時,突然一名隨從匆匆而入,在劉表耳邊低語幾句。劉表原本舒展的眉頭瞬間又緊緊皺起,臉上浮現出明顯的厭煩之色。原來是劉備再次求見。
這些日子,劉備帶著先帝遺孤的事已經讓劉表頭疼不已,不知如何應對。如今劉備又來,劉表實在是不勝其煩。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劉備到底又有何事?難道又是來催促擁立之事?可這事兒牽一發而動全身,哪能如此草率決定。
劉表略一思索,便對隨從擺了擺手,低聲說道︰“就說我身體不適,實在不便見客。”說罷,還微微閉上雙眼,佯裝疲憊之態,想要讓隨從以此為由將劉備糊弄走,好繼續享受這難得的清談時光,暫時避開那些擾人的紛爭。
那隨從尚未轉身離去,又一名隨從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單膝跪地,急切稟報道︰“主公,河北袁紹遣使節許攸求見!”劉表听聞,不禁一愣,原本因劉備求見而煩悶的神情,此刻又添了幾分好奇。他暗自思忖,許攸此時來見自己,所為何事?袁紹在河北勢力龐大,與荊州相隔甚遠,突然派使節前來,莫不是有什麼重大謀劃?
劉表略作沉吟,看了看正要去打發劉備的隨從,抬手示意道︰“且慢。你也稍等片刻。”說罷,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變得鄭重起來。“先去通報,就說我即刻前往接見。待我見過袁紹的使節,看看他究竟有什麼打算,再來斟酌如何回復劉備。”言罷,劉表起身,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下,朝著會客廳走去,心中暗自揣測著許攸此行的目的,腳步不由得加快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