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唐直所言,是有事啟奏,劉契便隨口說了一句︰
“唐愛卿,有話但說無妨。”
得到劉契的準允後,唐直立馬行禮說道︰
“回陛下。陛下命老臣著手調查吳郎中失蹤一案,已有眉目。”
“吳郎中失蹤當晚,種種跡象表明,他離開承天府衙後,是去了......瓊王府。”
唐直能查到吳錦城去了瓊王府,這並非難事,只需在承天府衙到瓊王府的各個線路挨家挨戶地問,便能知曉個大概。
雖說亥時已經是宵禁的時辰,但也肯定會有人看到,因穿著官服而十分顯眼的吳錦城,于亥時在哪條街道出現過。
更何況,唐直已是先入為主,他是先知道吳錦城之舉動的動機,再查的案。
這屬于是先知道結果,然後才倒推的過程。
劉宗仁听到又是吳錦城這個廢物做事不當,來王府之事竟如此輕易被人查到,又不禁在心中暗罵了他一句。
不過,他也並未擔心,因為依照流言,吳錦城是他好友,去承天府衙也是受他所托,所以吳錦城差事沒辦好,然後去了瓊王府,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說吳錦城是去過瓊王府,然後才失的蹤,那對不起,劉宗仁他只會說自己什麼也不知道。
“哦?劉宗仁,對此你有什麼要解釋的嗎?”
不管怎麼說,既然查到吳錦城去過瓊王府,那怎麼也要問一下劉宗仁,吳錦城去瓊王府干了什麼。
聞言,劉宗仁不敢怠慢,便裝出一副小心翼翼地樣子說道︰
“回陛下,吳郎中當晚確實來過王府,不過他只是來跟我說,孫權被人帶走,他無法審問罷了。”
“期間他也不過只在王府待了不到一炷香的時辰。”
劉宗仁刻意強調,吳錦城只在瓊王府呆了片刻,為的就是給“吳錦城在別的地方失蹤”留足時間。
見劉宗仁如此回答,仍是沒有露出半點破綻,劉契此時也不禁皺了皺了眉頭。
唐直見劉宗仁如此推脫,料定他是死鴨子嘴硬,心中冷哼一聲後,便冷冷質問道︰
“可是世子殿下,老臣為何听證人說,吳郎中進了瓊王府後,卻是沒有出來呢?”
被這麼冷不丁的一問,劉宗仁心中頓時“咯 ”一下,不過他反應倒是不慢,不多時便看著唐直,反問了一句,說道︰
“這個問題,唐尚書應該去問你所謂的證人,我又豈能知道?”
反問完,劉宗仁卻覺得自己反駁的力度不夠,于是他便補充說道︰
“再說,你這證人莫不是住在我王府門口?進去誰、出來誰,都需他來掌掌眼?”
劉宗仁此番反駁確實不錯,唐直總不能因為他的證人沒看到吳錦城從王府出來,就認定吳錦城沒有從王府出來吧?
然而,面對劉宗仁這恰似合理的反駁,唐直卻是沒有半點要理會的意思。
他只是看向劉契,朗聲說道︰
“陛下,那位證人說的是,吳郎中是從後門進的瓊王府,在半個時辰內,都沒見其出來。”
唐直這句話,就是表明其證人曾在王府後門附近,起碼逗留了半個時辰。
“與宗仁世子所言‘不到一炷香’,差之遠矣!”
見唐直只是自顧自地說話,劉宗仁只好趕忙出聲打斷道︰
“唐尚書,吳郎中雖是從後門進的王府,但也不代表他就非要從後門出。”
“我王府雖不大,除了後門,但也有一正門,外加三側門。”
劉宗仁的意思,在場的人都明白,就是說,你唐直又憑什麼認為,吳錦城不能從其他的門出瓊王府呢?
听聞劉宗仁此言,唐直卻是突然微微一笑,似乎是早已料到劉宗仁有此辯言。
“哼哼∼世子殿下,那老臣問你,你說吳郎中稟明你之後,不到一炷香時辰便離開了王府。”
“你且說說,他離開王府後,應該去了哪里?”
劉宗仁眼見唐直區區一個刑部尚書,也敢用這種語氣質問于他,而且自己還不能不答,就愈發惱怒了。
于是,他便沒有多想,隨口答了一句︰
“當時已是亥時,他當然是要回府了。”
然而,劉宗仁話一說出口,他的臉卻像是突然察覺了什麼似的猛地僵住,臉色也頓時變得煞白起來。
然而,他雖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想補救卻已是為時已晚。
唐直見劉宗仁變了臉色,也是知道對方可能猜到他接下來要說什麼了,于是,他便如劉宗仁所願。
“世子殿下說的不錯,吳郎中當時確實該回府了。可是......”
說到這,原本一臉和善的唐直卻是突兀提高了音量,大聲質問道︰
“據老臣所知,王府後門才是離吳府最近的門。”
“若吳郎中當真回府,按常理豈不是該從後門離開,最為便捷嗎!”
唐直話一說完,話中尾音仍在堂內盤旋,使得朝堂上眾大臣紛紛恍然大悟。
他們這位世子殿下,言語中原來早已露了破綻。
“這......”
見唐直果然如此質問于他,劉宗仁不禁心想,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于是,一時之間想不到該如何反駁的他,此時卻只能語塞住了。
然而,唐直見他說不出話來,卻是又突然饒有興致地補充了一句︰
“若不是世子殿下自己說,吳郎中應該是回府了,不然老臣還以為,世子殿下是有其他事吩咐他呢。”
劉宗仁听到唐直這句話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殺人誅心!這是殺人誅心吶!
然而,下一刻,他卻是從唐直這句話當中,想到了什麼,于是,他趕緊、立馬說道︰
“唐尚書所言,倒是點醒了我。”
“吳郎中雖是我忘年之交,但其德行欠佳,頗好女色。”
“那晚他從王府其他門出去,說不定不是要回府,而是去了勾欄瓦舍,尋歡作樂。”
見劉宗仁果然被自己引誘,從而說出了這番話,唐直卻是不緊不慢地說道︰
“世子殿下,你說的這個可能,老臣也想到了。”
“而且老臣不僅想了,還早已命人詢問了瓊王府各個大門附近的百姓。”
“然而,他們的證詞卻是出乎意料的相似,皆是聲稱,那晚從未看到過身穿官服的吳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