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披粗麻長袍的信徒從懷中取出一瓶火油,自引焚身。
火焰沖天,祭祀儀式頓時混亂。而那具燃燒的身體卻站了整整九秒。
九秒後倒下,發出枯木般的響聲。
他沒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一個信念——“以命為火。”
教廷迅速封鎖消息,焚尸封口,但他的故事早已被在場的百姓低語流傳。
他們將他稱為——第一焚徒。
不久,第二位焚徒出現在西境,一位被教廷冤判的女術士,在被公開處刑前高喊︰
“星落沒有讓我跪,我就不該跪光明!”
然後用自殘術式引爆了自己,化為烈焰。
第三位,是一名神學學徒。他本應成為下一任神職傳道者,卻在畢業典禮上當眾焚毀聖典,並說︰
“我不再祈禱,只為覺醒。”
他的骨灰被家人悄悄帶往隕月堡方向埋葬。
星落得知這些時,正與墨研判戰後情報。手中卷軸尚未展開,心中已沉如寒水。
他久久無言,只抬頭望向天際那片因自焚而起的紅光。
“這是我要的嗎?”他輕聲問。
墨不回答。
沉默良久,星落低聲說出一句傳頌至今的話︰
“我並不想成為信仰……但如果人類真的需要火——那我會成為那一把柴。”
起初,他們只是三五人結伴,在廢神殿聚會。
但不到半月,已有數百人響應。
他們來自四面八方︰被教廷流放的學者、失去子女的母親、曾是低階祭司的異見者、礦工、佣兵、失業魔法師,甚至有精靈與矮人加入。
他們不建神廟,而是在地下、山谷、破廟中,搭起祭壇。
祭祀之中,沒有神像,只有祭壇中央擺著一件舊袍、一把破劍,或者——一本泛黃的魔法筆記。
他們說︰“神不值得祭,人之意志才應被銘記。”
這一信仰最終有了名字︰燃燼之誓。
不是誓死為神,而是誓言︰願以肉身為燼,換後人不跪。
他們稱星落為“引導者”,不是神,也不是主,而是一個在他們前面走路的人。他走過的腳印,會為後來人留下一線光。
星落沒有承認這個身份,但也沒有否定。
他明白,若他斥責這場信仰,就如神明當初斥責質疑——再度重演壓制的悲劇。
他所代表的,是一種“覺醒之後的寬容”。
于是他悄悄派出墨,代表隕月堡與他們私下建立聯絡。
提供藥品、魔法卷軸、情報保護——但絕不插手他們的祭儀、集會與言論。
“我們不是神明的新皮。”星落提醒墨,“他們不是兵,也不是工具。”
墨點頭,“他們,是這火的源。”
為了給這場思想風暴提供真正的“根”,星落與潘多拉失蹤前留下的古籍研究成果,聯合一批曾在光明神學院任職的異見教授,在東境建立了一所“真理學院”。
沒有祭壇,只有黑板與法陣。沒有懺悔室,只有思辨講堂。
在這里,學生不需要下跪,只需發問。
課程包括︰
神力的結構解構
古代神明源流研究
魔法與靈魂本源探究
“意志通道”與“共識火焰”的實際應用
教師們講的不是“神說了什麼”,而是︰“為什麼我們會相信神說了什麼。”
在這里,第一次公開討論了一個被禁忌的問題︰
“人能否,自己成為神?”
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問。
那年冬天,北境吹來最寒冷的一場風雪。
但在隕月堡之外,一排排燃燼之誓的祭壇卻仍在熊熊燃燒。
無神,無禱告,只有火光中人們低語︰
“星落不在天上,他在我們中間。”
火焰並不求信仰,但它照亮每一個願意睜眼的人。
神殿在腐朽,星座在沉默,而這片黑夜,卻因星落與他引燃的人類意志,變得越來越明亮。
星落望著窗外,最近他總是不經意間看到一些影像,他知道這是大魔法時代的投影,隨著他晉級時空大魔導師後,這種現象越發明顯,仿佛他穿越了時間之河,回到了過去。
大魔法時代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神明戰爭。這不是凡人與魔的戰爭,也不是教廷與異端的沖突,而是諸神之間的直接對抗——光明神殿與風暴神殿的決裂,最終導致了一場震撼天地、永載史詩的“諸神黃昏”。
這場大戰的起因,源于一樁看似微不足道的信仰糾紛。
風暴神,作為第三聖階中的高位神明,一直掌控著狂風與雷霆,是航海者與戰士心中的圖騰。在聖秩體系下,他曾多次獲得“聖光認證”,也是教廷儀式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四大神只之一。
然而,隨著聖秩對神權的不斷壓縮,風暴神原本負責的“海洋祈福”儀式被光明神殿接管,改為“聖光沐海禮”。這種調整使得風暴神數百年來苦心經營的信仰群體迅速流失,而所得信仰回饋——聖光份額——也被教廷大幅削減,幾乎被擠出“主流聖神”行列。
面對信徒流失、神位降等的危機,風暴神拒絕續簽“聖秩延約”,並在自己的神域中設立“自由信仰陣營”,向所有信徒發出聲明︰“風暴,不再臣服。”
此舉震驚諸神。
光明神殿隨即宣布,風暴神背棄聖光,是“信仰分裂者”,並指令教廷派出“聖光裁決團”強行封印風暴神殿的神印之源,試圖重新奪回神權掌控權。
風暴神憤然反擊,摧毀了三座光明教廷前哨,並將其神殿與聖印高塔遷往極北風暴海之上,自封“無律之神”,公開宣布脫離聖秩統治。
風暴神的叛離,激起了長期受壓抑的神只不滿情緒。部分神明開始密謀組建“自由神盟”,其中包括夜之神、夢境神、森林神、水鏡神等擁有大量邊緣信仰群體的神明。
這些神明認為,光明神以“聖光”為名行壓迫之實,限制神性自由,必須進行重構。他們聯合風暴神,共同發出通告︰“神明非臣,聖光非律,自由信仰,方為永恆。”
而光明神則緊急召集教廷十二柱主教,發布《聖秩守則》第二修正案,明令︰任何傳播自由信仰者,皆為異端神,凡其信徒,即刻驅逐、焚燒、封印。
戰爭的天平,開始傾斜。
這天被後世稱為“天裂之日”。
這一天,風暴神率自由神盟,聚集于風暴海上空,開啟了上古神印,凝聚為“風雷之刃”,直指聖山之巔——光明神殿的所在。
聖山之上,光明神親臨,以“聖光十字冠”點燃神域屏障,派出六位神使,率三千聖光天軍于虛空中攔截風暴之軍。神使的光翼如雲端焰火,鋪天蓋地,而風暴神則騰空躍起, 雷雲環繞,號令風神與海神形成“狂潮風眼”,將整片天空撕開一道旋渦。
神明大戰的第一輪交鋒,在高空持續了整整七日七夜。萬千雷霆貫穿聖光天盾,聖焰之槍刺破風暴巨翼。風暴神與聖光主使戰至神體破碎,雙方數百神職戰魂墜落凡間,引發多地天地異象︰
“熔岩之雨”降于伊修蘭高原,山脈熔解;
“黑潮逆涌”淹沒東海,海底古城重現;
北境聖光之塔崩塌,三百萬人失去聖印;
蒲銀帝國上空,出現雙日現象與永夜交替。
而這些,僅僅是序幕。
當第一階段的交鋒結束後,戰火蔓延至諸神的神域——那些原本隔絕于世、藏于虛空的神明居所。
風暴神帶領夜之神、夢境神、水鏡神入侵聖秩神殿的外層“聖輝庭”,妄圖奪取“聖律之典”的原稿,以削弱光明神在凡界的法理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