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我們從偏橋出發,前往興隆衛,約60里路,計劃一天內走完。
中午為省時間,也不支爐生火煮食,只吃了干糧。
吃完簡單的午飯,又開始出發。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在來時路,有時晚上宿在半途或村寨曬谷坪,現在卻是盡量趕到有客棧的小鎮里住?
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前段時間,還是秋天,天氣還未開始冷。露天住宿,做好防露水和保暖工作,年輕人還可以挨得住,不易生病。
第二個原因,是行至今天到了貴州境內,已入冬。
貴州在秋冬季,有兩種很特殊的特殊氣候現象,一種叫秋風,一種叫凌凍。
秋風通常發生在秋季,遇氣溫驟降,山區和丘陵地帶會出現強烈的冷氣流,產生霜凍現象。
凌凍通常發生在冬季,氣溫驟降,容易出現凌凍現象,造成地表水結冰,影響交通和農業活動。
說句實話,行走在山里,第一怕還是山洪!
雖然貴州山高水深,但汛期還是相對固定的。
貴州的汛期,一般是從5月開始到9月結束。
汛期內降水量較為集中,這段時間也是貴州一年中的雨季。
我們在秋天才出發,也是為了盡量避開山洪暴發。
我們百多人,有老有少,如果生病,可大可小,不容輕率、魯莽。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不敢貿然在露天住宿,寧願暫停,也不冒險。
在山里行走,最怕是發生人體失溫。
舉個例子
一個人耗盡體力,爬至山頂,滿身大汗,此時又累又餓,還來不及補充體力,或爬山前為輕便,沒帶足夠的熱能食物補充;當一陣寒冷山風吹來,人體急劇降溫,會暈倒,甚至死亡,這種情況就是失溫了。
失溫的定義是指人體產熱與散熱失衡,導致核心體溫,通常指內髒溫度,低于35c的生理狀態。當人體長時間暴露在寒冷、潮濕或大風環境中,熱量流失速度超過自身產熱能力時,就可能引發失溫,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失溫未必是發生在秋冬季,在春夏也會發生。
當發生低溫、強風、雨水或汗水浸濕衣物,人體就會加速熱量流失,這就是風寒效應,即風力增強體感寒冷。
此時身體恰好饑餓、疲勞、脫水或疾病導致代謝率下降,產熱能力減弱;又未穿戴防風防水衣物,或未及時更換潮濕衣物,無法有效保暖,就很可能導致人體失溫。
言歸正傳。
我們一路前行,行至一處地方,我們從驛道眺望,看見一個建築群仿佛一幅掛在對面山壁的畫一樣,又似是雲端的海市蜃樓。
只見這建築群,依山而建,屋前屋後均有樹有竹,外圍有一道圍牆圍護,圍牆向東一直延伸到一處懸崖,從懸崖頂,一道巨大的飛瀑從上而降;圍牆的南面,前臨一條溪水,白花花的水在向前奔流;圍牆的西邊,是一個很大的牧場;建築群的後邊不見圍牆,是高大的樹林,再往上就是高聳入雲的山崖。
我們見了都禁不住“嘖”、“嘖”稱贊,如此世外桃源,還易守難攻!
東邊是懸崖瀑布、南邊是溪河、西邊有一大片視野無障礙的牧場,東南西都有圍牆;而北邊,估計是山崖的陡峭面,不利于攀爬。
船夫看見我們稱羨的樣子,就告訴我們說這里叫飛雲崖,又叫飛雲岩,初名東坡山,亦名月潭,又以崖間有洞,而稱飛雲洞。內有岩溶奇特景觀,有牌樓、皇經樓、滴翠亭、碑亭、接引閣、觀音殿等等;山上有許多古樹,崖間巨型穹窿壁立十數仞,檐垂百尺,垂珠滴乳若覆華蓋,狀若飛雲。
我們听了發出贊嘆之聲!
飛雲崖據傳是苗族人建的,在明代以前是人跡罕至的地方。
洪武二十二年,即1389年,朝廷平定了狼洞,設置興隆衛後,此處名聲遠播,成為文人雅客爭相前來觀光之地。
在明朝正統八年,即公元1443年,游僧德彬始建月潭寺,正德年間增建月潭寺公館,清代擴建清風亭等。
到了現代,飛雲崖分為東西二院,東院由牌樓、皇經樓、長廊、滴翠亭、碑亭、接引閣、小官廳、觀音殿、童子亭、聖果亭組成;西院由月潭寺牌坊、雲在堂、養雲閣、大雄寶殿、南廂房、北廂房、萃秀園等組成。
直到現代,飛雲崖內古樹成林,在建築群里,種有十幾株古銀杏樹,秋季葉片泛黃形成金色景觀;完整保留了古建築觸目蒼苔、古意盎然的特色風貌。
由于不敢多耽誤,我們多看了幾眼,也就繼續趕路了。
我們在傍晚時分,終于趕到狼洞,即興隆,也是現代的新州鎮。
現代的新州鎮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地處黃平縣中部,東鄰施秉的關鎮,南抵重安鎮,西接野洞河鄉,北接舊州鎮。
前邊我們提起過,明朝洪武一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5月,傅友德平定狼洞的苗族,于狼洞地設衛,改狼洞名興隆,屬貴州都司。
在興隆,我們入住了客棧。
明朝的時候,興隆衛的治府在舊州。
舊州距離我們住的興隆,有40多里路。
船夫告訴我們說舊州水運興盛,商賈雲集,來自大江南北的各路商人到這里來做生意,特別以四川、湖北和湖南人居多,日久年長,他們操著祖傳的口音,成了當地人,繼續做著小生意,所以舊州鎮上,經常能听到南腔北調的聲音。
船夫一邊回憶一邊說舊州街道有兩條,主街和西大帶。主街兩邊都是典雅別致的磚木結構房子,房屋構造外窄內深,建有造型美觀獨特的封火隔離牆,屋內天井旁,砌有假山怪石、種著奇花異草,每一家都很講究。而西大街是臨街鋪房,結構非常巧妙,留出寬窄適度的人行街道。
船夫還告訴我們舊州曾是且蘭古國的都城。
我們恍然大悟。
後來在清朝時,州府遷到40里外的興隆,並改名“新州”。
今天一路走來,貴州山水美不勝收!
最深印象還是飛雲崖!
清朝林則徐赴任過飛雲崖時,曾留下《飛雲岩》一詩,其中開頭四句
老雲出山躡山魄,飛入九天化為石。 天驚石破雲倒垂,噔起懸岩一千尺。
此是後話。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喜歡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