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我們來到偏橋,吃完晚飯,走在?陽河邊。
?陽河里點點漁火,一陣風吹過,河上的霧就把漁燈遮掩,我們在岸邊看到漁燈忽明忽暗,像在給我們打信號燈。
明代的偏橋,就是現代隸屬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施秉。
施秉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縣,境內居住著漢、苗、侗、布依、土家等19個民族,但以苗族最多,佔了一半以上人口。
偏橋歷史悠久,但直到明朝正統九年,即公元1443年才置施秉縣。
“施秉”之名,是將境內巴施山和秉水各取其名一字而得。
明天還要早起趕路,我們就回客棧休息了。
一夜無夢。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寧出發的第66天,清晨,天還未亮,我們就起床了。
早餐一定要吃的。
我們就在客棧旁的飯店吃早餐。
昨晚凌軒已跟飯店老板訂好了今天早上的早餐,我們一入飯店門,坐下就可以吃了。
偏橋的早餐有灰堿粑、包粉、干拌肉沫灰堿粑三種,隨我們自由選擇。
偏橋的灰堿粑,是以大米、柴灰水為原料制作,口感綿密順滑,搭配辣子油或湯水食用,令人很有食欲。
听說,灰堿粑是本地人最喜愛的早餐之一。
當地人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自制,作為禮品互相送贈。
我吃了包粉,覺得特別好吃。
問了船夫,原來包粉是用當地產的大米磨漿做皮,用豬肉、土豆、剁椒等做餡料,放在籠子里蒸熟。
我們吃包粉時,搭配牛奶,口感軟糯香辣,真是很特別又很好吃的一種早餐。
干拌肉沫灰堿粑,就是將灰堿粑切片後與肉沫、豆腐干、小白菜等炒制,味道咸香麻辣,吃時搭配番茄醬或辣椒水食用,這也是當地人經常吃的早餐
當地人早上還會炒上一碟香菇肉絲,就著小米飯吃,據說這樣搭配很耐飽。
我們吃完飯就出發了。
走出西城門,行走在驛道上,四周群山起伏,田野上彌漫著晨霧。
走了一會,就在城西的一座山上,懸崖處有一個巨大的洞口,忽然洞口發出金光,好像有人用巨大的射燈打向洞口,我們看見了都“嘖”、“嘖”稱奇!
船夫說那個洞,就是太陽洞。如果在日出前進入洞里,當第一縷陽光出現的時候,旭日之光會直射入洞,所以人們稱之為“太陽洞”。
我問船夫你爬上去了嗎?
船夫說多年前去過一次。山腳下有石階供登山。沿石階而上,先到望江亭觀景,可以看見玉帶般的舞陽河,注入諸葛洞;再向上攀登,就到太陽洞,在那里等日出的第一縷光射進洞里,那一刻,會讓人頓時覺悟,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看完日出後,到西門坡上,看偏橋城的山山水水,從那里可以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山峰岩石。
我們听了都羨慕不已。
這時一位凌家弟弟問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是什麼意思?
蕭遙劍搶著說這是莊子說的,意思是說,萬物皆產生于自然,又將返回自然。簡單地說,就是萬物皆造化。
萬物皆造化!
確實如此!
世間沒有一件事物逃得過成、住、壞、空,生于自然,又歸于自然。
話說,太陽洞是貴州省施秉縣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的喀斯特溶洞景觀,位于縣城西側西門坡懸崖處,因朝陽直射洞內得名。
走著走著,抬頭眺望,看見北邊有一座山峰,如浮空仙島,引起我們駐足停留。
船夫順著我們看的方向,遙指那座山說那座山就是雲台山。可惜沒有時間去爬,那里群山青翠嫵媚,峰巒層層疊疊,水清澄透明,雲潔白無 ,霧縹緲虛無,林幽靜深遽,最難得的就是那山上有許多種類的野生動物和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
船夫的話,讓我們听了,心生向往。
我說听你說,雲台山像一座仙山一樣美!
船夫說我未到過仙境,但我覺得仙境真如雲台山。
船夫口中提到的雲台山,位于施秉縣北部,距縣城區13公里,是白雲岩喀斯特地貌。
沿著驛道,我們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峽谷。
抬頭看見周圍都是險峻巍峨的峰岩,連綿不斷。
時已初冬,卻見崖壁上,青青的藤蔓攀爬,古樹臨空舒展,空氣清爽,峽谷里一派生機盎然,仿佛此處無冬。
這邊的峽谷不是狹窄的,而是平緩開闊的谷地,抬頭可見藍天白雲,白鷺安閑飛過。
驛道旁就是溪流,河床以卵石細沙鋪地,流水晶窪碧透,順著寬綽的河道款款流淌。
仔細看,清澈晶亮的溪水中,鰲蟹結隊,魚蝦自由往來。
環境清幽而不閉塞,讓人留連其中。
船夫對我們說在偏橋的西北部,約距縣城28里路的地方,有一條出自崇山峻嶺的小河,叫杉木河,水質清澈純淨,可以掬飲。在杉木河兩岸,山岩形狀非常奇特多樣,又多洞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問船夫你怎麼知道那個地方?
船夫說在外間,人人皆知杉木河,卻少人知偏橋名。杉木河的杉木很有名氣,皇家廟堂都是指定選用這里的杉木,有錢人更是趨之若鶩。我跟人家去那里取杉木,進入過那里的森林中。
蕭遙劍說大哥,你真是人不可貌!見識廣博!
我說我剛才听你說起諸葛洞,你有沒有去過那里?
船夫說我們行船經過此地,都知道諸葛洞。諸葛洞,古代稱甕蓬洞;就在離偏橋約12里的望城坡山麓,是清水江流入舞陽河的入口段。舞陽三峽就是龍王峽、諸葛峽、西峽;其中諸葛峽兩岸懸崖峭壁,如刀削斧劈,河谷中,亂石戟列,水流湍急,濤聲如鐘,船行其間如入甕中,故得名甕蓬洞。該河段俗稱“石門坎”,以險灘密布、驚濤駭浪著稱。
我說它與諸葛亮有關吧?
船夫說對!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孟獲時,就在此屯兵,崖壁仍存烽火台殘垣。諸葛亮率軍到此,見如此險灘,就令人開鑿航道,後人感念諸葛丞相為民做事,就將此處更名為諸葛洞。
只是這個位置河道險阻,雖經多次開鑿,一發大水,亂石又堆滿其中,這里一直難以通航,直到清朝,在這里修了縴道以改善航運條件,古縴道在後世仍存。
此是後話。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喜歡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