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忙道︰
“這咸豐皇帝也沒有那麼不堪吧,父皇。”
“不是還罷退了穆彰阿等人嗎?”
隋文帝笑了起來,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
隋唐時期的茶,原本是屬于那種加入肉桂、姜等各種香料混合煮開後的“茶湯”。
但在金幕出現後,明清時期更加純粹,只用茶葉和開水沖泡的茶已經在各個世界線中流傳開來。
淡淡的茶香味在口中彌漫,這位大隋開國皇帝仿佛聞到了山間的清香,感受到了春天萬物競發的勃勃生機。
他悠然開口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換掉老臣原本就是常規操作,不值一提。”
“真正關鍵的是,咸豐在換掉老臣子之後做了什麼。”
楊勇恍然大悟,開口道︰
“什麼也沒做!”
隋文帝嘆了一口氣。
“對啊,他做了很多,但其實又什麼也沒做。”
“對一個強盛的王朝來說,什麼也不做的守成皇帝是最好的。”
“但現在這個大清嘛,嘿嘿……”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正當京師中咸豐皇帝為了諸多煩心事而大發雷霆時,戰火暫時平息的永安城內,也並不平靜。】
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聯袂坐到了大堂上。
大堂之下跪著一名容貌俏麗,舉手投足間頗為嫵媚的女子。
赫然是西王妃娘娘楊宣嬌!
楊秀清看了一眼蕭朝貴,示意蕭朝貴開口。
蕭朝貴搖了搖頭,道︰
“東王,此婦人乃是我之妻,我需要避嫌。”
楊秀清嗯了一聲,淡淡道︰
“楊宣嬌,你為天父上帝之女,天王親口承認之天嫂,本該為太平天國諸女做個榜樣。”
“你卻多次破壞規矩,讓女館之中對天國質疑聲浪大起,實在可恨!”
“著打六十大板,今後居家思過,再不許出外招搖,丟了本王這個兄長和西王的臉!”
楊宣嬌不敢置信地瞪大一雙美目,看著楊秀清、蕭朝貴這兩個都和她有過肉體之歡,如今還分別是她兄長、丈夫的男人。
“你、你們……”
“拖下去!”蕭朝貴發出怒吼。
啪。
啪。
啪!
六十大板打下來,楊宣嬌被打得血肉模糊,隨後被西王府的人抬走。
【從此,楊宣嬌再未出現在公眾視線之中。】
【在這件事情結束之後,楊秀清和蕭朝貴基本解開了心結,雙方重新成為了親密的盟友。】
鏡頭一轉,到了天王府中。
“什麼,楊宣嬌被打了六十大板?”
正在吃飯的洪秀全放下筷子,頓時失去了胃口。
永安雖然已經被包圍三個多月,但作為天王的洪秀全,各種享受還是一如既往,飯食也極為豐盛。
比不上大清皇帝每頓的一百多道菜,可對普通人來說也屬于一年只能吃一頓的超級大餐了。
站在洪秀全面前的是族弟洪仁 、外戚賴漢英等絕對心腹,臉色都很不好看。
他們當然很清楚,自家天王對楊宣嬌那個狐狸精沒有任何感情。
但沒了楊宣嬌的“天嫂下凡”,洪秀全就憑空少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用來敲打楊秀清、蕭朝貴的手段。
洪仁 表情頗為不好看地開口說道︰
“天王,這一次東王和西王突然聯手發難,楊宣嬌又是西王娘娘,咱們也確實沒辦法反應啊。”
老公要算計家里的老婆,旁人怎麼可能有時間插手得上?
洪秀全沉默片刻,哼了一聲。
“罷了,左右只是個女子,用不上也沒法子。”
【然而,洪秀全並沒想到,楊秀清接下來還有動作。】
【或者說,是機會找上來楊秀清。】
東王府。
諸多太平天國的官員不斷進入書房,向楊秀清稟報各種事項。
楊秀清毛筆寫到飛起,時不時還要蓋下自己的東王大印。
眼下的太平軍主要任務還是作戰,故而那些負責行政的官員們反而無所事事,負責軍務的楊秀清卻忙碌無比。
突然,一名衣著打扮頗為古怪,頭上還戴著罩袍的男子跪在了楊秀清的面前。
楊秀清看到來人模樣,心中不覺一驚,道︰
“有事?”
罩袍男子點了點頭,將一份密折遞給了楊秀清。
楊秀清定楮看完,頓時大怒。
“這個混賬東西!”
“點齊兵馬,跟本王走!”
楊秀清氣勢洶洶,帶著上千名東王府衛隊直接來到了某座軍營中。
前來迎接的馮雲山頗為驚訝︰
“東王這麼大的陣仗,這是……”
楊秀清表情平靜,但語氣卻頗為陰沉地開口道︰
“南王稍後便知,跟我來吧。”
兩人一路來到校場中。
這里,諸多太平軍的士兵正在刻苦訓練。
喊殺聲不斷,不少人揮汗如雨。
馮雲山略帶幾分自得,開口道︰
“東王你看,我麾下的兵馬可沒有放松訓練。”
楊秀清沒什麼反應,環顧一圈,目光鎖定在了一名正在帶領新兵訓練的軍帥身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秀清表情隨即轉冷,指著此人喝道︰
“將這個叛逆拿下!”
很快,這名軍帥就被五花大綁,押到了楊秀清面前。
【太平軍軍帥,周錫能。】
楊秀清冷冷道︰
“周錫能,你勾結韃子,妄圖將永安聖地獻給韃子以求取功勞的事情,本王已經知道了!”
“什麼?”馮雲山大吃一驚,“東王,這周錫能也是金田時期的軍帥,不可能吧?”
“他之前不是還在你麾下效力嗎?”
楊秀清哼了一聲,道︰
“這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
周錫能的確是金田起義時楊秀清的老部下。
太平軍轉戰象州時,經楊秀清奏請洪秀全批準,周錫能回到自己老家博白,招募之前沒來得及前往金田的拜上帝會會眾大約兩百人,打算返回廣西繼續加入太平軍的戰斗。
但不曾想,在行至永安州境內時,變故出現。
周錫能不知是覺得清軍圍城太平軍沒希望了,還是被清軍給抓住了。
總之結果是周錫能選擇叛變,投入清營。
欽差大臣賽尚阿得知周錫能是金田太平軍老臣後大喜,親自召見了周錫能,給了他封官進爵的許諾,讓他帶著麾下朱八、陳五等部下回永安城內當內應。
周錫能接受任務,回到永安城。
他秘密接觸,打算收買自己的兩名頂頭上司,監軍朱錫琨和巡查黃文安。
還派人去查探永安城內各地城樓、炮台、據點的防御布置。
周錫能非常小心,繞開了新頂頭上司馮雲山,天王府諸多丞相、官員們的耳目。
但他萬萬沒想到,老上司楊秀清卻發現了!
楊秀清為了擴大東王府的勢力,以“治軍”為名,在軍隊之中逐步安插、發展出了一個諜報系統。
同時,還有出自楊秀清麾下的將領、官員們,在他的支持下佔據了許多能接觸到關鍵情報的位置。
各個地方的細節匯報上來,再經過匯總,周錫能的馬腳也就泄露了。
周錫能當然不可能就這麼認罪,大叫喊冤。
“東王,我可是跟隨您的老部下啊!”
“也是您讓我回博白去招募人手的。”
“如今我出生入死,招募兩百人繞過韃子的防線,辛苦歸來永安。”
“我怎麼可能是叛徒呢?”
馮雲山也是半信半疑,忍不住道︰
“東王,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馮雲山和楊秀清之間的斗爭,現在還屬于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
說白了,大家都是為了太平天國的夢想而努力,爭的只不過是誰的排名更靠前,誰的權力更大。
還遠沒到那種你死我活,就算太平天國大業沒了也必須讓你下地獄的程度。
屬于“君子之爭”。
在這種前提下,馮雲山當然不願意看到任何人蒙冤,哪怕這個人是楊秀清的老部下。
楊秀清呵呵一笑,道︰
“周錫能,你畢竟也是個軍帥。”
“按照道理,須要天王才能治你死罪。”
“你既然不服,那就隨本王一起去見天王。”
楊秀清、馮雲山很快就將周錫能帶到了天王府。
“什麼,有人想要和韃子里應外合,獻出永安?”
洪秀全被這個消息震得頭皮發麻。
賴漢英在一旁听到這個消息,心中卻是一動,低聲開口道︰
“天王,這是個機會啊!”
“東王有很大可能是冤枉了周錫能,您不如直接把這件事情的聲勢弄得更大一些!”
洪秀全雙目一轉,露出笑容。
“是這個道理。”
很快,一場公審在天王府中召開。
這公審的規格很高。
不但洪秀全本人出面,他更是直接將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諸王,還有諸多丞相、軍師統統召集過來。
楊秀清理所當然地成為主審官。
砰一聲,楊秀清拍下驚堂木。
“周錫能,你認不認罪!”
周錫能依舊還是不認罪,大呼冤枉。
其他三王也是面面相覷,竊竊私語。
“老韋,周錫能不是東王的老部下嗎?”
“是啊,我記得之前在象州打仗的時候,他還挺賣力的。”
“搞錯了吧?”
大部分在場的高官也都是同樣的想法。
楊秀清無視眾人反應,雙目依舊緊緊地盯在周錫能身上,冷笑道︰
“還不認罪是吧?”
“來人啊,傳證人!”
很快,一名名證人先後出場。
有人指證,發現周錫能的部下在暗中窺探軍情。
有人指證,發現周錫能嘗試收買自己。
有人指證,自己從博白跟隨周錫能而來,也一起進過清軍大營,更將整個詳細計劃說出。
……
洪秀全等人听著听著,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凝重。
周錫能看著一個個證人,听著一番番證言,臉色逐漸變得慘白。
楊秀清砰一聲,又拍了驚堂木。
“周錫能,你還有何話說!”
周錫能身體一顫,心理防線徹底被擊垮,大叫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坦白,我認罪,東王饒命,天王饒命!”
周錫能砰砰磕頭,將所有來龍去脈全部說出。
洪秀全和其他太平天國重要人物听著,心中也是不寒而栗。
周錫能的準備其實已經是相當充足了。
若當真計劃實現,明日清軍就能里應外合破城!
洪秀全恐懼之下,心中涌起無限憤怒,破口大罵。
“這該死的叛徒,竟然背棄了天父上帝的榮光。”
“必須把他殺了,以儆效尤!”
其他在場諸王、高官也是同樣的想法。
這種叛徒,不殺留著過年?
楊秀清對著洪秀全點了點頭,向放在面前的驚堂木伸出了手。
下一秒鐘,楊秀清的身體突然顫抖、抽搐了起來。
洪秀全︰“???”
幾秒鐘後,楊秀清緩緩站起,聲音低沉。
“吾已下凡。”
洪秀全︰“……”
無奈之下,洪秀全只能和眾人起身,向下凡的天父上帝行禮。
楊秀清低沉道︰
“賢弟,這周錫能勾結韃子,想要破壞吾在地上之天國,你可知曉?”
洪秀全忙道︰
“之前的確不知,好在有楊秀清之助,如今確實是已經知曉了。”
楊秀清低沉地哼了一聲,道︰
“今日乃是吾給了楊秀清之啟示,否則吾之地上天國便被汝之不察給弄沒了!”
洪秀全額頭冒出汗水,尷尬道︰
“幸得帝兄無所不能,無所不察,是愚弟失察了。”
楊秀清低沉道︰
“汝有罪,有罪當罰。”
“今後,汝當發布旨意曉諭諸信徒,不得稱‘王’,只可稱‘主’。”
“待汝立下新功,吾自可再賞還于汝。”
洪秀全表情瞬間僵硬。
一股怒火猶如火山爆發在體內瘋狂升騰。
好你個楊秀清,之前不給稱“朕”也就算了。
現在特麼連“本王”都不行了?
有那麼好幾秒鐘,洪秀全恨不得當場和楊秀清撕破臉,大家一起爆了算了。
但關鍵時刻,洪秀全體內尚存的理智將他拉了回來。
現在要是真的翻臉,那永安城內所有的太平軍都爆了。
楊秀清固然是肯定活不了,但洪秀全也別想再安安逸逸地當什麼天王,只能是被清廷凌遲處死,舉族抄斬的下場。
洪秀全咬牙切齒,過了好一會才道︰
“愚弟知曉了。”
楊秀清又轉向眾人,低沉開口︰
“今後,天王洪秀全為萬歲,東王楊秀清為九千歲,西王蕭朝貴為八千歲,南王馮雲山為七千歲,北王韋昌輝為六千歲,翼王石達開為五千歲。”
“凡軍國大事,天王洪秀全做出諭令,頒布前當送呈東王九千歲楊秀清知曉。”
“爾等可知了?”
眾人等待片刻,見洪秀全始終並未開口,便齊聲道︰
“信徒等都知了。”
楊秀清低沉道︰
“好,今日便到此為止。吾歸天上去了。”
……
【借助“周錫能案”的公審,成功“天父上帝附體”的楊秀清再度把自己的身份提高,到了和洪秀全僅有咫尺之遙的“九千歲”。】
【同時,還在之前僅能處理軍務的權力之外,多了一項能名正言順干預政務的權力。】
【太平天國在制度上確立了洪秀全、楊秀清雙頭領導的政治格局。】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見狀不由好笑。
“這個楊秀清,還真是……”
這種裝神弄鬼的東西,之前在明教軍隊,也就是紅巾軍之中,同樣很多。
老朱也是親眼見證,親身參與過不少次。
如今太平天國這種種附體行為,讓老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和濃濃的吐槽欲望。
朱棣嘿嘿地笑了兩聲,想起自家大哥朱標。
朱標在世時,大明其實就已經很類似于這種“雙巨頭”制度了。
大部分國家的平常事務都是由朱標處理,只有少部分關鍵政務才需要稟報朱元璋。
許多後世史家學者就認為,朱標的死讓年邁的朱元璋不得不再度承擔起繁重的工作,導致本就年邁的朱元璋沒幾年便心力交瘁,與世長辭。
想到這里,朱棣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朱高熾。
如今的大明,名義上大部分政務是交給太子朱棣處理的。
實際上,這些政務都是由朱高熾來處理。
“嗯,就當是給這小子多點運動量,減肥!”
至于多辦公能否減肥這種見仁見智的事情,朱棣的選擇是拋在腦後。
金幕上,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也展開了討論。
【漢高祖劉邦︰你還別說,這楊秀清是挺有意思的,朕當年也就斬個白蛇,都沒辦法弄到這麼玄乎。】
劉邦這一聲感慨,等于承認了當年斬白蛇就是一個扯淡的騙局。
後世的諸多劉姓皇帝、劉家臣子們不免尷尬。
【漢武帝劉徹︰老祖宗言出法隨,天道如影隨形,自然是不需要像楊秀清這般故弄玄虛的。】
【光武帝劉秀︰正所謂大道至簡,老祖宗斬白蛇固然也不算什麼大事,實則天地之間的法則已經隨之而動了。】
【昭烈帝劉備︰人道繁瑣,天道直接。老祖宗去蕪存菁,和楊秀清的裝神弄鬼,那就是天差地別!】
漢初世界中,劉邦看著這些彈幕,忍不住哈哈大笑,撫須欣慰開口。
“你們看看,子孫多就是力量大,咱扯個謊都能有這麼多拍馬屁的!”
【宋太祖趙匡胤︰可以了你們這些姓劉的,已經很不要臉了,再繼續下去朕都要把隔夜飯吐出來了。】
【秦始皇嬴政︰朕不得不說,人多就是好啊!】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