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世界。
“皇阿瑪,息怒!”
胤 見勢不妙,也顧不得平日的雲淡風輕和君臣父子之別,沖上去就給康熙皇帝瘋狂拍背。
“咳咳咳,咳咳咳!”
弘歷這才回過神來,也趕忙沖了上去。
好一會之後,在胤 父子的通力合作下,康熙皇帝終于回過氣來。
“這該死的趙匡胤,該死的草寇劉邦,真是氣死朕了!”
胤 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皇阿瑪,您還是先回後宮休息下吧。”
眼不見為淨啊。
康熙無奈地翻了一個白眼。
“你忘了朕有個隨身金幕?”
“呃……”胤 頓時噎住。
弘歷剛想說,隨身金幕可以關閉或者暫停啊,系統不是早升級這功能了嗎?
但話到嘴邊,弘歷又一下子停住了。
這可是大清後代皇帝,身為老祖宗的皇祖父怎麼可能忍得住不看?
一時間,弘歷心中涌起了濃濃的擔憂。
這狗屁不肖子孫咸豐,不會就這樣把皇祖父活活氣死了吧?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永安城,天王府。
洪秀全虔誠地跪在地上,面前是一塊牌位。
【天父上帝神爺火華之神位】。
洪秀全在胸口畫了一個十字,喃喃自語。
“偉大的天父上帝,神爺火華,還請保佑你在東方的信徒子孫。”
“愚弟一定竭盡全力,讓帝兄的光輝照耀整個天下。”
如此這般,再三反復。
也不知道禱告了多久,外面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著,楊秀清帶著洪仁 走了進來,臉上滿是興奮的表情。
“天王,大捷,大捷!”
……
“什麼,殲滅清軍兩千人,而且打的還是烏蘭泰的部隊?”
“我方戰損不過千人?”
洪秀全听到這兩個數字,那叫一個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之下,他將楊秀清狠狠地夸獎了一番。
“東王,你果然不愧是帝兄附體之身,本王早就知道你是個能辦大事的人!”
“回去好好指揮作戰,地上天國的建立,終究還是要靠你來辦。”
楊秀清笑呵呵地點頭,腳步輕快的離去。
洪仁 看著楊秀清離去的背影,遲疑了一下之後,開口道︰
“天王當真要把所有軍務都交給他?”
洪秀全沉默片刻,道︰
“他還是有些能力的,暫且用他吧。”
洪秀全明顯不想提楊秀清,笑呵呵地開口道︰
“仁 啊,別說那些掃興的事情,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你好好陪本王喝兩杯吧。”
很快,洪秀全和洪仁 兩兄弟杯觥交錯,喝了起來。
洪秀全一口酒下肚,咂了咂嘴,感受著肚腹中那股緩緩蕩漾開來的暖意,不由感慨道︰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那些舉人、進士老爺們的生活。”
“如今當了天王,才知道這人上人的感覺真不錯啊。”
洪仁 將面前的鵝腿拿起,用力撕咬了一口,笑道︰
“誰說不是呢?等將來您的太平天國當真一統天下了,那什麼樣的享受沒有?”
洪秀全听完這句話之後,表情卻有些古怪起來。
“仁 啊,你真的相信咱們能奪取整個天下?”
洪仁 愕然反問︰
“難道天王不信?”
洪秀全哈哈一笑,抬高了聲調。
“本王若是不信,又怎麼可能從無到有建立太平天國呢?”
“你這話就不對,罰酒三杯!”
歷朝皇帝看到這里,心中都是一動。
【秦始皇嬴政︰很顯然,這個洪秀全就是一個胸無大志之人。】
【漢高祖劉邦︰朕之前還以為他是那種梟雄呢,沒想到啊,妥妥的小富即安心態嘛。】
歷朝皇帝目光何等毒辣,一下子就看穿了洪秀全心中的想法。
大清世界,正在後宮中吃飯的康熙皇帝回過神來,哈哈大笑。
“原來這個洪秀全不過如此,朕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胤 停下筷子,微笑道︰
“皇阿瑪說得是,大清的確是有些劫難,但也不是洪秀全這種宗教分子能推翻的王朝!”
弘歷這邊,正飽受著“御膳”的折磨。
大清皇帝的標準御膳,每頓要有一百二十道菜,能擺滿整整三個大桌。
這還不包括點心、水果、飲料在內。
還要經過太監口嘗進行試毒,等待足夠時間一般為半個時辰)確定無憂之後,才能上菜。
這麼長的時間,再熱騰騰的飯菜也早就涼了。
放涼的菜,各種腥羶的味道也就出來了。
最典型的就是——魚。
放涼的魚一口下去,那魚腥味只能說直沖天靈蓋,相當的刺激。
若如此,也就算了。
每道菜,還只能嘗三口,然後就必須放下筷子。
理由也很充分,防止有人知道皇帝的飲食喜好,在皇帝最喜歡的菜肴上動手腳。
本來這也就是康熙一個人的規矩,偏偏弘歷老爹是胤 這個死腦筋,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學胤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弘歷也只能和康熙、胤 一樣,一道菜嘗三口。
想象一下,放了一個小時,幾乎已經食之無味的菜肴。
大部分都還是不喜歡吃的類型,偶爾踫到好吃的還只能嘗三口……
對于擁有一個土生土長華夏胃的弘歷來說,這御膳太折磨人了!
偏偏不吃還不行。
皇上讓你這個孫臣坐一起吃御宴,那是給你臉了,你還敢不吃?
故而在听到了祖、父之間的討論後,弘歷迅速地放下了筷子,加入討論之中。
“皇祖、阿瑪,怎麼看出洪秀全本質的?孫臣也想知道一下。”
弘歷現在已經搞懂自家父祖真正的喜好了。
喜歡在兒孫輩面前顯擺知識!
只要弘歷能擺出一副啥也不懂的表情,肯定會被康熙夸獎為“善求知”。
胤 雖然每次臉上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這小子為何如此蠢”的表情,但只要弘歷能讓康熙心情好,那胤 下朝之後絕對不會罵弘歷一句,反而對弘歷的態度越發和煦。
你說不懂裝懂,弘歷未必學得來。
但踫到不懂的地方就積極發問,這還不簡單?
天底下弘歷不懂的事情多了去了!
听完弘歷的發問,康熙果然露出了笑容。
“弘歷啊,你還年輕,在觀人之術這方面確實有所欠缺。”
“朕和你阿瑪都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洪秀全胸無大志,他是斷然不可能成為下一個嬴政、朱元璋的。”
“太平天國有這般人來領導,大清又有何懼哉!”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太平軍和清軍激戰永安之際,北京城中的咸豐皇帝迎來了更多的煩心事。】
“這些個俄羅斯人,怎麼就如此不知滿足!”
氣憤的咸豐皇帝,直接將一份來自伊犁將軍奕山的奏折摔在了桌子上。
這份奏折之中,主要呈送的是俄羅斯方面關于在新疆邊境地區設立貿易口岸的要求。
杜興國在一旁趕忙勸說道︰
“皇上息怒,奕山將軍也僅僅是將俄羅斯人的要求呈送,並未答應。”
咸豐皇帝怒氣沖沖地開口道︰
“他若是敢答應,朕就摘了他的頂戴花翎,讓他滾回東北老家種田去!”
俄羅斯人在這份通商條約之中獅子大開口,不但要求全面開放新疆多處口岸,甚至還要求對來自俄羅斯的貨物完全免征關稅,俄羅斯人在中國境內如有不法事宜必須由俄羅斯官員進行懲辦,等等。
最過分的是,俄羅斯人竟然還聲稱為了想要保護在新疆的貿易權益和俄人領土安全,希望能在大清新疆省府伊犁駐扎一支軍隊!
大清是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不假,但俄羅斯人這條約即便是在妥協成性的道光皇帝看來都過于離譜,更何況是剛剛登基沒兩年,雄心勃勃想要中興大清的咸豐皇帝?
“皇上息怒,如今西洋諸夷虎視眈眈,若是因此和俄羅斯開戰,對大清而言並非好事。”
“皇上還是應當忍一時之怒,先讓大清強盛起來,將來廢除這些條約也不過是皇上您一句話的事情罷了。”
杜興國好說歹說,總算是讓咸豐皇帝冷靜下來。
“告訴奕山,這份條約必須拒絕!”
“大清可以讓步,但絕對絕對不可能超過《南京條約》。”
“朕就不信,那俄羅斯人當真就會從萬里之外的莫斯科調集大軍前往新疆!”
說完,咸豐皇帝氣憤地將這份奏章丟到了一旁。
第二份奏章,也沒能讓咸豐皇帝開心。
“河南捻匪肆虐?”
“捻”是淮北一帶的方言,意思大致是“一股、一伙”的意思。
在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小農經濟被摧毀,許多人衣食無著,很快變成了流民、災民。
而朝廷方面的國庫收入又因為各種不平等條約而銳減,根本就沒有能力來對流民們進行賑濟。
為了活下去,這些流民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落草為寇。
幾乎就在太平天國起兵的同一時間,捻軍起義也在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江甦北部、山東西南部一帶爆發了。
來自安徽亳州的張洛行、龔得樹等起事“結捻”,短短時間內就聚攏了數萬流民,攻破河南永城。
隨後,張洛行轉戰河南、安徽各地。
剛剛獲得的這份奏折上,清楚寫明了前不久發生的事情。
張洛行召集各地捻軍,在亳州雉河集歃血為盟。
各地捻軍大小首領公推張洛行為盟主,號稱“沃王”,正式發動抗清起義,自稱“十八鋪聚義”。
捻軍短短時間內,數量爆發式地增長,已經逼近了十萬人大關。
論戰斗力,捻軍在清廷看來其實就是一股真正的“亂匪”,揮舞著鋤頭鏟子的農民搞事罷了。
和太平天國相比,捻軍的戰斗力屁毛也不是。
但問題在于,捻軍起義可是在中原地區爆發的!
中原,這可是華夏文明核心中的核心區域。
一旦捻軍規模繼續鋪開,那大清朝就真的要完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咸豐怎麼敢不重視?
發泄式地怒罵了一通之後,咸豐看向杜興國和幾名軍機大臣。
“眼下還有精兵強將能調集去剿滅捻匪的嗎?”
眾人頓時沉默。
精兵強將?
能打的,還能調動的,不都已經被賽尚阿調去了永安城嗎?
杜興國吞吞吐吐地解釋完畢,咸豐皇帝也沉默了。
良久後,他開口道︰
“讓賽尚阿抓緊剿除永安亂匪,至于捻匪,責令各地總督、巡撫、提督務必擇期剿除!”
捻軍的事情也丟到一旁,咸豐皇帝感覺這地方上送過來的奏折是看不下去了。
破事簡直多得煩人!
于是他干脆跳過了接下來一堆地方官的奏折,選擇了一份京官的奏折來看。
北京城中風平浪靜,你們這些京官總不可能給我找事了吧?
事實證明,咸豐皇帝顯然是痴心妄想了。
這份來自京官的奏折,他越讀臉色就越是鐵青。
終于,咸豐皇帝忍無可忍,一巴掌將這份奏折拍在了桌子上。
“他娘的,這個曾國藩,都在和朕說些什麼狗屁!”
杜興國有些疑惑,拿起奏折一看,也愣住了。
過了好幾秒鐘,杜興國也忍不住說了一句。
“這個曾國藩……”
瘋了吧?
曾國藩說啥了?
罵人。
罵誰?
咸豐!
沒錯,曾國藩竟然在這篇奏折之中,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咸豐皇帝。
他認為,咸豐皇帝上任至今,雖然將穆彰阿等幾名投降派首領罷退,但卻並沒有真正地追究責任,也沒有將投降派連根拔起。
大清官場上貪污腐敗成風的情況,咸豐皇帝也沒有進行扭轉。
國庫的虧空,也不想辦法彌補。
各地起義頻繁,也不懂進行練兵。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登基快兩年,啥也沒干成!
這如何不讓咸豐皇帝憤怒?
“朕這兩年來嘔心瀝血,日以繼夜地處理政務。”
“他一個小小侍郎,竟然說朕什麼都沒干?”
“朕要摘了他的頂戴,把他發配到新疆去戍邊!”
咸豐皇帝極為罕見的大發雷霆。
嘩啦啦,在場的幾名大臣全部跪下了。
“皇上息怒!”
其他幾名軍機大臣也就說了這麼一句,接著看戲,心中不乏幸災樂禍。
曾國藩是投降派首領穆彰阿最欣賞的弟子之一,眾人皆知。
穆彰阿倒台之後,曾國藩也是少數沒有趁機落井下石之人。
再結合眼下這篇奏章,難說曾國藩是不是借著進諫的機會,幫恩師穆彰阿出氣。
大家都不傻,誰也不會去接這個茬。
那可是會要命的!
只有季芝昌硬著頭皮開口︰
“皇上,您繼位之後廣開言路,為天下人所稱贊。”
“若是曾國藩因言獲罪,不免會讓天下人灰心,還請皇上明鑒!”
杜興國也回過神來,忙道︰
“皇上,曾國藩此人是頗為清廉自持的,您就當他是個海瑞、魏征。”
“朝中有海瑞、魏征在堂,豈不是更顯得皇上有容人之量?”
好說歹說,咸豐皇帝終于平息怒火,恨恨開口。
“這混賬東西,朕以後再也不想看到他的折子!”
鏡頭一轉,季芝昌坐在曾國藩家書房中,對著曾國藩苦笑道︰
“曾大人,你也是,怎麼就這麼耿直!”
“皇上是個年輕人,你用詞如此直接,他怎麼能接受得了?”
曾國藩沉默片刻,開口道︰
“若我前兩份折子能被皇上采用,我也不必如此。”
“無非就是效仿海瑞罷了。”
季芝昌身體顫抖了一下,忙以前輩的身份教訓道︰
“曾大人,當海瑞有什麼用?海瑞的下場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
“況且,海瑞又能改變什麼了?他什麼也改變不了。”
“你若是當真想要為大清做一點事情,就更應該好好地經營自己,將來身居更高的位置,才有希望!”
曾國藩沉默良久,緩緩搖頭。
“可我是漢人。”
漢人怎麼可能和滿人相提並論呢?
也只有杜興國這種從咸豐皇帝幼年開始悉心教導的帝師,才能超越大清立國以來對漢人大臣的制度性封鎖,獲得影響國政大事的權力。
其他的漢人大臣,哪怕是當了尚書、大學士,進了軍機處,又有什麼鳥用?
國家大事,還不是皇帝和滿、蒙大臣商量做決定,漢人大臣也就是一個負責執行的角色罷了。
季芝昌聞言也是默然,片刻後嘆了一口氣,拍了拍曾國藩的肩膀,然後離開。
【無論曾國藩初心如何,但他的先後三份奏折,的確是切中要害地指出了大清此時的諸多弊病。】
【更難得的是,曾國藩並非只會批評,還給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但咸豐皇帝所謂的“廣開言路”,其實僅僅是面子工程罷了。】
【那些足夠難听、足夠一針見血,必須要通過大刀闊斧來進行改革的真話,並沒有被這位年輕的皇帝真正接納。】
【願意說真話,辦真事的曾國藩和其他人,也只能在一次次的失望後,最終選擇沉默。】
【但沉默就有用了嗎?】
【那些沒有得到解決的內憂外患,只會愈演愈烈。】
【大清帝國的未來,正朝著壞的一面急速傾斜。】
看到這里,大隋世界中,隋文帝嘆了一口氣。
“看來,朕之前是選錯的。”
“的確是應該用六皇子奕欣來當太子的。”
楊勇呃了一聲,不是很能接受自家老爹的這番話。
楊勇的性格偏向守成,其實就是咸豐皇帝的類型!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