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集團易主,華夏山海汽車集團正式入主大眾集團……”
“天價交易,德國大眾集團交易獲得德國政府批準……”
“大眾集團轉向……”
“山海汽車集團成為大眾集團新主人,旗下多個品牌迎來新機遇……”
一則新聞爆出,直接引爆了整個汽車圈。
而在德國,無數民眾也熱議了起來。
大眾集團啊,這可是德國的驕傲啊。現在,德國的驕傲徹底易主了,雖然保時捷加速還持有股份,但是持有股份僅僅只剩下百分之三十了。
大眾,保時捷,奧迪,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杜卡迪等等,這都是歐洲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啊。
而且歷史比較悠久,賓利更是已成立于1919年。
保時捷成立1931年,大眾成立1937年,杜卡迪1926年等等。
這些品牌,隨便拉出來一個,曾經就是在世界上響當當的存在。
但是現在,風水輪流轉啊,這些品牌落入到山海汽車集團手里。
山海汽車集團,一個成立僅僅十幾年的汽車企業,卻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成為全球第一大超級汽車集團,成為世界巨無霸。
現在,這個巨無霸收購了大眾集團,實力再次增加了很多,同時更方便他們在歐洲的銷售。
山海汽車集團之前就收購了法國的雷諾,讓雷諾直接重生。現在雷諾可是歐洲銷量第一的歐洲品牌。
雷諾和大眾差不多,雷諾也是法國這邊佔了一小部分股份,大部分股份都在山海汽車集團手里。
不過雷諾也獲得了好處啊,銷量增加了,也帶動了法國的就業。
現在雷諾在法國的工廠給法國提供了幾萬個工作崗位,納稅也不少。
原來的股東也賺到了不少錢,總體上雷諾是賺的。
這也是為啥大眾股東願意的原因,與其坐著等死,還不如搏一把呢。
再驕傲的人,在現實面前也得妥協。德國政府也嘗試著救助大眾集團。
這幾年為了扶持大眾集團,德國也花了不少錢,動用了不少資源。
但是最後還是不行啊,車子銷量不斷的下滑,市場佔有率不斷的降低,欠債越來越多。
現在,有人接盤,大眾集團這個爛攤子終于算是甩出去了。
“山海汽車集團入主也好,希望大眾集團越來越好……”
“這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買到技術更厲害的大眾汽車了啊……”
“希望山海汽車集團帶來更智能化的產品……”
“我只關心,能不能用到更便宜更好的汽車……”
德國內部,很多民眾看到這些消息後,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他們的傲慢這幾年早就被打下去了,對于華夏的態度也和二十多年前完全不一樣了。
大眾集團總部,整個總部氣氛完全不同了。
其實在此之前,大眾集團已經裁員了好幾次了。包括總部的一些高管,也都裁掉了。
現在,交易達成,剩下的人也是很忐忑。他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裁掉。
現在工作不好找啊,德國這邊失業率這些年也是不斷的提升。
這次山海汽車集團入主大眾集團,大眾集團的不少人都帶著期待。
其實不僅大眾集團的人充滿了期待,連德國政府也都充滿了期待,希望山海汽車集團能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特別是就業方面,德國政府希望新的大眾集團,能夠給德國提供更多的就業。
現在,就業是歐洲的大難題,就業率不斷的下滑。
而且出生率也在不斷的下滑,特別是華盛的保姆機器人在德國發售之後,結婚率再次降低了不少。
社會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人口問題,所以德國政府也想改變。
大眾集團總部的會議室內,第一場會議召開。
這次參加會議的人主要是山海汽車集團的人,還有保時捷家族的一些人。
至于原來大眾集團的高層,已經基本上裁掉了,僅剩下的一些也沒有太多話語權。
“各位,從今天開始,大眾集團將會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山海汽車集團,將會把最先進的技術帶到我們大眾集團。我們大眾集團,將會全面轉向電動化……”
葉輝是山海汽車集團派過來的總裁,未來執掌大眾集團。
“電動化,智能化是汽車產業的未來。同時,我們大眾集團還會開展新的業務,這個業務就是光伏儲能業務……”
葉輝直接說道,調出資料。
光伏儲能業務,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家庭安裝光伏板和儲能櫃。
安裝好以後,光伏發的電進入儲能櫃儲存起來。儲能櫃儲存的電可以家庭使用,也可以直接給電動汽車充電。
如此一來,就能形成一套循環。
光伏發電,儲能櫃儲能,電動汽車用電。
在歐洲,電費是很貴的。在德國,一度電的價格,超過3塊錢人民幣,而且還不含稅。含稅之後,價格甚至能到四五塊人民幣一度電。
這個價格,哪怕德國是高收入國家,電費也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歐洲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也正因為如此,現在歐洲的主流還是燃油汽車。因為用電車並不便宜。
反而在歐洲,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更貴。
電費貴,車子貴。
在華夏賣十萬人民幣的汽車,在德國這里最少也得三十多萬人民幣才能買到。
電費貴,車貴,德國人也不都是有錢人。他們很多人每個月也是節省著過啊。
現在,山海汽車集團收購了大眾集團之後,利用大眾在歐洲的優勢,可以讓大眾汽車的車子便宜不少。
同時光伏儲能產業,也能讓用車成本降低更多。
當然,最重要的是,華夏的電池產業和光伏產業發達啊,產能很大啊。
這些東西,山海汽車集團有現成的東西。到時候直接換個標就行了。
從華夏采購光伏板,采購電池,采購管理系統,組裝在一起,那就是大眾集團的光伏儲能裝備。
如此一來,華夏也得到了紅利,德國也得到了紅利,雙贏多好。
現在整個歐洲在能源方面,都面臨著很多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拿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歐洲的環保人士,弄的德國現在連核電站項目都不敢啟動了,而光伏發電,最符合環保人士的口味,在歐洲市場很大,華夏早就盯上了歐洲這個產業了,去年的時候華夏在光伏技術上有了新突破,所以現在正好拿到歐洲來賺錢還是很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