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打的笑容瞬間凝固,溝壑縱橫的臉上浮起陰雲︰\"我也听說了。這些年我們在邊城吃了不少虧,單于咽不下這口氣。\"他攥緊腰間短刀,喉間發出低沉的怒吼,\"但他若敢再來,定叫他有來無回!\"話音未落,不遠處突然傳來孩童的笑鬧聲,三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追逐著跑過,最前面的紅衣女孩發間還別著秦地特有的絹花。
\"阿依古麗!別跑太遠!\"漢軍婦人李氏從布莊門口探出身,她身上的襦裙已改作窄袖樣式,便于勞作,\"快回來幫阿娘算賬!\"女孩咯咯笑著轉身,露出與漢人別無二致的清秀眉眼——那是張強同袍的遺孤,五年前父親戰死沙場後,被當地牧民收養,如今說著一口流利的當地語,卻也認得全部秦篆。
這樣的場景在朔方早已司空見慣。自咸陽失陷,邊塞秦軍與中原斷了聯系,卻在這片土地扎下了根。軍營里,老兵教牧民鍛造鐵器,匈奴騎士傳授馬上作戰技巧;市集上,羌人少女售賣自制的奶酒,漢家匠人支起攤子修補皮具。更有不少士兵與當地女子成家,他們的孩子生在朔方,說著雙語,既認得秦軍軍旗,也听得懂草原長調。
夕陽西下時,軍營炊煙漸起。伙房里,秦軍伙夫老王正和吐蕃廚娘卓瑪爭論著調味。\"這胡辣湯就得放秦椒才夠味!\"老王揮舞著木勺,鼻尖沁著汗珠。卓瑪卻笑著往鍋里撒了把孜然︰\"加這個,保證讓你嘗出草原的味道!\"兩人斗嘴間,幾個孩童踮著腳趴在灶台邊,等著分食剛出鍋的肉夾饃。
夜深人靜,張強登上城樓巡查。月光如水,灑在廣袤的草原上,遠處匈奴部落的氈帳零星閃爍著燈火。風掠過他耳畔,帶來隱隱約約的馬頭琴聲。\"伍長,戍堡那邊傳來消息。\"一名年輕士兵疾步趕來,\"哨騎發現可疑蹤跡,可能是單于的探馬。\"
張強握緊腰間彎刀,望著月光下的朔方城。城中燈火點點,不時傳來嬰兒的啼哭與婦人的低語。這些年,他們在這里修建學堂,教孩子們讀書識字;開墾荒地,讓沙漠邊緣長出成片的麥田;還架起了望塔,與周邊部落互通消息。這座城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要塞,而是漢胡各族共同守護的家園。
\"傳令下去,加強戒備。\"張強的聲音堅定如鐵,\"但不要驚擾百姓。明日一早,我去拜訪阿骨打大叔,讓他聯絡周邊部落。\"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恍若咸陽宮前的星河,\"無論誰想打破這份安寧,都得先踏過我們的尸體。\"
與此同時,朔方城最大的客棧里,新國商會的商人正與當地首領們議事。波斯地毯上擺滿瓜果美酒,燭火搖曳間,粟特商人用生硬的秦語說道︰\"听聞南方楚國欲招降秦軍,諸位怎麼看?\"
阿骨打重重灌下一碗馬奶酒,銅制酒碗在案幾上砸出悶響︰\"那些秦人,早就是朔方的人了。楚國想得美!他們一副貴族作派,早已經不把百姓當成人,真要是他們當權了,怕是骨頭變成渣子都交不完賦稅!\"
他身旁的漢人商賈李掌櫃撫須笑道︰\"不錯。我們在此地通商互市,休戚與共。若有人敢來犯,我們定當同仇敵愾!楚國人,我們可當不起,否則真要成為春申君的門客奴僕了!\"
窗外,夜風送來軍營方向傳來的更鼓聲。城中某處,傳來新婚夫妻的歡笑聲——那是秦軍屯長之子迎娶本地少女的喜宴。月光溫柔地籠罩著這座邊塞小城,見證著不同血脈、不同文化的交融與共生,也見證著一群被遺忘的秦軍,如何在絕境中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當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朔方城又迎來了新的一天。市集重新熱鬧起來,秦軍士兵與牧民們一同驅趕著牛羊,孩童們追逐嬉戲,商隊的駝鈴聲在街巷間回蕩。這里沒有朝堂的勾心斗角,沒有權力的明爭暗斗,只有一群人,為了守護共同的家園,默默耕耘,靜靜等待著命運的下一次挑戰。
朔方烽火
朔方城的秋夜格外清冷,寒風裹挾著砂礫拍打在城牆上,發出沙沙的聲響。中軍大帳內,牛油燭火搖曳,將蒙恬的身影拉得很長。這位大秦名將身披玄鐵甲冑,腰間懸掛著那柄寒光閃閃的青銅劍,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地盯著面前的羊皮地圖。
“報——”隨著一聲高喊,一名渾身塵土的斥候掀開帳簾,單膝跪地,“啟稟將軍,匈奴近期商隊往來頻繁,每日進出竟達十余支,人數遠超往常!”
蒙恬神色凝重,伸手接過斥候遞來的情報竹簡,仔細翻閱。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緩緩滑動,標注著匈奴商隊的行進路線和停留地點。“你們看,”他突然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這些商隊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每一處停留點都恰好避開我們的常規巡邏路線,而且停留時間總是在夜間,這其中必有蹊蹺。”
帳內眾將紛紛圍攏過來,借著燭火查看地圖。偏將王離皺著眉頭說道︰“將軍,依末將看,匈奴這是學聰明了。以往他們總是大舉進攻,如今改走商隊路線,怕是想扮作商賈,混入城中,來個里應外合!”
蒙恬微微點頭,神色愈發冷峻︰“不錯。匈奴單于冒頓野心勃勃,怎會輕易放棄朔方城這塊肥肉?傳令下去,即刻增派暗哨,密切監視匈奴商隊動向。但切記,不要打草驚蛇。我們要將計就計,讓他們自投羅網!”
“將軍的意思是……”眾將面面相覷,眼中滿是疑惑。
蒙恬緩緩抬起頭,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既然他們想混入城中,那我們就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他的手指重重地按在地圖上朔方城的位置,“但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帳內一片寂靜,眾將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蒙恬繼續說道︰“王離,你率兩千精兵,在東、西、南三門內側的民居中堆放木柴和引火之物,越多越好。記住,要隱秘行事,不能讓任何人察覺。一定在放火時注意只燒柴草,不要燒到房屋。”
“啊,這可是太難了,風大,柴干,屋子更是油氈……”
“笨了,柴火上多澆水,油氈上多放沙土,火小煙大就行了,到時候把人都提前下到地窖中 千萬別傷到百姓。”
“末將遵命!”王離抱拳領命。
“李信,你帶領三千弓箭手,埋伏在城牆上。等匈奴大軍進城,听我號令,立即放箭。同時,關閉城門,切斷他們的退路!如果匈奴人向北突圍,就不要阻攔,只是射殺就是了。防止他們狗急跳牆。”
“諾!”李信大聲應道。
蒙恬環視帳中眾將,神色嚴肅︰“此事事關重大,務必嚴格保密。若有泄密者,軍法處置!另外,派人通知城中百姓,近期盡量不要外出。這場戰斗,我們只能勝,不能敗!朔方城不僅是大秦北疆的屏障,更是萬千百姓的家園,絕不能落入匈奴之手!”
“末將等願隨將軍死戰!”眾將齊聲高呼,聲震帳外。
散帳後,蒙恬獨自將一員大將留在帳中,凝視著地圖上匈奴商隊的路線,久久未動。他深知,這場戰役凶險異常。匈奴此次謀劃必定十分周密,稍有不慎,不僅朔方城難保,還會讓大秦北疆陷入危機。但他更清楚,作為大秦的將領,守護疆土、保家衛國是他的職責所在。
“王保,你領著一千精騎,裝成普通客商商隊,在最偏僻的商堡駐扎,那里偏離匈奴人的進軍路線,等到城中起火趙煙,率部出征,就在北城外百里設伏,等到單于夜遁,逃到此處休息喘息時攻擊,然後連夜追擊,將他們膽子打破,長長記性!”
王保是少年將軍,一直在邊塞,從小就是和馬背少數民族一起成長,又有秦軍的教導,兼備兩家之長,手下有五百的少數民族騎兵,再配備秦軍的精騎,足夠匈奴人喝一壺了。
“末將遵命,早就想到匈奴王庭一逛了,這次我們一人三馬,輕裝上陣,千里追擊,一定將王庭踏破!”
年輕人有魄力,手下有沖勁,與匈奴和周圍少數民族騎兵一樣,長在馬背上,沒有帳篷一樣能生存,真有可能滅了匈奴這一支。
夜色漸深,朔方城內外一片寂靜,只有偶爾的更鼓聲打破這死寂。蒙恬披上皮裘,走出大帳,登上城樓。寒風呼嘯,吹得他衣袍獵獵作響。遠處,匈奴的營地燈火點點,隱隱傳來陣陣馬蹄聲和號角聲。蒙恬握緊腰間的劍柄,心中暗暗發誓︰匈奴,這次你們必將有來無回!
接下來的幾日,朔方城表面上一切如常。城門照常開放,百姓們依舊往來于市集,但城中的氣氛卻愈發緊張。蒙恬的計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士兵們趁著夜色,將大量的木柴和引火之物悄悄運到指定地點,城牆上的弓箭手也早已埋伏妥當,只等匈奴大軍自投羅網。
這日清晨,斥候再次來報︰“將軍,匈奴又一支規模龐大的商隊正向朔方城而來,人數約有三千,還攜帶了大量貨物!”
蒙恬聞言,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終于來了,有可能單于就在商隊後面尾隨。傳令下去,按計劃行事!”
隨著蒙恬一聲令下,朔方城的東、西、南三門緩緩打開。北城門口,守城士兵們佯裝松懈,對這支匈奴商隊只是簡單盤問便放行。商隊首領是個滿臉絡腮胡的匈奴漢子,他看著城門大開,心中暗自得意,以為大秦的守軍果真沒有察覺他們的陰謀。
商隊緩緩進入城中,打頭的幾輛馬車裝滿了貨物,看起來並無異常。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車上的貨物堆放得十分松散,顯然另有乾坤。隨著越來越多的馬車和匈奴人進入城中,蒙恬站在城樓高處,目光如電,緊緊盯著這支商隊的一舉一動。
當商隊的大部分人馬都已進城,只有少數後衛還在城外時,蒙恬突然舉起手中的令旗,大聲喝道︰“動手!”
霎時間,城牆上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城中的匈奴人。與此同時,預先埋伏在民居中的士兵點燃了木柴,熊熊大火帶煙瞬間燃燒起來,將匈奴商隊的退路徹底阻斷。匈奴人萬萬沒想到會中此計,頓時陣腳大亂,紛紛拔出彎刀,試圖突圍。
“關閉城門!”蒙恬再次下令。厚重的城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閉合,城外的匈奴後衛見勢不妙,想要沖進城內救援,但為時已晚。城樓上的弓箭手對著城外的匈奴人一陣猛射,將他們死死壓制住。
城中,匈奴商隊首領揮舞著彎刀,大聲喊道︰“不要慌!給我殺出去!”但火勢越來越大,濃煙滾滾,再加上秦軍的箭雨不斷,匈奴人傷亡慘重。許多匈奴士兵還沒來得及反抗,沒被大火吞噬,卻被煙霧嗆倒,或是被亂箭射死。
蒙恬看著城中混亂的局面,心中明白,雖然已經成功將匈奴人困在城中,但這場戰斗還遠未結束。匈奴人必定不會輕易放棄,他們的主力大軍很可能就在附近,隨時會趕來救援。
“傳令下去,加強城防!所有士兵嚴陣以待,防止匈奴援軍攻城!”蒙恬對身邊的傳令兵說道。
果然,不出蒙恬所料,沒過多久,遠處便傳來陣陣馬蹄聲,匈奴的主力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朔方城殺來。匈奴單于冒頓親自率領一萬騎兵,氣勢洶洶地沖到城前。
“蒙恬!你竟敢算計我!快放了我的人,否則我踏平朔方城!”冒頓在馬上大聲叫囂道。
蒙恬站在城樓上,神色鎮定︰“冒頓,你以為這點小伎倆就能騙過我?今日,你們一個都別想活著離開!”
冒頓大怒,下令攻城。匈奴騎兵們揮舞著彎刀,向城門沖去。城牆上,秦軍的弓箭手和投石車早已準備就緒。隨著一陣呼嘯聲,箭矢和巨石如雨點般砸向匈奴騎兵。匈奴人雖然勇猛,但在秦軍嚴密的防守下,一次次的沖鋒都被打退,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