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看著士兵們不斷倒下,心中又急又怒。他深知,如果不能盡快攻破朔方城,被困在城中的三千精銳必死無疑,關鍵是里面還有他的最重要繼承人之一,也是他最重要的支持部落。外面帶來的萬人精銳之師,一大半就是這支部落的,不用他下令,眾人已經按捺不住了。
凜冽的北風裹挾著細沙,在城牆間呼嘯穿梭,似在為這場殘酷的攻防戰奏響挽歌。匈奴人的戰鼓如悶雷般在荒原上滾動,震顫著每一個人心底的恐懼。蒙恬身披玄鐵甲冑,手持長劍,立于城頭,冷峻的目光凝視著城下如潮水般涌來的匈奴大軍。他的臉龐被城頭搖曳的火把映得忽明忽暗,堅毅的輪廓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冷靜。
匈奴人的攻勢愈發猛烈,這次他們竟將戰死的馬匹與勇士的尸體堆積成小山,又用隨軍的大車拼湊成簡陋卻高聳的登城台。血肉與木材搭建的“天梯”在匈奴人的吶喊聲中緩緩逼近城牆,腐肉的惡臭混著血腥氣隨風飄散,令人作嘔。隨著一聲令下,匈奴勇士如蟻群般順著登城台攀爬而上,他們手持彎刀,眼中閃爍著瘋狂的殺意。
“放!”蒙恬一聲令下,早已待命的秦軍士兵奮力將黑油罐子砸向登城台。黑油如毒蛇般順著尸體與木材流淌而下,緊接著,一根燃燒的火把劃破夜空,瞬間點燃了整片“死亡天梯”。
熊熊烈火沖天而起,黑煙蔽日,淒厲的哀嚎聲撕破天際。那些攀爬在登城台上的匈奴勇士,瞬間被火海吞噬,有的渾身著火,如墜火窟的流星般從高處墜落;有的被烈焰逼得無處可逃,只能絕望地在火海中翻滾掙扎。城頭上的秦軍趁機將幸存的匈奴士兵迅速斬殺或推下城頭,攻勢在這凶猛的火攻中被無情瓦解。
城下,匈奴大軍並未因一次次的失敗而退縮,反而愈發瘋狂。他們再次發起沖鋒,每一波攻勢都伴隨著震天的喊殺聲。蒙恬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秦軍防守。
城牆上,士兵們不斷地向城下投擲火把、滾木 石。巨大的滾木順著城牆轟然滾下,砸得匈奴士兵血肉橫飛;尖銳的 石如雨點般落下,將匈奴人的盾牌砸得粉碎。每當匈奴人的攻勢稍佔上風,黑油便如惡魔般傾瀉而下,熊熊烈火再次燃起,不僅燒毀了匈奴人的攻城器械,更澆滅了他們的斗志。
三次強攻無果後,匈奴人的士氣已降至冰點,即便他們靠食用奶酪和肉干補充體力,卻始終無法突破秦軍在城頭的防線,只能在城牆上被壓制,最終被無情地推下深淵。
與此同時,城中被困的匈奴商隊在秦軍的圍攻下死傷慘重。但剩下的匈奴人深知退路已斷,只能負隅頑抗。他們緊緊簇擁在一起,將小單于護在中央,試圖殺出一條血路。小單于騎在一匹矯健的黑馬上,手中寶刀寒光閃爍。他目光如鷹,掃視著四周的秦軍,臉上滿是決絕與不甘。
絕望之下,小單于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他雙腿一夾馬腹,黑馬如離弦之箭般沖入秦軍陣中。手中寶刀揮舞如風,寒光過處,十幾把秦軍的刀槍瞬間被斬斷,刀鋒卻依舊鋒利如初,毫無卷刃之態。
秦軍士兵們見狀,紛紛後退,眼中滿是恐懼。小單于在秦軍陣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秦軍死傷一片。
蒙恬在城樓上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贊嘆小單于的勇猛。但他深知,若不盡快解決小單于,這場戰斗將陷入僵局。于是,他大喝一聲︰“隨我來!”親自率領一隊精銳親兵,如猛虎下山般從城樓上殺下,直撲小單于。
蒙恬手持寶劍,身姿矯健,沖入敵陣。他的劍法精妙絕倫,每一劍都直指要害。寶劍與匈奴士兵的彎刀相撞,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在他的帶領下,秦軍士氣大振,紛紛吶喊著向匈奴人發起最後的圍剿。
小單于見蒙恬親自來戰,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與殺意。他勒住戰馬,橫刀而立,冷冷地注視著蒙恬。“秦軍大將蒙恬,今日便讓你見識見識匈奴勇士的厲害!”小單于大喝一聲,策馬沖向蒙恬。蒙恬毫不畏懼,提劍迎上。
兩馬相交,刀劍相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蒙恬的寶劍與小單于的寶刀在空中激烈踫撞,火星四濺。小單于力大無窮,每一刀都勢大力沉,仿佛要將蒙恬劈成兩半;蒙恬則劍法精妙,以巧破力,巧妙地化解著小單于的攻勢,同時尋找著反擊的機會。
兩人你來我往,激戰數十回合,難分勝負。小單于越戰越勇,刀法愈發凌厲,刀鋒帶起的勁風將周圍的秦軍士兵都逼得連連後退;蒙恬則沉著冷靜,劍招穩健,每一劍都暗藏殺機。
突然,小單于虛晃一刀,趁蒙恬閃避之際,刀鋒一轉,直取蒙恬咽喉。蒙恬反應極快,側身一閃,寶劍順勢刺向小單于的腹部。小單于急忙回刀格擋,堪堪避開這致命一擊。
戰斗進入白熱化階段,兩人都已汗流浹背,體力漸漸不支。但誰也不敢有絲毫松懈,都在尋找著對方的破綻。小單于見久攻不下,心中愈發急躁,刀法也變得有些凌亂。蒙恬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變化,抓住機會,劍走偏鋒,一劍刺向小單于的馬腿。黑馬吃痛,一聲悲鳴,轟然倒地,將小單于甩了出去。
小單于就地一滾,迅速起身,手中寶刀依然緊握。他怒目圓睜,再次沖向蒙恬。蒙恬不慌不忙,擺好架勢,嚴陣以待。小單于揮舞著寶刀,瘋狂地向蒙恬砍去,蒙恬則憑借精湛的劍法,將小單于的每一次攻擊都擋了回去。在激烈的交鋒中,蒙恬瞅準時機,一劍刺向小單于的手臂。小單于手臂中劍,寶刀“當啷”一聲掉落在地。
失去武器的小單于並未放棄抵抗,他赤手空拳,繼續與蒙恬搏斗。蒙恬收起寶劍,與小單于展開近身肉搏。兩人在地上翻滾扭打,力量與技巧的踫撞在這一刻展現得淋灕盡致。最終,蒙恬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高超的格斗技巧,將小單于死死壓制住,用手臂勒住他的脖子,使其無法動彈。
“小單于,今日你插翅難逃!”蒙恬喘著粗氣,大聲說道。小單于掙扎了幾下,見無法掙脫,只得放棄抵抗,眼中滿是不甘與絕望。
隨著小單于被擒,匈奴商隊最後的抵抗也宣告瓦解。剩下的匈奴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他們死了不要緊,關鍵是護住被擒的主子,否則回去不僅自己,連帶部族都會被問責和牽連。
這場激烈的攻防戰,終于以秦軍的勝利而告終。蒙恬望著滿地的尸體和廢墟,心中五味雜陳。戰爭雖已結束,但傷痛與犧牲卻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他深知,守護邊疆的責任依然沉重,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和他的秦軍。
經過一番激烈的拼殺,城中的匈奴商隊終于被全部殲滅。而城外,匈奴的主力大軍在秦軍的頑強抵抗下,也損失慘重。冒頓見攻城無望,又得知城中的精銳已全軍覆沒,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撤軍。
看著匈奴大軍漸漸遠去,朔方城的將士們歡呼雀躍。這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終于以秦軍的勝利告終。蒙恬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的地平線,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這只是匈奴與大秦之間無數次戰爭中的一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和他的將士們。但他堅信,只要有他們在,大秦的北疆就堅不可摧,百姓就能安居樂業。
就看王保是否能夠設伏成功,驅趕匈奴回到王庭,這一路上,一定會讓匈奴人不斷減少,神經緊繃之下一定會犯錯,單于身邊的部族人一定會為保全自己部族離開冒頓。這就給千里追擊斬首單于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夜色再次降臨,朔方城在經歷了一場血戰後,終于恢復了平靜。城中,士兵們開始清理戰場,救治傷員。蒙恬在眾將的簇擁下,走在城中的街道上。看著那些被戰火波及的房屋和百姓,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朔方城變得更加堅固,讓匈奴人再也不敢來犯!
這場戰役,這場戰斗,以秦軍的完勝告終。當晨曦照亮朔方城時,城中百姓紛紛走出家門,看著滿地的匈奴尸體,歡呼聲響徹雲霄。蒙恬站在城牆上,望著北方,心中感慨萬千︰\"陛下,您交代的任務,臣終于完成了。大秦的邊塞,依舊固若金湯!\"
不僅彰顯了蒙恬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智慧,也讓匈奴人見識到了大秦軍隊的強大。從此,很長一段時間內,匈奴都不敢輕易進犯朔方城,大秦的北疆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安寧時光 。而蒙恬和他的將士們,也成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他們的故事,在朔方城乃至整個大秦帝國,被廣為傳頌。
郢都宮殿內,青銅編鐘上凝結的燭淚正簌簌滴落。楚王攥著戰報的手指關節發白,鎏金錯銀的幾案被叩擊出悶響︰\"三十萬匈奴鐵騎竟折戟邊陲?這不可能!\"春申君踉蹌扶住雕龍立柱,廣袖下的身軀劇烈顫抖︰\"邊塞秦軍不過殘兵老卒,糧草軍械皆不足,如何能...\"
項燕的玄色披風掠過冰涼的地磚,青銅劍穗掃落幾案上的竹簡。他望著宮牆外飄飛的柳絮,想起秦軍沖鋒時喊出的\"護我子民\",喉間泛起苦澀︰\"我軍有二十萬甲士戍守方城,卻連一次主動出擊都要等三個月軍令。那些在戰場上被箭矢穿透胸膛的將士,直到咽氣前還在問"是否接到進軍詔書"。\"
章華台月冷
青銅編鐘的余韻尚未散盡,廊下忽傳來環佩相擊的清響。屈伯庸廣袖翻飛,腰間玉 隨著步伐輕叩,將滿殿珠光寶氣攪得愈發耀眼。他望著跪坐在豹皮席上的項燕,三縷髭須隨著嗤笑微微顫動︰\"項將軍總愛將秦軍夸得三頭六臂,莫非是秦人派來的說客?\"
景氏家主斜倚在錯金銀酒榻上,犀角酒樽映著他眼角的細紋︰\"听聞那蒙驁之子蒙武,不過是櫟陽街頭管五里地的亭長出身。\"他晃了晃杯中琥珀色的米酒,\"我府上新收的劍士,曾在函谷關前斬下三個秦卒首級,這等貨色...\"
\"夠了!\"項燕的青銅劍出鞘三寸,寒光驚得梁間宿鳥撲稜稜亂飛。楚王案幾上的漆耳杯劇烈震顫,酒水潑在繡著鳳紋的絹帛上,洇出猙獰的暗痕。\"方城之戰時,末將懇請奇襲秦軍糧道,那份文書在令尹府竹箱里躺了足足十五天!\"項燕的聲音突然哽咽,\"宛城破城那日,戍衛將軍捧著虎符的手都在發抖——不是怕秦軍,是怕違背了朝堂定下的"非王命不得擅自出兵"!\"
他猛然轉身,劍指殿外蒼茫夜色︰\"秦軍的伍長敢在陣前替傷兵擋箭,我們的軍正卻在清點首級時克扣功勞!那些被你們稱作賤民的秦人,在戰場上是同生共死的袍澤,相互生死相伴,爆發出的戰力是驚人的!可在我們楚國...\"項燕的劍尖突然垂落,\"不過是田賦冊上能被隨意涂改的數字。賦稅不重,但是各級攤派的賦稅是正常幾倍甚至十幾倍,而富人和權貴可以少交和免交,貧民百姓卻需要正常交和多交,直接讓底層百姓沒了土地,自賣其身入了權貴和世家奴僕之群!\"
楚王煩躁地扯下金冠,東珠相撞的脆響里帶著怒意︰\"項燕,先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典故,可是用血寫的!\"屈伯庸立刻膝行上前,用蜀地進貢的絲綢手巾輕輕擦拭楚王額角︰\"大王息怒,我軍武關防線固若金湯,鄧縣駐有十萬精兵,秦軍就是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