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打死奴婢之事皇上還有意回護,那麼關于另一種流言在宮中暗暗流傳開。
長公主有意扶持十四皇子上位,做為回報,皇子上位後拜長公主為太宰。
長公主因皇上不給實權,對皇上頗有怨言。
宮中傳長公主親口說過,“今上能登九五,坐擁江山,本宮有推轂之力。”
這話實在太像長公主的語氣。
更可怕的這雖是謠言,說的卻是實情。
坊間傳夠了李 暴虐,又開始傳她婦德有失,從前養面首之事也被翻出來,編成香艷故事,廣為流傳。
這些故事比那虐殺故事更受百姓歡迎,因而愈演愈烈。
……
李 卸妝披發,跪在登仙樓前。
欲求面見皇上,澄清事實。
鳳藥在登仙樓里陪著李瑕下棋靜心。
如她所料,殺婢之事在皇上眼中是小事,坊間風浪再大,不足以動搖李 的勢力。
所以一開始李 壓根不慌。
下人犯錯受教自己想不開、或生病死亡,都是正常的。
不管告她的人有多少,都可以或賠錢或找替罪羊,一番運作,便能打發。
直到宮中傳出她對皇上不滿,所傳之言的確太像從她嘴中說出的話。
矯詔一事是皇上不能觸踫的底線。
李 一直很小心,知道哪些錯可以隨便犯,哪些事一個字也不能提。
但事情太巧合,她向皇上自薦做太宰,以制衡以鳳藥為代表的勢力,被皇上駁回。
就在這當兒口,傳出她口出妄言,抱怨皇上。
與她自薦被拒的時機也太契合了些。
長公主懷疑是鳳藥在背後出手,但又沒有真憑實據。
只能先息帝王之怒。
她以從未有過的低姿態,跪求面見皇帝。
登仙閣台階甚多,李 跪在最下面一層,一聲聲呼喊,哀婉悲絕。
圓圓一輪大白月亮高懸于墨色夜空,氣氛本來靜謐而安閑。
她的聲音高亢銳利,穿過台階,穿過闊大的殿堂,落入皇上耳中。
“九弟啊,看看你的皇姐吧,父皇只余我們兩人了,你還要怪罪你阿姐嗎?”
“咱們先祖打下江山,不就是想子孫後代過人上人的日子嗎?阿姐不小心打壞幾個下人,九弟就要怪罪于于我?”
“外面的流言是阿姐約束下人不嚴惹出禍事,阿姐認罪認懲,可是九弟,姐姐心里不糊涂,從未說過不忠之言啊。”
“當年我受父皇寵愛,處處替九弟說話,毫不偏袒我的胞弟,皇上你都忘了嗎?”
李瑕走至殿門處,朱紅高大的殿門下,他身著玄色龍袍,高高在上俯視李 。
他一臉厭世之色,李 磕一個頭向上爬一階,仰望君王。
她從未像今天這樣,一點妝容也無,素白的一張臉,頭發半散,只插了一支白玉珠簪子。
李瑕由著她一步一磕頭爬完所有石階。
她終于爬到皇帝面前,流淚苦求道,“九弟,現在宮中只余你這唯一一個姐姐,我們血脈相連,旁人都是外人,你就不能寬恕姐姐犯的錯?”
“我從未怨懟過九弟。”
“姐姐。”李瑕終于開口,語調十分沉悶。
“朕上次壓制你許久,才許你入朝堂議政,當時便有你的怨言傳入朕的耳朵,當時朕沒理會。”
“現在朕駁回你自薦太宰的請求,又有流言傳入朕耳中,莫非次次都有人要陷害皇姐?”
“還是皇姐一不如意就用這套逼朕就範?”
“朕一讓再讓,皇姐可有體諒過朕的苦心?”
李瑕垂眸,嘲諷地看著跪地的李 。
前些日子他一身冷漠、放縱、漫不經心,此時統統消失。
他依舊是那個壓迫感十足的君王。
他鐵青著臉,“當時你在背後說朕什麼話?需朕提醒你嗎?”
“若不是看在我們是血脈相連親人,朕怎肯放過你?”
李 心虛地低下頭,“都是過去的事了,皇上寬宏大量。”
“朕縱了你一次,只望你知道謹言慎行,可你反而更加放縱。”
李 臉色青白不定,她以為自己放低身段,皇上定然原諒自己。
可皇上竟似新賬老賬一起算。
她挺起身子直視君王,亢聲道,“皇上心里清楚這次宮中流言不是從我口中傳出的對不對?”
“一切都是秦鳳藥在背後搞鬼。九弟莫忘了,她是我們李家的奴才。”
李瑕輕輕說,“她是朕的臣子,並不是所有人的,她只用听朕一人號令。”
“呵。”長公主冷哼一聲,“是皇上自己的。”
“皇上偏袒她,是世人皆知之情,大家都道連摘星樓也是為與她一起看宮城夜景而建!”
“你為她做了數不清的小事,宮中都傳姓秦的即將成為皇後,也會是大周日後的太後!”
“她雖非太宰,卻行太宰之職,大臣的奏折朱批有多少出自她手?”
李瑕“咳”了一聲,“說到底你還是為著太宰之位。”
“對!!我就是為了這個位子!”李 突然厲聲喊道,她實在委屈。
“我還為了皇室的權力不能外流!”
“皇上睜眼看看現在的朝堂,有多少出身寒門的官員,我們自己的宗親背後抱怨,皇上心中和朝堂上都沒他們的位置了,這是您想看到的嗎?”
皇帝瞥她一眼,返回屋中,拿出一本折子丟在她面前,“你自己瞧瞧吧。朕懶得說你。”
李 掃了眼粗黑的題目,只見字跡剛猛,“為長公主濫殺、斂財、縱婿貪墨書”。
她一個激靈翻到最後一頁,想翻看上書者何人,名字卻被皇上用紙貼住了。
但,下面聯名上奏之人卻密密麻麻簽了許多名字。
這些字又小又密,像蟲子一樣爬在奏折上,李 目光重新放在折子上“縱婿貪腐”四個字上。
她還是連累了夫君。
接著一本厚厚的冊子丟在她面前,“皇姐,你雖貴為大周長公主,可這天大的財產,是不是也得給朕一個解釋,好讓朕和天下臣民說清楚,為何朕的姐姐富可敵國?”
李 腦中一片空白。
腦子里來來回回都是嫁女之前,歸山對她的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