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凡的一生吧?

第745章 西涼和大啟議和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蓮花心 本章︰第745章 西涼和大啟議和

    西涼王宮的議事殿內,燭火將牆壁上的狼圖騰映得忽明忽暗,空氣像浸了冰,連呼吸都帶著冷意。沒臧太後斜倚在鋪著玄狐裘的王座旁,指尖捻著蜜蠟佛珠,每轉動一顆,都像在敲打著殿內緊繃的神經。她抬眼看向來回踱步的沒藏訛龐,聲音平淡卻帶著千斤重量︰“兄長,派使者去大啟議和,歸還屈野河土地 —— 這事,我定了。”

    沒藏訛龐猛地頓住腳步,甲冑上的銅扣 “當啷” 撞在一起,刺耳得讓殿外的宮女都忍不住瑟縮。他霍然轉身,猩紅的目光死死盯著沒臧太後,手掌 “啪” 地拍在案上,青銅酒樽都被震得跳起︰“定了?太後您憑什麼定!去年大同府一戰,我西涼兒郎折損五千余人,才把屈野河對岸攥在手里!如今您一句話就還回去,是要讓死去的將士死不瞑目嗎?是要讓天下人笑我西涼怕了大啟嗎!”

    他上前兩步,鎧甲摩擦聲像磨牙般刺耳,唾沫星子幾乎濺到沒臧太後臉上︰“我剛從軍營回來!將士們听說要議和,個個紅著眼問我‘將軍,咱們流血打下的土地,憑什麼還回去’—— 您讓我怎麼跟他們說?說咱們的太後怕了?說咱們沒臧家不敢跟大啟打仗?”

    沒臧太後終于睜開眼,佛珠在指尖猛地一攥,指節泛白。她緩緩起身,裙擺掃過狐裘的絨毛,帶著懾人的氣勢︰“不敢打仗?兄長倒是說說,怎麼打?” 她抬手將一疊奏折甩在沒藏訛龐面前,紙張散落一地,“去年冬天雪災,甘州、肅州顆粒無收,國庫耗糧十五萬石,如今糧倉里只剩三萬石陳糧 —— 你要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去打仗?”

    她彎腰撿起一份奏折,聲音陡然拔高︰“還有這個!你手底下的寧遠大將軍,上個月就遞了三次軍餉奏折,說再不發餉,士兵就要嘩變!你告訴我,軍餉從哪來?是去搶宗室的糧,還是去刮百姓的油?”

    沒藏訛龐的胸膛劇烈起伏,卻梗著脖子反駁︰“大啟也沒錢!東南方臘之亂耗了他們三千萬兩,國庫存銀不足二百萬!主力軍隊還在東南舔傷口,西北只有楊延昭的殘兵 —— 這是天賜的機會!只要咱們突襲大同府,拿下柳氏商鋪的糧倉,還怕沒糧沒餉?”

    “天賜的機會?” 沒臧太後突然笑了,笑聲里滿是嘲諷,“兄長眼里的機會,是把咱們沒臧家往火坑里推!諒祚無心皇權,宗室里多少人等著抓咱們的錯處?你手握兵權,殿前太尉早就跟我遞了密信,說你‘擁兵自重,恐有不臣之心’—— 你以為你帶兵出征,背後沒人捅刀子?”

    她湊近沒藏訛龐,目光像淬了毒的刀︰“打贏了,你是西涼的功臣,到時候宗室會捧著你取代諒祚;打輸了,你就是西涼的罪人,我第一個要拿你的人頭平息眾怒!兄長,你以為我是在跟你商量嗎?我是在給你留活路!”

    沒藏訛龐的臉色從通紅變成鐵青,又從鐵青變成蒼白。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 宗室的忌憚、軍餉的空缺、士兵的疲憊,每一條都像枷鎖,死死套在他脖子上。

    “我要的不是退讓,是蟄伏。” 沒臧太後的聲音放緩,卻更具穿透力,“歸還屈野河,是讓大啟放下戒心;開放互市,是用咱們的戰馬換他們的糧食;送王子為質,是讓趙受益相信咱們的誠意 —— 等咱們國庫滿了,士兵養足了,宗室不敢動了,到時候別說大同府,整個西北都是咱們的!”

    她盯著沒藏訛龐的眼楮,一字一句道︰“現在,你要麼按我說的做,撤兵、議和,保住咱們沒臧家的權位;要麼你就帶兵出征,贏了,你當你的王;輸了,咱們兄妹一起去地下見李元昊!”

    沒藏訛龐站在原地,手指死死攥著劍柄,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他看著沒臧太後那雙深不見底的眼楮,終于明白,這場爭論從來不是主戰與主和的分歧,而是妹妹對他的警告與掌控。良久,他重重閉上眼楮,單膝跪地,鎧甲與地面踫撞的聲響在殿內回蕩︰“臣…… 遵太後旨意。”

    沒臧太後伸手扶起他,指尖輕輕拍掉他甲冑上的灰塵,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兄長放心,今日我欠你的,來日定讓大啟加倍償還。” 她頓了頓,補充道,“撤兵時把屈野河的百姓都帶回來,少一個人,我唯你是問。使者三日後啟程,你親自去送 —— 讓大啟看看,咱們西涼的誠意。”

    沒藏訛龐躬身應道︰“臣明白。” 轉身離去時,他的腳步比來時更沉,每走一步,都像在踏碎自己的驕傲。走到殿門口,他忍不住回頭 —— 沒臧太後正彎腰撿起散落的奏折,月光從窗欞照進來,在她身上鍍了一層冷光,像一尊沒有感情的雕像。沒藏訛龐攥緊拳頭,指甲深深嵌進掌心,血腥味在口腔里蔓延 ——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與妹妹之間,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幾日後,西涼使者帶著沒臧太後的親筆信與厚禮,踏上了前往大啟開封的路途。信中,沒臧太後言辭懇切,承諾歸還屈野河土地、撤軍、開放互市、送王子為質,字里行間都透著議和的誠意。而遠在開封的趙受益,還不知道這場議和背後,西涼王室兄妹的激烈交鋒與暗藏的刀鋒 —— 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博弈,即將在大啟的朝堂上,正式拉開帷幕。

    開封府的初夏,皇宮大殿內的鎏金柱映著晨光,卻壓不住滿殿的劍拔弩張。西涼使者遞上議和文書的第三日,趙受益身著明黃龍袍坐在御座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扶手 —— 他剛從戶部看完新遞的賬本,眉頭至今未舒。御座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早已按立場站成兩派︰主戰派以樞密使韓琦為首,武將們鎧甲在身,手按劍柄,神色如霜;主和派由宰相文彥博牽頭,文臣手持奏折,目光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持。

    “陛下!西涼狼子野心,五年前率軍入侵大同府,殺我邊民、毀我城池,如今剛經內亂就來議和,分明是緩兵之計!” 韓琦率先出列,甲冑踫撞聲在殿內炸開,震得梁上積塵微微顫動,“臣請旨,率三萬禁軍駐守屈野河,再調延路、環慶路兵馬互為犄角,若西涼有半分異動,臣定率部踏平其王庭!”

    他話音未落,殿前都指揮使高瓊立刻附和︰“韓樞密所言極是!西涼如今新君年幼,沒臧氏兄妹爭權,正是我大啟收復失地的良機!若此時議和,豈不是讓先輩流血犧牲白費?” 馬軍副都指揮使狄青也上前一步,聲音鏗鏘︰“臣在西北戍邊十余年,深知西涼人反復無常!當年李元昊假意議和,轉頭就突襲玉門關,致使我軍損兵折將 —— 此等教訓,陛下豈能忘卻?”

    主戰派的聲浪如潮水般涌來,殿內氣氛瞬間緊繃。趙受益沉默著,目光掃過階下群臣,最終落在文彥博身上,緩緩開口︰“文相,你以為呢?”

    文彥博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聲音沉穩如石︰“陛下,臣以為韓樞密與諸位將軍所言,雖有道理,卻未顧及我大啟當下的困境。” 他抬手示意戶部尚書張方平上前,“張尚書,可將近日財政賬目呈給陛下與諸位大人一觀。”

    張方平捧著賬本快步上前,將其展開在御案旁︰“陛下,諸位大人請看 —— 東南方臘之亂雖已平定,卻耗銀三百余萬兩,國庫存銀僅剩不足百萬;去年冬天開封、應天府等地遭雪災,賑災耗糧二十萬石,如今國庫存糧僅夠支撐半年軍需。若再對西涼開戰,僅軍餉一項,每月就需耗銀十萬兩,糧草更是無底洞 —— 臣敢問韓樞密,這銀錢、糧草,從何而來?”

    韓琦臉色微變,卻仍硬聲道︰“可向百姓加征賦稅!或令地方富商捐輸!”

    “加征賦稅?” 參知政事富弼立刻反駁,聲音帶著幾分急切,“東南剛經戰亂,百姓本就困苦,去年已加征過一次賦稅,若再加重負擔,恐生民變!至于富商捐輸,去年大同府備戰時,柳氏等商戶已捐銀五十萬兩,如今再逼捐,怕是會寒了天下商人的心!” 他頓了頓,又道,“何況,我軍主力多駐守東南,剛經歷消耗戰,將士疲憊,若再調往西北,恐難支撐 —— 韓樞密難道要讓疲憊之師,去對抗西涼的精銳騎兵嗎?”

    這番話讓主戰派的聲音弱了幾分。韓琦張了張嘴,卻一時語塞 —— 他雖主戰,卻也清楚東南戰事的損耗與國庫的困境。

    就在此時,御史中丞包拯上前一步,目光掃過殿內︰“臣補充一句。西涼使者此次前來,不僅承諾歸還屈野河對岸土地,還願開放邊境互市。據臣估算,若互市開通,我大啟的絲綢、瓷器、茶葉銷往西涼,每年至少能增收銀二十萬兩;而西涼的戰馬、皮毛、藥材輸入,既能充實我軍軍備,又能降低百姓生活成本 —— 這比打仗所得,豈不是更穩妥、更長久?”

    他轉向趙受益,躬身道︰“臣已與使者商定,協議中明確規定︰兩國邊境十里內不得駐軍,互派監察使監督;西涼需將王子送往開封為質,若毀約,便斬質子、伐西涼!如此三重保障,足以應對西涼的反復無常!”

    趙受益看著賬本上觸目驚心的數字,又想起前日劉仲甫對他說的 “西涼內亂未平,沒臧太後需借和平穩固權力,我大啟可借和平之機,休養民生、整頓軍備”,心里的天平漸漸向主和派傾斜。但他仍有顧慮,看向韓琦︰“韓樞密,若議和後西涼毀約,我軍是否有應對之策?”

    韓琦見皇帝態度松動,雖心有不甘,卻也只能如實回答︰“若西涼毀約,臣需三個月時間,才能調集足夠兵力應對。”

    “三個月足夠了。” 文彥博立刻接話,“臣請陛下下旨,令延路經略使楊文廣率部駐守屈野河,加固防線;令戶部籌備糧草,兵部整頓軍備 —— 若西涼真敢毀約,我大啟已有準備,何懼之有?”

    趙受益沉默良久,手指在御座扶手上輕輕敲擊,殿內靜得能听見呼吸聲。最終,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在殿內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朕意已決 —— 接受西涼議和!”

    此言一出,主和派官員紛紛躬身行禮,高呼 “陛下聖明”;主戰派則面色凝重,卻也只能躬身領旨。趙受益接著說道︰“文相牽頭,與西涼使者敲定協議細節;張尚書負責籌備互市事宜;包拯監督質子交接與邊境撤軍;韓樞密,你暫掌樞密院日常事務,同時負責整頓西北軍備,若有異動,立刻稟報!”

    “臣遵旨!” 眾臣齊聲應道。

    三日後,開封府的城門樓上掛滿了彩綢。趙受益親自登上城樓,與西涼使者簽訂友好協議。當他提筆在協議上落下 “趙受益” 三字,蓋上大啟玉璽時,城樓下的百姓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 他們早已厭倦了戰亂,渴望安穩的日子。西涼使者將蓋有狼圖騰印章的協議遞來,雙手微微顫抖,顯然也松了口氣。

    協議簽訂後,西涼果然履約︰屈野河對岸的土地順利交接,邊境西涼軍盡數撤離,王子也如期抵達開封為質。邊境互市很快熱鬧起來,大啟的商隊絡繹不絕地前往西涼,西涼的牧民也趕著牛羊來到大啟,兩國邊境呈現出多年未見的和平景象。

    當晚,趙受益在御書房單獨召見文彥博與劉仲甫。“文相,今日議和,你功不可沒。” 趙受益遞給文彥博一杯茶,“但朕也清楚,這和平只是暫時的。”

    文彥博接過茶,躬身道︰“陛下英明。臣已令地方官員加強對西涼的觀察,一旦有異動,立刻回報。”

    劉仲甫也道︰“臣在西涼安插的暗線傳來消息,沒臧太後正借議和之名,削弱沒藏訛龐的兵權 —— 待她徹底掌控西涼,或許會有新的動作。”

    趙受益點點頭,望著窗外的月色︰“朕要的,就是這幾年的和平。趁此機會,讓東南休養生息,讓西北整頓軍備,讓國庫充實起來。” 他的目光變得銳利,“若沒臧太後識時務,便保兩國和平;若她敢毀約,朕定要讓西涼,為當年的入侵付出代價!”

    月光灑在御書房的案上,照亮了那份剛簽訂的友好協議。表面的和平之下,大啟與西涼的博弈從未停止;而朝堂上的主和派與主戰派,也只是暫時休戰 —— 未來的邊境走向,終究要看這幾年,大啟能否抓住和平的機會,積蓄足夠的力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很平凡的一生吧?》,方便以後閱讀很平凡的一生吧?第745章 西涼和大啟議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很平凡的一生吧?第745章 西涼和大啟議和並對很平凡的一生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