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不利火攻?
這倒不是皇甫嵩神神叨叨,而是確實的問題。
畢竟他們是從北向南方攻,想要火借風勢,那必須要北風才好。
但淮河流域,夏季時多東南風,這個風向反倒是對面火攻起來會更加順利一些。
不過對此,郭嘉再次站了出來,笑說其夜觀天象,可判定三日左右必有西北風來。
屆時,就是大軍進攻的最好時機,請大將軍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奉孝此言可能當真?”
皇甫嵩皺眉發問︰
“兵者大事,若三日時間西北風不來,則我軍行動恐被延誤,袁術那邊若是趁機攻破袁紹防線,局面將不堪設想。”
郭嘉自信一笑,微微搖頭︰“皇甫將軍但請放心,嘉對天象的推算向來有把握。且這幾日與當地漁夫多有交流,他們也言及此時節風向多變,不出三日,定有西北風起。”
“若是將軍不信,嘉願立軍令狀一份,以項上人頭擔保!”
——
一听說郭嘉敢立軍令狀,其他人一時之間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將信將疑的把目光轉到甦曜身上,等候大將軍定奪。
甦曜微微沉吟,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最終落在郭嘉自信滿滿的臉上。
對于郭嘉的才能,每一個玩過三國游戲的玩家都很清楚,既然這一次郭嘉說的如此篤定,又願立軍令狀,那甦曜便也決定賭上一次。
“好!既然奉孝如此有把握,本將軍就信你一回。全軍即刻備戰,三日後發起總攻!“
隨著軍令下達,整個水寨頓時忙碌起來。
將士們檢查兵器、搬運箭矢、準備火油,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太史慈更是親自挑選精銳水手,反復演練火攻戰術。
且說三日時間,轉瞬即過,然而天象卻無任何變化。
本來躍躍欲試的將士們頓時變得有些焦躁起來,流言蜚語也開始在軍中傳播。
“這不對吧?”
一名年輕的軍官甲皺著眉頭,小聲對身旁的同僚嘀咕︰
“都第三天了,別說西北風了,現在根本就是一丁點風都沒有了,你們說那郭軍師他到底靠不靠譜啊?”
“應該是靠譜吧.”
軍官乙將信將疑說︰
“大將軍那麼信他,總不能是個草包吧?”
“那又怎麼不能?”
軍官丙則是輕嗤一聲︰
“你們也不看看那姓郭的有多年輕?毛頭小子一個還沒咱們大將軍大哩,這天象之事,瞬息萬變,哪能這般篤定?居然還敢立下軍令狀。”
“依我看,他這會回怕是要丟了命嘍。”
“噓!慎言!”軍官甲慌忙制止,“讓軍法官听見,咱們都得吃軍棍!”
“害,你膽子咋那麼小?你瞅瞅周圍,這又不是光咱們在說。”
軍官乙輕嘆一聲︰
“這回要是沒來西北風,他丟了命是小,咱們大軍在這空耗三天才是真的大事。”
果然,軍官甲抬頭望去,軍中流言蜚語已是塵囂之上。
大大的日頭頂在頭上,人們遲遲不見西北風來,焦急與抱怨已是隨處可見。
當然了,他們沒人敢抱怨大將軍的決策,于是乎所有矛頭都指到了郭嘉身上。
說此人徒有虛名,蒙蔽大將軍致使大軍錯失戰機,甚至有人暗中提議,應將郭嘉押至軍前問罪,以安軍心,平民憤。
太陽,漸漸西下,淮河之上依然是一派風平浪靜的景色。
就在渡口中的小樓上,輿論風暴中心的甦曜與郭嘉二人卻在不緊不慢的對弈。
棋盤邊還放著兩壺小酒,看起來頗有幾分格調。
“哎呦,我的大將軍啊!您怎麼看坐得住啊。”
一陣蹬蹬蹬的腳步聲後,隨軍護衛甦曜的錦衣衛二把手——校尉陳質,火急火燎地沖上樓來,那是一臉的焦急。
甦曜抬眸,只看了陳質一眼,隨即神色平靜的繼續下棋︰
“慌什麼,天塌不下來,可是西北風起?”
“沒有,就是沒有啊!”
陳質滿臉急色,單膝跪地說︰
“大將軍,您不知道,這一直沒來西北風,大軍候了三天,已是軍心浮動,不少將士們都在嚷嚷,說郭軍師這是誤了大事,吵著要把他拉出去問罪。”
“雖然現在皇甫將軍和關將軍他們還能壓住,但這都快傍晚了,若是再沒有個說法,將士們怕是要失控了。”
“說法?那他們想要個什麼說法?”甦曜頭也不回說。
“這”
陳質額頭滲出細汗,動了動嘴唇,愣是不敢說話。
陳質是最早追隨甦曜的老資歷了。
早年在征討匈奴的時候就已在其身邊,承擔保護家眷的重任。
也因此,雖然他不是什麼歷史名宿,但甦曜也從未虧待,跟著一路水漲船高,年紀輕輕的就成為了錦衣衛的二把手,是最核心的幾位心腹之一。
但同樣也正因此,他才比旁人都懂這郭軍師在大將軍眼中的分量,也更明白甦曜一向吃軟不吃硬的性子。
這事兒要是一個處理不好,那到時候不知要幾人掉頭,幾人送命啊。
“大將軍何必為難陳校尉呢?”
郭嘉一手笑著落子,一手抄起酒壺抿了一口︰
“想來軍中吵鬧無非是我郭某人既已立下軍令狀,如今大風未至,那就該按軍法處置罷了。”
“你倒是不急啊”
甦曜跟著又落一字,緊緊咬住,笑說︰
“怎麼,你郭奉孝是不怕死,還是覺得本將軍不舍得砍你?”
郭嘉听聞甦曜此言,放下手中酒壺,看了眼窗邊景色,隨即郭嘉眼中的自信與灑脫更甚︰
“大將軍明鑒,嘉非不懼死,實乃對天象推演有十足把握。”
“如今已至三日,風雖未到,卻也不遠矣。嘉既立軍令狀,自當承擔後果,若誤了軍機,願以死謝罪。可若此刻便將嘉問罪,大軍軍心雖一時得安,卻錯失取勝良機,實在得不償失。”
甦曜微微挑眉︰“你倒是自信,不過,軍心不穩,乃是大事,能留你到何時,就看你自己如何爭取吧。”
言罷,甦曜便轉頭向陳質下令,傳召諸將前來議事,商議對郭嘉的處置問題。
“諾!”陳質如蒙大赦,連忙起身,快步離去。
不多時,皇甫嵩、關羽、太史慈等一眾將領魚貫而入,神色間既有焦急又有忐忑。
在眾人行禮之後,皇甫嵩率先開口︰“大將軍,如今已過三日,風向未變,將士們多有疑慮,這……”
甦曜抬手示意眾人安靜,隨即道︰“諸位將軍,本將軍明白大家的擔憂。軍中無戲言,郭奉孝既然已立軍令狀,若是今日西北風不至,那我絕不留情。”
“不過,天象之事,本就微妙難測,本將軍相信,不到最後一刻,一切皆有可能。”
甦曜說完之後,郭嘉立刻起身,向眾人拱手︰
“諸位將軍,嘉深知此次推演天象干系重大。如今雖未見風動,然天象之變,常于瞬息之間。依嘉之見,今夜必有西北風至,且此風一起即是大風,且明日有雨,還望諸位做好夜戰準備,務必當夜破敵,否錯失良機是也。”
眾人听得是面面相覷,關羽微微皺眉,輕撫長須,追問說︰
“郭軍師,軍中將士皆盼取勝,如今空等三日,難免焦急。若今夜風仍不至,我等又該當如何?”
郭嘉微微一笑,目光堅定︰“關將軍放心,若今夜風未起,嘉願即刻伏法,以正軍法。但嘉堅信,此風必來,屆時我軍依計行事,定能大破敵軍水寨。”
仿佛是回應郭嘉的豪言一般,突然間,樓下突然傳來一陣陣喊聲。
“快看,你們快看天色!”
眾人紛紛回頭,透過窗戶望向天空。
雖然現在依然是一派無風無浪的景色,但只見西北邊的天際,在那一片橘色的晚霞映照下,已悄然出現了絲絲縷縷的烏雲,像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慢慢扯動,逐漸的朝著這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