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下蔡渡口,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在甦曜的指揮下,朝廷大軍迅速完成了會師部署,皇甫嵩,關羽等陸軍將領已在渡口邊集合,做好了渡河準備。
太史慈率領的青徐水師,與遼東水師和沛國水師等合計千余艘戰艦亦是浩浩蕩蕩地排列在江面上。
與此相對,淮河對岸,袁術之前稱霸淮河的數百戰艦在此大軍前就顯得已是相形見絀,只能藏在水寨內依托岸邊防御固守。
袁術都督梁剛這時站在水寨箭樓上,望著江面上遮天蔽日的朝廷艦隊,臉色猶如死灰。
他深知,自家這點水師力量在朝廷大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但軍令如山,他不得不強打精神,指揮著手下將士加強防御,試圖拖延時間,等待袁術那邊的好消息。
“將軍,咱們這點戰船,真能擋住朝廷水師的進攻嗎?”一名裨將憂心忡忡地問道。
梁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罵道︰“閉上你的烏鴉嘴!咱們只要守好水寨,撐到主公擊敗袁紹,回師救援,就能反敗為勝。現在說這些喪氣話,動搖軍心,小心軍法處置!”
那裨將嚇得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言語。梁剛望著遠處的敵軍,心中卻也沒底。他知道,袁術的計劃太過冒險,一旦袁紹那邊未能速勝,朝廷大軍順利渡河,壽春乃至整個淮南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但是現在,他已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干了,能多爭取一天就多一天的機會。
還好,這座水寨作為庇護壽春,控扼淮水與�a水的水上基地,建造得尤為堅固。
其巨大的木樁深深扎入河底,構成堅實的防線,高大厚實的寨牆也是數層木板壘砌,上面不但可以供兩人並肩同行,甚至每隔一段距離還設有箭塔防守。
水寨內,大小戰船密密麻麻排列,雖數量遠不及朝廷水師,卻也在寨中各類防御設施的拱衛下,勉強擺出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
甦曜與皇甫嵩並肩站在旗艦船頭,他們手中各拿著一個望遠鏡,仔細觀察著對岸水寨的布局。
沒錯,各一個望遠鏡。
如今的這個望遠鏡,已不是甦曜最初從系統兌換出來的那個。
新君即位至今已過一年半,隨著甦曜南征北戰,實控領地不斷增長,洛陽城的繁榮也漸漸恢復,甦曜在前方進行戰爭之余也沒忘了在後方種田發展生產。
除了造紙與印刷工坊這兩個主要滿足政府行政需求的燒錢貨外,玻璃工坊就是甦曜第一個點出重要科技分支。
在系統提供的圖紙與工藝加持下,洛陽城的能工巧匠們很快掌握了玻璃制造的技術,並成功燒制出了透明度較高的玻璃制品。
雖然初期產量有限,但經過不斷改良,如今不但能夠制造出暢銷中原各地,為他賺取錢財的普通工藝消費品,甚至連工藝要求更高的望遠鏡片也能夠小批量生產。
皇甫嵩手上的這個望遠鏡就正是洛陽工坊制造。
他閉著一只眼楮,學著甦曜的樣子觀察,一邊心中暗暗嘆服大將軍治下日新月異的變化,一邊又對敵方這水寨情況暗暗皺眉︰
“大將軍,此水寨易守難攻,強攻恐非良策,且我軍將士多為北人,不熟水戰,若貿然進攻,恐有閃失。”
皇甫嵩的話倒是沒什麼毛病。
別看這邊朝廷水師船多,但這個時代的水戰有一大特征,那就是專業水軍人數有限,越大的戰船越需要負擔運輸任務。
故而,別看船多,但這些戰船大多都是只保持了一個勉強操船的水手名額,一旦開戰,還是需要陸軍登船,補充人力。
這時,南北方水師的差距就會顯現出來。
這也是歷代北方水戰遠不如南方的一大原因,船你有錢的話那可以隨便造,但專業水手可就那麼些。
甦曜放下望遠鏡,微微眯起眼楮︰“皇甫將軍說的有點道理,但我軍卻也不能在這陪他們久耗,若是讓袁術滅了袁紹,那又不知要平添多少傷亡。”
講道理,甦曜如今也沒想到,袁紹被他幾次削弱後,竟然連對付袁術都顯得力不從心了。
而有了這層認識,對于袁紹現在麾下的大軍,甦曜也就直接將其視為自己的儲備,不想讓他們就這樣直接滅了。
“既然如此,下官這里倒有一計。”
說話的是郭嘉,只見他走上前來,搖了搖手中羽扇,成竹在胸說︰
“賊兵戰船有限,龜縮水寨不出,我軍可佯裝強攻,吸引敵軍主力至水寨正面,同時派遣精銳水師從側翼迂回,尋其水寨防御薄弱之處,以火攻突襲,燒其水寨。如此一來,則此戰定矣。”
甦曜眼前一亮說︰“奉孝此計甚妙,雖然這水寨堅固,但到底不過是木質建築,就算有一定防火處理,但只要咱們多用硫磺火油等物,待火勢一起,在江風助燃下,也必難以遏制。只是這任務艱巨,不知我軍哪支部隊適合承擔這火攻突襲的重任?”
太史慈聞言,跨前一步,雙手抱拳朗聲道︰“大將軍,末將願率青徐水師承擔此重任!我青徐水師士卒多為沿海健兒,水性嫻熟,操舟如飛,對火攻之術亦有鑽研,定能尋得敵軍水寨破綻,一舉將其焚毀!”
甦曜看著太史慈那堅毅的眼神,滿意地點點頭︰“子義有此壯志,甚好!此次行動關系重大,務必小心謹慎。我再撥給你五百艘快船,皆配備強弓勁弩與足量火油,以助你一臂之力。”
太史慈單膝跪地,領命道︰“多謝大將軍信任!末將定不負所托,若不能燒毀賊寨,提頭來見!”
安排完了突襲的任務後,甦曜又命關羽率領其余水師負責正面誘敵,在其水寨正面擺出強攻的架勢,吸引梁剛注意力,皇甫嵩則率領大軍在後方接應,隨時準備在破敵後快速渡江。
待一切安排完畢後,皇甫嵩抬頭看了眼桅桿上的旗幟,皺起眉頭,言說這個計策雖好,但恐不切實際。
因為從天象看,近些時日那就不適合發起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