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第1516章 調整方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咖啡就蒜 本章︰第1516章 調整方向

    後海鴉兒胡同,名義上屬于李笙李椽姐弟倆的那座四合院的東跨院里,那株百年老柿子樹掛滿了青黃相間的果子,雨後的水汽混著初秋的微涼,漫過朱紅門廊,滲進這間被臨時“征用”成了會議室的兒童活動房。

    一塊幕布上,正在反復播放一段視頻,一架結構裸露的四旋翼無人機搖晃著升空,螺旋槳氣流掀動著一盆綠蘿的葉子。

    畫面模模糊糊斷斷續續,像是隔著一層毛玻璃。

    五分鐘後,這玩意兒猛地一沉,歪斜著砸在鋪著防護墊的地板上。

    田宇一伸手,暫停了畫面,轉向身後,圍坐在一起的幾人。

    “就這些了,新的改進型,比上次穩了點,至于圖傳你們也看到了,還是老樣子。核心問題,有改進,但不多。”

    “飛控用的傳感器,精度和漂移還是老大難,卡爾曼濾波在現在的ar9上跑,實時性還是不夠理想,稍微有點風就得玩兒完,至于電池”

    田宇苦笑一下,“從姑甦實驗室那邊能拿到的最優電芯,能量密度117。”

    “掛載系統總重12公斤,最多堅持,6分40秒。塞進更大容量的,重量就超標,飛起來更費電,現在就是個惡性循環。”

    “圖傳模擬信號的天花板就在那兒,清晰度、延遲,沒得救。gps?民用模塊就這水平,10米精度,懸停就是做夢,飛出去,能不能找回來全憑運氣。”

    說完,屋里一片沉寂,李樂盤腿坐在地墊上,懷里的李笙剛被那晃動的畫面吸引,此刻正睜著烏溜溜的大眼楮,好奇地看著幕布。

    一旁的李椽,正全神貫注地試圖把一塊形狀怪異的積木塞進錯誤的孔洞里,小眉頭微微皺著。

    宋襄這時接茬道,“這東西,航模發燒友覺得操作門檻高過固定翼。攝影麼,能拍穩的三軸雲台系統還不成熟。”

    說著,瞥了眼幕布右下角的窗口,“小陸,你那邊的軟件還有空間嗎?”

    窗口里,陸小寧捏著鼻梁,“os層調度我已經榨干潛力了。問題在物理層,硬件傳過來的傳感器數據帶著高頻噪聲,降噪處理一上,就撞上ar9算力天花板。”

    郁蔥頂著亂糟糟的頭發從小陸身邊鑽了出來,幾乎頂到攝像頭,“電池!電機!傳感器!全是上游卡脖子!”

    “我拆了今年的新款諾基亞,里面的s陀螺漂移一個熊樣。沒有能量密度高的新電池構型,沒有精度提升一個數量級的微陀螺,沒有價格打骨折的高性能cu,三個字,呵呵呵。”

    屏幕上的陸小寧忽然前傾,聲音很清晰,“胖子,電調的實時線程優先級設定能提升嗎?還有rtos的內核搶佔延遲?”

    “試過,”田宇嘆氣,“系統調度本身帶來的延遲就夠喝一壺了。”

    邊上的曹鵬挪了挪屁股,蹭到電腦前一摁,把那段模糊的航拍視頻又放了一遍。

    旋翼機在屋頂高度吃力地對抗著氣流,畫面不斷抖動、扭曲,傳回的地面影像糊成一團黃綠相間的色塊。

    “蔥哥說得白了些。”曹鵬扭頭找了找,從李椽的小屁股底下,找到激光筆,點著畫面上機腹露出的線路,“續航勉強撐過5分鐘,全靠堆電池。”

    “卡爾曼濾波算力不夠,收斂速度在現有算力和數據精度下,基本到頂了。硬塞進去就像給手扶拖拉機裝跑車引擎,參數調到極限,一遇亂流還是飄。”

    “算法這頭我們幾個榨干代碼也沒用。田哥你那塊處理器,只靠個ar9的核,跑個動態補償都喘,更別提多傳感器融合,實時性要求太高了,對了,還有自適應電調,咱們的夢想,現在只能讓它在理論公式里穩定飛行。”

    視頻連線的窗口里,郁蔥揉了揉眼,“這就是代差。強行搞,只能是工業級或者軍用級的玩具,價格翻幾倍,性能打骨折。就像我們視頻里那個,飛控邏輯再優化,也扛不住物理定律。”

    宋襄坐起來,爬到電腦前,把李椽挪到一邊,點開一個文件夾,打開一個表格給幾人演示,“不光是物理定律,還有成本的問題。”

    “現在搓一台能勉強飛起來的原型,材料加核心器件,已經超過兩萬四一台,這還不算我們這幫人搭進去的時間成本。再有操作,沒半年航模底子,別想讓它听話。”

    說著,宋襄又調出幾張表格,“各位,這是上季度實驗室的財務簡況。”

    “長鐵精工那邊的焊接機器人,營收是一千一百六十萬,現金流主要靠它撐著。”

    “晶圓傳輸機器人的樣機通過了中新和三松、艾斯卡幾家公司的初步環境測試,良品率卡在百分之九十二點七,田宇那邊預估未來兩個月,再投入兩百三十萬左右的研發經費,優化核心抓手算法和減震模塊,明年上半年實現量產問題不大。”

    “而無人機項目,雖然有相關的一些配件,飛控軟件的銷售的支撐,但還沒有任何可預見的商業化產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听到這,李樂拿起腿邊,剛才宋襄給自己的報告,翻到最後一頁,藍色的營收曲線和紅色的研發投入曲線形成刺眼的對比。

    “資金上面,倒不是問題,但是,無人機項目組,大部分是用智力替代資金研發投入,佔用了實驗室接近四分之一的科研人力資源,從商業角度看,這種投入和不確定時效的產出,不明智,除非”宋襄嘀咕道。

    李樂把懷里正在抓著報告的李笙換了個姿勢,掃過幕布上的數據和宋襄展示的圖表,最後落在專注玩積木的李椽身上。

    李椽似乎終于把那塊頑固的積木塞了進去,滿意地拍著小手,咿咿呀呀的,顯得很開心。

    吱呀一聲,厚重的木門被推開。

    馬大姐這時候風塵僕僕地閃身進來,一頭短發有些亂,一進門,先掃了眼地上坐著的仨,又看了看幕布視頻窗口里的小陸和郁蔥。

    “我滴媽耶,大蔥,你怎麼越來越丑了?趕緊把臉擋上,這還有孩子呢,回頭晚上做噩夢。”

    “扯淡,這是攝像頭畸變!”

    “那我怎麼沒看人小陸畸變?別狡辯,說到底,還是底子問題。”

    “我尼瑪”

    鏡頭里,小陸抬手,堵住郁蔥的嘴,沖馬闖笑了笑,“你別理他。你回來了啊,剛樂哥和胖子說,你去火箭院了,以後得在燕京待兩年?”

    “呵呵呵,差不多,跟坐牢差不多,這不剛有半天假,听說胖子來了,就趕緊從豐台往這邊趕,你在那邊怎麼樣?”

    “還行,挺好的。”

    “听說你弄了個g year?”

    “嗯,這不就來找蔥哥了麼。”

    “那你之後怎麼說?”

    “導師這邊給了一年的時間”

    馬大姐和小陸這邊一本正經的討論學業,李樂舉起手里的李笙擋了擋臉,沖田胖子低聲招呼,“誒誒。”

    “咋?”

    “沒覺得這倆有什麼貓膩麼?”

    田胖子瞄了眼,頭一歪,“哪看出來的?”

    “眼神,動作,語氣。”

    “嗯~~~有點兒欲蓋彌彰?”

    “對,假客套。”

    “此地無銀?”

    “必須的。”

    “咋辦?”

    “觀察。”

    “明白。”

    等這邊,馬大姐和小陸打完招呼,一扭頭,“誒,你倆嘀咕甚呢?”

    “啊沒事兒,我們說無人機項目呢。”李樂把看到馬闖,就開始撲騰的李笙遞過去,睜眼說著瞎話。

    “個嘛!”

    “誒呦,真乖,來,干媽抱抱,想干媽了麼?”

    “想。”

    “指一指,哪里想的?”

    瞧見李笙指了指肚皮,馬闖一邊彎腰把小人兒抱在懷里,捋著頭頂的小辮兒,一邊大笑,“哇啊哈哈哈~~~”

    坐在邊上玩積木的李椽也兩手一撐,哆嗦著跑過來,抱著馬闖的大腿,也響亮的喊了聲,“嘎嘛!抱!”

    “誒,都有都有,來來來,都抱。”

    說完,拿腳踢了踢田宇,“胖子,一邊兒去,別礙事兒。”

    “嗨,我也是孩子干爹,憑什麼?”

    “就你?”馬大姐一屁股坐下來,擠在李樂和田胖子中間,把李椽也摟在懷里,一指田胖子,問倆娃,“介是sei啊?”

    “胖乎乎!”

    “狗紅敷敷!”

    “哈哈哈哈~~~~”

    兩個孩子,聲音洪亮,連視頻那邊的郁蔥和小陸都听見了,一時間,整個房間里,都樂了起來,把剛才的一點兒嚴肅都給吹沒了。

    抱著倆娃,馬大姐快速掃了眼幕布上的表格,“ ,還在這兒較勁呢?不過,看這表格,簡直是‘五雷轟頂’嘛。我說剛才一個個表情這麼呆板呢,咋?還有啥問題,胖子,給我這個股東匯報一下。”

    順手捏了捏李笙肉嘟嘟的小臉蛋,惹得小姑娘咯咯笑。

    “跟誰不是的似的,那什麼,現在是”

    作為實驗室項目整體負責人,田胖子給馬大姐言簡意賅的說了現在面臨的問題。

    馬闖听完,琢磨琢磨,“那就是,總結起來,就那麼幾條,飛控傳感器技術限制,現在的s慣性傳感器精度低、漂移大且成本高。而成本低的集成化ips定位民用精度不夠,冷啟動時間長是吧?”

    曹鵬補充道,“對,還有算法限制,我們能做出來無人機的自穩定算法,但是嵌入式處理器算力有限,難以實現復雜的pid控制或狀態估計。”

    “喂,你們忘了,最大的鴻溝,相機集成和我們想要的三軸無刷雲台。”音箱里,傳出郁蔥的大嗓門,把倆娃嚇得一哆嗦,到處找聲音來源。

    “那這些里,我們能掌握的只有啥?”

    “電池,”宋襄接話,“聯系的姑甦電池實驗室那邊,給的信息,180hkg的電池,最快明年中旬能出來,而更高的,因為新的三元材料的應用,估計最快也得杵到10年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得,那現在就是技術土壤未成熟時,強行消費級是資源錯配?”

    馬闖給幾個人現在面臨的問題來了個總結陳詞。

    “是。”李樂點點頭,“除非我們有把握在短期內突破這些技術代差?”

    “不可能。”郁蔥說道,“傳感器、電池、通信、芯片,這些基礎領域的突破,不是我們一個實驗室能催熟的,需要整個產業生態的演進。就像”

    “就像蒸汽機發明前,你再怎麼優化馬車,也跑不出工業革命的速度。”李樂說道。

    “那怎麼辦?放棄?”宋襄看了看幾個人,決定先出頭。

    “不,不放棄。”

    “可”

    “現在只是時機未到。咱們可以換個思路,無人機現在做不到,但我們的機器人”

    李樂的眼里,帶著一種沉澱後的清醒,指了指宋襄展示的圖表,“這些不也一樣有價值?”

    田胖子想了想,“其實在打磨焊接機器人關節控制和晶圓傳輸的微米級定位時,很多算法積累、控制經驗,未來都能遷移到無人機上。只是現在,硬件的枷鎖太重了。”

    幕布里,郁蔥抓過話筒,“咱們在機器人上死磕高精度運動控制、抗干擾算法、低延遲通信鏈路、高效能動力分配,這些底層能力,其實,都可以作為戰略儲備,”

    陸小寧也湊近攝像頭“而且工業機器人市場更成熟,屬于剛性需求,能夠很快的形成正循環。而有了利潤和持續研發能力,我們才能等到那天摘果子。”

    “嘎媽,給!”

    “喲,椽兒挺厲害啊,都開始研究這個了哇?”

    馬闖說著,從李椽的手里,接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了他手里的一個田胖子帶來的小電機,在手里掂量著。

    “我覺得吧,從飛行控制的角度看,實驗室在機器人上實現的快速響應、超調抑制,對將來搞無人機自主導航避障,也是極好的基礎。這路子,走得通。有些預研項目,也需要高精度的伺服控制,說不定還能合作不是?你們咋想?”

    “就是,馬闖說得對。”陸小寧隔著一個太平洋點了個贊,可發現沒人接話,忙隱身到鏡頭外。

    宋襄看向幾人,“既然都這麼說,我從管理角度提個建議。”

    “暫停消費級無人機整機項目,保留核心預研小組,維持對關鍵瓶頸技術的最低限度的跟蹤研究。省下來的資源重心和人力,全力轉向工業機器人產品化,特別是晶圓傳輸機器人的良率攻關和焊接機器人的市場拓展上。”

    “用機器人的利潤,投入到未來時機成熟的那一刻,各位,意下如何?”

    目光交匯。田宇第一個舉手,“同意。”

    曹鵬看了眼李樂,也點點頭,“我沒意見。”

    陸小寧和郁蔥在屏幕里同時比出ok的手勢。

    馬闖很干脆,“附議。”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落在李樂身上。

    “好。”李樂抬起頭,“轉向。目標不變,路徑調整。無人機項目,戰略暫停,保留火種。集中力量,把我們的機器人,送進工廠,送進車間,站穩腳跟,積蓄力量。”

    “等風來,等雲開,等那些禁錮土崩瓦解的那一天,咱們再一起,飛上去!””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方便以後閱讀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1516章 調整方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1516章 調整方向並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