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劉璋

第731章 河北亂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花家的太歲 本章︰第731章 河北亂起

    平原郡,平原縣。

    袁譚自鄴城外的驛館奔離,向著東方而行,不數日抵至平原郡,來到了平原郡的郡治平原縣外。

    作為故青州刺史,前面袁譚一力討定青州,卻是沒有在青州州治臨淄理事,而是在靠近魏郡的平原郡坐鎮,將平原郡設置為青州的政治中心。

    而隨著袁譚卸任青州刺史,高干上任主持青州,循例依舊是在平原郡理事,沒有在臨淄端坐,如今袁譚東奔,他首先是來到平原郡,有意打探一二高干的口風,意圖知曉高干是否擁護他這位長公子。

    袁譚招來一名親衛,對他耳語一番後,遣送這名親衛往平原縣的城門奔去。

    親衛在城門前大呼“某乃長公子帳下親衛,意欲求見高使君,還望通稟一聲。”

    城頭的守卒听得動靜,連忙將消息傳給了高干,高干著人將這名親衛延請至城頭,而後神色惑然的向這名親衛問道“長公子不是受召往鄴城去了嗎?汝不追隨于長公子左右,如何現下奔青州來了。”

    “使君,長公子就在城外。”袁譚親衛直言道出袁譚所在。

    “哦。”高干舉目向平原縣外望去,卻是不見袁譚的蹤影,想來袁譚當是藏匿了起來,他連忙追問這名親衛道“長公子在城外何處?緣何長公子沒有往鄴城而去,反倒是奔向了平原”。

    “使君。”袁譚親衛語氣肅然,輕嘆一聲道“魏公已于三日前薨死,魏公即沒,本合該長公子繼任,然長公子因為風雪阻路,未能及時趕上,是故魏公死前,未逢長公子之面,但降下傳位于長公子的言語。”

    “舅父死了。”高干腦中好似閃過一道晴天霹靂,霎時間瞪大了眼楮,神色間惘然了起來。

    袁紹作為河北的開創者,是河北的主心干,袁紹這一死,堪稱是天崩地裂于河北,與此同時,河北的政局將為之大變,稟承河北新君的號令。

    “即是有傳位長公子的話語,為何長公子不前往鄴城繼位,反倒是奔向青州來了。”高干道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袁譚好好的新君不當,跑到青州作甚。

    “哎。”袁譚親衛嘆了口氣,他沮喪的說道“使君,豈不聞扶甦、胡亥之事乎。”

    “嗯?”高干神色間惑色淡去了一些,他試探的問了一句“鄴中有變故?”

    “是也。”袁譚親衛點了點頭,他搬出袁譚教授給他的話語“長公子由于未能及時趕到,是故魏公薨死的當夜,少公子袁尚與逢紀等人合謀,詐稱魏公傳位于少公子,同時于府內設下刀斧手,欲在長公子奔喪于堂的時候,刀斧手齊出加害長公子。”

    “這……”高干嘶然了一聲,他沒想到鄴中竟是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那長公子如何得脫,奔逃到了這里。”

    “所幸鄴中有一二忠臣,冒死遣送使者告知了長公子。”袁譚話語中透露著僥幸的意味“長公子當時距鄴不過十余里,在聞听到鄴中的變故後,旋即出奔,效仿重耳的故事。”

    “而青州之地,長公子之故州也,因此長公子來到了這里。”

    “使君,長公子聲言,不日或將有鄴城來使,著使君緝捕長公子,是故長公子遣我來此,向使君討一句話,不知使君是想歸效少公子,還是奉長公子為主呢?”

    高干聞听此言,神色不免猶豫了起來,鄴中的情況如何,他遠在平原,一概是不知曉,而今所听到的消息,都是出自袁譚親衛的口中,是真是假,他難以分辨。

    “使君,再過一刻,若是小人還沒回去,長公子就將東奔臨淄,是故使君心下之意,還請當即言明。”袁譚親衛語氣恭順的補了一句道。

    “這……哎……”高干通過袁譚親衛補上的這句話,知曉袁譚擔心他歸效袁尚,所以定死了時間,一到時間,就繼續東去,不給他出兵抓捕的機會,可見袁譚心下的驚慌和失措。

    說來這也是人之常情,換做其他人在袁譚的位置上,合該歸屬自己的嗣君之位被弟弟篡取,且弟弟不日就將遣使緝捕他,袁譚自然看誰都像反賊,不敢輕信他人。

    而如今高干心下本意,在袁譚和袁尚之間,他是偏向袁譚的,蓋因袁尚年幼,他和袁尚沒有什麼交情,而是和袁譚交情不淺,所故他擔心袁尚真的上位,將會摒棄他,雪藏他,他將落得閑人一個。

    一念至此,高干有了決斷。

    “不意少公子竟是做出這等狂悖之事,實在是有損袁氏世家的風範,也是全無孝心和悌意。”高干向著袁譚親衛菲薄了一句袁尚的‘所行所為’。

    而後高干言道“汝可為前導,引我前去面見長公子,一訴此中滋味。”

    言罷,高干只在兩名騎卒的陪伴下,循著袁譚親衛的指引,來到了袁譚的面前。

    “兄長。”高干翻身下馬,拜于袁譚身前,眼角掛淚,神色悲戚道“不意月余之間,舅父竟是就此辭世,將偌大一個河北拋下,更將你我兄弟舍下。”

    袁譚初見高干在親衛的引導下來到此地,且身旁就單單兩名護衛,他心下不免開懷了起來,高干來此同時護衛薄弱,足可見高干是打定主意歸效于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高干臨前致哀,袁譚按捺下心中的快意,神色霎時間同樣悲戚了起來,他上前和高干抱在了一起,口中悲傷道“元才,家父猝然薨去,我心實傷,然阿尚行下悖逆之事,只怕家父在九泉之下,亦不得瞑目也。”

    說罷,二人抱頭痛哭了起來,好一陣後,袁譚和高干收起眼淚,整理儀容,開始鄭重其事的對話。

    “兄長,少公子猝然間行下此等悖逆之事,緣何兄長不直趨鄴城,號召文武,向少公子討教一個說法,且責以長幼有序,奪回嗣君之位。”高干疑惑的問了一句。

    “我非不為爾,實不能也。”袁譚輕嘆了一口氣“鄴武,多有歸效阿尚者,如甦由,把控鄴城諸門守卒,逢紀,于中操持內衛,我倘若入鄴爭權,恐是權未能爭到,反倒是會為阿尚所害。”

    “阿尚如今行下篡逆之事,何妨再背上弒殺兄長的名聲。”見到高干眼中有些許疑慮,或是認為袁尚不敢殺兄,所故袁譚補上了一句,而隨著袁尚這一句吐出,高干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袁譚趁熱打鐵道“所故我唯有效仿晉文,出奔在外,以求一線生機,而河北之地,青州為我舊時所治之地,是故我奔往了此地。”

    “那兄長接下來作何打算。”高干問起了袁譚下一步動作。

    袁譚目光聚焦,眸色明亮,他微微偏向鄴城的方向“張布檄文于河北,聲明阿尚篡逆之舉,不孝之行,同時我將召集四方忠義之士,引軍攻伐鄴城,奪回合該歸屬我的一切。”

    說到這里,袁譚目光和高干對上,他許下諾言“元才,你才志弘邈,文武秀出,理當大用,倘若我來日攻下鄴城,討定群逆,當以爾為冀州牧。”

    冀州牧!!!這三個字入耳,高干眼神頃刻間明亮了起來,河北之重,首在冀州,冀州戶口既多,又是一處富庶之地,比之青州刺史、並州刺史,不知好上多少。

    往歲因冀州之重,袁紹多兼任之,不將此等重地與人,而如今袁譚搬出冀州牧的官位,高干自是心動了起來,他拱手表露忠心“兄長,干束發以來,未敢行不忠不義之事,今次少公子悖逆,干當同兄長一起,合力討伐群逆,還河北一個晴朗。”

    “善,大善。”袁譚緊緊拉著高干的雙手,他神色動情道“得元才相佐,推而思之,群逆當不足定也。”

    野外非是論及大事的地方,袁譚和高干攜手進入了平原縣,開始為掃清鄴城的群逆做起了謀劃,經過一番細致的商議,二人開始行動了起來。

    首先,做大事必須有個名頭,尤其是以地方對抗中央,袁譚以袁尚篡逆,他這位長公子將行下正舉、克定群逆的意思,寫出了一封文采飛揚、辭氣慷慨的檄文,同時命書吏抄寫了百余封出來。

    接下來,袁譚安排人手,將這些檄文發往平原郡周近的郡縣,如河間、渤海、巨鹿、魏郡等地,將袁尚一系列劣舉聲揚出去,將自己打造成正派的面目。

    不數日間,冀州和青州之地,關于袁尚篡位,行下不軌之事的消息,傳的是沸沸揚揚,且流言傳播之間,不免有些失真,也是袁譚麾下間細故意為之謬傳。

    到如今,私底下有人言袁紹是被袁尚用弓弦勒死,只為趁著袁譚沒有抵達鄴城前定下嗣君的歸屬,也有人說袁紹是被袁尚用刀斧劈殺,總之袁尚背上了弒父、篡逆的名頭。

    且袁尚篡逆之後,還想加害袁譚,幸是袁譚機敏,得脫生天,不然袁譚如果進入了鄴城,于靈堂前哭拜的時候,就會被屏風後轉出的五百刀斧手,細細的剁成臊子。

    在輿論上發力的同時,袁譚行文四方,要求諸郡縣的郡守,領兵前來助陣于他,而郡縣守備,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卻是少有人奔向平原,多是發文鄴城,探听起鄴城的消息來,驗證近來流言的真實與否。

    也是如今河北分為袁譚、袁尚兩派,一個站位不好就是家族夷滅的境況,所故地方上的郡守,終是猶豫彷徨,在沒有個準信的情況下,誰也不敢輕易下注。

    于是乎,數日過去,袁譚于平原才聚起了萬余人馬,而這麼點兵力,卻是不足以同把控鄴城的袁尚抗衡,這讓袁譚和壓住袁譚的高干,二人眉宇間都蒙上了一層陰翳,好似天際邊的烏雲一般。

    就在袁譚心憂彷徨兵力過少的時候,一樁來自東面的消息,讓他開懷了起來——有使者自東面而來,言是別駕王修率領官吏百姓從青州前來助陣,兵力約有萬五千余。

    “成就我大軍的人,是王別駕啊!”袁譚高興的贊揚了一句王修的忠心。

    等到王修引著前部先鋒人馬抵近時,袁譚親自出城,迎接起了王修。

    “別駕。”袁譚看著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王修,忠心耿耿于他的王修,他很是感嘆了一聲。

    “公子。”青州別駕王修上前,向袁譚施以大禮。

    “別駕,你我之間,無需這等重禮。”袁譚扶起王修,而後引王修同車而載,進入了平原縣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行車間,袁譚因為有了王修帶來的人馬,他頓時雄心大起,欲大展宏圖,他有信心擊敗袁尚,奪取回歸屬于他的一切,如他的鄴城,以及合該是他的河北。

    入得平原縣,袁譚擺下宴席,隆重招待起有了王修。

    “公子,少公子篡逆之事可是為真。”王修沒有飲酒,他先是拱手向袁譚詢問了一句。

    袁譚頷首點頭,他嘆了一口氣道“唉,我也是沒有想到,阿尚他會做下這等事情,且欲在我奔喪之時加害于我,若非是鄴城中有一二忠心誠樸的臣子,譚今日,只怕是見不到別駕了。”

    王修聞言,神色戚戚然了起來,他嘆道“不意少公子貪于權柄,戀于權位,竟是行下這等悖逆之事,惹得河北紛擾,魏公九泉之下只怕不得安寧,難以瞑目。”

    “確乎如是。”袁譚點了點頭,轉而他向王修言道“說來也不全是阿尚的錯,鄴中遞給我的消息,言是審配、逢紀等人蠱惑了阿尚,才使得阿尚做下如此的錯事,惹來河北如今驚天的濤浪。”

    “等討定群逆,我當好生教誨一番阿尚,令其知曉他一念至差,所鑄造出來的大錯。”

    王修眼神中精光閃過,他拱手進言道“公子,兄弟相爭,是敗亡之道,就好比一個人的左右手,左手和右手搏斗,就算勝出了,也是對軀干的傷害。”

    “臣意莫不如先行遣使鄴城,出言勸告少公子,使得兄弟和睦,方為上策。”

    袁譚面色微微不喜,但礙于王修的忠誠,他勉為其難的點了點頭應了下來“別駕所言,固善策爾,我當從之,就怕阿尚不听也。”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季漢劉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季漢劉璋》,方便以後閱讀季漢劉璋第731章 河北亂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季漢劉璋第731章 河北亂起並對季漢劉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