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嫣華

三十七︰儲君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柳寄江 本章︰三十七︰儲君

    漢十年秋八月,趙相陳反代地。消息傳到長安,劉邦大怒,親自率大軍往代地平叛,命太子盈留于京城長安監國。

    皇帝離開後的第二日,丞相蕭何清晨來到官署,十五歲的太子劉盈坐在滿案卷宗後的榻上等候,放下手中書簡,頷首致禮,“蕭丞相。”側影清頎秀長。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蕭何參拜道。

    劉盈忙起身攙扶蕭何,“丞相請起,小子愧不敢當。”

    “丞相大人自我父皇于豐沛起軍,一直協理內政,忠心不二,游刃有余。”劉盈垂眸侃侃而言,

    “孤如今滿十五歲了,雖說父皇春秋鼎盛,但孤自忖也不可終日碌碌,無所作為。孤為大漢太子,知我大漢朝中雖人才濟濟,國庫卻頗為困窘。而素日里觀百姓民生,雖與秦時較起來要好些,終究還是顯凋敝,孤有心盼日後國富民強,但大漢國政千頭萬緒,想了很久亦不知該從何著手。恰逢父皇如今以國事相托,孤不敢自專什麼,卻願隨丞相視事,或可得之一二。”

    蕭何目露欣慰之意,“太子有此心意,實為大漢之幸。日後大有可為爾!”

    劉盈唇角微微翹起,欠身為禮,“丞相謬贊了。丞相與孤父皇雖分屬君臣,少時孤在沛縣,也是叫過丞相叔伯的。如今心有所惑,盼丞相指點!”

    蕭何乃大漢掌政事的丞相,相較于皇帝**愛的三皇子如意,更支持嫡出年長的皇太子劉盈,見劉盈誠心向學,便道,“太子可知大漢國庫錢財源自于何?”

    “自然是百姓賦稅。”

    “是。大漢編民為戶,記載戶籍,以此收稅。若要國庫富足,不過是有幾個法子,第一是讓大漢子民繁衍生息,將更多的人納入戶籍制度中,同時抑制流民;第二是增加賦稅。”

    “納民入戶孤懂得,”劉盈皺眉道,“但增加賦稅,豈非是富了國庫,卻苦了民生。長此以往,百姓自然會怨恨朝廷,難保不生反意。否則,此法容易實行,父皇和丞相卻為何不用?”

    “誰說富了國庫就一定要苦民生?”蕭何笑的如狐狸般狡黠,“我大漢如今實行什一之稅,若升稅率,自然如殿下所言;但若百姓所得漸豐呢?”

    “那便不傷民本了。”劉盈大喜,“只是丞相,如何令百姓所得漸豐呢?”

    “這便是太子該思慮的事了。”蕭何輕松的將問題拋回,“譬如說,如今我大漢地廣人稀,很多田地荒蕪,若多耕起一些,自然百姓收入就多了。”他嘆了一聲,蕭瑟道,“微臣為相良久,能做的不過就這麼一些。”

    而太子,你畢竟還年輕,不會懂得,最為難的不是民事,而是,人心。

    劉盈沉思良久,起身朝蕭何拜道,“多謝丞相。”

    丞相史尹真匆匆進來,稟報道,“太子殿下,丞相,匈奴傳來消息。”

    劉盈及蕭何俱怔了一怔,“發生什麼事了?”

    “今日一早,匈奴消息傳入丞相署,說是,須平公主,亡了!”

    秋九月,長安的風里也帶了蕭瑟的涼意,黃色的梧桐葉在風中打著轉,先是落在官署窗欞之上,再滑到地上。

    蕭何想了一會兒,才將這個須平公主與年前和親匈奴的宗室女子聯系在一起,皺眉嘆息道,“真是紅顏薄命。”

    須平公主既亡,漢匈和親也就名存實亡,匈奴只怕又要起波瀾了!

    劉盈目中冒著不甘的火花,擲卷擊案道,“匈奴欺人太甚,若膽敢犯漢,我大漢兒郎也不是吃素的,打上一仗就是了。”

    蕭何皺眉,太子少年血性,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卻也只是道,“殿下有此雄心自然是好的!”

    “說到打仗,”劉盈道,“不知道父皇那兒怎樣了。”

    秋九月乙亥日(閏九月十八),皇帝率漢軍至趙國邯鄲,據漳水之岸笑曰“陳此獠,沒有南據邯鄲而阻漳水,朕便知道他無能了!”

    何貫諂媚道,“那都是陛下英明神武,神授天助呀!”

    眾漢將亦都勒馬笑道,“給我們五千人,瞧我們為陛下將陳活捉到陣前。”

    劉邦听說陳將領大多都是商人出身,心中有了定計,聞言哈哈大笑,“何須五千漢軍?眾臣看朕的手段,要那陳不戰而亡。”便下令以重金誘降陳手下諸將,其後不久,陳手下將領便紛紛投降了漢軍,留下陳在邯鄲氣的跳腳。

    辛巳日(二十四日),漢使將軍郭蒙與齊國將領相與擊,大破叛軍。太尉周勃領軍從太原而來,摧毀了馬邑。陳手下將領趙利守東垣城,劉邦親自領軍攻之,月余不能下。趙利使士卒在城頭之上罵劉邦,劉邦怒極。七日後,東垣城降于漢,令當日罵者斬首,不罵者赦之。遂平陳之亂。

    漢十一年,劉邦還于雒陽。立皇子劉恆為代王,都于晉陽。下詔曰“代地居常山之北,與夷狄邊,經常有胡寇侵擾,難以為國。取山南太原之地劃歸代,而代國雲中以西定為雲中郡,則代受邊寇益少矣!”

    消息傳到長安楚王邸,楚王劉交嘆了一聲,自己這個皇帝哥哥一步一個腳印,將犬牙錯落嵌在大漢江山中的異性王一個個拔去,可以想見的到,在不久的將來,整個大漢的江山,將完全成為劉氏的天下。

    楚王劉交坐在長安城楚王邸的堂上,望著自己的家眷,中正平和道,“你們大父的喪期已經過了快半年了,我們在長安待了這麼久,也該返回楚地了!”

    “阿翁,”楚國翁主劉擷道,“我前些日子和皇後說喜愛長安風俗,皇後殿下已是應了讓我在長安多留一陣子了!”

    “胡鬧!”劉交不意自己女兒如此行事,大怒道,“你自個進宮和皇後辭了,說你上次只是胡說,乖乖的跟我回楚地。”

    “我不。”劉擷果斷拒絕,目光倔強無比。

    “為父知道你打的是什麼主意。”劉交冷笑道,“你喜歡那張偕喜歡到鬼迷心竅。他若是對你有心,早就上門向我提親了。既然他沒有,你就該死心了!你堂堂一個宗室翁主,巴巴離了父兄留在京城,追在他身邊,是想讓長安百姓看楚國的熱鬧麼?”

    劉擷身子搖晃了一下,淒然道,“也許父王說的都是對的,可我總存著一點奢望奢望我再堅持一會兒,他就會回心轉意了。他是我的劫,這輩子,我是沒有法子放下了。除非,”目露堅毅之色,“除非他娶親了,否則,我不會就放棄的!”

    劉交看著愛女這般傷懷模樣,想起早逝愛妻,心頭一軟,轉而念及留侯府復雜情狀,又重新轉硬,“就算那張偕前來提親,為父也不會答應的。阿擷啊,”他放柔了聲音勸道,

    “留侯家的兩個公子,雖是同母所生,這張偕不過是次子,人品氣度再好也是不能襲爵的。反倒是他的長兄張不疑注定是日後的留侯,你若真有心的話——”

    “父王,”劉擷驀地打斷他的話,怒氣沖沖道,“是不是張不疑到您面前說什麼了?你讓他死心吧,我就算是嫁不了燕隱。也是絕對不會嫁給他的。”負氣轉身, 當一聲摔門而去。

    劉交看著她的背影,許久方嘆了一聲,“痴子!”

    這一年的春天,長安發生了一件驚天大事。這件事對大漢日後的政局影響十分深遠。淮陰侯韓信卒于長樂宮。

    淮陰侯韓信乃大漢不世名將,與相國蕭何、留侯張良並稱為漢初三杰,為大漢四處征戰,建立了汗馬功勞。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贊其“戰必勝,攻必取”,其率軍東向打下齊國,自封假齊王,劉邦為暫時穩住韓信,便將齊地封給了他,後又改封其為楚王,漢六年,劉邦采用陳平夜游雲夢之計拿下韓信,罷其楚王之位,黜為淮陰侯。

    韓信素與趙相陳交好,二人相謀里應外合叛亂,陳在外引劉邦帶領大軍前去平叛,韓信則留在長安,夜詐詔赦長安諸官徒奴,捉拿皇後呂雉及太子劉盈。幸得淮陰侯府一下人察得此事,星夜密報呂後。呂後急招相國蕭何入宮,與之謀畫,定下計策,令人假扮皇帝派回來的使者,傳來陳已被俘獲處死的消息,朝中列侯群臣大喜,盡皆入宮祝賀,韓信隨眾人入賀長樂宮,呂後命一隊武士拿下了他,斬于長樂鐘室,夷其三族。

    據說,韓信受戮之時尚仰天長笑三聲,“大丈夫悔不能戰死沙場,而亡于兒女子之手,豈非天哉!”斷氣的時候雙目圓睜,死不瞑目。鐘室小黃門去拖他的尸身,瞧見他怒瞪的眼楮,嚇的跌倒在地,毛骨悚然尖叫。戰神之威,其至于斯!

    劉邦回到長安,見韓信已死,嘆了一聲,對呂後道,“當年韓信功高,朕曾允他三不殺,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而今見他此慘狀,心不忍矣!”

    呂雉笑道,“妾豈敢至陛下于不信之地?當日乃置其于布袋中,以竹簽殺,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器。”神態從容恭然。

    劉邦聞言,既憫且喜且懼,私謂近侍道,“皇後心狠果決,朕雖為天子,亦不能及也。他日太子若為帝,天下則盡入呂家彀。”愈發堅定了罷黜太子改立如意的決心。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嫣華》,方便以後閱讀大漢嫣華三十七︰儲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嫣華三十七︰儲君並對大漢嫣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