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牽扯到戶部和可能的後宮,這潭水就深得嚇人了。
“陛下,此事……”寧婕抬頭,看向君澤,眼中難掩驚色。
她感到喉嚨有些發緊,這遠比後宮勾心斗角要可怕得多。
君澤目光銳利,手指輕輕點著那份密報︰“此事關系重大,朕已派心腹暗中核查,但對方似乎有所察覺,線索時斷時續,朕想知道……”他頓了頓,凝視著寧婕。
“以你的感應,此事背後,究竟是蠹蟲貪墨,還是……別有乾坤?若徹查,該從何處入手,阻力又會來自何方?”
寧婕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襲來。
這不再是之前那種可以靠讀檔試錯,耍小聰明蒙混過關的“問答題”,而是一個嚴峻政治危機!
要是回答錯誤……後果不堪設想。
皇帝這是在用真正的難題,試探她能力的極限和可靠性!
她對這個世界的官場運作,派系斗爭知之甚少,僅有的那點歷史知識在此刻顯得蒼白無力。
她根本無法像之前分析請安折子那樣,給出具體的指向。
冷汗從額角滲出,寧婕知道。
胡亂回答或者再次裝傻,很可能讓她剛剛積累起來的一點信任蕩然無存。
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飛速思考。
雖然不知道具體細節,但這類案件的核心無非幾點,證據,人證,資金流向。
而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既得利益集團和盤根錯節的關系網。
她深吸一口氣,沒有直接回答是誰,怎麼辦這種具體問題,而是嘗試從更宏觀的角度切入,這也是她作為現代人可能比古人更具優勢的思維方式。
邏輯和風險點分析,她組織著語言,力求清晰且不逾越界限。
“陛下,”寧婕聲音略顯干澀,但努力保持鎮定。
“臣妾對朝中事務一無所知,不敢妄斷何人涉案。但臣妾以為,如此巨量虧空,絕非一兩人短期所能為,必是盤踞多年、上下勾結所致。賬目可造假,但糧食是實打實的。
“或許……可雙管齊下,明面上繼續核查賬目細節,暗地里設法核實倉中實際存糧?若賬實不符,便是鐵證,至于阻力……”
她頓了頓,想起皇帝之前提到的南詔王與北境將領的動向。
心中一動,大膽假設︰“若此事真和後宮某些勢力有關,其目的恐怕不止貪墨錢財那麼簡單。攪亂京城糧儲,動搖民心根基。”
“或許……是為更大的圖謀制造混亂?陛下曾言北境不寧,需防內外勾結。”
她沒有指名道姓,但暗示已經足夠明顯。
君澤靜靜地听著,面上看不出喜怒,但眼神深處卻掠過一絲精光。
寧婕的回答,再次超出了他的預期。她沒有給出具體的名字。
這反而顯得真實,若她真能憑空指認,那才可疑。
但她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核實實物,以及點出了此事可能存在的政治目的。
而非簡單的經濟犯罪。
這與他內心的某些猜測不謀而合。
【皇帝對您的好感度+3,當前好感度︰24。獲取積分10點,當前積分︰60點。】
系統的提示讓寧婕稍稍松了口氣,看來這次“務虛”的回答方向是對的。
君澤沉默片刻,將密報收起,淡淡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吧。近日無事,便在冷宮好生待著,勿要隨意走動。”
他的語氣依舊平靜,但寧婕能感覺到,一種無形的更加沉重的“合作”關系,已然建立。
她不再僅僅是一個用來辨別後宮小伎倆的“直覺工具”,而是開始觸踫到了前朝紛爭的邊緣。
走出偏殿,傍晚的風帶著涼意吹拂在臉上,寧婕的心情卻遠比獲得積分更加復雜。
她意識到,自己正被一步步拖入一個更深,更危險的漩渦。
糧倉案只是一個開始,背後牽扯出的,可能是動搖國本的巨大陰謀。那60點積分握在手中,感覺不再是單純的喜悅,更像是一筆需要精打細算用來在更大風暴中保命的籌碼。
從偏殿回來後,糧倉虧空案像一塊巨石壓在寧婕心頭。
她知道,這不再是宮闈內的小打小鬧,而是關乎無數人生死……
甚至可能影響朝局穩定的大事。
皇帝雖然沒明說,但那句“勿要隨意走動”的叮囑和凝重的神色,都暗示著外面的風聲很緊。
她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完全指望皇帝的調查。
既然選擇了合作,她必須展現出相應的價值。
而且,不知為何,一種莫名的責任感驅使著她,想要為揪出這群蛀蟲盡一份力。
可能是因為這關系到可能引發的民生疾苦,也或許是想向皇帝證明,她並非只會耍小聰明的花瓶。
然而,她身處冷宮,信息閉塞,能做什麼呢?
她想到了自己的終極武器——讀檔,以及那個小小的卻連接著底層宮人的“冷宮集市”。
皇帝給的信息是骨架,她需要血肉來填充。
她首先集中精神,【扣除10點積分,存檔成功!當前積分︰50點。】將當前狀態存檔。
這是她最大的依仗。
她開始了,第一次嘗試,她讓翠竹重點留意在戶部衙門附近當差,和倉場漕運有關聯的宮人,試圖在交易時旁敲側擊。
但對方要麼諱莫如深,要麼所知有限,只听到些“最近上官脾氣不好”
“查賬的人來了幾波”之類的模糊信息,毫無價值。
寧婕不甘心,【讀檔!】回到存檔點。
第二次嘗試,她改變策略,讓翠竹接觸那些負責給各宮主子采辦物品的太監宮女,尤其是采買量大的宮殿。
她想從“後宮插手”這個線索入手。
這次,倒是听到些風聲,說某位背景深厚的太妃宮里,近幾個月消耗的米面油鹽似乎遠超常例。
但具體細節無人知曉。
線索依然模糊。【讀檔!】
第三次,第四次…… 寧婕不斷地讀檔重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積分10,10……心疼但必須花。
像玩一個高難度的解謎游戲,調整著翠竹打探的方向和問話的技巧。
她嘗試讓翠竹用更精巧的“靈蔬”和攢下的少許銀錢,去換取更有價值的信息。
她甚至冒險在皇帝再次問及案件進展時,故意給出一些錯誤的引導,觀察皇帝的反應和後續透露的信息,再讀檔重來修正。
這個過程枯燥而充滿挫敗感。
大多數嘗試都石沉大海,得到的盡是些無用的碎片。
有幾次還差點引起對方的警覺。
寧婕的精神高度緊張,已經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