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李牧承心里一松。
還好還好,爹的那些好兄弟目光不差。
南城門那邊的私塾,也是李牧承看著最好的那家私塾,就是遇見賣貨郎的那個地方。
那邊的學生確實都很喜歡學習,去私塾的路上都拿著書本。
學習氛圍那般濃厚,周邊住著的鄰居平日里也都安安靜靜的。
雖說貨郎過去的時候有些吵鬧,但李牧承這幾天也了解過了,賣貨郎每次去那里的時候都是趕私塾還沒上早課之前,或是私塾下學之後。
蓋房子的事,李牧承一點兒也不操心。倒是讀書這件事確實得提上日程了。
距離明年童生試第一場已經不足半年了,若是想要在明年二月下場,再晚肯定是不行了。
“好,都听爹的。”
李老二其實也很著急蓋房子這件事,畢竟他也算正值壯年,整天摟著貌美的妻子還得憋著不敢動實在是折磨人。
沒辦法,二丫睡眠淺,有點兒動靜就醒。
李牧承這個好兒子睡覺時淺時重的,有一次李老二實在是忍不住了,哄著自家媳婦兒和他去外面。
兩口子剛找到一個草垛子,自家這個臭小子就出來放水了,耳朵尖的破孩子差點兒把兩口子抓個正著。
周氏又羞又臊,氣得連著兩天沒給李老二好臉色瞧。
李老二心里苦啊!
干脆把兩個孩子的事敲定了,先把二丫的房子蓋起來,至于李牧承早晚都要送到鎮上讀書,越早越好,直接讓他住鎮上。
之所以選擇了那家私塾,也是因著李老二的好友熱情推薦,且確實偷偷去瞧過。
再加上那家束 不算高,先生負責還有專門留給家里遠的孩子住的宿舍,做飯的婆子收拾得干干淨淨的,指甲蓋里面連污泥都沒有的。
如此看來,李老二放心不少。這麼多年家里的妻子孩子被搓磨,李牧承年紀雖小,但完全有自理能力,李老二就更放心了。
翌日,清晨。
周氏拿好束 和給私塾先生的拜師禮,帶著穿戴一新的李牧承坐上牛車,直奔選好的私塾而去。
私塾名字再好記不過,直接就叫南城私塾。
對面接見周氏和李牧承的人,正是南城私塾的先生之一,也是南城私塾的創始人——馮墨揚。
馮墨揚此人並非是這鎮上的原住民,實則並非表面上傳出來的只是一個窮酸秀才。
這位可是舉人老爺,之所以沒有繼續科考入朝為官,實在是因著在朝為官的親屬替旁人背黑鍋,再加上當年馮墨揚年紀尚輕,見到了官場的黑暗十分厭惡。
雖然朝堂並未放出話來,禁止馮姓族人走上仕途。可馮墨揚已經不願入朝堂,便只身來到了偏遠的小鎮落戶,開了一間私塾,對外只說自己是秀才而已。
在這里一呆就是三十余載,頭發都已呈半花白狀態。
此刻的馮墨揚笑眯眯地輕撫胡須坐在座位上,接過李牧承手里的茶抿了一口,又拿出一支毛筆遞了過去,拜師儀式就算成了。
“日後入了我南城私塾,就要以學業為重。做學問的人,品性才是第一位。若你品德差,就算是個神童,老夫也不會給你留半分薄面,可記得了?”
李牧承自是認認真真回答,而後在馮墨揚這里領了課本,又帶著他去宿舍那邊瞧了瞧。
周氏見兒子徹底留下,又看到人家先生如此行事後放了心,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今日是私塾所有學生的休沐日,可住在私塾里的孩子們卻沒有一個回家的,都在宿舍里面埋頭苦學。
如今馮先生和周氏兩個大人都已經離開,一群小孩兒全都跑到了李牧承身邊。
“你是新來的同窗李牧承吧?昨天下學的時候,先生找我單獨說了一下。我是這宿舍的舍長陳思友,你要是有什麼不適應或者需要幫忙的大可以同我說。”
又把宿舍里其他同窗都介紹給李牧承听,彼此都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再次散開各自忙著各自的學習。
李牧承也沒閑著,將自己帶來的被褥鋪好,也去把屬于自己的書桌擦拭干淨,拿出書本也開始看了起來。
宿舍長陳思友一直在觀察李牧承的一舉一動,見他也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同窗,心里的那根弦終于松了松。
還好還好,是個安分的好同窗。要是和隔壁宿舍那個小霸王一樣,可真就讓人頭疼了。
陳思友是整個黃字班受到先生表揚最多的人,見李牧承如此懂事,也想到了先生說的此人沒有任何基礎的事。
擔心李牧承看不懂里面的文字,跟不上他們的學習進度,陳思友咬了咬牙。
罷了,幫助同窗盡快跟上進度,自己就當是復習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了。先生教導過,要互幫互助,友愛同窗。
只是很快他就震驚了,因為他發現,李牧承這個新來的同窗,居然輕松就背下了一篇啟蒙文章。
這才多大一會兒啊?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怎麼全都記住了?
不應該先等先生誦讀斷句嗎?
如果對方是算學好,陳思友還能安慰自己,或許對方家里出門采買蔬菜糧油什麼的經常鍛煉他。
可認字認這麼快,背書也這麼快,他還是個人嗎?
他們是黃字班的學子,也都是一個月前才正式入私塾的學子。
陳思友一向自信是整個黃字班書念得最好的人,自認沒有李牧承這般妖孽。
按照李牧承這個學習進度,苦學了一個月的東西,他最多只需要三天!
陳思友瞬間覺得壓力上來了,原本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有天賦,打算下個月小考之後放的兩天假回家和自家爹娘顯擺的想法瞬間沒了。
而李牧承知道自己最大的困難在哪里。
算學他倒是沒壓力,算盤他也會打,只是略有些慢而已,時間長了練一練也就嫻熟了。
更何況他有自己的算學方法,壓根用不上算盤。
就是這些文字要記在腦子里,幾大本書都得通篇背誦且靈活運用才是最難熬的。
想想上學的時候,背《出師表》,背了一天一夜還磕磕巴巴的絕望。
再一看這些方方正正的大字,李牧承只覺得腦子里嗡嗡響。
可又能怎麼辦?這才只是個起點,以後要背的多著呢,背就完了!
看來現代人穿越古代想要科舉,也沒那麼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