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大惑不解︰
“這架小短腿怎麼到南極的?”
在場眾人面面相覷,都對這款飛機不太熟悉,于是紛紛詢問起來。
小王放下除冰鏟,立刻解釋道︰
“米格15是米高揚設計局的經典作品,服役于上世紀四十年代,退役于五十年代,是前聯盟的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
“最大飛行速度0.88馬赫,最大航程1782公里。
“我們國家在半島戰爭時期也大規模引進過,立下了赫赫戰功,著名的‘米格走廊’就是這款飛機打出來的!一直到79年,我軍才將它全部退役。”
說到這里,他指著那殘骸,語氣帶著點難以置信,“先不論它怎麼來到這里的,如果真是前聯盟原裝的米格15……那它躺在這冰下面,起碼得有……七十年了!”
副站長趙極聞言,心頭猛地一跳。
倘若真是七十年,那就已經不是普通的飛機殘骸了,而是屬于極其重要的歷史見證物。
按照《南極條約》,必須聯系大毛那邊,讓他們派人過來處理才行。
……
隨著熱風槍吹走最後一點碎冰,下方被冰雪塵封了漫長歲月的涂裝,終于緩緩露出了真容。
空氣仿佛在這一刻凝固。
燈光下,銀灰底色的蒙皮上,竟是一顆由金黃飛翼托起的紅色五角星!
飛翼紅星!
華國空軍的標志!
“嘶——!”
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猝然響起。
“這……這不可能!”小王失聲驚叫,不敢相信,“怎麼會是我們國家的飛機呢?!”
周圍人群也立刻炸開了鍋,驚愕的低語和疑問轟然響起︰
“飛翼紅星?咱們的飛機?!”
“怎麼可能?!華國在1980年才第一次來南極科考!”
“對,在這之前,我們根本沒來過這里!怎麼會有我們的飛機?”
所有人都懵了,被眼前這出人意料的情況炸得暈乎乎的。
各種猜測和疑問在刺骨的寒風中激烈踫撞,卻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華國官方首次南極科考始于1980年,在此之前,從未踏足過這片白色大陸。
而在1980之後,米格15已經全面退出共和國空軍序列,更不可能出現在這里。
就在眾人心神劇震、議論紛紛之際,趙極猛地一個激靈,如同被冰水澆頭。
他臉色劇變,幾乎是炸雷般地吼了出來,聲音蓋過了所有嘈雜︰
“停!所有人!立刻停止作業!後退!!!”
這吼聲帶著不容置疑的嚴厲和前所未有的急迫,瞬間讓現場所有人動作僵住,驚愕地看向他。
“警戒線!立刻拉設警戒線!把這片區域給我圍起來!沒有我的命令,一只鳥都不許飛進去!”
趙極的眼神銳利如刀,掃過每一個隊員,“保護好現場!任何東西都不許踫!听見沒有!”
他吼完,甚至來不及看隊員們的反應,便飛速上車,一把抓起衛星通訊器,迅速撥通了站內頻道︰
“站長!是我!出大事了!”趙極的聲音壓得極低,卻帶著無法形容的緊迫感︰
“確認了!是我們的飛機。米格15!對!就是飛翼紅星!現場我已經下令封鎖!!”
通訊器那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顯然也被這爆炸性的消息沖擊得不輕。
幾秒後,站長的聲音傳來,異常凝重︰
“你們原地待命!我馬上聯系首都!听著,一定要看住現場!不許再踫那飛機了!明白嗎?!”
“明白!保證完成任務!”副站長斬釘截鐵地說道。
放下通訊器,他靠在冰冷的車座上,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這才感到後背滲出了一層冷汗。
不管這架米格15為什麼會出現在南極,既然涂著祖國空軍的標識,那就說明很可能牽扯到國家的軍事機密。
重要性就不僅僅是一次科考發現那麼簡單了,而是上升到了國防安全問題。
現在只慶幸,還好站長深謀遠慮,沒有通知其他國際機構,否則,他們很可能在這件事上犯下重大錯誤。
想到這里,趙極用力拍拍自己的臉,重新鼓起精神,下車指揮眾人。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冰原上的風似乎更急了,刮在臉上生疼。
隊員們守在警戒線外,目光都死死地盯著那截裸露在外的尾翼和刺目的軍徽,無人說話,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雪來臨的前夜。
不知過了多久,車載通訊器的指示燈驟然亮起,發出急促的蜂鳴。
趙極幾乎是撲過去抓起了听筒。
通訊器里傳來了站長嚴肅的聲音,將首都的命令清晰傳達,一共四條︰
一、立即以發現點為中心,設立最高等級物理隔離區,半徑不小于五十米。
警戒線由趙極親自帶可靠隊員布設並看守,嚴禁任何未經許可人員靠近該區域。
二、禁止所有接觸過殘骸及知曉其存在的人員,使用任何通訊手段與外界聯系,包括私人通訊。
三、永久封存本次勘探及發現過程的所有原始數據、記錄、影像資料。
所有涉密載體即刻清點、加封,等候工作組抵達接收。
四、工作組將搭乘最快專機趕赴南極。
在此之前,科考站唯一任務就是確保現場絕對安全、信息絕對封鎖。等候工作組抵達!
命令簡潔、強硬,條條如鐵律,帶著千鈞重壓。
副站長屏息听完,對著通訊器,挺直了腰板,用盡全身力氣說道︰
“是!終山站科考分隊副站長收到命令!保證完成任務!等候工作組!”
趙極放下通訊器,推開車門,凜冽的寒風瞬間灌入。
他握緊拳頭,大步向警戒線走去,開始傳達上級命令。
……
首都,紅牆之內。
當終山站的加密訊息經過層層匯報,最終抵達中樞後,軍隊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響應,下達指示︰
以作戰局為主導,協調科工局、安全部、極地辦等多個部門。
緊急集結相關領域精干力量,組建專項工作組,趕赴南極。
行動代號“融冰”。
作戰局分管領導周振邦任組長,負責全面指揮,統籌協調。
為掩人耳目,“融冰”工作組對外統一身份為“南極終山站關鍵科考設備搶修專家組”。
一同前往的還有一支精英特勤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