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選的人群中,怨氣開始積聚。一個方才在體能關敗下陣來的高大壯漢,揉著酸疼的胳膊,忍不住高聲抱怨︰“呸!什麼玩意兒,搬磚一天穩穩三百工分,打鐵就算給五百,卻要玩命考核,還要簽那賣身契。一輩子栓死在這火星子里!憑什麼?”
這話頓時引起了不少落選者的共鳴,紛紛附和︰
“就是!太欺負人了!”
“都是干活,還分三六九等!”
“老子不伺候了!”
周瑩聞言,猛地轉過身,目光定格在那壯漢臉上。她冷笑一聲,“軍工廠要的是能打造護城利器的忠魂。不是只會計較工分,挑肥揀瘦的佃工、覺得委屈?覺得不公?大門開著,沒人攔著你走。但別忘了,狄戎的刀砍過來的時候,是靠老子們打的刀槍保你的命!”
她上前一步,逼視著那壯漢︰“想要安逸,想要自由?可以!等哪天軍城不再需要流血,不再需要守夜,你再來跟我談條件。現在,要麼留下憑本事掙前程,要麼滾蛋別礙眼。軍工廠,不缺孬種!”
一番話,擲地有聲,如同重錘砸在每個人心上。
那壯漢被噎得面紅耳赤,在周瑩逼人的目光下,訕訕地低下頭,再不敢言語。
其他抱怨的人也瞬間噤聲,人群悄然散去不少。
風波暫平,但軍城內部因這全新制度而引發的暗流,才剛剛開始涌動。
章程頒布的余波未平,萬杏兒就捏著那張抄錄下來的章程條款,風風火火地闖進了宋清遠臨時辦公點。
“宋城主!宋大人!”她聲音響亮,帶著明顯的不服氣,將那張紙“啪”地拍在宋清遠的書桌上,震得筆墨一跳,“你這章程定得可不公道。”
宋清遠從一堆戶籍冊中抬起頭,神色平靜地看著她︰“萬姑娘有何指教?”
萬杏兒指著“乙等”那一條,柳眉倒豎︰“我這畜牧場馬上就要擴建,肉鋪,皮革坊都要搞起來。我這里頭的獸醫,要給牲口看病接生,閹割,那是技術活,一刀下去決定肉質好壞。這不算技術崗?憑什麼工分待遇就要比軍工廠低一等?憑什麼他們就能分大房子,我的人就只能用工分換房子?宋大人,你這是瞧不起我們伺候牲口的?”
她連珠炮似地發問,氣勢洶洶。
宋清遠等她說完,才緩緩放下筆,語氣依舊平和︰“萬姑娘誤會了。章程定級,非依個人好惡,乃據軍城當下緩急。軍工廠所出,火炮火銃,刀槍箭矢,乃直面狄戎鐵騎,決定我等生死存亡之物,不容有失,故為甲等,享最高待遇,亦擔最重之責。”
他話鋒一轉︰“畜牧場至關重要,關乎軍民溫飽,皮毛亦為御寒物資,故定為乙等之首,待遇已優于繡坊,豆腐坊,油坊等諸多工坊。然,究其根本,軍械關乎即刻存亡,牛羊關乎長遠溫飽。輕重有別,緩急有分。此非輕視,實乃統籌全局之必須。”
萬杏兒听著,眉頭依舊緊鎖,顯然並不完全信服。
她哼了一聲︰“好個輕重有別,宋大人真是好口才。但你也別忘了,沒有我這邊養出肥豬壯牛,前邊打仗的兵都沒力氣掄刀!”
她一把抓回那張紙,甩袖轉身︰“行!既然章程這麼定了,我萬杏兒認。但招人各憑本事,你們甲等門檻高,總不能攔著別人來我乙等吧?等著,我自有法子招到我要的人!”
說完,她也不等宋清遠回應,風風火火地又走了,留下一個倔強不服的背影。
宋清遠看著她離去,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卻泛起一絲苦笑。這萬杏兒,真是個從不吃虧的主。
他知道,這場人才爭奪戰,絕不會因為一紙章程而平息。
萬杏兒說到做到。
她壓根沒去軍工廠門口搶人,而是另闢蹊徑,直接在自己那初具規模的畜牧場外圍,支起了一個簡陋的攤子,掛起一塊木牌,上面用木炭寫著幾個大字︰“招募屠宰學徒,管飽,出師送豬頭。”??
簡單,粗暴,直擊要害。
她搬來一個大木桶,里面是油花翻滾,肉香四溢的骨頭湯。旁邊堆著一摞剛出爐的二合面饃饃。
她自己則站在攤子後,手里拿著一個大勺,敲著桶邊,嗓門亮得半條街都能听見︰“來來來!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屠宰作坊招學徒,包教手藝,每天干活管飽,肉湯管夠,饃饃管夠!”
“只要你肯學,肯出力!別的不敢說,肚子絕對給你填得溜圓!”
“學成了出師!當場送一個大豬頭!回家炖了香飄十里!”
這招募條件,對于許多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尤其是新來的流放犯來說,簡直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工分,那是以後的事。眼下能吃頓飽飯,能吃上肉,才是實實在在的。
頓時,攤子前就圍滿了人,大多是面黃肌瘦的漢子。
“萬姑娘!真管飽?”
“真送豬頭?”
“我干,我報名!”
人們爭先恐後地往前擠,生怕晚了名額就沒了。
萬杏兒一邊維持秩序,一邊讓人登記,忙得不亦樂乎。
劉七看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忍不住低聲嘀咕︰“好家伙……這仙女招人的路子比周教頭還野性,周教頭靠軍令規矩,她這直接拿肉湯和豬頭砸。這……這真是豬頭比軍令好使啊!”
萬杏兒耳尖听到,回頭沖劉七得意地揚了揚下巴,繼續敲著她的湯桶︰“沒錯!跟著我萬杏兒,別的不敢保證,肉管夠!”
濃郁的肉香和喧囂的人聲,飄出去老遠,與遠處軍工廠那嚴肅緊張的考核氛圍,形成了鮮明而又詭異的對比。
軍城的人才爭奪,以一種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進入了新的階段。
萬杏兒那“肉湯豬頭”的招人策略,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洶涌的軍城人力池,激起了更大的波瀾。
磚窯那邊,沈大山雖沒萬杏兒這般的“野路子”,但也悄悄提高了每日的伙食標準,中午那頓必有一碗油汪汪的炖菜,偶爾還能見著幾片實實在在的肉,工分結算也更為及時,試圖以“實惠”留人。
食堂的何氏更是直接,但凡來幫工的女子,不僅工分照給,每天下工時還能“順手”帶走一些食堂剩下的邊角料,不太好看的菜葉或是熬湯的骨頭,這對于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婦人們來說,吸引力不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幾日最火爆、報名最踴躍的地方,既不是待遇最優厚的軍工廠,也不是肉香四溢的畜牧場,更不是磚窯和食堂,而是南雨帶領的開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