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點毛病誰學心理學啊

第113章 認知問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熊貓的大木屋 本章︰第113章 認知問題

    “听起來你似乎有在日常生活中對她們隱藏自己的想法,乃至于‘問題’,是這樣嗎?”

    南祝仁又捕捉到了一處信息,對來訪者的表達進行了一次【解釋說明】。

    來訪者愣了一下。

    “我,嗯……我覺得我平時沒有刻意去隱瞞。但老師你這麼一說之後,似乎是有這樣的傾向。”

    “那你會覺得比起跟別人解釋你的感受,隱藏自己的感受更加容易嗎?”

    “……會!”

    【認同感加深。】

    將來訪者心里那些“冥冥之中有感覺但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東西以文字的語言具象化出來,這在咨詢技巧中屬于【解釋說明】的技巧。

    這種技巧能夠驗證咨詢師對于來訪者問題的理解度,以及來訪者對于自己的了解程度。

    是很能夠快速拉近來訪者和咨詢師距離的。

    ——前提是描述準確,不然容易弄巧成拙。

    南祝仁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時間不是很多,收集信息的階段也差不多該結束了。

    他還有最後一問。

    “你有跟爸爸媽媽聊過你的這些感受嗎?”

    來訪者張了張嘴,似乎有什麼脫口而出的內容,但是臨說出來前又咽了回去,思考一會之後才道︰“我平時和他們聊得不多……尤其不會說學習的事情。我不覺得他們能幫我處理好這個事情,然後,他們可能會比我還擔心,所以我沒有說。”

    南祝仁了然地點頭。

    然後,接過話語權。

    “我相信你這一回對自己感受的傾訴比上一次要多。”

    南祝仁先是開了個小玩笑,緩和氣氛。

    “按照你剛剛的敘述,你在生活中是比較缺少這種【傾訴】的,而【傾訴】本身是有著緩和乃至于療愈的作用的——我相信你現在有感受到。”

    “確實。”來訪者點點頭,“我現在,感覺其實確實比剛剛進咨詢室的時候要好一些了。”

    南祝仁笑笑︰“你來做咨詢是為了解決學業方面的問題;而在你剛剛的講述中,學習壓力似乎確實是你最近一系列問題的成因。”

    “學業確實重要,從你剛剛的敘述中我能听出來你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也是因此成績對你來說絕對不是無所謂的東西,不是‘及格就行’、‘能過就行’的。”南祝仁先給予了一波【支持】和【積極關注】。

    來訪者繼續點頭,視線下垂。

    “但比起成績,我更在意的是你因此產生的情緒、感受,以及你為什麼會因為成績而產生這些情緒和感受。”

    “我更關注于‘你’。”

    南祝仁頂著他的那張臉,肆無忌憚地說出了這句話。

    來訪者視線猛然上抬。

    “同樣的,我也需要你來把視線重新移回到自己的身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學習。”

    南祝仁笑道︰“恰好,心理學里面的《教育心理學》也有研究‘學生如何學習’的部分,你上一次咨詢中老師給你講的就是其中的內容。而我今天要講的是另外一個部分——【耶克斯多德森的動機定律】。”

    “動機定律?”

    “對。這個定律中,研究了關于【動機】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當然,我們現在的情況,用【學習效率】來替換【工作效率】也行。”

    “總之經過研究,最後發現︰【動機】和【學習效率】之間是一個‘倒U字型曲線’的關系。當學生的學習動機很低的時候,學習效率會很低;隨著動機的增加,學習效率也會升高;但是當學習動機高到某個【臨界點】的時候,學習效率反而又會隨著動機的增加而重新降低。”

    南祝仁看著來訪者的眼楮︰“甚至于比‘低學習動機’的時候還低。”

    來訪者眨了眨眼楮,沒有說話。

    南祝仁在等,等待來訪者思考。

    “老師,你是說,我的情況是因為學習動機……太強了?”

    來訪者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有些干澀。

    【情緒低落,有無措感。】

    南祝仁敏銳察覺到了來訪者的負面情緒,及時予以支持,進行正面解釋︰“這不是你的問題,學習動機過高本身也不是壞事;或許是你從高三保持過來的習慣,卻在大學的學習環境里面遭遇了水土不服——就像你自己說的,是沒有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這種對外界進行的歸因,及時把來訪者的情緒拉了回來。

    南祝仁又看了一眼掛鐘。

    “而這種動機,實際上是一種【認知】。”

    來訪者頓了一會,像是在思考這兩個字︰“認……知?”

    南祝仁點頭︰“對。我們心理學有一個學派,叫做【認知主義學派】。在我們這個學派的眼里,現實中發生的事件——比如你的【學業問題】——它很‘重要’,但不是‘主要’,甚至不是‘首要’。”

    其實某些程度上連“重要”都算不上,但為了防止來訪者感覺自己的問題被輕視,南祝仁還是適當加了重視。

    “‘首要’的,是你的情緒和感受。把它們安撫好,以讓你當前的生活回到舒適區,這是我們眼下的第一個任務。”

    “而等你當下的感受稍微好轉一些,脫離出‘當局者迷’的思維之後,我們再去探索‘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也就是你的認知方式。”

    南祝仁看著來訪者,對方已經露出了學習的表情,被調動起了好奇心。

    “一個人因某種事情產生的【情緒】,源自當事人對于事情的【認知】。”

    “而【認知】,才是我們最主要的核心問題。如果你在下一周還有感到不適、或者有什麼想要弄明白的問題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繼續咨詢,展開去挖掘你的問題。”

    “至于這周,我會布置給你幾個作業,我需要你去認真地完成它們,以緩和你現在的情緒。”

    來訪者點頭,抿起嘴唇,露出了認真的眼神。

    隨後南祝仁開口,慢慢地說著。

    “……”

    來訪者開始露出錯愕的表情,隨後變得疑惑,似乎有些遲疑。

    但隨後南祝仁又給了幾手【支持】,最終讓來訪者接受了這些作業。

    在這個過程中,南祝仁一心二用地在手上勾勒著咨詢的流程、作業等等,留作檔案。

    咨詢結束。

    而等他轉身走出咨詢室,走回辦公區,確定自己消失在來訪者的視線中之後。

    才終于皺起眉頭,在【概念化案例】的後面,寫下了自己的診斷結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沒點毛病誰學心理學啊》,方便以後閱讀沒點毛病誰學心理學啊第113章 認知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沒點毛病誰學心理學啊第113章 認知問題並對沒點毛病誰學心理學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