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184章 避實擊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184章 避實擊虛

    李斯筆鋒一轉,詳述了真正的戰略核心︰“佯攻新鄭,實取另四地!

    蒙驁將軍需要制造主力佯動,大軍壓境新鄭之勢。然真正的突擊重點,在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遣精銳奇兵,一舉奪下韓國東西交通樞紐之華陽與中牟。?

    華陽扼守韓國腹地西向、北向之咽喉。一旦失守,新鄭西出之路受阻,且其與韓國北部郡縣的聯系亦將被嚴重威脅。而?中牟乃韓國東向通往魏國大梁的必經之地,更是韓魏之間重要的經濟與軍事聯絡通道。

    此戰務必一戰功成,切斷韓魏之間的陸路聯系,使韓國成為孤島!

    其二,另派一支精銳,直撲韓國經濟與軍事命脈——綸氏、負黍兩地鐵礦!綸氏與負黍,乃韓國最重要的鐵礦產地,韓國軍隊的兵器、甲冑多仰賴于此。此二地鐵礦一旦為我軍控制,則韓國的軍工生產將立時陷入停滯,短期內再難大規模鑄造兵器、補充軍備,其戰力無以為繼。務必在韓人反應過來之前,控制此二地,斷其兵甲之源,竭其府庫之本!”

    “此四地,才是扼住韓國咽喉,令其無力回天之關鍵!一旦得手,韓國縱有精兵強將,亦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屆時,所謂談判,不過是走個過場,我大秦可從容取之。”

    在信的末尾,他特別強調︰“此真實方略,乃我大秦此次行動之核心機密,將軍務必親閱,不可有絲毫泄露。新鄭周邊之軍事調動,可適當張揚,以配合使團談判施壓,並掩護我軍真實意圖。”

    “錯就錯在,信陵君您的威望太高,高到讓六國只知有信陵君,而不知有我大魏之王了!”。

    此時在魏都大梁,龍陽君的話語還在朝議大殿中回蕩。

    信陵君強忍住胸中翻騰的怒火,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與龍陽君這等佞幸小人爭口舌之快,毫無意義,反而會落入對方的圈套,耽誤了救韓的大事。

    他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以“義”為先,折節下士,門下食客三千,方有今日之名望。韓國危在旦夕,于公,魏韓唇齒相依,韓國若亡,秦國下一個目標便是魏國;于私,他與韓非亦有舊誼,不能坐視不救。

    只是,魏王圉猜忌之心日重,自己今日若強行請纓領兵,不僅難以成功,反而會加劇魏王的疑慮,正中龍陽君下懷。

    電光火石之間,信陵君腦中閃過一個名字︰廉頗!

    這位昔日趙國柱石,長平之戰後雖一度失意,但其赫赫威名,天下誰人不知?當年閼與之戰,大破秦軍;後來更是屢次率軍抵御強秦,令秦軍不敢輕易東進。如今,廉頗受讒離開趙國,輾轉來到魏國,正客居大梁。若能請動這位老將軍出山,何愁秦軍不退?

    思及此,信陵君心中已有了定計。他目光一凜,不再看龍陽君那張令人作嘔的臉,而是再次轉向魏王,朗聲道︰

    “大王!龍陽君所言,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臣弟之心,天地可鑒!韓國使者先訪臣府,確是念及昔日合縱舊誼,知臣素來心憂天下,故先探我意。

    臣弟深知君臣之別,豈敢有絲毫僭越?這才第一時間將國書呈送大王,請大王聖斷。何來‘政出私門’之說?至于‘不悌’,更是無稽之談!臣弟對大王、對大魏的忠心,日月可鑒!”

    他語氣鏗鏘,擲地有聲,殿中群臣聞之,亦覺其言辭懇切,並非虛飾。

    信陵君頓了頓,繼續說道︰“大王,當下之急,非是辯論臣弟是否有過,而是韓國之危局!秦國虎狼之心,路人皆知。今日韓國若亡,明日秦軍兵鋒便可直指我大梁!唇亡齒寒,此乃自古不易之理!救韓,實則是救我大魏自身啊!”

    此言一出,殿中一些明智的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魏國與韓國接壤,確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魏王圉听著,面色稍緩,但眼中的疑慮並未完全消散。他沉吟道︰

    “信陵君所言,亦有道理。只是,秦軍勢大,若要援韓,當遣何人領兵?”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滿朝文武,論及威望與能力,能與秦國上將軍蒙驁抗衡者,除了信陵君,似乎再難找出第二人。但魏王顯然不願讓信陵君再掌兵權,以免其功高震主,尾大不掉。

    龍陽君眼珠一轉,正要開口推薦自己的親信,卻听信陵君朗聲道︰

    “大王聖明!臣弟深知,為避宵小讒言,為安大王之心,臣弟不宜領兵掛帥。”此言一出,魏王圉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連龍陽君也愣住了,沒想到信陵君會主動放棄兵權。

    信陵君微微一笑,繼續道︰“但國難當頭,豈能無良將?臣弟斗膽,向大王舉薦一人!此人,乃當世名將,昔日在趙國之時,曾數次大敗秦軍,威震山東六國!秦人聞其名,無不膽寒!有他領兵,韓國之圍必解,我大魏亦可安然無憂!”

    “哦?竟有此人?”魏王圉頓時來了興趣,“信陵君所薦何人?”

    信陵君一字一頓,清晰無比地說道︰“臣所薦者,正是客居我大梁的趙國老將︰廉頗將軍!”

    “廉頗?!”此名一出,滿朝皆驚!廉頗之名,如雷貫耳!當年他與藺相如“將相和”的佳話傳遍天下,其用兵之能,更是與秦之白起、王翦等人齊名。

    只是後來趙王中了秦國反間計,以趙括代之,方有長平之敗。之後雖復起,卻又遭郭開排擠,在先趙王去世後憤而出走,如今正在魏國。

    信陵君繼續陳述道︰“大王,廉頗將軍雖年事已高,然老當益壯,胸中韜略不減當年。其久經戰陣,對秦軍戰法了如指掌。

    如今秦軍圍攻韓國,若我大魏能以廉頗將軍為帥,盡起精銳,韓國必將感恩戴德,山東諸國亦會為之震動,或可重現合縱之勢,共抗強秦!此乃一舉數得之良策!”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龍陽君,意有所指地說道︰“廉頗將軍乃客將,在我大魏並無根基,大王用之,既能解韓國之圍,又能揚我國威,更不必有任何功高震主之憂。如此良將,豈能棄之不用?”

    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既點明了救援韓國的必要性,又巧妙地避開了自己領兵的敏感點,同時舉薦了一位無論名望、能力都足以勝任,且對魏王王權構不成威脅的絕佳人選。

    魏王圉听罷,眉頭漸漸舒展,陷入了沉思。啟用廉頗,確實是個好主意。廉頗的名望足以震懾秦國,而且廉頗是趙國人,在魏國沒有盤根錯節的勢力,用起來放心。

    就連一直伺機挑事的龍陽君,此刻也眯起了他那雙細長的丹鳳眼,一時竟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廉頗的名氣太大了,反對啟用廉頗,那就是置國家安危于不顧。而且,信陵君不領兵,他的首要目的也算達到了一半。若廉頗真能擊退秦軍,那也是魏國的功勞,與信陵君關系不大,他反而可以借機分功。

    大殿之上,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因信陵君這番話,竟暫時緩和下來。魏王和龍陽君,皆是若有所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184章 避實擊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184章 避實擊虛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