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聞,楚地有一種風俗,男子成年行冠禮時,長輩會以家鄉的泥土混入酒中,讓其飲下,意為不忘故土。李先生祖籍上蔡,不知可曾听聞此俗?”
呂娥蓉說出這話時,眼波流轉,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那顆淚痣仿佛也跟著靈動起來,顯得有幾分嬌俏。
李斯後背瞬間沁出一層冷汗!楚地!上蔡!她知道了什麼?他強作鎮定,腦中飛速旋轉,思索著如何應對。這風俗他聞所未聞,若說听過,萬一她追問細節,必然露餡;若說未听過,又顯得刻意。
他正搜腸刮肚,卻見呂娥蓉“噗嗤”一聲輕笑出來,眉眼彎彎,那清冷的氣質頓時被一抹狡黠的俏皮沖淡︰
“先生莫慌,娥蓉不過是與先生說笑罷了。上蔡並無此等習俗,是我杜撰的。”
李斯一怔,緊繃的心弦驟然一松,隨即又是一緊。她這番試探,絕非無的放矢!
果然,呂娥蓉收斂了些許笑意,悠悠然再開口︰
“先生博聞強識,想必也听過聶政之事吧?他本為屠者,為避仇隱于市井,奉養高堂。後嚴仲子以國士待之,托以刺韓相俠累之重任。聶政待母終、姊嫁之後,慨然應諾,單人獨騎,直入韓宮,力斬俠累,復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以絕追查,不使其姊受牽連。娥蓉每思及此,常感其行驚天動地,其義薄貫雲霄。若非心中有大信大義,何人能行此等非常之事?”
她頓了頓,鳳眼凝視著李斯,話鋒一轉,似有所指︰“娥蓉常想,這世間,是否亦有如聶政般之人,為踐行某種深重承諾,或為故友沉冤昭雪,甘願隱匿真我,頂替他人名姓,背負其未竟之志,于暗夜中踽踽獨行?李先生以為,此等行徑,當如何評說?”
李斯只覺一股電流從脊椎竄起,瞬間遍布四肢百骸!她知道了!而且她竟然是以這種方式理解的!從楚地風俗的戲謔,到聶政刺韓相的典故,再到這“隱匿真我,頂替他人名姓,背負未竟之志”的猜測……
每一個詞都像重錘般敲擊在他的心上!他之前便一直對呂娥蓉敬而遠之,刻意保持距離。未曾想,她不僅看穿了自己的底細,竟還將他的“冒名頂替”理解成了聶政式的悲壯與決絕!毫無疑問,她一定是听到了自己和紀嫣的對話,李斯心中篤定。
李斯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最終化為一絲苦笑︰
“呂小姐……冰雪聰明,見識過人,斯……斯不知如何是好。”他這番回答,既未承認,也未否認,心中卻五味雜陳。
被人看穿秘密固然可怕,但被人以如此“高尚”的動機去解讀,卻又讓他生出一種荒謬感。
呂娥蓉見他神色,美眸中閃過一絲了然與由衷的欽佩,聲音也帶上了幾分真誠︰
“李先生不必過謙,更不必驚慌。娥蓉雖為女子,亦敬佩世間重諾守信、為友奔波之人。李先生之才華膽識,娥蓉素來欽佩,今日方知李先生更有此等高義,心中更添敬重。只是,此等行徑,固然可歌可泣,卻也凶險萬分,李先生日後行事,還需萬分小心才是。”
她這番話帶著一絲不加掩飾的欣賞。她並非要以此要挾,更沒有以此將他裹挾上呂家的意思,反而像一個真正理解他“苦衷”的知己,在為他擔憂。
李斯心中百感交集,原先的驚懼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的感動。他從未想過,自己這個現代靈魂的“冒名頂替”,竟會被一個古代女子解讀出如此壯烈的意味。
“多謝呂小姐提點,斯銘感五內。”李斯躬身一揖,這次的行禮,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顯得真誠。他意識到,或許與這位呂氏貴女的關系,不必再和之前一樣如履薄冰。
呂娥蓉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清月照水,帶著幾分釋然︰“先生言重了。娥蓉今日前來,還有一事。听聞夏太後舉薦先生隨公子成 出使韓國,父親雖有不豫,但太後懿旨已下,恐難轉圜。韓國……畢竟是敵國,先生此行,務必謹慎。”
李斯心中一動,點頭道︰“斯明白,多謝呂小姐掛懷。”
待呂娥蓉離去,李斯獨自坐在書案後,心中仍有些恍惚。出使韓國之事,看來已無法避免。夏太後與相邦兩方勢力角逐,他夾在其中,身不由己。而韓國,有韓非那般的人物,此行凶險,不啻于龍潭虎穴!
但此刻,他心中卻多了一絲異樣的動力。呂娥蓉那番“高義”的解讀,像一劑強心針,讓他覺得自己似乎真的肩負著某種沉甸甸的“承諾”。他必須在離去之前,為自己,也為那個被他“頂替”的李斯,留下更堅實的印記!
《呂氏春秋》!這部傾注了他無數心血,融合了現代思維與先秦智慧的巨著,正采用著他提出的“模塊化編撰、迭代推進”的方式進行。這與他前世互聯網項目開發的理念不謀而合︰小步快跑,不斷迭代,持續優化。
此刻,他需要完成的是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式的版本!一個能夠初步展現其核心思想框架,即便他此行不測,也能為後續編撰者指明方向,並足以在當下引起足夠重視的版本!
李斯深吸一口氣,眼中重新燃起銳利的光芒。他取過一張新的草木紙,筆走龍蛇,鄭重寫下幾個字︰《呂氏春秋•初版•格物致知卷》!
“初版”二字,清晰明了地標示了其階段性成果的屬性,而“格物致知卷”則點明此階段的核心在于梳理萬事萬物的規律,探求其內在的“道”。
此版本將重點完善十二紀中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總結,八覽中對社會制度的剖析,以及六論中修身治世的基本原則。它並非最終定稿,而是整個宏大工程中一個堅實的地基和清晰的藍圖。
窗外寒風呼嘯,秦王政二年的歲末已至,咸陽城中漸漸有了年節的氣氛。家家戶戶開始灑掃庭除,采買年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然而,李斯府中卻是一片緊張忙碌。他將自己關在書房,日夜不休,參照他繪制的“思維導圖”和“模塊化大綱”,與時間賽跑,要在年後使韓之前,將這部《呂氏春秋•初版•格物致知卷》的關鍵內容梳理整合完畢。